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8千字
字数
2013-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古代剑侠小说发展历程,剑侠形象、情节模式与时空设置的回顾和阐述。
内容简介
《跨文化视野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丛书:两宋民族战争本事小说戏曲故事演变》梳理了中国剑侠小说的发展历程,对剑侠小说的概念、剑与剑术文化、剑侠形象、情节模式与时空设置,以及自唐代至当代中国剑侠小说的演变历程一一作了回顾和阐述,史料翔实,立论公允,为作者多年来研究武侠小说的又一力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从历史到传奇:两宋民族战争本事小说戏曲故事演变的基本面貌
- 第一节 杨家将故事的演变
- 一、演变概述: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 二、人物变迁:人名系统的意识倾向
- 第二节 狄青故事的演变
- 一、清代小说:杨包故事的杂糅
- 二、清代戏曲:叙述视角的转变
- 第三节 岳飞故事的演变
- 一、宋元:岳飞故事的奠基时代
- 二、明代:岳飞故事格局的基本完备
- 三、清代:岳飞故事的集大成
- 第二章 两宋民族战争本事小说戏曲故事演变的基本趋势
- 第一节 从民族斗争到忠奸斗争
- 一、王钦若、潘美和狄青的被奸臣
- 二、秦桧和王氏的被炼成
- 第二节 从人力到神力
- 一、从战场到江湖神魔
- 二、从历史到宿命建构
- 第三节 从男性群像到女性群像
- 一、女性群像的塑造
- 二、女将故事的模式
- 第三章 故事演变中的民族认同意识对异族领袖形象的重塑
- 第一节 萧太后
- 一、历史评述中的萧太后
- 二、文学演进中的萧太后
- 第二节 金兀术
- 一、历史叙述中的兀术形象
- 二、南宋诗文中的兀术形象
- 三、明清文学中的兀术形象
- 四、个像与群像
- 第四章 故事演变中的民族认同意识对家庭人物关系的转变
- 第一节 四郎探母故事的官方重塑和民间接受
- 一、明代小说中的四郎故事和人物形象
- 二、《昭代箫韶》对四郎探母故事的官方重塑
- 三、民间戏曲探母故事对《昭代箫韶》影响力的接受
- 第二节 狄青故事联姻元素的类型化和嬗变
- 一、缔结异族婚姻的因由
- 二、异族婚姻中的双方关系转化
- 第五章 英雄之死:故事演变中的民族认同意识对情节主题的改造
- 第一节 杨令公之死
- 一、宋代士大夫对于本事的诠解:杨令公死因从军事分歧转化为忠奸斗争
- 二、元代曲家对令公之死的两大发明:撞李陵碑而死和昊天塔盗骨殖
- 三、明清两代的敷衍:民间意识的渗透杂糅和统治者的教化意图
- 第二节 狄青之死
- 一、狄青的忠奸评判
- 二、狄青之死
- 第三节 岳飞之死
- 一、历代笔记对岳飞之死的情节构建
- 二、历代对岳飞之死认知的演变
- 第六章 故事演变中民族认同意识的特点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政治性要求
- 一、宋元民族战争和民族政策
- 二、明代的文网控制和世俗流风
- 三、清代对夷夏观念的重解和文学改造
- 第二节 社会文化性要求
- 一、思想意识的流变
- 二、民族隔阂下的话语权
- 三、宫廷戏曲的主导与失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