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691千字
字数
2019-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完整地展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大型丛书。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历史发展、当前状况和前沿动向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和反思,共涉及20多个一级学科,以及部分二级学科和其他专题显学。丛书各卷执笔者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重点高校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著名学者。
目录
- 当代中国法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编辑委员会
- 书写当代中国学术史,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第一编 1949—1978年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学的艰难初创
- 一 国家与法的理论在我国的兴起
- 二 中国法学界对苏联法学理论的继受
- 三 新中国对旧法观点的批判
- 四 法律虚无主义的泛起及后果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宪法学的初始建构
- 一 新中国宪法制定过程中宪法观的形成
- 二 以阶级斗争学说为基础的宪法学
- 三 宪法学初创阶段的艰难发展
- 第三章 历经坎坷体系支离的部门法学
- 一 阶级斗争理论指导下的刑法学
- 二 民法学的社会主义转型
- 三 成为时代异数的婚姻家庭法学
- 四 苏联经济法理论映照下的中国经济法学
- 五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的初创
- 第二编 1978—1992年
- 导论
- 第四章 法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法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与确立
- 二 法学基本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 三 人权与公民权利的理论兴起
- 四 比较法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五 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复兴
- 第五章 因重建社会主义民主而兴起的宪法学研究
- 一 宪法学教育和研究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 二 宪法学对什么是“宪法”的追问
- 三 重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 四 国家结构形式与“一国两制”的宪法学阐释
- 五 “违宪”概念的理论生成
- 第六章 为强化行政管理而衍生的行政法学
- 一 曲折起伏的行政法学发展历程
- 二 行政法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
- 三 行政法学的理论拓展
- 第七章 追求程序正义的诉讼法学研究
- 一 体会法治从程序开始的诉讼法学初创
- 二 1979年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
- 三 1982年民事诉讼试行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 四 1989年行政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研究
- 第八章 法制时代开创时期的刑法学研究
- 一 1979年刑法的颁布与刑法学研究的复苏
- 二 刑法学知识的更新与注释刑法学的兴起
- 三 刑法原理研究的全面展开
- 四 折射社会变迁的刑法学热点问题研究
- 第九章 改革开放中成长的民法学
- 一 民法经济法大论战
- 二 民法学体系的基本形成
- 三 改革年代的婚姻法与婚姻家庭法学研究
- 四 从附丽民法到脱颖自立的知识产权法学
- 第十章 经济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 从蓬勃兴起到稳步发展
- 二 部门经济法的定性之争
- 三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学研究的互动
- 四 对外开放中的经济法学
-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中兴起的环境法学
- 一 环境保护法的颁布与环境法学的兴起
- 二 环境法学兴起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 第三编 1992—2012年
- 导论
- 第十二章 观照现实的法理学研究
- 一 中国法理学的三大理论资源
- 二 法学理论新的构建和探索
- 三 法理学文化主体性的张扬
- 四 法律移植与法律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探讨
- 五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制史研究
- 第十三章 依法治国与宪法学的新发展
- 一 宪法学的方法论省思
- 二 宪法学理论体系的重构
- 三 宪法监督理论的重大发展
- 四 宪法学新领域的再拓展
- 五 宪法权利理论的新发展
- 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行政法学
- 一 行政法学一般理论的基础性建构
- 二 行政法主体理论的全面更新
- 三 行政行为理论的体系化建构
- 四 行政程序研究的蓬勃发展
- 五 行政法其他方面研究的多维展开
- 第十五章 沿着程序正义之路拓展的诉讼法学
- 一 前瞻与反思中发展的诉讼法学
- 二 关于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四 不断拓展理论视野的行政诉讼法学
- 五 以司法改革为主线展开的研究
- 第十六章 刑法学的现代化
- 一 因刑法修改而兴起的刑法新论
- 二 刑法理论的新发展
- 三 刑事政策学的兴起
- 四 国际刑法学在中国
- 第十七章 快速发展中走向成熟的民法学
- 一 民法总论研究的长足进展
- 二 民法物权研究的迸发进展
- 三 民法债权研究的全新进展
- 四 回归民法后的婚姻家庭法学研究
- 第十八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兴起的商法学
- 一 商法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二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司法研究
- 三 关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证券法研究
- 四 与企业改制密切相关的企业破产法研究
- 第十九章 创新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学
- 一 知识产权法学发展概述
- 二 知识产权法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观点与探讨
- 三 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知识产权法学研究
- 第二十章 与时俱进的经济法学变革
- 一 从走向成熟到理性繁荣
- 二 有关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探讨与争鸣
- 三 市场竞争及其法律保护机制的研究
- 四 经济全球化中的宏观调控法研究
- 第二十一章 科学发展中繁荣的环境法学
- 一 市场经济转轨期迅速转型的环境法学
- 二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向繁荣的环境法学
- 第二十二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新兴的社会法学
- 一 中国社会法学的兴起
- 二 社会法基础理论在辨析中发展
- 三 倾注人文关怀的劳动法学研究
- 四 关怀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法学研究
- 五 持续进展的社会法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四编 2012年至今
- 导论
- 第二十三章 拓展中国法学的文化自信之路
- 一 阐发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 二 探究并重构现代中国之法理
- 第二十四章 新时代宪法学的新发展
- 一 基本权利体系化与部门法的宪法化
- 二 宪法方法论的多元化
- 三 宪法实施研究的新动向
- 四 关于依宪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第二十五章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行政法学
- 一 行政法研究的政治机能
- 二 行政执法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 三 面向具体领域的规制研究
- 四 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
- 第二十六章 与社会发展同行的刑法学
- 一 借鉴域外学说深化刑法基础理论
- 二 回应现实问题丰富本土刑法学
- 三 我国刑法学研究的省思与展望
- 第二十七章 在新时代持续发展的诉讼法学
- 一 刑事诉讼法学的新发展
- 二 民事诉讼法学的新发展
- 三 司法改革研究的新发展
- 四 行政诉讼法学的新发展
- 第二十八章 民法典的编纂与民法学的繁荣
- 一 民法典研究
- 二 民法总则研究
- 三 民法物权研究
- 四 民法债权研究
- 第二十九章 民法典编纂中的婚姻家庭法学
- 一 婚姻家庭法定位及其与民法总则之关系
- 二 现行夫妻债务制度反思与完善
- 三 婚姻家庭法学的展望
- 第三十章 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商法学
- 一 对市场与政府关系认识的规则化
- 二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民商关系的再认识
- 三 传统领域跨学科研究的逐步加强
- 四 金融科技监管领域的新思考
- 五 新时代的商法学
- 第三十一章 经济法学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
- 一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学的新命题
- 二 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市场规制法
- 三 宏观调控及其法治化
- 四 经济法学的时代面向
- 第三十二章 新时代知识产权法学的新发展
- 一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二 专利法领域的主要议题
- 三 商标法领域的主要议题
- 四 著作权(版权)法领域的主要议题
- 五 新时代的知识产权研究
- 第三十三章 走向成熟的社会法学
- 一 劳动法学研究更加细致入微
- 二 社会保障法学研究更为开阔深入
- 三 社会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更为务实
- 四 新时代的社会法学
- 第三十四章 新时代生态法学的转型与发展
- 一 由环境法到生态法的时代转型
- 二 生态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得以展开
- 三 以生态法理念促进“回应型”生态立法体系的构建
- 四 实现生态法学研究的国际平等对话
- 第三十五章 迈进新时代的国际法学
- 一 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国际法学
- 二 服务大国外交的新时代国际法学
- 三 着眼对外开放的新时代国际法学
- 后记
- 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言
- 第一篇 中国历史地理的发展历程与理论的探索
- 第一章 中国历史地理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历史地理”一词的传入
- 第二节 从沿革地理学到历史地理学
- 第三节 “禹贡学会”地位的塑造
- 第二章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在地理学和历史学中的边缘化
- 第一节 对学科属性的讨论
- 第二节 历史地理学在地理学和历史学中的边缘化
- 第三节 国内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机构和刊物
- 第二篇 历史人文地理
- 第三章 历史政区地理和疆域变迁
- 第一节 以考订为主的历史政区地理的研究
- 第二节 以解释为主的历史政区地理的研究
- 第三节 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
- 第四节 历史地图集
- 第四章 城市历史地理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
- 第三节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研究
- 第四节 区域城市历史地理与城市体系的研究
- 第五节 城市历史地理的其他问题
- 第五章 历史人文地理其他领域
- 第一节 历史经济地理
- 第二节 历史时期交通线的演变
- 第三节 历史军事地理
- 第四节 历史地名
- 第五节 历史区域地理
- 第六节 历史文化地理
- 第七节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思想
- 第八节 历史聚落地理
- 第九节 历史人口地理
- 第三篇 历史自然地理
- 第六章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 第一节 学术史
- 第二节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
- 第七章 历史时期河流、湖泊和海岸线的变迁
- 第一节 黄河
- 第二节 长江以及其他河流、水体
- 第三节 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
- 第八章 历史自然地理其他专题
- 第一节 环境变迁
- 第二节 历史时期的自然灾害
- 第三节 历史时期的沙漠化
- 第四篇 历史地理文献和技术手段
- 第九章 历史地理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 第一节 古代地理文献的点校、整理和研究
- 第二节 地理文献的数字化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 第十章 中国古代舆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舆图的整理、编目与出版
- 第二节 建立于错误基础之上的中国地图学史
- 第三节 中国古代舆图的研究
- 第四节 中国古代地图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十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综合性的地理信息系统
- 第二节 专题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 第三节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在具体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对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探讨
- 第五节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第一章 学科理论与方法
- 一 学科理论
- (一)学科概念
- (二)研究对象
- (三)学科体系
- (四)学科定位
- 二 研究方法
- (一)开掘民间史料
- (二)借鉴社会科学理论方法
- (三)社会(田野)调查法
- (四)个案研究与微观研究
- (五)社会心理分析——心态史
- (六)词语分析法——概念史
- (七)文化建构方法
- 三 理论范式
- (一)现代化范式
- (二)本土现代性
- (三)“国家与社会”理论
- 四 新学科与学术流派
- (一)专门史
- (二)新兴交叉学科
- 五 对社会史理论方法的反省
- (一)对社会科学化的反省
- (二)对“碎片化”的反省
- 第二章 近代社会史研究历程概述
- 一 附属时期(20世纪初至1985年)
- (一)20世纪初至1949年
- (二)1949—1976年
- (三)1977—1985年
- 二 独立发展时期(1986—2015年)
- (一)兴起探索期(1986—1995年)
- (二)发展—开拓期(1996—2004年)
- (三)成熟—深化期(2005—2015年)
- 三 30年发展总体趋势与瓶颈
- (一)论著成果数量持续快速增长
- (二)由边缘“小学科”发展为热门“大学科”
- (三)关注重心由政治话语向社会本位回归
- (四)形成研究重镇及成规模的研究队伍
- (五)趋势、瓶颈与挑战
- 第三章 近代人口、家庭与婚姻研究
- 一 人口
- (一)研究历程
- (二)人口统计
- (三)人口结构
- (四)人口流动
- 二 家庭、家族
- (一)研究历程
- (二)家庭观念、家庭关系与家庭生活
- (三)家庭、家族的结构、规模与功能
- (四)族产
- (五)家庭、家族的教育与教化
- (六)家庭、家族与国家、地方社会
- 三 婚姻
- (一)婚姻观
- (二)婚姻礼俗
- (三)婚姻问题与女性解放
- (四)婚姻制度与法律问题
- (五)婚姻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与不足
- 第四章 近代女性研究
- 一 理论、方法与视角
- (一)1996年至2005年学界对女性史研究理论、方法与视角的探索
- (二)2006年至2015年学界对女性史研究理论、方法与视角的探索
- 二 妇女运动与女性解放
- (一)1986年至1995年的近代妇女运动与妇女参政研究
- (二)1996年至2005年的近代女性解放研究
- (三)2006年至2015年的近代女性解放思想及其运动研究
- 三 女性生活及其社会角色
- (一)女性生活
- (二)新女性的社会形象与角色
- (三)女性权利与违法犯罪
- (四)女性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五)社会传媒与女性生活
- 四 女性教育、职业与就业
- (一)女性教育研究
- (二)女性职业与就业研究
- 五 女性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局限
- 1. 1986年至1995年学界对近代中国女性史的探讨可区分为政治史与社会史两个领域
- 2. 1996年至2005年的中国近代女性史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 3. 2006年至今的近代中国女性史研究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 第五章 近代社会群体研究
- 一 士绅群体
- (一)研究历程
- (二)士绅的界定
- (三)士绅阶层的社会流动与转型
- (四)士绅与区域社会
- 二 商会
- (一)研究历程
- (二)商会的成立与发展
- (三)商会的性质
- (四)商会的成员构成及选举制度
- (五)商会与会馆、公所的关系
- (六)商会的政治参与
- (七)商会史研究理论方法的反思
- 三 其他群体与社团
- (一)自由职业者群体
- (二)学生群体
- (三)教师群体
- (四)工人群体
- (五)妓女群体
- (六)乞丐群体
- 第六章 近代城市、乡村与区域研究
- 一 城市社会
- (一)研究历程
- (二)近代城市史的基本内容
- (三)城市的近代化
- (四)近代城市的经济结构与功能
- (五)租界
- (六)城市政治
- (七)城市社会
- (八)城市空间
- 二 乡村社会
- (一)研究历程
- (二)近代乡村市镇
- (三)乡村社会权力结构
- (四)乡村社会文化变迁
- (五)乡村社会建设
- (六)乡村水利
- (七)城乡关系
- 三 区域社会史
- (一)从区域性研究到区域社会史
- (二)区域社会史研究兴起的原因
- (三)区域社会史的内涵及区域划分
- (四)从区域重构整体史
- (五)以整体区隔地方史
- 第七章 近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研究
- 一 灾害与救济
- (一)研究历程
- (二)主要议题
- 二 慈善
- (一)研究历程
- (二)主要议题
- 三 医疗、卫生与环境
- (一)医疗、卫生研究
- (二)环境史研究
- 四 秘密社会
- (一)研究历程
- (二)主要议题
- 五 社会治理
- 第八章 近代生活研究
- 一 研究历程
- (一)兴起阶段:1986—2000年
- (二)发展阶段:2000—2015年
- 二 衣食住居
- (一)服饰变迁
- (二)西餐传入与饮食文化
- (三)住居
- 三 交通方式
- 四 消费生活
- 五 城市生活
- 六 农村与区域生活
- (一)农村生活
- (二)区域生活
- 七 社会群体生活
- (一)文人生活
- (二)妇女生活
- (三)工人及下层民众生活
- (四)其他社会群体生活
- 八 生活史研究特色与不足
- 第九章 近代社会风俗研究
- 一 研究历程
- (一)1986—1995年的总体研究
- (二)1996—2005年的总体研究
- (三)2006—2015年的总体研究
- 二 城乡与区域风俗
- (一)1995年之前
- (二)1996—2005年
- (三)2006年至今
- 三 政治运动与风俗
- (一)晚清政治运动与风俗变迁
- (二)民国肇兴与风俗改革
- (三)五四运动与风俗变迁
- 四 陋俗与移风易俗
- 五 社会风俗变迁的其他问题
- (一)服饰习俗
- (二)丧葬习俗
- (三)历法节日文化更新
- 六 风俗史研究阶段性特征与不足
- 第十章 近代大众休闲娱乐研究
- 一 上海城市休闲与娱乐
- (一)1986—1995年
- (二)1996—2006年
- (三)2006—2015年
- 二 其他地方的休闲娱乐
- 三 城市娱乐与政治活动
- 四 休闲娱乐的其他问题
- (一)近代娱乐休闲变迁的整体进程
- (二)新旧公共娱乐空间
- (三)电影与戏剧
- (四)娱乐方式与审美观念
- (五)娱乐人物与群体
- 五 休闲娱乐研究的不足
- 第十一章 近代中国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
- 一 基督教
- (一)1986—1995年研究概况
- (二)1996—2005年研究概况
- (三)2006—2015年研究概况
- 二 佛教、道教与伊斯兰教
- (一)民国时期佛教的慈善事业仍是学界关注的热点。
- (二)近年来学界对道教外围事业的研究甚少,但也有新的发现
- (三)学界开始关注对近代伊斯兰教的内外问题
- 三 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
- (一)民间宗教
- (二)民间信仰
- (三)相关理论问题
- 四 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的特点与局限
- 第十二章 社会文化史的兴起与发展
- 一 发展历程
- (一)兴起奠基期
- (二)兴盛发展期
- 二 理论与方法探索
- (一)初创与探索
- (二)深化与拓展
- (三)如何对待西方新文化史
- (四)建立本土解释系统的探索
- 三 多样化的实证研究成果
- 四 主要贡献、局限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 征引文献索引
- 后记
