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5千字
字数
2018-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的学者、立法者、司法从业人员有借鉴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我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实践,运用了法解释学、实证分析、比较学等理论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概念界定,深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必要性与原则,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理论缺陷引入利益衡量原则,重新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理论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同时对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立法体系及主要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必要分析,以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现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司法规制进行了学理上的评价,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体系。
本书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的学者、立法者、司法从业人员有借鉴价值,对相关人员在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征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1.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国际标准
- 2.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我国标准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
-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开发其经济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学理分析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原则
- 一、人本位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原则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模式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公法保护模式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私法模式
- 第三节 利益衡量的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理论新论
- 一、利益衡量缘由
- 二、利益衡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的意义
- 三、利益衡量的缺陷与补足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法保护模式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概述
- 一、行政法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备时代意义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能弥补私法保护的局限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的具体制度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名录制度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主体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刑法保护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刑法保护的可行性
- 二、盗掘古文化遗址罪案例分析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刑法保护的现状与补足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保护模式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可行性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法的客体具有一致性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契合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实践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法保护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法保护可行性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的内容
- 三、从“安顺地戏”案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
- 四、著作权法模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权法保护
- 一、商标权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 二、“古井”烧鹅案例评析
- 三、商标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制度
-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权法保护
-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立法规制体系
- 第一节 国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立法经验
-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二、日本的立法经验
- 三、韩国的立法经验
- 四、法国的立法经验
- 五、非洲国家的立法经验
- 六、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立法经验
- 第二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现状
-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立法现状
-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现状
- 第三节 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制度的立法建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制度的立法建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障措施制度的立法建议
-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责任的立法建议
- 第六章 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
- 第一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不足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行政规制的不足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私法规制的不足
- 第二节 对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建议
- 一、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原则
- 二、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具体建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