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语言模因理论及应用的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语言模因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语言模因研究是近年来语言研究理论的一个新的突破,在国内是由何自然教授首先翻译和引进,该理论将起源于生物学的“模因”概念应用于语言的产生、传播和流变机制研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引起了国内语言学界的重视。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语言学领域,它的研究思路亦可以更深更广地应用于哲社文化领域,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在影响力。目前国内关于语言模因理论的研究还多,本书的是这一阶段成果的集中展现,对后续的相关研究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语用学学人文库》编委会
  • 总序
  • 前言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本书结构
  • 第2章 语言模因概述
  • 2.1 模因的定义
  • 2.2 模因与基因的异同
  • 2.3 语言模因
  • 2.4 语言模因表征
  • 2.5 小结
  • 第3章 语言模因的类别
  • 3.1 按模因表征的形式与内容分类
  • 3.2 按模因的传播力度分类
  • 3.3 小结
  • 第4章 语言模因的形成与传播
  • 4.1 语言模因的形成条件
  • 4.2 语言模因的传播渠道
  • 4.3 语言模因的传播机制与方式
  • 4.4 语言模因传播的触发语境
  • 4.5 语言模因的衰减与消亡
  • 4.6 小结
  • 第5章 语言模因的意义与理解
  • 5.1 语言模因的默认义与浮现义
  • 5.2 语境在语言模因理解中的作用
  • 5.3 推理在语言模因理解中的作用
  • 5.4 基于关联理论的语言模因理解机制
  • 5.5 小结
  • 第6章 语言模因的修辞维度
  • 6.1 语言模因的修辞形式
  • 6.2 语言模因的修辞功能
  • 6.3 语言模因修辞与语境
  • 6.4 小结
  • 第7章 模因与翻译
  • 7.1 模因翻译论
  • 7.2 模因与翻译策略
  • 7.3 模因与翻译互文性
  • 7.4 模因与翻译教学
  • 7.5 小结
  • 第8章 语言模因与第二语言习得
  • 8.1 语言模因的进化过程与第二语言发展过程
  • 8.2 语言模因论与第二语言概念系统发展
  • 8.3 语言模因论与外语教学
  • 8.4 小结
  • 第9章 语言模因在媒体语言中的运用
  • 9.1 语言模因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
  • 9.2 语言模因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 9.3 语言模因在网络流行语中的运用
  • 9.4 语言模因在手机祝福短信中的运用
  • 9.5 小结
  • 第10章 余论:我们赖以生存的模因
  • 10.1 研究总结
  • 10.2 对语言模因论的重估
  • 10.3 语言模因研究的未来路向
  • 10.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