-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19)(全二卷)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70年的分期及发展历程(代序)
- 上编
- 第一章 论“文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之源
- 第三节 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还是作为社会文化现象
- 第四节 文学理论定位的寻找
- 第二章 新中国文学理论建构初期的话语资源
- 第一节 政治权威话语——毛泽东文艺思想
- 第二节 学术权威话语——苏联文学理论
- 第三节 边缘话语——中、西方文论传统
- 第三章 胡风文艺思想的讨论与批判
- 第一节 “三大文艺批判运动”的总体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批判运动之前的理论分歧与论争
- 第三节 批判渐次升级:1949—1955
- 第四节 论争与批判中的焦点理论问题
- 第四章 “黑八论”批判及反思
- 第一节 “黑八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二节 “黑八论”的出笼及其主要内容
- 第三节 “黑八论”评述
- 第四节 “黑八论”引发的几点思考
-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理论
- 第一节 “八个革命样板戏”
- 第二节 “主题先行”和“三突出”论
- 第三节 浩然、姚雪垠等人的创作
- 第四节 “写作组”和《朝霞》:政治斗争的工具
- 第五节 政治与文学的双重迷误
- 第六章 关于文学艺术批评标准的讨论
- 第一节 毛泽东的《讲话》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第二节 文艺理论工作者对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的解读
- 第三节 新时期对文艺批评标准问题的反思与重建
- 第四节 新时代文艺批评标准的新界定
- 第七章 “形象思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
- 第一节 “形象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形象思维”讨论在中国的兴起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形象思维”
- 第四节 对“形象思维”的反思
- 第五节 “形象思维”论的三个发展
- 第六节 从形象思维到符号思维
- 第八章 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大讨论
-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关于人性与文艺关系的探索
- 第二节 20世纪70、80年代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与文艺关系的探索
- 第九章 主体性的超越与局限
- 第一节 文学主体性的哲学来源
- 第二节 文艺学自身的历史脉络
- 第三节 “文学是人学”的来龙去脉
- 第四节 文学主体性的意义
- 第五节 “文学主体性”的局限
- 第十章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历史描述
- 第二节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历史价值
- 第三节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不足及其前景
- 中编
- 第十一章 文艺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探索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讨论
- 第三节 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讨论
- 第四节 有关文艺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讨论
- 第五节 关于意识形态阶层、艺术生产的讨论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网
- 第十二章 科学方法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历险
- 第一节 “老三论”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节 “新三论”及其他科学方法论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历险
- 第三节 科学方法论的反思
- 第十三章 文学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第一节 民族文学、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
- 第二节 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建构:西方与中国
- 第三节 神话学、原型批评与文化阐释派的崛起
- 第四节 中国的文学人类学派之当下发展及前景展望
- 第十四章 文艺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组与文论范式的转型
- 第一节 文艺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组与文论转型
- 第二节 围绕通俗文艺、金庸经典化、文艺商品化、大众文化等问题的论争
- 第三节 “人文精神”论争与钱中文等的“新理性精神”建构
- 第四节 有关文艺与市场、文化经济学的讨论
- 第五节 重新审视文艺审美自主化及其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第十五章 “后”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选择与借鉴:“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接受取向
- 第二节 转折与变革:“后”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变
- 第三节 扩张与批判: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现代性立场
- 第四节 危机与重建:“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重构
- 第十六章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来源、内容与反思
- 第一节 古为今用:“转换”说萌生的思想渊源
- 第二节 “文论失语症”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转换”的场域和语境
- 第三节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转换”说的主要目的
- 第四节 “转换”说反思: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
- 第十七章 “文化研究”热的孕育和发展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文论“文化”维度的孕育
- 第二节 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转向”带来的转变与挑战
- 第十八章 新媒介时代的文学理论
- 第一节 媒介的概念与文学新媒介
- 第二节 媒介研究现状与文论发展动向
- 第三节 网络文学的发展对文艺理论的挑战
- 第四节 直面新媒介:当代文论如何守正与创新
- 下编
- 第十九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当代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概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 第三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
- 第二十章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建构、演变和发展
-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建构
- 第二节 《纪要》与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挫折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文艺政策的转型
- 第五节 21世纪前10年文艺政策的深化与拓展
- 第六节 新时代文艺政策的融通与完善
- 第二十一章 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与文学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从世纪初的草创到20世纪前50年中国美学的两条主线
- 第二节 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的美学大讨论及其意义
- 第三节 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的“美学热”
- 第四节 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
- 第二十二章 外国文学理论的译介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建构
- 第一节 50—60年代:全面借鉴苏联文艺理论
- 第二节 80年代:西方文论的大规模输入
- 第三节 新世纪:走向多元与对话
- 第二十三章 文学理论教学与教材建设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文学概论教学概述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1949—1976)
-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学与教材建设(1976—1992)
- 第四节 “面向21世纪”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1993—至今)
- 第二十四章 台湾当代文学思潮
- 第一节 旧范式的衰微
- 第二节 新范式的兴起
- 第三节 左翼与本土/后殖民论的角力
- 第四节 文学场域的阐释与延展
- 第二十五章 香港、澳门中国文学理论与评论①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
- 第三节 港澳本土文学探索
- 第二十六章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演变及路径
-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改造与突破:共和国早期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设
- 第二节 身份危机与内在要求: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民族理论话语重构
- 第三节 “强制阐释”批判与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设
- 第二十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艺人民观的发展
- 第一节 共和国前三十年的人民观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人民观
- 第三节 新时代以来的人民观
- 结语 资源分层、内外循环、理论何为
- 附录一 中国大陆文学理论大事记(1949—2018)
- 附录二 香港、澳门、台湾文学理论大事记(1949—2018)
- 后记
- 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体系的建立(1949—1978)
- 第一节 革命文艺秩序中的现代文学研究
- 第二节 现代文学研究的革命史范式
- 第三节 另一种立场与视野——同期台、港、海外现代文学研究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体系的重建(1979—1993)
- 第一节 革命文艺秩序的恢复与学科体系的重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
- 第三节 研究领域的拓宽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体系的调整(1994—2009)
- 第一节 现代文学研究的收获期
- 第二节 现代文学研究的后现代、后革命、后殖民视角
- 第三节 一些新的视域与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体系的拓展(2010—2019)
- 第一节 现代文学研究的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性追求
- 第二节 发生学兴趣的高涨与影响研究的深化
- 第三节 文献学进展与学术史反思
- 第五章 文学思潮与社团流派研究(上)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新文学运动初期社团流派研究
- 第二节 “左联”及30年代革命文艺研究
- 第三节 “讲话”及延安文艺思潮研究
- 第六章 文学思潮与社团流派研究(下)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 第二节 抗战及战后文艺思潮研究
- 第三节 晚清文学的“现代性”问题研究
- 第七章 重要作家研究(上)
- 第一节 鲁迅研究
- 第二节 郭沫若研究
- 第三节 茅盾研究
- 第四节 巴金研究
- 第五节 老舍研究
- 第八章 重要作家研究(下)
- 第一节 周作人研究
- 第二节 沈从文研究
- 第三节 张爱玲研究
- 第四节 赵树理研究
- 第九章 文体研究(上)
- 第一节 小说研究
- 第二节 散文研究
- 第十章 文体研究(下)
- 第一节 诗歌研究
- 第二节 戏剧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编辑委员会
- 书写当代中国学术史,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1949—2019)》编委会名单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语言学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一 语言学史研究概貌
- 二 语言学史研究的新追求
- 第二节 语言学研究的总体状况
- 一 借鉴国外理论,参与国际讨论
- 二 关注本土语言,解决本土问题
- 第三节 编撰理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语音研究
- 第一节 基于传统不断深入的音韵学
- 一 概述
- 二 音韵学七十年来的发展与创新
- 三 音韵学研究发展展望
- 第二节 日新月异的实验语音学
- 一 概述
- 二 当代中国实验语音学的进展
- 三 实验语音学的发展展望
- 第三节 引进借鉴中发展的音系学
- 一 现代音系学发展历程概述
- 二 汉语音系学的研究进展
- 三 音系学现状与发展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文字学研究
- 第一节 古文字研究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甲骨文研究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金文研究
-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简牍帛书研究
- 四 其他古文字资料研究
- 第二节 近代汉字研究
- 一 近代汉字的字体演化研究
- 二 近代汉字的构形发展研究
- 三 不同载体近代汉字的整理与研究
- 第三节 现代汉字研究
- 一 现代汉字研究概述
- 二 专题和热点问题研究
- 第四节 文字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词汇学研究
- 第一节 词汇语义学研究
- 一 词义研究在词汇学中居重要地位
- 二 词义研究系统化与问题聚焦
- 三 以义位为中心的词汇语义学
- 四 词汇语义学的多维拓展
- 第二节 汉语词汇研究
- 一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 二 古代汉语词汇研究
- 三 汉语词源学研究
- 四 汉语词汇比研究
- 第三节 词汇对比研究
- 一 汉外词汇对比研究
- 二 普方词汇对比研究
- 三 类型学视角的词汇对比研究
- 第四节 词典学与术语研究
- 一 词典学理论研究
- 二 语文辞书的发展
- 三 术语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语义学研究
- 第一节 早期汉语语义研究
- 第二节 现代语义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现代语义学对传统语义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 二 结构主义潮流下现代语义学的研究
- 三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现代语义学
- 第三节 21世纪现代语义学的百花齐放
- 一 词汇语义学
- 二 形式语义学
- 三 认知语义学
- 四 计算语义学
- 五 其他分支学科
- 第四节 汉语语义学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现代汉语语法学研究
- 第一节 结构主义转向
- 一 结构主义转向的开山之作
- 二 结构主义转向的奠基人
- 第二节 结构主义的中国化
- 一 传统语法的压轴之作和结构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之作
- 二 结构主义的中国化
- 第三节 语法理论的多元化
- 一 格语法与配价语法
- 二 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
- 三 语言类型学
- 四 生成语法
- 五 原创性语言思想的探索
- 第四节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几个热点论题
- 一 词类
- 二 主语、宾语与话题
- 三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 第五节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态势及若干问题
- 一 多层面、多角度的互动关系研究成为基本态势
- 二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借鉴和创新的关系问题
- 三 关于语法教学的应用研究向何处去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汉语语法史学研究
- 第一节 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初创时期
- 第二节 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发展时期
- 一 关键问题的突破性进展
- 二 一批全面描写汉语语法演变史的著作出版
- 三 与海外研究的密切交流
- 第三节 汉语语法史研究的繁荣时期
- 一 全方位、多视角的汉语语法史研究
- 二 语法化研究
- 三 语言接触视角的汉语语法史研究
- 四 类型学视角的汉语语法史研究
- 第四节 汉语语法史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修辞学研究
- 第一节 修辞学的普及与沉寂期
- 一 修辞学的普及期
- 二 修辞学的沉寂期
- 第二节 修辞学的发展期(上)
- 一 概述
- 二 修辞学重要问题的讨论
- 三 词语、句子、篇章等的修辞研究
- 四 辞格与消极修辞研究
- 五 修辞学理论与学术史研究
- 第三节 修辞学的发展期(下)
- 一 语体、语境与风格研究
- 二 修辞学的分支学科研究
- 三 修辞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
- 第四节 修辞学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九章 语用学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微观层面的语用学研究
- 一 指示
- 二 预设
- 三 言语行为
- 四 会话分析
- 五 会话含义
- 六 礼貌现象
- 第三节 宏观层面的语用学研究
- 一 关联理论
- 二 顺应论
- 三 模因论
- 第四节 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 一 对语用学有关理论进行了有益的修正和补充
- 二 语用学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 三 界面研究领域广泛
- 四 洋为中用,成效显著
- 五 语用学给哲学和逻辑学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语用学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汉语方言学研究
- 第一节 汉语方言研究概况
- 一 汉语方言普查
- 二《方言》创刊、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成立
- 三 汉语方言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 第二节 汉语方言分区的讨论
- 一 方言分区简史
- 二 对《中国语言地图集》分区方案的讨论
- 第三节 汉语方言研究领域的扩展
- 一 研究方法的改进
- 二 方言研究的多维向
- 第四节 汉语方言研究展望
- 一 实地调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二 类型学的视野
- 三 地方普通话的研究
- 四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汉语教学研究
- 第一节 汉语母语教学研究
- 一 汉语母语教学研究的历史和发展
- 二 当代汉语母语教学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二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
- 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 二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展望
- 第三节 华语教学研究
- 一 华语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 华语教学研究的未来发展
-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研究
- 一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 二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的展望
- 第五节 语言测试研究
- 一 汉语语言测试研究概况
- 二 20世纪后期的语言测试研究
- 三 21世纪初的语言测试研究
- 四 汉语语言测试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 第一节 民族语言国情调查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族语言大调查
