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关于科伦拜因案最权威、最翔实的调查作品。

内容简介

科伦拜因案,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杀戮事件之一,也是之后近20年间校园枪击案的模板。

故事发生在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伦拜因高中,两个不满18岁的少年迪伦和埃里克经过长时间的策划,请人代购枪支并私下交易了一把二手枪,然后携带枪支和自制的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24人受伤,最后双双自杀身亡。

此事引发美国社会极大震惊,以及对于社会边缘人、重金属音乐、青少年心理问题、暴力娱乐产品、枪支管理、人生信仰等很多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的深刻讨论。

本书作者戴夫·库伦是最早到达现场的记者之一,从那时起,他花了10年时间调查和写作。他走访了该校师生、家长、处理伤者的医生、两人的心理医生以及当地警方、政府人员、FBI探员,搜集了包括文件、案卷,两名学生的作业、日记、博客等大量证据,在细致地讲述此案来龙去脉的同时,驳斥了一些误解,证实和提供了一些细节。

一些场景被鲜活地还原,凶手的行为和心理演变过程、幸存者的痛苦与挣扎呈现得淋漓尽致,发人深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说明
  • 第一部分 “有女性中枪”
  • 1. D先生
  • 2. “不羁少年”
  • 3. 春天
  • 4. “动感保龄球”
  • 5. 两个科伦拜因人
  • 6. 他的未来
  • 7. 狂热的教堂
  • 8. 人最密的时候
  • 9. 爸爸们
  • 10. 审判日
  • 11. 有女性中枪
  • 12. 警戒线
  • 13. “1失血而死”
  • 14. 人质对峙
  • 15. 第一种假设
  • 16. 窗边的男孩
  • 17. 治安官
  • 18. 最后一班校车
  • 19. 抽空
  • 第二部分 之后和之前
  • 20. 茫然
  • 21. 最初的记忆
  • 22. 急于收场
  • 23. 天才男孩
  • 24. 需要帮助的时候
  • 25. 三人组
  • 26. 救援已在路上
  • 27. 黑色
  • 28. 媒体之罪
  • 29. 执行任务
  • 30. 告诉我们为什么
  • 第三部分 下行螺旋
  • 31. 探索者
  • 32. 耶稣 耶稣 耶稣
  • 33. 再见
  • 34. 完美的有袋动物
  • 35. 逮捕
  • 36. 阴谋论
  • 37. 背叛
  • 38. 殉道者
  • 39. 上帝之书
  • 第四部分 拿回学校
  • 40. 精神病态
  • 41. 家长团
  • 42. 转处计划
  • 43. 这是谁的悲剧
  • 44. 炸弹难做
  • 45. 余震
  • 46. 枪
  • 47. 诉讼
  • 第五部分 审判日
  • 48. 上帝的情感
  • 49. 准备就绪
  • 50. 地下室录像带
  • 51. 两个障碍
  • 52. 平静
  • 53. 在受伤之地
  • 后记 “宽恕”
  • 终曲 世界末日梦
  • 时间线:枪击案之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给阅读小组的建议
  • 给教师的建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校园里的枪击案

