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决策的习惯。

内容简介

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决策无处不在。决策可以帮助人们达到短期目标,也可以帮助人们高质量地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是人生价值。为了提升新时代决策者的决策水平,避免没有理论支撑的非理性决策,该书从常见问题出发,辅之以科学思维和相关理论,讲述实施决策的系统性方法。

全书共分为八章,从问题到方案、从思维到方法,每个章节可自成体系,展示一种科学思维,解决一类问题。同时,整册书又形成了一套系统方法。具体来讲,该书重点介绍了逆向思维、博弈思维、拼凑思维、精益思维、创造性思维、关联思维、聚类思维和系统思维等八种科学思维或统筹方法。

在内容设计上,该书紧扣每章节的科学思维或统筹方法,分别设置了“引导案例”“应用案例”和“课后习题”等板块,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案例丰富。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理性科学地决策已成为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关键能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1章逆向思维
  • 引导案例
  • 1.1 逆向思维的内涵
  • 1.1.1 什么是逆向思维
  • 1.1.2 逆向思维的特点
  • 1.1.3 为什么要学习逆向思维
  • 1.1.4 逆向思维的学习方法
  • 1.2 逆向思维的基本要素
  • 1.2.1 基本概念
  • 1.2.2 基本方程
  • 1.2.3 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1.3 逆向思维的科学理论基础
  • 1.3.1 最优性原理
  • 1.3.2 最优性定理
  • 1.3.3 最优性原理与最优性定理的关系
  • 1.4 应用一:有限备选项动态规划
  • 1.4.1 背包问题
  • 1.4.2 最优路径问题(货郎担问题)
  • 1.4.3 资源分配问题
  • 1.4.4 复合系统可靠性问题
  • 1.4.5 生产与存储问题
  • 1.4.6 设备更新问题
  • 1.5 应用二:无限备选项动态规划
  • 课后习题
  • 参考资料
  • 第2章博弈思维
  • 引导案例
  • 2.1 博弈思维的表现和意义
  • 2.1.1 博弈思维的表现
  • 2.1.2 学习博弈思维的意义
  • 2.2 博弈思维的定义及其科学理论基础
  • 2.2.1 博弈思维的定义
  • 2.2.2 博弈思维的理论基础:博弈论
  • 2.2.3 博弈论的基本体系
  • 2.2.4 博弈表述模型
  • 2.2.5 博弈的分类
  • 2.3 纳什均衡
  • 2.3.1 纳什均衡的定义
  • 2.3.2 纳什均衡的判断方法
  • 2.3.3 纳什均衡的意义
  • 2.4 应用一:静态博弈思维
  • 2.5 应用二:动态博弈思维
  • 课后习题
  • 参考资料
  • 第3章拼凑思维
  • 引导案例
  • 3.1 拼凑思维的内涵
  • 3.1.1 拼凑的定义
  • 3.1.2 拼凑的类型
  • 3.1.3 资源拼凑的维度
  • 3.2 拼凑思维的要素获取
  • 3.2.1 资源的类型
  • 3.2.2 心态与选择
  • 3.2.3 内部资源的整合
  • 3.2.4 外部资源的获取
  • 3.3 拼凑思维的行动策略
  • 3.3.1 拼凑的行为模式
  • 3.3.2 基于要素类型的行动策略
  • 3.3.3 基于行为导向的行动策略
  • 3.3.4 基于生命周期的行动策略
  • 课后习题
  • 参考资料
  • 第4章精益思维
  • 引导案例
  • 4.1 精益思维的内涵
  • 4.1.1 精益思想的来源
  • 4.1.2 精益思想的延伸
  • 4.1.3 精益思维的循环逻辑
  • 4.2 精益思维的实现路径
  • 4.2.1 用户探索
  • 4.2.2 用户验证
  • 4.2.3 用户积累
  • 4.3 精益思维的行动策略
  • 4.3.1 精准挖掘用户痛点,不断试错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 4.3.2 抓住目标用户,努力收集用户反馈信息
  • 4.3.3 邀请用户参与产品创新过程,加速产品迭代
  • 4.3.4 创新营销手段,获得用户喜爱
  • 课后习题
  • 参考资料
  • 第5章创造性思维
  • 引导案例
  • 5.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 5.1.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 5.1.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 5.2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 5.3 创造性思维的壁垒:思维定势
  • 5.3.1 思维定势
  • 5.3.2 思维定势的类型
  • 5.4 创造性思维的决策方法
  • 5.4.1 头脑风暴法
  • 5.4.2 和田十二法
  • 5.4.3 形态分析法
  • 课后习题
  • 参考资料
  • 第6章关联思维
  • 引导案例
  • 6.1 关联规则
  • 6.1.1 项集与规则
  • 6.1.2 关联规则的分类
  • 6.1.3 关联思维的应用
  • 6.2 关联规则度量
  • 6.2.1 支持度
  • 6.2.2 置信度
  • 6.2.3 合格的关联规则
  • 6.3 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 6.3.1 Apriori算法
  • 6.3.2 FP-growth算法
  • 6.3.3 关联分析实例
  • 6.4 关联规则的兴趣度
  • 6.4.1 提升度
  • 6.4.2 杠杆度
  • 6.4.3 影响度
  • 课后习题
  • 参考资料
  • 第7章聚类思维
  • 引导案例
  • 7.1 聚类简介
  • 7.1.1 聚类分析过程
  • 7.1.2 聚类思维应用
  • 7.2 相似性度量方法
  • 7.2.1 数值变量相似性度量
  • 7.2.2 二元变量相似性度量
  • 7.2.3 标称变量相似性度量
  • 7.2.4 文本变量相似性度量
  • 7.2.5 类别间相似性度量
  • 7.3 划分式聚类方法
  • 7.3.1 k-means方法
  • 7.3.2 k-medoids算法
  • 7.3.3 划分式聚类方法优缺点
  • 7.4 层次聚类方法
  • 7.4.1 Agglomerative方法
  • 7.4.2 AGNES算法
  • 7.4.3 层次聚类方法优缺点
  • 7.5 密度聚类方法
  • 7.5.1 DBSCAN方法
  • 7.5.2 密度聚类方法优缺点
  • 7.6 聚类结果评价
  • 7.6.1 外部评价指标
  • 7.6.2 内部评价指标
  • 课后习题
  • 参考资料
  • 第8章系统思维
  • 引导案例
  • 8.1 常见的“系统思维缺乏症”
  • 8.1.1 “系统思维缺乏症”出现的原因
  • 8.1.2 “系统思维缺乏症”的类型
  • 8.2 认识系统及系统思维
  • 8.2.1 系统及其基本特性
  • 8.2.2 系统思维
  • 8.2.3 系统思维的特征
  • 8.3 系统思维的决策工具
  • 8.3.1 系统层次化——层次分析法
  • 8.3.2 因果回路图
  • 8.3.3 点线为棋,绘制网络计划图
  • 课后习题
  •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