- 二 改革开放后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
- 第二节 民族语言本体研究
- 一 语音研究
- 二 词汇研究
- 三 形态句法研究
- 四 比较研究
- 五 方言描写研究
- 第三节 民族文字研究
- 一 少数民族传统文字
- 二 新创文字
- 三 古文字研究
- 四 中华字库工程:民族文字
- 第四节 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 一 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 二 民族文字翻译
- 三 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建设
- 四 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
- 第五节 跨境语言文字研究
- 一 跨境语言研究
- 二 跨境文字研究
- 三 跨境语言的地位问题
- 第六节 民族语言研究的问题与趋势
- 一 民族语言研究中的问题
- 二 民族语言研究的趋势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外国语言研究
- 第一节 外国语言学研究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联语言学文献的译介及其影响
- 二 改革开放前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译介及其影响
- 三 改革开放后国外语言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
- 四 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概览与前瞻
- 第二节 翻译研究
- 一 翻译研究的历史发展回顾
- 二 翻译研究的早期发展
- 三 改革开放至今的翻译研究
- 四 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 第三节 外语教学与测试研究
- 一 外语教学与测试研究的回顾
- 二 改革开放至今的外语教学研究
- 三 外语测试研究
- 四 问题与展望
- 第四节 外语生活研究
- 一 概述
- 二 宏观视角下的外语生活及研究
- 三 中观和微观视角下的外语生活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语言信息处理研究
- 第一节 汉字处理
- 一 汉字编码
- 二 汉字输入
- 三 汉字识别
- 四 激光照排
- 第二节 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
- 一 语音识别
- 二 语音合成
- 第三节 自动分词标注
- 一 分词标注规范与分词词表
- 二 自动分词与词性标注
- 第四节 句法语义分析
- 一 句法分析
- 二 词义消歧
- 三 语义角色标注
- 四 倾向性分析
- 第五节 机器翻译
- 第六节 语言资源建设
- 一 语料库和知识库
- 第七节 语言监测
- 第八节 古汉语信息处理
- 第九节 发展趋势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心理语言学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一 三个发展阶段
- 二 心理学路径与语言学路径
- 三 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 第二节 正常人的语言加工研究
- 一 语音层面的研究
- 二 字词层面的研究
- 三 句法和语篇层面的研究
- 第三节 语言障碍研究
- 一 失语症研究
- 二 自闭症研究
- 三 其他类型的语言障碍研究
- 第四节 中国心理语言学的未来发展之路
- 一 目前存在的不足
- 二 发展趋势与构想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六章 领域语言学研究
- 第一节 法律语言学
- 一 法律语言学研究的四个阶段
- 二 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范围与类别
- 三 法律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嬗变
- 四 法律语言学研究的新动态与基本走向
- 第二节 刑侦语言学
- 一 研究的主要成果
- 二 研究的主要范围与类别
- 三 研究的手段与方法
- 四 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与取向
- 第三节 地名学
- 一 地名学研究的两个阶段
- 二 地名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三 地名学研究前瞻
- 第四节 广告语言学
- 一 广告语言学研究的几个阶段及主要内容
- 二 广告语言研究的基本学术旨趣
- 三 广告语言研究前瞻
- 第五节 新闻语言学
- 一 新闻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新闻语言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 三 新闻语言学研究前瞻
- 第六节 语言经济学
- 一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 二 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 中国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指向
- 第七节 医疗语言学
- 一 医疗语言学的理论构建
- 二 医疗语言的研究队伍、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三 医疗语言学的研究前瞻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语言规划研究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言规划
- 一《简化字总表》的研制与发布
- 二 汉语拼音方案的选择与推行
- 三 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
- 四 文献和著作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语言规划
- 一 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制订与颁布
- 三 文献和著作
- 第三节 21世纪初的语言规划
- 一 语文新规范的研制与实施
- 二 “语言生活”与“语言能力”的理念
- 三 文献和著作
- 第四节 语言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 一 语言文字工作方向的几次转变
- 二 普通话及其推广
- 三 简化字和汉语拼音
- 四 信息化时代的语言文字工作
- 五 语言规划学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修订后记
- 当代中国世界历史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代序 国世界史学者的社会责任
- 新中国成立和世界历史研究
- 一 学习、宣传和普及历史唯物主义
- 二 苏联史学在中国
- (一)苏联史学理论
- (二)苏联史学著作
- (三)世界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 三 外国史学理论研究
- 四 世界历史研究的最初成果
- (一)世界通史、地区史和国别史研究
- (二)周谷城《世界通史》和对“欧美中心论”的批判
- 五 世界历史文献资料建设
-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世界历史学
- 一 政治运动和世界历史知识学习
- 二 “读一点世界史”和“历史知识读物”
- 三 《世界通史》著作
- 四 国别史和中俄关系史的译介
-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世界历史研究
- 一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 建设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理论体系
- (一)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理论体系
-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世界历史研究
- 三 世界历史学科建设
- (一)世界史研究工作委员会和全国性的研究会
- (二)学术刊物、人才培养和文献资料建设
-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世界历史地图集
- (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 (五)高校世界历史研究机构的建立
- (六)学术交流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世界历史研究
- 四 丰硕的研究成果
- (一)世界文明史和世界通史研究
- (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
- (三)断代史研究
- (四)地区史研究
- (五)国别史研究
- (六)国际关系史研究
-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
- (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
- (九)专门史研究
- (十)中外历史比较研究
- 五 世界历史译著
- 外国史学理论研究
- 一 新时期史学发展规划和外国史学理论研究
- 二 外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 (二)外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
- (三)历史哲学和历史认识理论研究
- (四)外国史学史研究
- (五)跨学科方法和历史学分支学科研究
- (六)现代西方史学思潮研究
- (七)史学方法论研究
- 三 外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主要译著
- 主题索引
- 参考书目
- 后记
- 修订版后记
- 当代中国世界经济学研究(1979-2019)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世界经济学
- 第一节 从无到有创建世界经济学
- 一 探讨“世界经济”的内涵
- 二 界定世界经济学研究对象
- 三 构建世界经济学学科体系
- 第二节 由浅入深探讨世界经济学基本规律
- 一 提出世界经济学的核心范畴
- 二 探索世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 三 追寻世界经济学的基本规律
- 第三节 两个世界体系的经济学视角
- 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研究
- 二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研究
- 三 全球化中两个体系的关系
- 第四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承前启后的世界经济学
- 一 延续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又与政治经济学有不同侧重
- 二 以国别经济学为基础,又不等于将各国各部门经济简单相加
- 三 受益于国际经济学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但理论视野更为宽广
- 四 与其他学科相互启迪,共同发展
- 第二章 国际金融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研究
- 一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二 区域货币联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三 人民币国际化
- 四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
- 第二节 汇率问题研究
- 一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汇率问题
- 二 第一个阶段:1978—1993年
- 三 第二个阶段:1994—2005年
- 四 第三个阶段:2006—2014年
- 五 第四个阶段:2015—2018年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研究
- 一 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和金融困境的讨论
- 二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对具体危机案例研究
- 三 应用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范式对亚洲金融危机研究
- 四 关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讨论
- 五 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现象的讨论
-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研究
- 一 我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 二 短期资本流动的测度
- 三 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 四 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五节 国际金融监管研究
- 一 宏观审慎监管
- 二 银行业与影子银行体系监管
- 三 监管制度与国际监管协调
- 第三章 国际贸易
- 第一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 一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基本内容的讨论
- 二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核心地位的确立
- 三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入世”前中国国际贸易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一 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评价与借鉴
- 二 开放与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问题
- 三 关于中国“复关”“入世”问题
- 第三节 “入世”后中国国际贸易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一 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转型
- 二 转型条件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影响
- 三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和政策的转型与调整
- 四 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下的外贸新格局
- 第四章 国际投资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
- 一 20世纪的相关研究
- 二 2000—2007年的相关研究
- 三 2008—2012年的相关研究
- 四 2013—2018年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
- 一 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二 FDI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 三 FDI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
- 四 FDI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五 FDI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
- 六 FDI与汇率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跨国公司
- 一 关于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研究
- 二 关于跨国公司投资区位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增值理论的研究
- 四 关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问题的研究
- 五 关于研发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 六 关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及组织形式等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外汇储备投资
- 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
- 二 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 三 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
- 四 外汇储备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 五 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
- 六 中国外汇储备的成本与风险
- 七 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策略
- 第五节 主权财富基金
- 一 外汇储备与主权财富基金
- 二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行为
- 三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对被投资对象市场价值的影响
- 四 国外成功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的启示
- 五 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待遇
- 六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
- 第六节 国际投资规则
- 一 双边投资协定的发展与反思
- 二 区域投资协定研究
- 三 投资自由化与多边投资协定的制定
- 四 WTO协定与国际投资规则
- 五 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
- 六 国际投资协定与中国海外投资法律风险的防范
-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 一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在中国的验证
- 二 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分析与解释
- 三 经济增长与其他
- 四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 第二节 主要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 一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 二 关于印度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 三 关于俄罗斯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四 关于韩国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五 关于巴西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金砖国家”研究综述
- 一 “金砖国家”研究的雏形与酝酿
- 二 “金砖国家”研究的深化与提升
- 三 “金砖国家”经济治理模式研究
- 四 “金砖国家”国际金融领域研究
- 五 “金砖国家”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研究
- 六 “金砖国家”能源、农业及其他领域研究
- 第四节 “一带一路”研究综述
- 一 “一带一路”倡议与经贸合作
- 二 “一带一路”倡议与农业合作
- 三 “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
- 四 “一带一路”倡议与产能合作及基础设施建设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经济
- 第一节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格局
- 一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二 区域一体化的格局
-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及其经济政策
- 一 欧洲一体化及其经济政策
- 二 北美一体化及其经济政策
- 三 欧债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及区域一体化的进展
- 一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 二 区域一体化的进展
- 三 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 第七章 转型经济学
- 第一节 转型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 一 转型经济学的形成与原因
- 二 转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三 转型经济学的基本内涵
- 四 关于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模式”的学术研究
- 第二节 转型经济学讨论与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一 经济转型的初始方式与路径:激进(休克疗法)或是渐进(演进—制度观)
- 二 理解经济转轨演变的思路:“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后华盛顿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
- 三 转型模式的经济比较:中国与俄罗斯
- 四 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或理论视角
- 第三节 转型经济学的学科进展与前沿问题
- 一 “转型”特有的经济与政治的双目标及其实现
- 二 “转型”与“转型经济学”是否面临终结?
