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司法部课题“破产重整制度研究”的结项成果。

内容简介

破产重整制度是各国公认的有效危困企业拯救制度。我国自2006年《企业破产法》引入重整制度至今,在10多年的司法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重整典型案例。各地法院在重整实践中依法审理、开拓创新,不仅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稳定因素,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为我国重整制度的规范发展提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呈现一些因为制度不健全和市场不成熟导致的疑难问题。本书对重整制度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展开研究了重整程序的申请与受理、预重整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关联企业合并重整的理论与实践、重整企业的公司治理、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破产重整中的资产证券化等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第一章 重整程序的申请与受理
  • 一、不同主体的重整申请权
  • (一)债务人的重整申请权
  • (二)债权人的重整申请权
  • (三)债务人的出资人的重整申请权
  • 二、重整申请的举证责任与识别审查
  • (一)重整申请的举证责任
  • (二)重整企业的识别审查
  • 第二章 预重整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 一、预重整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变化
  • (一)预重整的界定
  • (二)预重整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三)预重整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四)英美关于预重整的法律规定
  • 二、预重整制度的优势与局限性分析
  • (一)预重整制度的优势
  • (二)预重整制度的局限性
  • 三、我国预重整制度的司法实践
  • (一)浙江预重整实践探索
  • (二)深圳预重整实践探索
  • (三)四川省预重整实践探索
  • (四)苏州市预重整实践探索
  • (五)南京市预重整实践探索
  • (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预重整制度的规则设计
  • (一)基本制度设计
  • (二)我国预重整相关程序规则设计
  • (三)我国预重整制度效力设计
  • 第三章 关联企业合并重整的理论与实践
  • 一、关联企业合并重整的基本范畴与理论分析
  • (一)关联企业的界定
  • (二)实质合并的法律后果
  • (三)实质合并与其他救济制度的界分
  • 二、实质合并规则的起源与发展
  • (一)实质合并规则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 (二)实质合并规则的“现代趋势”
  • (三)实质合并规则的“后现代趋势”
  • 三、我国实质合并破产的司法现状
  • (一)实质合并破产案件司法审判现状
  • (二)相关规范性文件述评
  • (三)理论界对司法实践探索的整体看法
  • 四、实质合并规则的适用标准
  • (一)坚持谨慎的宏观思路
  • (二)实质合并具体适用标准
  • 五、实质合并的程序规则设计
  • (一)实质合并的启动
  • (二)实质合并的申请
  • (三)实质合并的受理
  • (四)实质合并的管辖
  • 六、程序合并问题
  • 第四章 重整企业的公司治理
  • 一、重整中公司治理的价值导向与规范结构
  • (一)公平VS效率:公司重整的基本价值张力
  • (二)自治VS强制:融合价值张力的规范场域
  • (三)重整中的公司治理:在自治与强制之间实现公平与效率
  • 二、重整程序中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角色
  • (一)经营控制权人:重整中公司契约束的连接点
  • (二)请求权人:重整中的议价者
  • (三)财团中立人:重整议价的辅助者
  • 三、不同重整管理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 (一)管理人接管模式特有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 (二)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特有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 四、我国重整企业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
  • 第五章 出售式重整的案例分析
  • 一、出售式重整的中国实践分析
  • (一)我国对出售式重整的借鉴采用
  • (二)出售式重整模式在中国的现有实践
  • 二、出售式重整的域外案例和经验分析
  • (一)美国克莱斯勒案和通用案简介
  • (二)美国法上出售式重整的法律依据
  • (三)适用美国《破产法典》第363条进行重整的特殊性
  • (四)美国法上出售式重整的争议
  • 三、出售式重整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 (一)出售式重整的适用对象
  • (二)出售式重整中的候选投资人选定问题
  • (三)出售式重整中的资产价格合理评估问题
  • (四)出售式重整中资产的管理和运营问题
  • (五)出售计划或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问题
  • (六)出售式重整中的政府功能定位问题
  • 第六章 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
  • 一、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的设计理念
  • (一)社会公共利益优先
  • (二)追求重整效率
  • (三)价值平衡问题
  • 二、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一)最低限度标准原则
  • (二)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 (三)公平对待原则
  • (四)绝对优先原则
  • (五)可行性原则
  • 三、我国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的现状
  • (一)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条件的不足之处
  • (二)重整计划强制批准程序的不足之处
  • 四、完善我国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的建议
  • (一)我国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的价值定位
  • (二)完善重整计划强制批准的条件
  • (三)完善重整计划强制批准的程序
  • 第七章 重整程序中的担保物权
  • 一、破产法与担保法的交互影响
  • (一)担保法的发展对破产法的挑战
  • (二)破产法的发展对担保法的影响
  • 二、重整程序中的担保物权暂停行使问题
  • (一)《企业破产法》第75条立法目的解读
  • (二)担保权暂停行使的范围
  • (三)担保物权暂停行使的“充分保护”问题
  • 三、重整程序中的担保物权优先受偿问题
