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提升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内容简介

本书共10章,分别包括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述、风险管理的定位与应用价值、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的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的要素结构、风险管理视角的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呈报模式、风险控制的理论扩展和风险控制的创新实践。本书力求在深入贯彻风险要素的同时,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应对能力并完善其操作规范,提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防范风险、强化内控的基本技能。

目录

  • 扉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述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
  • 一、风险的含义与分类
  • 二、风险管理概述
  •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 二、内部控制的演变与发展
  • 三、内部控制的作用与局限
  • 四、内部控制的方法
  • 第三节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比较
  • 三、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认识误区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风险管理的定位与应用价值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风险管理的不同视角
  • 一、风险管理的社会责任视角
  • 二、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视角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范式
  • 一、COSO对内部控制的风险认识
  • 二、COSO风险管理范式的内涵
  •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
  • 一、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发展
  • 二、风险管理增加企业价值的途径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 一、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 二、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局限性
  • 第二节 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 一、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 二、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评价
  • 第三节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框架
  • 一、引入风险组合观
  • 二、增加了战略目标并扩大了报告目标的范畴
  • 三、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
  • 四、新增风险管理3个要素——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应对
  • 五、将“控制环境”改为“内部环境”
  • 六、拓展了“信息与沟通”要素
  • 第四节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框架新发展
  • 一、新框架的主要变化
  • 二、对新框架变化的评价
  • 三、新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对我国的影响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内部控制的机制优化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内部控制与管理机制
  • 一、内部控制与管理
  • 二、内部控制与管理机制的相关性
  • 第二节 内部控制中的前馈与反馈机制
  • 一、前馈机制
  • 二、反馈机制
  • 三、前馈与反馈机制的互补关系
  • 第三节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机制的特征
  • 一、风险导向的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 二、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机制
  • 第四节 内部控制机制的优化路径: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评价机制
  • 一、优化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 二、内部控制机制的优化路径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内部控制信息的供需分析
  • 一、内部控制信息的使用者
  • 二、内部控制信息的内部供需分析
  • 三、内部控制信息的外部供需分析
  • 第二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
  •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三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改进
  •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改进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风险管理的要素结构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风险管理要素
  • 一、COSO的风险管理构成要素
  • 二、COSO风险管理要素与内部控制要素的对比
  • 第二节 风险识别与分析
  • 一、风险识别
  • 二、风险分析
  • 三、定性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
  • 四、定量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
  • 第三节 风险的衡量与评价
  • 一、风险衡量的概述
  • 二、风险衡量的对象和方法——损失概率估计和损失程度估计分析
  • 三、风险评价
  • 第四节 风险管理策略与实施
  • 一、风险管理策略概述
  • 二、风险管理策略的工具
  • 三、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步骤
  • 四、风险管理实施方案
  • 第五节 风险管理报告与改进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风险管理视角的风险控制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风险管理的再认识
  • 一、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
  • 二、风险管理中的控制策略
  • 三、风险管理的扩展
  • 第二节 风险控制
  • 一、风险控制的原则与重点
  • 二、风险控制的制度规范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八章 风险管理的呈报模式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风险管理报告
  • 一、风险管理报告的概念
  • 二、风险管理报告的原则
  • 三、风险管理报告的他山之石——美国和英国内部控制报告的实践
  • 第二节 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模式
  • 一、实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制度的意义
  • 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一般格式
  • 第三节 风险管理信息披露
  • 一、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二、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后果
  • 三、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的内容
  • 四、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的方式
  • 第四节 风险管理报告的改进
  • 一、风险管理报告的对策及内容
  • 二、风险管理报告的程序及制度
  • 三、风险管理报告的优化及改进措施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九章 风险控制的理论扩展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风险控制的内涵与特征
  • 一、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
  • 二、风险控制的内涵
  • 三、风险控制的特征
  • 第二节 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
  • 一、风险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组织关联
  • 二、风险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制度关联
  • 第三节 风险控制的体系扩展
  • 一、风险控制对象的扩展
  • 二、风险控制目标的扩展
  • 三、风险控制职能的扩展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章 风险管理的创新实践
  • 本章结构图
  • 本章学习目标
  • 第一节 企业风险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 一、企业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 二、ERM的价值创造定位
  • 三、适应性的风险管理
  • 四、首席风险官(CRO)的演化
  • 五、企业的风险文化
  • 第二节 基于“互联网+”的风险管理
  • 一、“互联网+”战略的基本内容
  • 二、基于“互联网+”的不同类型的风险
  • 三、建立符合“互联网+”战略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
  • 四、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 第三节 基于“智能制造”的风险管理
  • 一、“智能制造”的定义与特征
  • 二、“智能制造”下的风险管理
  • 第四节 新经济形势下风险控制的展望
  • 一、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风险
  • 二、新经济形势下的风险控制和防范
  • 本章要点
  • 案例资料
  • 复习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