- 三 转型的效果与转型终结的目标和标准
- 第四节 转型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未来发展
- 一 转型经济学学术研究的主题与定位
- 二 中国对于转型经济学学术研究中的不足
- 三 转型经济学面临创新的探索
- 第八章 世界经济史
- 第一节 从“外国经济史”到“世界经济史”:学科的出现和奠基
- 一 “外国经济史”时期
- 二 “世界经济史”时期
- 第二节 空前活跃地引进国外经济史著作
- 第三节 学会和研究机构的发展
- 第四节 日益紧密联系理论和现实,开展经济史重大问题的探讨
- 一 新经济史学概念的引进和运用
- 二 “大分流”新概念所激发的大讨论
- 三 国际发展经验的借鉴和比较
- 四 苏联俄罗斯和日本经济史
- 五 总结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教训
- 六 “一带一路”经济史和货币史研究
- 第五节 世界经济史研究前景展望
- 第九章 全球经济治理
-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研究总论
- 一 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在我国的萌芽与演变
- 二 新兴经济体的兴起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变迁
- 三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与平台建设
- 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治理
-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议题变迁
- 一 中国与全球气候治理
- 二 对全球气候治理科学认知的演变与研究的逐渐升温
- 三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气候协定》: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变革与国内研究重点
- 四 后“巴黎”时期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及热点研究
- 第三节 中国与国际货币金融治理
- 一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 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十年中期
- 三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货币金融治理
- 第十章 世界能源
- 第一节 石油市场与价格
- 一 20世纪70—90年代:油价波动及成因和影响
- 二 2000—2008年:油价波动及其成因和影响
- 三 2008—2018年:中国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以及油价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二节 能源贸易
- 一 能源贸易状况
- 二 “一带一路”建设与能源贸易
- 三 能源贸易可持续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能源跨境投资
- 一 对外能源投资的决定因素
- 二 对外能源投资环境
- 三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对外能源投资
- 四 中国对外能源投资的风险
- 五 规避投资风险的政策建议
- 第四节 能源转型与清洁能源发展
- 一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趋势
- 二 替代能源
- 三 清洁能源与能源转型
- 第五节 全球能源治理
- 一 全球能源治理的范围和基本原理
- 二 中国如何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 三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
- 第六节 能源安全
- 一 能源安全观
- 二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能源安全
- 第七节 能源政策
- 一 美国能源政策
- 二 欧盟能源政策
- 三日本能源政策
-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49-2019)(上卷)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导论
- 第一章 20世纪中叶学术新传统的确立
- 第一节 古代文学学科的独立化进程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核心地位的确立
- 第三节 学术新传统的价值导向
- 第四节 学术新传统的范式重建
- 第五节 学术新传统的诠释与实践
- 第二章 古代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主潮(上)
- 第一节 俞平伯、胡适古代文学研究的批判
- 第二节 鲁迅:古代文学研究新权威的树立
- 第三节 “双百”方针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复兴
- 第四节 “反右”运动的挫折及其后续影响
- 第五节 “文革”前夕古代文学研究的起伏
- 第六节 “文革”时期的“另类”学者与研究
- 第三章 古代文学的社会学研究主潮(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中间作品”问题的讨论
- 第三节 山水诗问题的讨论
- 第四节 文学“共鸣”问题的讨论
- 第五节 文学遗产问题的讨论
- 第六节 重要作家作品的讨论
- 第四章 古代文学研究的矫正与转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双重资源和影响
- 第二节 三十年学术的反省与扬弃
- 第三节 学术“冤案”的“平反昭雪”
- 第四节 古代文学研究的重新定位
- 第五节 古代文学研究的多元取向
- 第五章 古代文学研究的美学先锋
- 第一节 “美学热”与美的发现
- 第二节 美学家的古代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古代文学界的美学研究
- 第四节 美学研究的先锋意义
- 第六章 古代文学研究与新方法论
- 第一节 “新方法热”的科学思维
- 第二节 宏观研究思潮的率先兴起
- 第三节 方法论的广泛讨论与选择
- 第四节 “三论”等新方法的具体运用
- 第五节 “新方法热”的消退与转化
- 第七章 古代文学研究与文化批评
- 第一节 “文化热”与文化批评
- 第二节 古代文学与神话—原型批评
- 第三节 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
- 第四节 古代文学与制度文化研究
- 第五节 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研究
- 第八章 古代文学研究与文学史学
- 第一节 “重写文学史”讨论之效应
- 第二节 文学史理论研究的进展
- 第三节 文学史双重属性的辨析
- 第四节 “文学史学”的学科建构
- 第九章 古代文学研究的本位回归
- 第一节 “人文精神”讨论之影响
- 第二节 人文精神的意涵与探寻
- 第三节 本土话语的失落与回归
- 第四节 文学本位的失落与回归
- 第五节 文本研究的失落与回归
- 第十章 古代文学研究的世纪反思
- 第一节 “世纪反思”讨论之价值
- 第二节 世纪反思的核心内容
- 第三节 世纪反思的双重聚焦
- 第四节 世纪反思的三大理念
- 第五节 世纪反思的学术史成果
-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49-2019)(下卷)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第十一章 古代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 第一节 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文学家及其作品考论
- 第三节 总集与别集的编纂
- 第四节 文学工具书的编纂
- 第五节 出土文献的发现与整理
- 第六节 古代文学文献的数字化
- 第十二章 古代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
- 第一节 古代文学与史学关系研究
- 第二节 古代文学与哲学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古代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
- 第四节 古代文学与艺术关系研究
- 第五节 古代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
- 第十三章 古代文学研究与跨文化对话
-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引入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外比较之一:渊源研究
- 第三节 中外比较之二:影响研究
- 第四节 中外比较之三:平行研究
- 第五节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
- 第十四章 古代文学研究的最新趋向(上)
- 第一节 主体凸显:古代文人群体研究
- 第二节 时间贯通:古今文学演变研究
- 第三节 空间拓展:古代文学地理研究
- 第四节 城市抒写:古代城市文学研究
- 第五节 家学承传:古代文学世家研究
- 第十五章 古代文学研究的最新趋向(中)
- 第一节 边缘活力之一:古代女性文学研究
- 第二节 边缘活力之二:古代民间文学研究
- 第三节 边缘活力之三:古代民族文学研究
- 第四节 边缘活力之四:古代域外汉文研究
- 第十六章 古代文学研究的最新趋向(下)
- 第一节 古代文学的文体学研究
- 第二节 古代文学的叙事学研究
- 第三节 古代文学的阐释学研究
- 第四节 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
- 第五节 古代文学的图像学研究
- 第六节 古代文学的译介学研究
- 第十七章 古代文学史主要类型与成果
- 第一节 通代文学史的编写
- 第二节 断代文学史的编写
- 第三节 区域文学史的编写
- 第四节 分体文学史的编写
- 第五节 专题文学史的编写
- 后记
- 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本书编撰人员
- 序言
- 一 最初十年:向苏联学习
- 二 1960年:历史的分水岭
- 三 近四十年:天光云影共徘徊
- 四 继往开来 任重道远
- 第一章 历史回眸
- 引言
- 第一节 “五四”运动:外国文学译介的第一个高潮
- 一 翻译文学或外国文学翻译
- 二 外国文学翻译的价值认知
- 三 外国文学译介的选择
- 四 外国文学译介的成就
- 五 外国文学的积极影响
- 第二节 学习俄苏:“五四”精神的集中体现与阐扬
- 一 田汉、沈雁冰的开拓
- 二 “五四”时期的有关研究
- 三 早期俄国文学史研究
- 四 中俄文学比较研究的发端
- 五 关注苏联早期文学思想
- 六 重要研究著作的译介
- 七 对别、车、杜等俄国作家的研究
- 八 对“新俄文学”的研究
- 九 中国现代作家谈俄苏文学
- 第二章 最初十年
- 引言
- 第一节 筚路蓝缕
- 第二节 翻译标准讨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讨论
- 第四节 苏俄文学研究
- 第五节 英美文学研究
- 第六节 其他相关研究
- 第三章 峥嵘岁月
- 引言
- 第一节 苏俄文学研究
- 第二节 英美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其他相关情况
- 第四章 黄金时期
- 引言
- 第一节 国别(语种)文学研究
- 一 英美文学研究
- 二 俄苏文学研究
- 三 德语文学研究
- 四 法国文学研究
- 五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文学研究
- 六 东欧文学研究
- 七 意大利文学研究
- 八 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
- 九 北欧文学研究
- 十 朝鲜、韩国文学研究
- 十一 日本文学研究
- 十二 东南亚文学研究
- 十三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文学研究
- 十四 波斯(伊朗)、阿富汗文学研究
- 十五 土耳其与中亚文学研究
- 十六 希伯来文学研究
- 十七 阿拉伯文学研究
- 十八 澳大利亚文学研究
- 十九 其他文学研究
- 二十 外国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 第二节 重要理论思潮和文论家研究(1978—2009)
- 一 叙事学在中国
- 二 接受美学的中国接受
- 三 精神分析学在中国
- 四 文学伦理学在中国
- 五 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
- 六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
- 七 生态批评在中国
- 八 比较文学及其理论在中国
- 九 巴赫金的中国之旅
- 十 巴尔特的中国之旅
- 十一 韦勒克的中国之旅
- 十二 其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最近十年重要理论思潮与文论家研究
-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上册
- 内容简介
- 导论 中国当代文艺学的公共性问题
- 一 文学公共领域的规范特征
- 二 文学的公共性与自主性
- 三 文学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个体性
- 四 文学的公共性与政治性
- 第一章 文坛秩序的建构与文艺学新话语的初步确立
- 一 《讲话》与社会主义文艺学新方向的确立
- 二 第一次文代会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
- 第二章 文艺界大批判:初露锋芒的文学批评新话语
- 一 电影《武训传》批判
- 二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与文艺界的整风学习运动
- 三 《红楼梦》研究批判
- 四 胡风文艺思想批判
- 五 “反右”运动中的文艺批判
- 第三章 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
- 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制度化
- 二 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讨论
- 三 “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与讨论
- 第四章 新民歌运动与新诗发展方向的讨论
- 一 新民歌运动概述
- 二 重建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
- 三 民族风格与大众化
- 四 “五四”新诗传统的评价与重塑
- 五 重新评价古典诗歌
- 六 艺术形式的阶级性
- 七 思想改造与诗人的工人阶级化
- 结束语
- 第五章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
-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背景
- 二 三个会议与《文艺八条》
- 第六章 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
- 一 对阿垅“艺术即政治”论的批判
- 二 关于为政策服务与“赶任务”
- 三 对文艺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现象的批评
- 第七章 关于人物形象问题的讨论
- 一 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
- 二 关于“正面人物”和“新英雄人物”
- 三 关于“中间人物”
- 第八章 关于题材问题的讨论
- 一 “题材差别论”和“题材决定论”
- 二 反题材决定论
- 三 新时期关于题材问题的讨论
- 第九章 关于写真实和真实性问题的讨论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真实性问题的讨论
- 二 50年代中期关于“写真实”的讨论
- 三 新时期写真实问题的讨论
- 第十章 文艺学教材建设
- 一 1949年前文艺学教材的历史沿革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学教学大讨论
- 三 苏联文艺学主导下的文艺学教材编写
- 四 周扬与文艺学统编教材
- 第十一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文艺学
- 一 极“左”思潮的兴盛与部队文艺创作座谈会
- 二 “文艺黑线专政”论
- 三 “根本任务”论和“三突出”创作原则
- 第十二章 拨乱反正与第四次文代会
- 一 拨乱反正与为文艺正名
- 二 历史性的转折:第四次文代会
- 三 “二为”方向的提出与党的文艺政策的新调整
- 第十三章 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 一 20世纪50年代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讨论
