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8千字
字数
2017-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外资扶贫对中国扶贫理论与实践贡献大,对云南产生深远影响。张惠君对外资扶贫进行系统研究,澄清误解并提出对策建议。
内容简介
外资扶贫是国际社会在反贫困领域中的一种合作与交流形式。外资扶贫在中国已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对中国的扶贫理论与实践作出了积*的特殊的贡献,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产生了积*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国际社会不仅减少了对中国的扶贫,而且要求中国对*为落后的国家伸出援手。在国内,真正了解外资扶贫的人不多,存在着许多误解,有一部分人放大了外资扶贫的作用,也有一部分人对外资扶贫怀有误解、偏见,持反对意见。张惠君*的这本《外资扶贫对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影响与可持续研究》首次对外资扶贫这一高尚的事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面评价了外资扶贫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影响,澄清了误解,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在反贫困领域继续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对策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 研究文库编纂委员会
- 前言
- 第一章外资扶贫概况及研究简述
- 第一节 外资扶贫的含义
- 一 外资扶贫的概念
- 二 外资扶贫资源
- 三 外资扶贫项目实施者
- 四 外资扶贫的合作模式与特点
- 五 外资扶贫的对象
- 六 外资扶贫的载体
- 七 外资扶贫的主要领域
- 第二节 外资扶贫的起源与在中国内地的反贫困历程
- 一 外资扶贫的起源
- 二 外资扶贫在中国内地的历程
- 三 不同时期外资扶贫的重点
- 第三节 外资扶贫的理论研究现状
- 一 国际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 二 中国扶贫的研究状况
- 三 国内外资扶贫理论的研究现状
- 四 关于外资扶贫对云南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影响的研究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一 课题研究的原因
- 二 课题研究的重点
- 三 外资扶贫研究的局限与难点
- 第二章云南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与贫困情况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特殊性
- 一 关于云南民族地区的界定
- 二 云南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地区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长期以来都是重点扶持开发对象
- 一 20世纪50—80年代初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扶持
-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民族地区的投入与扶持
- 三 民族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人群是国家和省的扶贫开发重点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
- 一 经济总量和生产能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和提高
- 二 基础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完善
- 三 城镇化步伐越来越快
- 四 各族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 第四节 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问题较为严重
- 一 贫困人口多
- 二 贫困面大
- 三 贫困程度深
- 四 边境一线的民族贫困问题严重
- 五 贫困情况复杂
- 六 返贫问题突出
- 七 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渐加重
- 第五节 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贫困原因
- 一 边疆与历史的特殊性
- 二 自然环境恶劣
- 三 底子薄
- 四 起点低总量小
- 五 人口素质低
- 六 社会发展层次低
- 第三章国际援助组织进入云南省扶贫的回顾
- 第一节 云南省接受外资扶贫的心路历程
- 一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外的心态
- 二 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对外资扶贫的心态
- 三 2000年至今对外资扶贫的心态
- 第二节 云南接受外资扶贫的原因与变化
- 一 有中央政府的明确支持
- 二 贫困的压力
- 三 开放的压力
- 四 完成扶贫任务的压力
- 五 扶贫资源不足的压力
- 六 对国际扶贫新理念与新方法的渴求
- 第三节 外资扶贫在云南民族地区的扶贫历程
- 一 初期阶段
- 二 大规模进入的阶段
- 三 逐渐减少的阶段
- 第四章在云南的国际援助组织和扶贫情况
- 第一节 在云南民族地区扶贫的国际援助组织
- 一 进入云南扶贫的主要国际援助组织
- 二 对云南影响较大的国际援助组织
- 第二节 外资扶贫与云南扶贫工作的相互借鉴与交融
- 一 积极促进云南省的发展
- 二 尊重云南省的分类指导扶贫
- 三 以工代赈成为外资扶贫的有效措施
- 四 产业扶贫成为外资扶贫的重要方式
- 五 科技扶贫成为外资扶贫的重点并进行了许多创新
- 六 教育扶贫是外资扶贫的重点之一
- 七 文化扶贫日益受到国际援助组织的重视
- 八 卫生医疗一直都是国际援助组织的重点之一
- 九 易地扶贫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 十 信贷扶贫是外资扶贫最有影响的扶贫方式之一
- 十一 安居温饱工程是外资扶贫的内容之一
- 十二 劳动力培训是外资扶贫最为重视的方式和内容
- 十三 “整村推进”利用了外资扶贫项目引入的新方法
- 第三节 外资扶贫投入的重点、规模与特点
- 一 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人群是外资扶贫的重点
- 二 投入的规模
- 三 投入的特点
- 第四节 在云南较有影响的外资扶贫项目
- 一 福特基金会实施的项目
- 二 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实施的外资扶贫项目
- 三 昆明经验交流中心实施的外资扶贫项目
- 四 云南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实施的外资扶贫项目
- 五 云南省扶贫基金会实施的外资扶贫项目
- 六 外交部和省外办引入和实施的国际合作扶贫项目
- 七 社会扶贫其他渠道引入的外资扶贫项目
- 第五章外资扶贫的贡献与影响
- 第一节 外资扶贫对云南的贡献与影响
- 一 改善了项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 二 解决了项目区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
- 三 改善了项目区部分贫困人口的卫生和健康状况
- 四 改善了项目区的教育条件
- 五 为项目区贫困人口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 六 增强了项目区妇女儿童少数民族等弱势者的权益
