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7.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76千字
字数
2022-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每一个受困于母女关系的女儿,都有一个内心同样伤痕累累的母亲。有效的心理学工作,不是避开过去造成的痛苦,而是承载、消化和穿越它们。
内容简介
有的妈妈不重视孩子的需求,控制欲强,一直在干涉孩子的生活;有的妈妈与孩子的角色反转,要求孩子去猜测和满足母亲的需求;有的妈妈甚至用愧疚控制孩子,“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纠缠的亲子关系,如何解脱?
不健康的母女关系会给女性的人格形成、亲密关系和人生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有的人就算常年遭受心理折磨,也不愿意指责母亲。殊不知,子女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就是获得幸福。我们可以学会自我同情,自我认同,真正开始自爱,坦然做真实的自己;满怀感激地与母亲保持界限,不再期待母亲的改变,更无须与母亲决裂。
作者在书中剖析了15种不健康母女关系的根源、表现和影响,并结合自身多年咨询经验,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书中大量贴近中国母女日常生活的讨论是母女关系心理学的本土化尝试。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释放对母亲的各种负面情绪,真正从积压已久的关系痼疾中走出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女性觉醒自助书
- 序言 女性成长,从反思母爱的束缚开始
- 第一章 母女关系的独特之处
- 第一节 女性独特的身体意识及其在母女之间的相互强化
- 第二节 母女共享更紧凑的生活空间
- 第三节 母女共同承受时间焦虑
- 第四节 母职在母女之间的传承
- 第二章 不健康母女关系的实质:母职的缺失
- 第一节 母亲的六大职能及其完成度对女儿的影响
- 第二节 职能一:母亲是女儿的创造者
- 第三节 职能二:母亲是女儿的镜子
- 第四节 职能三:母亲是女儿的性别身份榜样
- 第五节 职能四:母亲是女儿的及时响应者
- 第六节 职能五:母亲是女儿情绪的承载者和调节者
- 第七节 职能六:母亲是女儿永远的大本营
- 第三章 九种常见的不健康母女关系
- 第一节 “看不见”女儿的母亲和“空心化”的女儿
- 第二节 实用主义母亲和学霸女儿
- 第三节 焦虑、控制型的母亲和备感束缚的女儿
- 第四节 内疚感控制型的母亲和为母亲而活的女儿
- 第五节 对自己人生失望的母亲和“女承母志”的女儿
- 第六节 自恋的母亲和自卑的女儿
- 第七节 坐在女儿位置上的母亲和没有童年的女儿
- 第八节 不适当的认同和共生关系造成母女关系孤岛
- 第九节 嫌弃女儿的母亲和憎恨母亲的女儿
- 第四章 家庭结构影响下,六种不健康的母女关系
- 第一节 姐妹式母女关系——亲密与排斥的混合
- 第二节 白雪公主和嫉妒的母亲
- 第三节 “爸爸是坏人”——联手抗“敌”的母女
- 第四节 “爸爸去哪儿了”——相依为命的母女
- 第五节 女承母业——大家庭中的母亲与长女
- 第六节 重男轻女的母亲和“扶弟魔”女儿
- 第五章 母亲纠缠的爱来自何处
- 第一节 母亲的被害妄想
- 第二节 母亲对被抛弃的恐惧
- 第三节 母亲害怕冲突和对峙
- 第四节 母亲为什么会没有同理心
- 第五节 母亲无法面对自身的匮乏和荒芜
- 第六节 母亲自己的需求
- 第六章 如何走出不健康的母女关系
- 第一节 充分的自我探索和了解
- 第二节 识别母亲的内在意象并从中独立
- 第三节 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意愿,学会自我满足
- 第四节 哀悼过去,接受现实,踏实地生活在其中
- 第五节 了结过往恩怨:表达并化解对母亲的愤怒等负面感受
- 第六节 各归各位,建立并遵守人际边界
- 第七节 寻找母爱的替代:找机会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
- 第八节 调整人际关系地图:不要和母亲生活在一个孤岛上
- 第九节 无畏竞争、取胜、掌权和建立新规则
- 尾声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