- 二 新时期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争
- 第十四章 关于典型问题的论争
- 一 “文化大革命”前关于典型的讨论
- 二 新时期典型问题的论争
- 三 人物性格二重组合论
- 第十五章 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
- 一 “文化大革命”前第一次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
- 二 新时期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
- 下册
- 第十六章 新方法论与文艺学的科学主义思潮
- 一 新方法论的引入与文艺学观念的革新
- 二 自然科学方法论在文艺学中的应用
- 三 关于文艺学科学主义思潮的论争
- 第十七章 向内转与文学主体性的建构
- 一 文学主体性的论争
- 二 “向内转”的论争与文艺心理学的兴起
- 第十八章 形式/语言/符号本体论文艺学
- 一 英美新批评的引入与本土化实践
- 二 俄国形式主义的引入与本土化实践
- 三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引入与本土化实践
- 四 文体学的理论与实践
- 第十九章 文学史新观念的建构
- 一 关于“重写文学史”
- 二 文学史写作与文学史学的理论建构
- 第二十章 “失语症”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 一 文论失语症的提出及其多重含义
- 二 从文论失语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 三 古代文论可否转换及如何转换
- 四 文论重建与文化复兴
- 第二十一章 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艺学
- 一 市场经济与文学观念的嬗变
- 二 “人文精神”大讨论
- 三 关于大众文化与纯文学的讨论
- 四 大众文化语境下关于“纯文学”的讨论
- 第二十二章 后-主义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艺学
- 一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语境
- 二 后殖民主义(批评)及其对启蒙文学的反思
- 三 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终结论的争论
- 第二十三章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一种消费文化现象
- 二 “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在国内的出现
- 三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 四 反思:作为话题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 五 “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中几个核心问题的思考
- 第二十四章 文化的转向
- 一 文化诗学转向
- 二 文化研究(批评)的出现语境
- 三 关于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关系的争论
- 四 文化批评与文学的自主性问题
- 五 关于文化批评与外在研究
- 第二十五章 新时期文艺学的历史反思与教材建设
- 一 百年文艺学的历史估价与问题诊断
- 二 20世纪80和90年代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
- 三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
- 四 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论争
- 第二十六章 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论争
- 一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形成和发展
- 二 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批评
- 三 批评的批评
- 第二十七章 近十年的文艺学热点
- 一 关于“后理论”的讨论
- 二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
- 三 关于“强制阐释”论
- 四 关于重塑文学精神的讨论
-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序言
- 导言 美学“中国化”:当代“学术史”
- 一 何谓美学的“当代”
- 二 何谓美学“中国化”
- 三 何谓美学“学术史”
- 第一章 作为“中国学科”的美学建制
- 第一节 “美”与“美学”的汉语词源
- 第二节 美学的学科定位与教育基础
- 第三节 “美—美感—艺术”的研究构架
- 第四节 从自律走向他律的“跨学科”研究
- 第二章 美的本质观:从“唯物观”“社会观”“实践观”到“本质观”争论
- 第一节 “美是生活”作为历史起点
- 第二节 50年代的“主观—客观”之辩
- 第三节 60年代的“自然性—社会性”之辩
- 第四节 80年代的“实践论—生命化”之辩
- 第五节 90年代的“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之辩
- 第三章 美学本体论:从“实践论”“生存论”到“生活论”转向
- 第一节 “实践美学”盛极渐衰
- 第二节 “旧实践美学”的分化
- 第三节 “后实践美学”的转化
- 第四节 “新实践美学”的变化
- 第五节 趋向“生存论”的历程
- 第六节 回归“生活论”的转向
- 第四章 “美学原理”写作的基本模式
- 第一节 唯物主义反映论美学
- 一 理论基础与整体框架
- 二 现实美
- 三 美感论
- 四 艺术论
- 第二节 实践美学的初始形态
- 一 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
- 二 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和刘叔成等人的《美学基本原理》
- 第三节 实践美学的成熟形态
- 一 《美学四讲》的理论基础
- 二 美学论
- 三 美论
- 四 美感论
- 五 艺术论
- 第四节 实践美学的演进与革新
- 一 蒋培坤的《审美活动论纲》
- 二 杨恩寰主编的《美学引论》
- 三 蒋孔阳等人的新实践美学
- 第五节 实践美学之后的理论探索
- 一 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
- 二 张法的《美学导论》
- 三 刘悦笛的《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
- 第五章 “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整体图景(上)
- 第一节 历史撰写中国化的“朱光潜模式”
- 第二节 两部“大通史”与其他“小通史”
- 第三节 从古希腊到近代的欧洲美学研究
- 第四节 以西方美学史为对照的“东方美学史”
- 第六章 “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整体图景(下)
- 第一节 从经典到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大陆思辨与“现象学传统”美学
- 第三节 英美经验论与“分析美学”传统
- 第四节 “比较美学”与海外的中国美学
- 第七章 “中国美学史”撰写的多种模式
- 第一节 中国美学思想、范畴与文化通史
- 一 思想史写法的中国美学史
- 二 范畴史写法的中国美学史
- 三 文化史类型的中国美学史
- 四 意识史类型的中国美学史
- 第二节 中国断代美学史研究(上)
- 一 先秦以前的美学研究
- 二 先秦美学研究
- 三 汉代美学研究
- 四 魏晋南北朝美学研究
- 五 唐代美学研究
- 六 宋代美学研究
- 七 明清美学研究
- 第三节 中国断代美学史研究(下)
- 一 士人美学研究
- 二 魏晋思想与魏晋美学研究
- 三 魏晋清谈研究
- 四 人物品藻研究
- 五 魏晋自然观研究
- 六 魏晋文艺美学研究
- 七 魏晋美育研究
- 第四节 中国审美范畴的多元研究
- 一 审美范畴研究概述
- 二 意境范畴研究概述
- 第五节 人物、文本与流派美学研究
- 一 人物和文本研究
- 二 流派美学研究
- 三 少数民族美学研究
- 第六节 中国美学史的资料整理
- 第八章 审美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审美心理要素与过程研究
- 第二节 科学主义的审美心理研究
- 第三节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研究
- 第九章 艺术哲学、文艺美学与门类美学研究
- 第一节 艺术哲学的宏观研究
- 第二节 文艺美学的深入研究
- 一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 二 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
- 三 文艺美学的体系建构
- 第三节 门类美学的全面研究
- 第十章 审美文化、审美教育与应用美学研究
- 第一节 审美文化的领域开拓
- 一 审美文化研究概论
- 二 审美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
- 三 审美文化的内涵
- 四 审美文化研究的多维走向
-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系统概观
- 一 当代美育研究概况
- 二 美育的本质观
- 三 中西美育史研究
- 第三节 应用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 一 应用美学研究概况
- 二 技术美学研究
- 第十一章 从“自然美”“生态美学”到“环境美学”
- 第一节 “自然美”作为本质钥匙
- 第二节 “自然的人化”成为主流
- 第三节 本土化的“生态美学”
- 第四节 “环境美学”的本土化
- 第十二章 “生活审美化”“审美现代性”与“艺术的终结”难题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结构
- 第二节 “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转变
- 第三节 “审美现代性”的不同路向
- 第四节 “艺术的终结”之后的美学
- 结语 从“文化间性转向”到“全球对话主义”
- 参考文献
- 一 美学家文集类
- 二 美学丛书类
- 三 美学译丛类
- 四 美学杂志和期刊类
- 五 美学资料选辑类
- 六 美学辞典与年鉴类
- 七 外文中国美学研究专著类
- 八 美学讨论集、讲演集与会议文集类
- 九 美学网站和论坛类
- 十 2004年至今美学论文排行榜(截至前十名)
- 十一 美学专著获奖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
- 附录 中国美学大事记(1875—2018)
- 后记
- 当代中国近代史理论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建政与近代史理论范式的确立
- 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学科及其理论溯源
- 一 历史分期与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兴起
- 二 “现代化”叙事与“革命”叙事
- 三 近代史基本研究方法与学术规则
- 第二节 政权鼎革与近代史学科地位的跃升
- 第三节 毛泽东相关论述奠定近代史基本理论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与“三次革命高潮”说
- 一 中国近代史学科时限问题讨论
- 二 “三次革命高潮”说解析
- 第五节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些方法路向
- 一 实证方法与资料建设
- 二 眼光向下与社会历史调查
- 第六节 阶级斗争观点的一路强化
- 第二章 1966—1976年间的近代史叙事及其理论状况
- 第一节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史学完全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
- 第二节 《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文革史学”的思想理论形态
- 第三节 史学大批判运动
- 第四节 “文革史学”架构中的近代史及其理论与史学方法的畸变
- 第三章 思想解放大潮与近代史理论风云
- 第一节 黎澍与新时期思想解放潮起
-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道路的反思与重建
- 第三节 “史学理论热”
- 一 历史动力问题讨论
- 二 历史创造者问题讨论
- 三 历史规律问题讨论
- 四 农民战争问题的再讨论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史诸问题的理论再思考(上)
- 一 关于太平天国研究
- 二 关于洋务运动研究
- 第五节 中国近代史诸问题的理论再思考(下)
- 一 关于戊戌维新研究
- 二 关于义和团运动研究
- 三 关于辛亥革命研究
- 四 关于近代人物研究
- 五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
- 第四章 世纪之交的中国近代史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讨论
- 一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续论
- 二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讨论
- 三 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问题讨论
- 第二节 “在中国发现历史”的影响及思考
- 第三节 借鉴西方理论与挖掘传统资源
- 一 关于借鉴西方理论
- 二 关于挖掘传统史学理论资源
-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与“碎片化”讨论
- 一 关于史学的跨学科研究
- 二 关于“碎片化”问题讨论
- 第五节 后现代思潮对史学研究之影响
- 第六节 公众历史学与史学大众化问题
- 第七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
- 结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当代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奠基阶段
- 第一节 通论
- 第二节 思想进程研究
- 第三节 思想人物研究
- 第二章 1966—1976年:困顿与挫折
- 第一节 通论
- 第二节 思想进程研究
- 第三节 思想人物研究
- 第三章 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与发展
- 第一节 通论
- 一 资料的整理和出版
- 二 通论性的论著、教材
- 三 对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
- 第二节 思想进程研究全面展开
- 一 经世思想
- 二 洋务思想
- 三 维新思想(包括早期维新思想)
- 四 立宪与革命思想
- 五 五四启蒙思想
- 六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化
- 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与中间派别的思想
- 第三节 思想人物研究硕果累累
- 一 鸦片战争前后的思想人物(包括太平天国)
- 二 洋务时期的思想人物
- 三 戊戌时期的思想人物
- 四 辛亥时期的思想人物
- 五 五四时期的思想人物
-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4年:走向繁荣(上)
- 第一节 通论
- 一 资料的整理出版
- 二 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及其影响
- 三 通论性近代思想史论著、教材
- 四 思想史学科的理论研究
- 第二节 思想进程研究取得新成果
- 一 经世思想
- 二 洋务思想
- 三 维新思想(包括早期维新思想)
- 四 立宪与革命思想
- 五 五四启蒙思想
- 六 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化与新民主主义理论
- 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间派别的思想
- 第三节 思想人物研究进一步深化
- 一 鸦片战争前后的思想人物(包括太平天国)
- 二 洋务时期的思想人物
- 三 维新变法时期的思想人物
- 四 辛亥时期的思想人物
- 五 五四时期的思想人物
- 六 三四十年代的思想人物
-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4年:走向繁荣(下)
- 第一节 思潮史研究异军突起
- 一 民族主义思潮
- 二 社会主义思潮
- 三 保守主义思潮
- 四 激进主义思潮
- 五 自由主义思潮
- 六 三民主义思潮
- 七 中华民族复兴思潮
- 八 其他社会思潮
- 第二节 学术思想史研究渐成显学
- 一 “学术史”兴起的原因、内涵与边界