- 七 探索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相结合的方式
- 八 一批熟悉外资扶贫项目的人才成长起来
- 九 为遭遇灾害的贫困人口提供了人道救援
- 十 弥补了扶贫领域中的一些空白点
- 十一 通过国际援助组织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云南
- 第二节 对完善扶贫理论的贡献与影响
- 一 从发展的角度理解贫困
- 二 对贫困含义的拓展
- 三 对贫困量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对制定扶贫政策的贡献与影响
- 第四节 对扶贫理念的贡献与影响
- 一 强调以人为本
- 二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
- 三 尊重贫困人口提倡人文关怀
- 第五节 对扶贫方法、模式的贡献与影响
- 一 参与式方法的推广、实践、贡献、影响
- 二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贡献与影响
- 三 小额信贷模式的贡献与影响
- 四 项目管理方法的贡献与影响
- 第六章外资扶贫成功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成功的经验
- 一 尊重云南省发展政策和扶贫政策
- 二 坚持普世理念
- 三 尊重受援国的政治、文化、传统
- 四 争取各级主管领导的重视
- 五 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康而友好的关系
- 六 根据需要制定资助的重点
- 七 扎实的工作作风
- 第二节 外资扶贫的局限性
- 一 扶贫规模的局限性
- 二 组织能力的局限性
- 三 资金使用的局限性
- 四 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局限性
- 五 方法上的局限性
- 六 思维和工作方式差异带来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外资扶贫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的问题
- 二 申报时间过长的问题
- 三 管理成本高的问题
- 四 外汇与物价风险的问题
- 五 财务管理、采购制度过于烦琐的问题
- 第七章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影响与评价
- 第一节 全方位、深刻、长远的影响
- 一 全方位的影响
- 二 深刻的影响
- 三 长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外资扶贫存在的不正确认识
- 一 以小问题否定全盘
- 二 以偏概全
- 三 习惯于“左”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 四 对国际社会援助缺乏了解
- 五 对外资扶贫项目缺乏热情
- 六 反对利用外资扶贫的情况增加
- 第三节 外资扶贫理念与民族地区社会进程的矛盾
- 第四节 总体评价
- 一 为云南的反贫困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 二 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
- 三 达到了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利用外资扶贫的目的
- 四 存在的问题是交流学习中的正常现象
- 五 中方在合作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
- 第八章云南利用外资扶贫的可持续性研究
- 第一节 云南在利用外资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中长期战略规划
- 二 外资扶贫工作总体上处于长期被动状态
- 三 县级政府缺乏使用外资扶贫项目的经验和有用的信息
- 四 存在着体制不合理的问题
- 五 综合服务能力弱
- 第二节 云南利用外资扶贫的现状
- 一 2010年后云南外资扶贫的情况
- 二 2010—2013年外资扶贫的基本情况
- 三 国际援助组织在云南省的新尝试
- 第三节 外资扶贫的新形势
- 一 对华援助减少和外资扶贫条件提高是必然趋势
- 二 反贫困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仍然存在
- 三 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援助组织可利用的扶贫资源充足
- 四 外资扶贫的成就将为继续合作提供契机
- 第四节 云南省开展国际扶贫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 一 有必要继续与国际社会共同探索、实验新的反贫困模式、方法
- 二 针对扶贫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需要继续吸收国际扶贫经验
- 三 需要继续完善外资扶贫模式、方法
- 四 以外促内帮助国人培养慈善精神
- 五 云南省发展与开放仍然需要在反贫困领域与国际社会合作
- 第五节 外资扶贫的可持续性分析评估
- 一 双方具有合作的愿望与丰富的合作内容为可持续提供了基础
- 二 政府的支持为可持续合作提供了保障
- 三 积极调整合作与交流的重点无疑可促进可持续性
- 四 从受援者向援助者角色转变对于可持续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 第六节 与国际援助组织持续合作的对策建议
- 一 进一步认识外资扶贫的重要意义
- 二 理顺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体制
- 三 进一步明确省外资中心的职能
- 四 各级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协调合作
- 五 提高外资扶贫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 六 强化和完善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的管理能力
- 七 制定新时期外资扶贫的内容和重点
- 八 加大外资扶贫项目的资金配套力度
- 九 构建外资扶贫的宽松合作与交流环境
- 十 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云南走出去开展扶贫活动
- 十一 省外资中心应承担起对外扶贫的工作
- 十二 加强总结研究为外资扶贫可持续性服务
- 附件典型案例
- 案例一 云南省世界银行贷款西南扶贫项目的贡献与影响
- 一 项目的基本情况
- 二 项目实施过程和主要做法
- 三 项目总体执行情况
- 四 项目实施完成后的影响及评价
- 五 项目的主要特点
- 案例二 中国—欧盟合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领域合作项目
- 一 项目背景与项目目标
- 二 项目实施情况
- 三 项目实施效果与经验
- 四 项目实施的影响
- 案例三 互满爱人与人元阳县沙拉托“社区发展扶贫项目”调查
- 一 沙拉托乡的基本情况
- 二 造成沙拉托乡经济落后和贫困的主要因素
- 三 项目基本情况
- 四 项目完成情况
- 五 项目的实施效果与影响评价
- 六 项目实施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七 项目后续实施可持续性分析与建议
- 案例四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外援扶贫的调查
- 一 麻栗坡县的基本情况
- 二 外援扶贫项目进入麻栗坡县的由来和投入结构
- 三 外援扶贫的贡献
- 四 麻栗坡县政府和外援办对于外援扶贫的感受
- 五 外援扶贫项目对于少数民族的影响
- 六 外援扶贫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 七 实现外援扶贫可持续的对策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