  • (一)担保物权与劳动债权的清偿顺位冲突
  • (二)担保物权与税收债权的清偿顺位冲突
  • (三)担保物权与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关系
  • 第八章 破产重整中的资产证券化
  •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核心要素
  • (一)基础资产的特点
  • (二)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范式
  • (三)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的目的实现
  • 二、资产证券化的制度优势及其在重整中运用的可行性
  • (一)资产证券化在重整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二)资产证券化作为重整融资手段的合理性
  • 三、我国资产证券化重整融资案例实证分析
  •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重整融资实践的整体状况
  • (二)中恒置业破产清算案投资收益权产品分析
  • (三)迅宝系与深中浩破产重整案分析
  • (四)两种模式分析与比较
  • (五)重整语境下的资产证券化模式总结
  • 四、重整程序中资产证券化的困境与应对
  • (一)基础资产的确定问题
  • (二)破产重整中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问题
  • (三)资产证券化融资债务的性质认定和清偿顺位问题
  • 第九章 重整程序中的信息披露
  • 一、重整程序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控制权转移理论
  • (三)知情权保护理论
  • 二、重整程序中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
  • (一)管理人
  • (二)债务人及有关人员
  • (三)其他主体
  • 三、重整程序中信息披露的时间节点和内容
  • (一)重整程序启动前的信息披露
  • (二)重整计划草案起草阶段的信息披露
  • (三)重整计划草案的披露时机与内容
  • (四)重整计划执行阶段的信息披露
  • 四、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责任
  • 第十章 重整程序中的信用修复
  •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破产法的实施
  • 二、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的价值逻辑
  • (一)市场信用的内涵
  • (二)破产制度是规范市场信用的有效路径
  • (三)重整制度价值的发挥需要信用修复机制
  • 三、构建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的正当性证成
  • (一)失信主体申请信用修复的请求权基础
  • (二)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的合理性
  • (三)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体系化要求
  • 四、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的发展方向
  • (一)构建信用修复制度的市场化路径
  • (二)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的内生动力
  • (三)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中的增信机制
  • (四)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中的利益平衡机制
  • 五、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的具体改进
  • (一)金融信用管理系统中的信用修复
  • (二)税务信用管理系统中的信用修复
  • (三)工商信用管理系统中的信用修复
  • (四)司法信用管理系统中的信用修复
  • 第十一章 重整程序中的府院联动机制
  • 一、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的正当性分析
  • (一)低效劣势企业的社会危害性分析
  • (二)政府参与重整具有理论依据和实务经验
  • 二、政府参与企业重整的政策和实务分析
  • (一)日本政府积极参与困境企业重整程序
  • (二)美国政府在企业重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三)我国政府参与企业重整案件的实务分析
  • 三、我国企业重整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一)当前我国政策实践梳理
  • (二)政府参与企业重整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 附录一:我国破产重整代表性案例举要
  • 一、困境企业预重整典型案例分析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二、困境企业出售式重整典型案例分析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三、困境企业存续型重整典型案例分析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四、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典型案例分析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五、关联企业程序合并重整典型案例分析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六、企业重整中的府院联动典型案例分析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1.基本案情
  • 2.审理情况
  • 3.典型意义
  • 附录二:美国关联企业合并破产典型案例介绍
  • 审理法院:美国第二巡回法院
  • 案情:
  • 法院意见:
  • 并存意见:
  • 审理法院:弗吉尼亚东部地区破产法院
  • 案情:
  • 法院意见:
  • 争点1:法院是否有权进行实质合并?
  • 争点2:实质合并的判断标准。
  • 审理法院:纽约东区破产法院、第二巡回法院
  • 案情:
  • 一审法院意见:
  • 争点:实质合并的判断标准。
  • 上诉法院意见:
  • 争点:实质合并的判断标准。
  • 审理法院:哥伦比亚特区破产法庭、哥伦比亚特区地区法院、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
  • 案情:
  • 法院意见:
  • 审理法院:第三巡回法院
  • 案情:
  • 法院意见:
  • 争点1:第三巡回法院是否可以对该案行使上诉管辖?
  • 争点2:实质合并的争议。
  • 附录三:破产重整的规范性文件清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由法律出版社与香港中华法律网合资成立。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以多媒体、全方位为人民传播法律为宗旨,积极开拓法律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市场运营,法律大数据的加工标引以及法律新媒体运营等业务。 由法律出版社主导,法讯公司承担的数字出版业务,在出版行业名列前茅,并获得“数字出版先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