- 二 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
- 三 现代学术之建立
- 四 个人与学派的学术思想研究
- 第三节 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进展
- 一 “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观念史
- 二 思想文化与社会转型
- 三 知识分子:公共网络与私人生活
- 四 新文化史与思想史汇流
- 五 报刊、舆论与思想形塑
- 第六章 2015年至今:最新进展
- 第一节 通论
- 一 资料的整理出版
- 二 通论性近代思想史论著
- 三 思想史学科的方法、理论研究
- 第二节 思想进程研究的新成果
- 一 经世思想
- 二 洋务思想
- 三 维新思想
- 四 立宪与革命思想
- 五 五四启蒙思想
- 六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化与新民主主义思想
- 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间派别的思想
- 第三节 思想人物研究的不断深入
- 一 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人物
- 二 洋务时期的思想人物
- 三 戊戌时期的思想家
- 四 辛亥时期的思想家
- 五 五四时期的思想家
- 第四节 思潮史、学术思想史和新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 一 思潮史研究
- 二 学术思想史研究
- 三 思想史研究新领域的不断深化
- 结语 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新中国甲骨学七十年(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图片
- 作者简介
- 自序
- 《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序
- 《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序
- 前言 [原《新中国甲骨学六十年(1949—2009)》]
- 小引 新中国成立前五十年甲骨学形成与发展的回顾(1899—1949年)
- 第一节 甲骨文的发现及其出土地点的确定
- 第二节 甲骨文的搜集、著录及流散国外
- 第三节 《甲编》《乙编》——科学发掘甲骨文的总集
- 第四节 从《契文举例》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 第五节 凿破鸿蒙——“大龟四版”的启示和《断代例》的发表
- 第六节 YH127坑甲骨发现的重大学术意义
- 上篇 甲骨学深入发展阶段(1949—1978年)
- 第一章 甲骨文发现和著录
- 第一节 甲骨文的新发现
- 第二节 周代甲骨文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
- 第三节 胡厚宣在甲骨文流传方面的新贡献
- 第四节 甲骨文的辨伪和缀合
- 第五节 集大成的著录——《甲骨文合集》
- 第二章 甲骨文研究
- 第一节 甲骨文中一种“异形文字”的发现及研究
- 第二节 甲骨文字的考释和于省吾考释文字的新贡献
- 第三节 对“文武丁时代卜辞的谜”的探讨
- 第四节 古代占卜的再现
- 第五节 甲骨文研究的总结性著作——《殷虚卜辞综述》
- 第三章 甲骨文研究和考古学
- 第一节 甲骨文研究与殷墟文化分期
- 第二节 商代社祀遗址的第一次发现
- 第三节 人肉的筵宴——殷墟祭祀场的推定及其意义
- 第四节 殷墟五号墓的发现及其时代的考定
- 第五节 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又一个“疑团”
- 第六节 考古发掘对“组卜辞”和“卜用三骨”研究的新启示
- 第四章 甲骨文研究和历史学
- 第一节 对商代社会性质的探讨
- 第二节 “众”和“众人”社会身份的“面面观”
- 第三节 殷代的王权和王权的神化
- 第四节 殷代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 第五节 商族图腾与氏族遗迹的研究
- 第六节 殷王朝疆域的研究
- 第五章 甲骨文研究和古代科学技术
- 第一节 近年来对商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
- 第二节 畜牧业和养马技术方面的新成就
- 第三节 甲骨文“金”字的发现和殷人对金属的认识
- 第四节 商代的医学
- 第五节 商代的天文历法和数学
- 第六章 郭沫若对甲骨文研究的卓越贡献
- 第一节 郭沫若与甲骨文的搜集和著录
- 第二节 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
- 第三节 郭沫若的历史唯物主义商史研究
- 第四节 老一辈甲骨学者的“益友”和初学甲骨者的“良师”
- 第七章 30年来甲骨学的进展与我国甲骨文研究的展望
- 第一节 30年来我国甲骨文研究的主要成绩
- 第二节 近年来世界各国甲骨文研究概述
- 第三节 我国甲骨学研究的展望
- 第四节 一支坚强的甲骨学研究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 下篇 甲骨学全面深入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 第八章 甲骨文新资料的不断出土及所谓的“新发现”种种
- 第一节 殷墟甲骨文的不断出土
- 第二节 殷墟以外商代有字甲骨的发现
- 第三节 关于早于甲骨文的新材料及甲骨文的“新发现”种种
- 第九章 传世甲骨的集大成与新出甲骨的公布,为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一节 甲骨文的公布著录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
- 第二节 1949年以后甲骨学研究资料的匮乏与《甲骨文合集》项目的提出
- 第三节 《甲骨文合集》是甲骨学全面深入发展阶段的里程碑
- 第四节 科学发掘所得甲骨的“最科学的著录书”——《小屯南地甲骨》
- 第十章 新时期不断出版的甲骨著录,为甲骨学研究全面深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 第一节 传世甲骨的陆续结集与科学发掘甲骨的著录:《合集补》《乙补》《花东》《村中南》《续补》
- 第二节 精粹甲骨文的著录:《精粹》《甲文解》(韩)、《商周甲文》《读本》(台)
- 第三节 民间收藏甲骨的整理与公布
- 第四节 国内单位收藏甲骨的再整理与著录
- 第五节 流散海外殷墟甲骨文整理著录的新成果
- 第十一章 甲骨文断片缀合不断取得新成果
- 第一节 1949年前50年(1899—1949年)甲骨文断片缀合的简要回顾
- 第二节 1949年以后缀合研究有了发展
- 第三节 1978年以后甲骨缀合取得新成就
- 第四节 《甲骨拼合集》与“甲骨形态学”
- 第五节 《甲骨拼合集》与甲骨缀合的新阶段
- 第六节 《甲骨拼合集》成功的启示
- 第七节 缀合研究新秀团队式成长的思考
- 第十二章 甲骨学的新分支学科
- 第一节 关于西周甲骨文“古已有之”的推测种种
- 第二节 西周甲骨的发现和确认
- 第三节 周原甲骨的成批发现与公布
- 第四节 西周甲骨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五节 西周甲骨研究的深入发展(1982年5月至2002年)
- 第六节 西周甲骨全面深入研究时期(2002年至今)
- 第十三章 甲骨文断代研究的新成果及敲向“两系说”架构的一记重槌
- 第一节 “文武丁时代卜辞的谜”的真正揭穿
- 第二节 “拆穿”历组卜辞的“谜团”及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
- 第三节 殷墟王卜辞“两系说”断代新方案的构筑成功与我们的初步质疑
- 第四节 当前断代研究的最新力作——《三论》是敲向“两系说”架构的一记重锤
- 第五节 也谈殷墟甲骨的“考古学整理”
- 第十四章 甲骨学商史研究新作与突破性成果
- 第一节 几部甲骨学商史研究新作的推出
- 第二节 甲骨学商史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十一卷本《商代史》的出版
- 第三节 多卷本《商代史》与百年来的甲骨学商史研究
- 第四节 在继承与创新中撰著多卷本《商代史》
- 第五节 多卷本《商代史》撰著成功的思考与启示
- 第十五章 殷墟“申遗”的成功,开启了保护、弘扬与研究的新阶段
- 第一节 80年来殷墟(晚商都城)遗址经历了重构、再现辉煌和全面弘扬的几个阶段
- 第二节 进一步全面弘扬殷墟文化的几点思考
- 第三节 殷墟宫殿宗庙基址考古发掘的新收获——《安阳殷墟小屯建筑遗存》
- 第四节 殷墟宫殿宗庙基址研究的新突破——《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研究》
- 第十六章 古文字学研究生培养
- 第一节 汉字文化的弘扬与中国古文字学研究
- 第二节 古文字学研究生的培养
- 第三节 培养古文字学研究生的思考与启示
- 第十七章 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
- 第一节 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召开
- 第二节 甲骨文书刻艺术的弘扬
- 第三节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 第十八章 迎接甲骨学研究新世纪的再辉煌
- 第一节 冷门甲骨,代有传承
- 第二节 一个甲骨学研究重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长
- 第三节 甲骨文中传承的中华基因——以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文为例
- 第四节 殷墟的保护与弘扬无竟时——向殷墟博物苑·世界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砥砺前行
- 第五节 鼓励·互动·再辉煌
- 第十九章 甲骨文研究“新阶段”到来的前事与“新阶段”研究的大发展
- 第一节 “新阶段”良好开局的未雨绸缪
- 第二节 打造“新阶段”甲骨学研究的更新辉煌
- 第三节 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新阶段”的时代特色
- 附录 甲骨文著录目及简称
- 附图
- 后记
- 当代中国晚清政治史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晚清政治史研究
- 第一章 鸦片战争史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研究
- 第三节 中英冲突及列强对华政策研究
- 第四节 清朝统治集团及相关人物研究
- 第五节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性质、失败原因及影响
- 第二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史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战争起因问题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战役与战败原因研究
- 第四节 列强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研究
- 第五节 清政府的战争对策及相关人物研究
- 第六节 火烧圆明园问题研究
- 第七节 对进一步研究的几点思考
- 第三章 太平天囯农民战争史研究
- 第一节 1949年之前的太平天囯史研究
- 第二节 1949—1962年的太平天囯史研究
- 第三节 1963—1976年的太平天囯史研究
- 第四节 1977—1989年的太平天囯史研究
- 第五节 1990—2000年的太平天囯史研究
- 第六节 21世纪以来的太平天囯史研究
- 第七节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四章 洋务运动史研究
- 第一节 1949年之前的洋务运动史研究
-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洋务运动史研究
- 第三节 1979—1999年的洋务运动史研究
-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的洋务运动史研究
- 第五章 中法战争史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相关战役研究
- 第三节 外交问题研究
- 第四节 清政府的战争对策研究
- 第五节 相关人物研究
- 第六节 关于中法战争的背景、性质和影响问题
- 第七节 对进一步研究的几点思考
- 第六章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相关战役和清朝将领研究
- 一 关于丰岛海战
- 二 关于黄海海战
- 三 关于威海海战
- 四 关于陆路战役研究
- 五 相关将领研究
- 第三节 甲午战争与国际关系研究
- 一 甲午战争的爆发与西方列强
- 二 关于列强与马关议和
- 三 关于三国干涉还辽问题
- 第四节 清廷政局与相关人物研究
- 一 帝后党争与和战之争问题
- 二 相关政治人物研究
- 第五节 甲午战后相关问题研究
- 一 关于对日赔款问题
- 二 反割台斗争研究
- 三 关于甲午战争与钓鱼岛问题
- 第六节 关于甲午战争起因、战败原因和影响问题
- 一 关于甲午战争的起因
- 二 关于甲午战败的原因
- 三 关于甲午战争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 第七节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七章 戊戌变法史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前(1949—1966)
-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戊戌变法研究的停顿(1967—1979)
- 三 戊戌变法研究的繁荣时期(1980—1999)
- 四 21世纪的戊戌变法史研究(2000—2012)
- 第二节 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研究
- 一 康有为的评价问题
- 二 关于公车上书的争论
- 三 关于强学会、强学书局与京师大学堂的关系
- 四 有关保皇会研究
- 第三节 相关人物研究
- 一 翁同龢开缺原因
- 二 袁世凯告密问题
- 三 梁启超、黄遵宪、严复的办报活动
- 四 康有为奏稿的篡改问题
- 第四节 史料与史实研究
- 一 对清宫档案的系统整合与利用
- 二 国外新史料发掘与应用
- 三 私家档案的利用
- 四 史料文献考订的主要成果
- 第五节 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历史评价问题
- 一 早期关于戊戌变法评价与性质的争论
- 二 80年代之后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历史评价问题的探讨
- 第八章 义和团运动史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关于义和团组织源流和兴起原因的讨论
-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与国内政局关系研究
-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外关系问题研究
- 第五节 义和团运动史实考析
- 第六节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评价问题
- 第九章 清末新政史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政治改革研究
- 第三节 法制改革研究
- 第四节 军事和警政改革研究
- 第五节 教育和社会改革研究
- 一 关于废科举
- 二 关于兴办学堂
- 三 关于清末留学教育
- 四 关于近代学制的建立
- 五 关于教育行政机构改革
- 第六节 经济改革研究
- 第七节 清末政局与新政关系研究
- 第十章 辛亥革命史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关于革命团体、武装起义和组建民国的研究
- 第三节 辛亥时期的会党、新军、华侨和立宪派研究
- 第四节 辛亥革命与列强关系研究
- 第五节 辛亥历史人物研究
- 第六节 关于辛亥革命性质及历史评价问题
- 第十一章 近十年来的晚清政治史研究(2009—2018)
- 第一节 晚清政局与相关人物研究
- 第二节 列强与晚清政局关系研究
- 第三节 晚清满族史与满汉关系史研究
- 第四节 晚清边疆和边政史研究
- 第五节 晚清制度史研究
- 第十二章 结语:回顾与展望
- 第一节 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四个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对于晚清政治史研究的五点期待
- 后记
- 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1949-2019)(上下卷)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撰写人员及分工
- 前言
- 上卷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初期发展
- 第二节 严重挫折
- 第三节 空前繁荣
- 第四节 新的趋势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问题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有关中国近代史分期的讨论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沉沦”与“上升”
