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罗辑思维节目推荐。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内容简介

经济学家陆铭教授的《大国大城》关注的是中国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中切实存在的现实问题。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作者比较了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

《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并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篇 大国难题
  • 第一章 中国经济的欧洲化
  • 1.欧洲正经历大考
  • 2.为什么大国梦如此迷人?
  • 3.大国的难题
  • 4.发展中大国的困境与机遇
  • 5.统一市场符合公共利益
  • 第二章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1.三个有关空间的误解
  • 2.自由移民的意义
  • 3.空间的力量:3M与3D
  • 4.城乡和区域发展中的要素流动和政策
  • 第三章 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角”
  • 1.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为城市化“立法”
  • 2.世界不是平的
  • 3.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向与人口流向相悖
  • 4.以效率换均匀的代价
  • 第四章 警惕“扭曲之手”
  • 1.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 2.何不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
  • 3.劳动力都去哪儿了?
  • 4.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之殇
  • 5.转变发展方式为何那么难?
  • 下篇 大城之解
  • 第五章 大城市不死
  • 1.大城市的生机
  • 2.包容性的就业创造
  • 3.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城市?
  • 4.“以业控人”是南辕北辙
  • 5.挑选劳动力技能的后果
  • 第六章 全球视野下的大城市
  • 1.中国城市发展:全球趋势的又一例证
  • 2.国家规模与首位城市:国际视角
  • 3.巨型城市的人口:东京道路
  • 4.中国的巨型城市:以上海为例
  • 第七章 城市化之辩
  • 1.城市化模式:事实胜于雄辩
  • 2.外来人口是负担还是财富?
  • 3.城市化会遭遇耕地瓶颈吗?
  • 4.拥挤的绿色城市
  • 第八章 城市社会分割之困
  • 1.农民工留下青春和健康,带走自己
  • 2.歧视的原则
  • 3.户籍制约了消费
  • 4.为什么户籍不能成为身份?
  • 5.大城市的收入差距
  • 6.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
  • 第九章 向“城市病”宣战
  • 1.应对城市病的国际经验
  • 2.治理“城市病”:宜疏不宜堵
  • 3.集聚有利于污染减排
  • 4.贫民窟是“非典型性城市病”
  • 5.城市管控:对人,还是对行为?
  • 结语为了公共利益
  • 写给未来的一封信(代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