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张少康八十诞辰祝寿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张少康的《文心雕龙新注》约二十篇,十余万字;二、张少康先生弟子的论文,约二十篇,近二十万字;三、张老师的学术年谱,作为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弁言
  • 上编
  • 《文心雕龙新注》选
  • 原道
  • 徵圣
  • 宗经
  • 正纬
  • 辨骚
  • 明诗
  • 神思
  • 体性
  • 风骨
  • 情采
  • 知音
  • 序志
  • 中编
  • 《文心雕龙》中“文”的多重含义及刘勰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 “文”与“道”:文是道的直接体现,还是文的修饰?
  • “文”与“圣”:书面文章与礼乐典章之文
  • “书”与“言”:书面写作与口头创作
  • “文”与“理”:各类非唯美文章的特点
  • “文”与“情”:唯美文学的特征
  • 结语
  • 刘勰的“文心”论和“意象”论
  • 一 “文心”论
  • 二 “意象”论
  • 思无定契与理有恒存
  • 一、引言
  • 二、思无定契与思合符契:作者之思与圣人之思
  • 三、思无定契的展开
  • 四、理有恒存与文体多术
  • 五、执术驭篇与因时顺机:文思与文术的契合
  • 六、馀论
  • 论刘勰的才性批评模式
  • 一、引言
  • 二、《文心雕龙》才性批评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三、《文心雕龙》才性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 四、结语
  • 论山水诗与陈郡谢氏之关系
  • 一、晋宋之际谢氏家族和谢灵运的处境
  • 二、谢氏与山水之间的关系
  • 三、谢氏山水诗写作理念与佛学影响
  • 四、刘勰所论“庄老”与“山水诗”之深意
  • “季札观辞”与“诗为乐心”
  • 一、“观辞”还是“观乐”
  • 二、“季札观辞”说之源流
  • 三、“诗为乐心”的两种解释路径
  • 四、人声、器乐与诗道之始
  • 五、结语:“声音”的可能
  • 论六朝绘画理论与《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关系
  • 绪论——追溯文学理论与绘画理论的历史渊源关系
  • 一 作者修养
  • 二 艺术构思
  • 三 创作要素
  • 四 审美原则
  • 结论
  • 下编
  • “赋诗言志”与“诗言志”的理论内涵和职能演变
  • 魏晋南北朝杂文及观点发展
  • 一、魏晋南北朝杂文的共同特点
  • 二、魏晋南北朝诸家的杂文论述
  • 三、魏晋南北朝诸家的杂文观念
  • 四、刘勰及阮孝绪的杂文观念
  • 五、结论
  • 论萧统之尚雅
  • 孔颖达《毛诗正义序》“自然”观发微
  • 一、无为而自发:诗歌创作情感发生之“自然”及其与“诗之为用”之关系
  • 二、物感情迁:重视“自然”之理与崇尚“真情”
  • 新乐府与盛中唐“风雅”观念的转向
  • 一、前言
  • 二、从“礼乐雅颂”到“国风雅颂”:盛、中唐“风雅”观念的转向
  • 三、“兴讽刺时”:元结《箧中集》
  • 四、先向歌诗求讽刺:“采诗”内涵的转向
  • 五、“指咏时物”与风雅比兴
  • 六、“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张王元白对于元结“风雅”观念的继承与其艺术表现
  • 七、小结
  • 从关陕到汴洛:宋代古文运动发端的另一向度
  • 一、从传世文献看种放的文学复古思想
  • 二、“聚徒终南”与复古思想的流布
  • 三、种放在宋真宗及其文臣间的影响
  • 四、种放与宋初古文写作之传承
  • 徐俯考论
  • 上篇 徐俯行年考
  • 下篇 徐俯的诗学观点
  • 一、主张学选诗
  • 二、意有所属
  • 三、对景能赋:从贬物象到重物象
  • 四、中的
  • 南宋莆田地区的文化维系与文学影响
  • 一、莆田方氏在南宋的文化表现
  • 二、文化的共建与维系
  • 三、文学影响——以刘克庄为例
  • 四、结论
  • 方回诗歌创作略论
  • 一、方回对《诗经》《楚辞》和朱熹诗作的评论
  • 二、方回对诗人与时代关系和陶谢诗的看法
  • 三、方回诗歌的主要内容
  • 从“诗赋”到“诗文”
  • 一、正史及相关文献中的“诗赋”与“诗文”
  • 二、对现象的解释
  • “气机”论与“诗而我”
  • 一、太极动静论中的“气机”说
  • 二、吴澄心性论与朱熹心性论
  • 三、自由“我”心与诗论
  • 胡应麟诗学体系及其理论价值
  • 一、《诗薮》体制特点
  • 二、以本色辨体
  • 三、“法、悟、化”
  • 四、“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
  • 五、“体以代变,格以代降”
  • 从“乐教”到“乐理”
  • 一、“诗教”和“乐教”
  • 二、“乐教”思想的渊流
  • 三、“乐理”与诗歌的本质及审美特征
  • 王渔洋“神韵”说之诗学精神
  • 一、引论:本质即纯粹
  • 二、神韵说:关于诗的本质结构
  • 三、神韵说:关于诗的审美纯粹性
  • 四、神韵诗:咏物与咏事之诗的创作分析
  • 五、结语:“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
  • 王国维的审美价值论
  • 红楼来时路
  • 一、红楼来时路:小议繁本里的针线痕迹
  • 二、红楼的雅化:小议曹雪芹的工作范围
  • 三、诚实的高鹗:小议程高的工作范围
  • 四、“红楼梦”从哪里来:元白诗里的“红楼”和“梦”
  • “清出于老”
  • 古典唐诗观念的现代传承
  • 一、不同文学史理念下的唐诗发展史
  • 二、现代文学史家对唐诗名篇的标举
  • 三、馀论
  • 从检索到分析
  • 附录
  • 张少康先生学术传记
  • 张少康教授学术年表
  • 构建古代文论体系,探索历史发展规律
  • 现代学术语言及跨学科研究
  • 引言
  • 以现代语言和思考方式诠释古代文论
  • 古代文论中融涉其他艺术门类的“跨学科”研究进路
  • 总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