- 第四节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与“告别革命”问题
- 第五节 晚清史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以及对“新清史”的认识
- 第三章 晚清政治史
- 第一节 新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研究的深入发展
- 第三节 21世纪初年的新进展
- 第四章 中华民国史
- 第一节 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进展
- 第三节 新世纪的新进展
- 第四节 影响研究的若干因素
-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研究趋向前瞻
- 第五章 经济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发展
- 第二节 1966—1976年间的停滞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反思和繁荣
- 第四节 新世纪之初的创新与开拓
- 第六章 军事史
- 第一节 最初的工作
- 第二节 研究的起步
- 第三节 研究转向细化
- 第四节 亟待建立学科体系
- 第七章 思想史
- 第一节 初具规模的开创性研究
- 第二节 方兴未艾的系统性研究
- 第三节 繁荣的专题研究
- 第四节 几点思考
- 第八章 文化史
- 第一节 从历史反思发端的文化热
- 第二节 20世纪后期热点追踪
- 第三节 世纪末文化研究主题的转化
- 第四节 新世纪文化研究的多元纷争
- 第九章 史学史
- 第一节 兴起与初期发展
- 第二节 理论与方法的检视
- 第三节 新世纪初年的持续发展
- 第四节 对学科体系的新思考与展望
- 第十章 中外关系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专题论述
- 第三节 几点感想
- 第十一章 社会史
- 第一节 史学困局与社会史的萌动
- 第二节 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三节 近代社会史研究的新走向
- 第四节 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影响
- 第五节 未来发展态势
- 第十二章 城市史
- 第一节 丰硕的成果
- 第二节 理论探索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第十三章 工人运动史
- 第一节 兴起与严重挫折
- 第二节 恢复、开展和繁荣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的深入开展
- 第四节 21世纪初的进展和深化
- 第十四章 妇女史
- 第一节 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思想
- 第二节 妇女生活
- 第三节 妇女人物
- 第四节 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第十五章 青年运动史
- 第一节 三个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成果概述
- 第三节 未来走向
- 下卷
- 第十六章 太平天国运动史
- 第一节 蓬勃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曲折乃至倒退时期
- 第三节 成熟和收获时期
- 第四节 几点浅见
- 第十七章 孙中山研究
- 第一节 初期概况
- 第二节 省思与复苏
- 第三节 走向繁荣
- 第四节 深化与拓展
- 第五节 新的进展
- 第六节 几点改进意见
- 第十八章 辛亥革命史
- 第一节 初始阶段(1949—1966)
- 第二节 复苏与崛起(1976—1990)
- 第三节 持续发展(1991—1999)
- 第四节 新世纪之初的深化(2000—2009)
- 第五节 回顾与前瞻
- 第十九章 北洋军阀史
- 第一节 对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二节 关于袁世凯北洋建军及其统治时期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皖系军阀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直系军阀的研究
- 第五节 关于奉系军阀的研究
- 第六节 关于西南、西北军阀的研究
- 第七节 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第二十章 中共党史
- 第一节 30年的曲折与徘徊
- 第二节 拨乱反正的艰难尝试
- 第三节 对传统研究模式的重要突破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的学术进展与问题
- 第五节 21世纪初年的新现象新趋势
- 第六节 关于当代中共党史研究的简略回顾
- 第七节 中外学者的不同研究取向
- 第二十一章 抗日战争史
- 第一节 战时国共关系
- 第二节 敌后战场
- 第三节 正面战场
- 第四节 沦陷区和伪政权
- 第五节 战时外交
- 第六节 战时经济
- 第七节 战时思想文化
- 第八节 日军侵华政策与战争遗留问题
- 第九节 未来展望
- 第二十二章 人物研究
- 第一节 价值体系的重建与实践
- 第二节 从拨乱反正到初步繁荣
- 第三节 繁荣中的问题
- 第二十三章 近代史资料的整理与出版
- 第一节 20世纪下半叶的编辑出版概况和特点
- 第二节 几个热门课题的资料发掘概况
- 第三节 21世纪初年的编辑出版概况及问题
- 第二十四章 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的译介
- 第一节 “立足于批”
- 第二节 百花齐放
- 第三节 日趋繁荣
- 第二十五章 2009—2019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 第一节 史学理论、方法与学术讨论
- 第二节 晚清政治史
- 第三节 民国政治史
- 第四节 经济史
- 第五节 中外关系史
- 第六节 革命史
- 第七节 思想、文化史
- 第八节 社会史
- 第九节 台湾史
- 主要参考文献
-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第一章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起步
- 第一节 萌芽
- 第二节 经济史研究的重镇形成
- 第三节 经济史研究的百花齐放
-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 第一节 资料整理与出版
- 一 计划及其执行
- 二 经验与问题
- 第二节 关于基本理论的讨论
- 一 资本主义萌芽
- 二 资本原始积累
- 三 资本主义发展
- 第三节 侧重政治面向的研究
- 一 近代经济史分期讨论
- 二 中国资产阶级研究
- 三 帝国主义在华投资
- 四 政治事件的经济背景研究
- 五 其他专业史研究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近代经济史研究
- 第一节 重要论著影响深远
- 第二节 史料整理成绩卓著
- 一 史料整理方式的丕变
- 二 各种史料的分类出版
- 第三节 学术活动蓬勃开展
- 一 各地经济史学会和中国经济史学会先后成立
- 二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先后创立
- 三 学术会议频繁召开
- 第四节 融入国际经济史学界
- 第四章 旧问题的深化
- 第一节 中外经济关系
- 一 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 二 中外投资
- 三 对外贸易
- 四 国际收支
- 五 对中外经济关系定性的争论
- 第二节 传统经济与资本主义发展
- 一 传统农业与资本主义
- 二 手工业与资本主义
- 三 传统经济再评价
- 第三节 国内市场
- 一 国内市场理论
- 二 国内市场贸易总值和市场规模
- 三 市场层次与类型
- 四 农产品商品化
- 五 市场价格体系与经济增长
- 六 社会总需求与城乡消费
- 第四节 洋务企业
- 一 对洋务企业的研究
- 二 对洋务企业人物的研究
- 三 洋务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 第五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
- 一 含义和指标
- 二 甲午战争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
-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
- 四 抗战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
- 五 新中国成立前夕资本主义发展水平
- 第六节 资产阶级
- 一 资产阶级的产生
- 二 资产阶级的结构
- 三 买办
- 四 是否存在官僚资本
- 五 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第五章 新领域的开拓
- 第一节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
- 一 百年中国近代史是进步,还是沉沦
- 二 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争论
- 三 回顾与反思
- 第二节 现代化研究
- 一 现代化的内涵
- 二 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和发展阶段
- 三 中国现代化的类型
- 四 中国现代化的研究范式
- 第三节 商会史
- 一 商会史研究的发轫期(1981—1985)
- 二 商会史研究的繁荣期(1986—2000)
- 三 商会史研究的新进展(2001年至今)
- 四 总结与思考
- 第四节 财政史
- 一 专门著作和资料整理
- 二 近代财政史
- 三 近代外债史研究
- 四 财政史研究的特点、理论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金融货币史
- 一 金融史料的整理
- 二 金融政策与金融制度
- 三 货币的发行流通
- 四 金融机构
- 五 金融市场
- 六 小结
- 第六节 部门经济史的拓展
- 一 农业史研究
- 二 手工业史研究
- 三 工业史研究
- 四 商业史研究
- 五 交通史研究
- 六 小结
- 第七节 经济法规和政策
- 一 晚清时期
- 二 北洋政府时期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四 小结与展望
- 第六章 最新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理论、方法与史料
- 第二节 量化史学与历史GDP研究
- 第三节 财政、金融和货币
- 一 近代财政研究
- 二 近代货币研究
- 三 金融史研究
- 第四节 工商业、贸易与区域经济史
- 一 近代工业研究
- 二 企业史研究
- 三 贸易史研究
- 四 商会史研究
- 五 区域经济史研究
- 第五节 农业经济与土地问题
- 一 地权研究
- 二 租佃关系研究
- 三 农村金融研究
- 四 粮食生产研究
- 五 农业税负与农民生活
- 六 生态环境史
- 七 对乡村危机的讨论
- 第六节 经济与思想
- 第七章 学派与理论的多元化
- 第一节 三大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 一 历史学派
- 二 社会学派
- 三 经济学派
- 第二节 理论和方法的多元化
- 一 新制度经济学
- 二 比较经济史学
- 三 区域经济史理论
- 四 历史经济地理学
- 五 计量经济史学
- 第八章 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GDP研究
- 一 GDP的定义
- 二 GDP的研究方法
- 三 GDP的估算值
- 第二节 全球史研究
- 一 全球史观的概念
- 二 全球史观的实践
- 三 对全球史观的展望
-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史与生态环境史的结合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序
- 前言
- 上编 简牍典籍
- 第一章 简牍典籍的发现及解要
- 一 信阳长台关楚简
- 二 慈利楚简
- 三 郭店楚墓竹简
- 四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 五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
- 六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
- 七 睡虎地秦简《日书》
- 八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简牍
- 九 王家台秦简《归藏》
- 十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
- 十一 马王堆简书四种
- 十二 河北定县八角廊汉简
- 十三 安徽阜阳双古堆简牍
- 十四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孙子兵法》佚文
- 十五 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
- 十六 武威旱滩坡汉简医书
- 十七 尹湾汉简《神乌赋》
- 十八 武威汉简《仪礼》
- 十九 北京大学所藏西汉竹书
- 二十 西汉海昏侯墓简牍
- 二十一 湖北荆州夏家台墓地出土战国楚简
- 二十二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
- 第二章 简牍典籍的基础研究
- 一 长度、容字、收卷、修治
- 二 文字、符号、标题、抄写
- 三 简牍的发掘整理与保护
- 四 分篇、拼合、编联、复原
- 五 简牍典籍分类及篇章特点
- 第三章 简牍典籍与专题研究
- 一 出土简牍与隶变研究
- 二 古书的辨伪与校勘
- 三 简牍典籍与史学研究
- 四 简牍典籍与古代文学
- 五 简牍典籍与汉代医学、数学成就
- 六 简牍典籍与早期儒学史
- 七 简牍典籍与道家、数术研究
- 八 简牍典籍与先秦、秦汉学术史的重建
- 中编 简牍文书
- 第一章 简牍文书的发现与著述
- 1. 望山楚简
- 2. 包山楚简
- 3. 长沙五里牌楚简
- 4. 长沙仰天湖楚简
- 5. 长沙杨家湾楚简
- 6. 临澧九里1号楚墓竹简
- 7. 信阳长台关楚简
- 8. 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楚简
- 9. 江陵藤店1号墓楚简
- 10. 江陵天星观楚简
- 11. 江陵九店楚简
- 12. 江陵马山楚简
- 13. 德山夕阳坡楚简
- 14. 江陵秦家嘴楚简
- 15. 慈利石板村楚简
- 16. 河南新蔡葛陵楚简
- 17. 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简牍
- 18. 河南信阳长台关7号楚墓竹简
- 19. 湖南湘乡三眼井楚简
- 20. 湖北老河口安岗楚墓竹简
- 21. 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M324出土楚简
- 22. 云梦睡虎地11号墓秦简
- 23. 天水放马滩秦简
- 24. 云梦龙岗秦简
- 25. 江陵王家台秦简
- 26. 青川郝家坪秦牍
- 27. 云梦睡虎地4号墓秦牍
- 28. 江陵岳山秦墓木牍
- 29. 江陵杨家山秦简
- 30. 沙市周家台秦简
- 31. 里耶秦简
- 32.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藏秦简
- 33. 北京大学藏秦简
- 34. 益阳兔子山简牍
- 35. 敦煌前期汉简
- 36. 敦煌后期汉简
- 37. 敦煌悬泉汉简
- 38. 居延前期汉简
- 39. 居延新简
- 40. 额济纳汉简
- 41. 罗布淖尔汉简
- 42. 武威磨嘴子18号汉墓“王杖十简”
- 43. 武威“王杖诏书令”册
- 44. 武威旱滩坡东汉律令简
- 45.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牍
- 46. 江陵凤凰山汉简
- 47.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简
- 48. 江陵张家山汉简
- 49. 沙市萧家草场26号汉墓竹简
- 50. 连云港尹湾汉墓简牍
- 51.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
- 52. 甘谷汉简
- 53. 贵县罗泊湾汉墓木牍
- 54. 连云港花果山云台汉墓简牍
- 55. 邗江胡场汉墓木牍
- 56. 西安汉未央宫遗址木简
- 57. 扬州仪征胥浦汉墓简牍
- 58. 湖南张家界古人堤简牍
- 59. 江陵高台18号汉墓木牍
- 60. 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竹简
- 61. 湖北随州孔家坡汉简
- 62. 甘肃武都赵坪村汉简
- 63. 湖北荆州印台汉简
- 64. 山东日照海曲汉墓简牍
- 65. 湖南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 66. 安徽天长纪庄汉墓木牍
- 67. 湖北荆州纪南松柏汉墓简牍
- 68. 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木简
- 69. 湖北云梦睡虎地77号汉墓简牍