    和平美利坚,枪战每一天。说起来像戏谑之词,可在现实中却并非空谈。日渐频繁的枪击事件就像笼罩在美国人头上的一片乌云,迟迟没有散去。《科伦拜因案》讲述发生在 1999 年 4 月 20 日的校园枪击案,发生在 911 事件之前,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若是凶犯的最初谋划得逞,造成的直接伤害人数恐怕至少要有几百人。1. 校园枪击 1999 年 4 月 20 日,原本是美国科伦拜因中学非常普通的一天,却因为两个少年扣动了扳机,成为了许多人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事情发展之迅速,让不少学生和老师瞬间丧生。事发突然,接到警报的警方更是仓促应对,从现场指挥到相关应对,可以说是一片混乱。坦白来说,当地警方并没有应对此类案件的经验,唯一一个有些经历的 FBI 特工还是因为儿子在这里上学而被卷入。埃里克和迪伦在事件之间不过也就是稍微有些个性的青少年,在他们这个年纪这算不得什么,而在此后却成为了时常被提及的名字。有些人不想再听到也难以躲开各种媒体和报道里的反复强调。枪声响起,有的人失去性命,更多的人则深陷恐慌之中。警方和媒体的参与不仅没有缓解,反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媒体的直播下,很多远处的观众更是亲眼见证了混乱的爆发和升级。事到如今,我们才发现当时的情况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实际上在案发不久之后两位凶手就已经自杀身亡,但人们远远没有从这种巨大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反而在造成的混乱中惊慌失措。2. 炸弹袭击根据事后的调查研究来看,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校园枪击案,和发生在其他学校的枪击案有着天壤之别。更为准确的来说,这是一起没有得逞的炸弹袭击。在调查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很容易了解到这两位少年反复规划的结果是通过爆炸和枪击让至少数百人命丧黄泉。只不过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没有遂愿。在研究了袭击的规模、方法以及动机后,更加明白这是无差别杀人。凶手刻意选择在人多的时候发起攻击,就是试图让每一个人都死在自己的手里。幸好苍天有眼,没有让其邪恶的念头变成了现实。可即便如此,媒体的反复报道带来了更多的危险,让更多的人遭遇不幸。马皑教授在 B 站的一期视频里曾专门讲到这种无差别杀人。一般来说是不允许去报道的,因为很容易带来更多的模仿犯。只是当时的媒体要么是为了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要么是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幸存者伤口上撒盐等行为更是让这个被撕开的巨大伤口久久难以愈合。3. 精神病态本书开头对于埃里克和迪伦的描述很难让你联想到这两位看似邻家大男孩的人会成为凶杀案的实施者。尤其是埃里克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和形象更是让人很难相信。一时之间人们甚至相信了更多阴谋论的说法,甚至在事实面前也坚信不疑。《为什么我们相信阴谋论》对此有更多的科普,看完之后更加理解人们的诸多行为。FBI 的高级特工因为儿子意外卷入到案件的调查中,在收集和整理了凶手的遗物之后,他给出了更为可信的说法。通过埃里克的日记更是佐证了其精神变态的嫌疑。相比之下,迪伦更像是一个抑郁且有自杀倾向的问题少年。和《我身边的恶魔》里的泰德・邦迪等精神变态相比,埃里克的表现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其行为依然很符合精神变态杀人犯的描述。从其日常的表现和网络上发布的言论以及日复一日的详细谋划来说,更让人对此说法信服。换句话来说,很多人在事件发生之后以及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搞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凶手,更别提给出相应的应对和防范措施。头一遭遇到这样的事,有此反应却也可以理解,可此后呢?4. 媒体之恶本书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媒体的深度参与,从惨案发生到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所作所为更是让人不齿。在案发之时的报道,为了收视率,俨然像电影《夜行者》里追着救护车吃人血馒头的报道记者一样。本来遭遇枪击能幸存下来就很不容易了,可这些幸存者返回校园之后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媒体的持续深入报道,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曾经发生的一切。许多在媒体的影响下来此参观的,更是将幸存的师生当做动物园的大猩猩一样。这不仅无助于其走出阴影,反倒是在伤口上不断地撒盐,生怕人们在伤害中愈合快一点。不少值得信赖的媒体,原本可以说是有公信力的,可在案件以及后续的报道中真假不分。即便很多错误不是他们造成的,却是由此得到扩散的,让后果变得更为严重。更为离谱的是时隔多年依然旧调重弹,让这片校园所在的土地不得安宁。不少人更是以此作为要挟来获得所谓的新闻调查和知情权,丝毫不顾及受害者的感受。5. 前车之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本案距今已经很久了,可不管是其所造成的影响还是留下的伤害依然不容小觑。此案一出,曾一度有希望推动美国的禁枪,但事实上如今连控枪都做不到。警方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所提升,此后的案件里有没有吸取教训,诸如此类的问题依然很难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对于凶手和其犯罪行动以及动机的研究如今较为成熟,可仍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在作者的讲述下,我们不会先入为主将凶手简单视为恶魔,而是意识到其曾经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这些看似平常的人做出此等恶劣的行径必然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提前干预也好,及时应对也罢,都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此案对于不少美国人来说可能和中国读者一样陌生,可因为其独特的历史地位,让我们必须对此有更为深刻冷静的认识。对于普通人来说尽早意识到情况的不对劲并自保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在很多节点我们都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比如两位凶手在案发之前将其犯罪计划在网络上的公开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酿成大祸,人们才开始有所行动。6. 写在最后案件本身可能不算太复杂,但不管是作案手法还是案件类型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用句比较流行的话来说,这就像一只疯狂的黑天鹅。一旦出现,可能会引来成群的黑天鹅。在美国这个枪比人多的国土上,此类案件不会绝迹,未来甚至还会继续上演。哪怕我们不希望悲剧上演,可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就像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有趣的是,我们仔细了解当局以及各方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如今恐怕也很难会感到心安。警钟长鸣,可若人们持续对此视若无睹或者是抱有侥幸心理,下一次悲剧的发生只是时间的问题。那些曾经的幸存者仍然在世,ta 们中间没有走出阴影的人想必也不少。这些人看似是少数,却代表了值得关注的大多数群体。那些有幸在惨案中活下来的人是否能将人生继续下去,依然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关注的,毕竟这事很容易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不要以为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无差别杀人的存在就提醒我们有些时候你就是不幸,有些时候只不过是侥幸。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不管喜欢与否,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