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9千字
字数
2023-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义和团与民间宗教著名学者路遥教授的人生历程。
内容简介
路遥教授出生于1927年,是山东大学目前健在的包含两院院士在内的8名终身教授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率领团队在义和团与民间宗教研究领域锲而不舍地从事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是海内外公认的义和团运动史与民间宗教史著名学者。
路遥教授于1947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49年转入新成立的历史系并在1951年留校工作至今,见证了山东大学76年的发展史、山大历史学科74年的建设史和新中国史学界72年的变迁史。
本书采用口述历史形式,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成长历程,从路遥教授所经历的学术人生解析时代与学术的关系,也从路遥教授的史学研究展现中国史学家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演变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序章 福州岁月(1927—1946)
- 第一节 “这样我把‘路遥’这个名字让给你吧”
- 第二节 “要把山大放在报考首位”
- 第一章 负笈山大(1947—1951)
- 第一节 “是我把你录取过来的”
- 第二节 “我得把历史系成立起来”
- 第三节 “你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就转到了历史系”
- 第四节 “大人物华岗要来山大了!”
- 第五节 “一位战士,又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校长”
- 第二章 亲历“第二次文史辉煌”(1952—1959)
- 第一节 “八大教授”
- 第二节 “赶紧去筹50本《文史哲》”
- 第三章 锚定义和团研究(1960—2000)
- 第一节 “原来你还看过我的书”
- 第二节 “你得把义和团抓起来”
- 第三节 “老师,你赶紧去一趟梨园屯”
- 第四节 摸清“地理起源”和“组织起源”
- 第五节 继续“深入农村调查”
- 第六节 “田野调查与文献结合是学术研究的康庄大道”
- 第七节 “解决了九十年来长期争论不休、悬而未决的源流问题”
- 第八节 田野调查的一些缺憾
- 第九节 “义和团研究重镇”
- 第四章 由义和团深入民间教门(2001—2009)
- 第一节 从“划时代的著作”再出发
- 第二节 “20世纪规模最大的中国民间教门田野调查”
- 第三节 从花甲到古稀:“以生命来进行科学研究”
- 第四节 退休9年之后的“返岗”
- 第五节 一年“两重大”
- 第五章 教授“终身”(2010—2012)
- 第一节 “担承本院历史学科大半之兴衰”
- 第二节 “我乐意加盟义和团国际研究中心”
- 第三节 “最权威详尽的资料汇编”
- 第四节 “学术汪洋中的引航者”
- 结语 展望新征程(2013年至今)
-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仍是有待开垦的研究沃土”
- 第二节 “学术研究要有时不我待之感”
- 第三节 “史学研究得注意历史的在场性”
- 第四节 “要根据本土实际提出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创新”
- 附录一 路遥先生学术编年纪事
- 附录二 路遥先生著述目录
- 附录三 路遥先生研究海内外反响
- 附录四 路遥先生学界书信来函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