- 70. 湖北荆州谢家桥1号汉墓简牍
- 71. 甘肃永昌水泉子汉简
- 72. 江苏扬州出土汉广陵王豢狗木牍
- 73. 湖南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出土木楬
- 74. 连云港陶湾黄石崖西郭宝墓出土简牍
- 75. 敦煌一棵树汉代烽隧遗址出土简牍
- 76. 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
- 77. 成都天回老官山汉墓医简
- 78. 地湾汉简
- 79.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简牍
- 80. 湖北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
- 81. 山东青岛黄岛区土山屯墓群简牍
- 82. 山西太原东山汉墓简牍
- 83.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出土汉代简牍
- 84. 荆州胡家草场墓地M12出土西汉简牍
- 85. 湖南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
- 86.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
- 87.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
- 88. 散见汉简
- 89. 南昌东吴高荣墓简牍
- 90. 湖北鄂城1号东吴墓木刺
- 91. 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木刺、木谒
- 92.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 93. 湖南郴州三国吴简、西晋简
- 94. 南京新出孙吴、西晋简牍
- 95. 楼兰尼雅出土简牍
- 96. 新疆各地出土的佉卢文简牍
- 97. 武昌任家湾六朝木刺
- 98. 新疆巴楚脱库孜沙来古城木简
- 99.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53号晋墓木简
- 100. 南昌东湖区1号晋墓简牍
- 101. 武威旱滩坡19号晋墓木牍
- 102. 张掖高台常封晋墓木牍
- 103. 江西南昌火车站东晋雷焯墓木刺
- 第二章 简牍文书之基础研究
- 一 文字之隶变、草化与符号
- 二 形制与版面现象
- 三 简牍集成与册书复原
- 四 简牍文书的文稿形态
- 五 简牍文书的分类与类别特征
- 第三章 简牍文书与专题研究
- 一 简牍文书与土地制度
- 二 简牍文书与赋役制度
- 三 简牍文书与户籍制度
- 四 简牍文书与吏制
- 五 简牍文书与爵制
- 六 简牍文书反映的律令与司法
- 七 简牍文书与汉代屯戍体系
- 八 简牍文书所见兵器与守御器
- 九 简牍文书所反映的烽火与烽具
- 十 简牍文书所反映的汉代关津与传置
- 十一 简牍文书所反映的秦汉会计与管理
- 十二 简牍文书与古丝绸之路
- 下编 帛书
- 第一章 帛书的发现
- 一 帛书概说
- 二 楚帛书的发现与流传
- 三 马王堆帛书的发现
- 第二章 帛书的基础研究
- 一 楚帛书的内容与基础研究
- 二 马王堆帛书的内容与基础研究
- 第三章 帛书的专题研究
- 一 楚帛书研究
- 二 帛书《周易》研究
- 三 帛书《春秋事语》研究
- 四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研究
- 五 帛书《丧服图》研究
- 六 帛书《老子》研究
- 七 帛书《黄帝书》研究
- 八 帛书《五行》研究
- 九 帛书《伊尹·九主》研究
- 十 帛书《刑德》研究
- 十一 帛书古医书研究
- 十二 帛书《五星占》研究
- 十三 帛书《天文气象杂占》研究
- 十四 帛书《相马经》研究
- 十五 帛书《“太一将行”图》研究
- 十六 帛书古地图研究
- 参考文献
- 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统一多民族中国与中国边疆
- 一 中国和中国边疆
- 二 中国特色的两大历史遗产
- 三 中国疆域发展阶段
- 四 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演进
- 五 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史特点
- 第二章 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和百年探索
- 一 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截至18世纪末)
- 二 中国边疆研究的百年探索(19世纪以降)
- 第二篇 综论
- 第三章 中国边疆研究第三次高潮兴起前的准备(20世纪50—70年代)
- 一 中国边疆研究在受挫中坚持
- 二 有利于中国边疆研究的学术积累和教训总结
- 第四章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繁荣
- 一 中国边疆研究新起点的一个标志
- 二 三大研究系列的提出与实践
- 三 四次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与影响
- 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边疆史地临时评审小组的建立
- 五 创建刊发边疆史地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
- 六 “边疆史地丛书”评议
- 第五章 当代中国边疆调研的展开
- 一 90年代以来以稳定与发展为主题的边疆调研有序展开
- 二 边疆中心的当代中国边疆调研
- 第六章 边政研究的持续与嬗变
- 一 边政研究的持续与深化
- 二 边疆资料整理的勃兴及其出版的商业化倾向
- 三 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 四 边政研究的嬗变
- 第三篇 分论
- 第七章 对中国边疆研究的理性思考
- 一 边疆与边政
- 二 中国边疆研究的社会功能
- 三 中国边疆研究的内涵与方法
- 第八章 古代中国疆域理论问题研究
- 一 历史上的中国疆域
- 二 中国疆域形成、发展规律研究
- 三 统一与分裂以及中华一体
- 四 藩属与朝贡研究
- 第九章 中国历朝各代边疆治理研究
- 一 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辖与开发治理研究
- 二 历代王朝边疆管理机构研究
- 三 近代中国的边疆管理研究
- 四 民国时期的边疆治理研究
- 第十章 中国历代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研究
- 一 汉、唐、元、清边疆民族政策研究
- 二 历史上的和亲研究
- 三 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
- 第十一章 近代以来中国边患与陆地界务问题研究
- 一 综论方面
- 二 陆地界务问题的个案研究
- 三 研究展望
- 第十二章 中国海疆史研究
- 一 中国海疆史研究历程回顾
- 二 海疆史理论研究
- 三 历代海疆政策及海禁政策研究
- 四 历代海防研究
- 五 海上丝绸之路及海上贸易研究
- 六 海南史研究
- 七 南海诸岛历史研究
- 八 钓鱼岛历史及中琉关系研究
- 九 台湾史、香港史和澳门史研究
- 十 海疆史研究前瞻的建言
- 第十三章 中国边疆研究史研究(上)
- 一 关于第一次研究高潮的研究
- 二 关于第二次研究高潮的研究
- 三 关于第一、第二次研究高潮的研究展望
- 第十四章 中国边疆研究史研究(下)
- 一 有关综论新疆考察的文与书
- 二 清代至民国的中国学者和各界人士新疆考察著作的整理、出版和研究
- 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的新疆考察实录
- 四 20世纪80年代以降记者及诸多文化人的新疆探险考察实录
- 五 中国行者群体的新疆探险考察
- 六 外国探险家新疆探险考察的档案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
- 第十五章 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
- 一 中国当代的边疆观念及边疆治理研究
- 二 边疆的民族、宗教与边疆稳定研究
- 三 中国战略利益与利益边疆问题研究
- 四 地缘政治与中国边疆安全研究
- 五 中国当前边疆治理中亟待解决问题的研究
- 六 当代中国反分裂反恐研究:以新疆为例
- 第四篇 展论
- 第十六章 21世纪中国边疆研究发展大趋势
- 一 边疆史地综合性多卷本论著的撰写与出版
- 二 中国边疆区域性综合研究项目的实施
- 三 以边疆为主题的智库不断涌现
- 第十七章 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探索(上)
- 一 构筑中国边疆学是中国边疆研究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 构筑中国边疆学的科学探索
- 第十八章 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探索(下)
- 一 我为构筑中国边疆学从事的科研实践
- 二 我对中国边疆学构筑的学术思考要点
- 三 推动中国边疆学构筑当前之要务与步骤
- 四 中国边疆学构筑是中国学人的历史担当
- 五 中国边疆研究者和研究工作组织者的历史责任
- 后记
- 再版后记
-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编辑委员会
- 书写当代中国学术史,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前言 中国敦煌学研究的分期
- 上篇 敦煌学的兴起及曲折发展
- 第一章 对国内外不同机构的藏品数量、来源等情况的介绍和考察
- 第一节 英藏敦煌遗书与文物
- 第二节 法藏敦煌遗书与文物
- 第三节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
- 第四节 俄藏敦煌遗书与文物
- 第五节 日本散藏敦煌遗书
- 第六节 国内外其他散藏敦煌遗书
- 第二章 1909—1949年的敦煌学研究
- 第一节 敦煌学的兴起(1909—1930)
- 第二节 敦煌学研究领域的拓宽(1931—1949)
- 第三章 1949—1978年的敦煌学研究
- 第一节 敦煌学的稳步发展时期(1949—1966)
- 第二节 港台地区敦煌学的异军突起(1966—1978)
- 中篇 敦煌学的腾飞
- 第四章 新时期的敦煌学理论与概说
- 第一节 敦煌学史
- 第二节 敦煌学概说
- 第三节 敦煌文献的公布、著录、整理和研究
- 第五章 新时期关于历史文书与敦煌历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历史文书与敦煌历史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和敦煌的民族
- 第三节 经济文书与敦煌的经济
- 第四节 地理文献和敦煌历史地理
- 第五节 敦煌文献与社会生活史
- 第六章 新时期的敦煌语言文学艺术研究
- 第一节 敦煌语言文字
- 第二节 敦煌文学
- 第三节 敦煌艺术
- 第七章 新时期关于敦煌宗教文献、古籍及科技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 第一节 宗教文献与敦煌宗教史
- 第二节 敦煌古籍
- 第三节 敦煌科技文献
- 下篇 转型期的敦煌学
- 第八章 转型期的敦煌学理论与概说
- 第一节 关于敦煌学内涵、定义及其性质的探索
- 第二节 新兴的敦煌写本学
- 第三节 敦煌学史
- 第四节 敦煌学概说
- 第五节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 第九章 转型期关于历史文书与敦煌历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历史文书与敦煌历史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和敦煌的民族
- 第三节 西北地区与敦煌的经济问题
- 第四节 地理文献和敦煌历史地理
- 第五节 敦煌文献与社会生活史
- 第十章 转型期的敦煌语言文学艺术研究
- 第一节 敦煌语言文字
- 第二节 敦煌文学
- 第三节 敦煌艺术
- 第十一章 转型期的敦煌宗教、古籍及科技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 第一节 宗教文献与宗教史
- 第二节 敦煌古籍
- 第三节 敦煌科技文献
- 结语 用新范式和新视角开辟敦煌学的新领域
- 索引
- 后记
- 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19)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撰稿人
- 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编辑委员会
- 书写当代中国学术史,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序言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70年
- 第一节 70年历程的简要回顾
- 一 前30年的研究
- 二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含义及研究范围
- 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三 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的力度
- 第三节 2009—2019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 一 研究成果
- 二 争论热点
- 三 理论突破
- 第二章 宗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创立:中国宗教学理论发展的战略之举
- 第二节 从意识形态的宗教定位转变为文化的宗教定位
-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发展
- 第四节 2009—2019年宗教学理论发展概况
- 一 工具书和宗教通史研究
- 二 概论性著作
- 三 宗教哲学
- 四 宗教心理学
- 五 宗教社会学
- 六 宗教人类学
- 第三章 宗教哲学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学者宗教哲学研究成果举要
- 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哲学思想研究
- 二 各大宗教传统哲学思想研究
- 三 作为新理论分支的宗教哲学研究
- 第二节 宗教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术意义”
- 第三节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 一 “宗教鸦片说”文本考释
- 二 哲学方法论意蕴探析
- 三 观念转变与理论选择
- 第四节 关于批判借鉴国际先进学术成果
- 一 当代宗教哲学观念的学术启发
- 二 《宗教哲学研究指南》的批判借鉴意义
- 第五节 关于阐发中国文化传统思想资源
- 第四章 当代宗教研究
- 第一节 当代宗教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再认识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发展状况研究
- 第四节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相适应问题
- 第五节 新兴宗教研究
- 第六节 2009—2019年当代宗教研究发展
- 一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
- 二 宗教发展现状研究
- 三 网络宗教研究
- 第五章 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宗教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冲击
- 第二节 宗教对当代国际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在中国
- 第六章 古代基督教思想文化背景及其历史影响研究
- 第一节 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研究领域
- 一 对耶稣生平及其历史真伪问题的研究
- 二 对基督教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思想文化渊源的研究
- 三 对基督教与希腊罗马哲学关系的研究
- 四 对古代基督教哲学历史地位的评价
- 第二节 在进一步开拓与发展的研究领域
- 一 对古代基督教文化背景的研究将扩展为对整个地中海文化圈的研究
- 二 古代基督教思想家将得到更加普遍的研究
- 三 古代基督教研究与宗教学其他各分支领域之间交融将进一步强化
- 第三节 2009—2019年的研究进展
- 一 经典文本翻译:古代基督教思想家文献汉译的进一步夯实
- 二 宗教思想阐释:教父学研究的主题凝练与方法论反思
- 三 相关学科建设:学术共同体逐渐壮大与成形
- 第七章 基督教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基督教历史研究
- 一 早期基督教历史研究及相关思考
- 二 中世纪教会及其“黑暗时代”辨析
- 三 宗教改革与近代欧洲社会变迁研究
- 四 现代基督教发展研究
- 第二节 基督教思想研究
- 一 古代基督教思想研究
- 二 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研究
- 三 近代基督教思想研究
- 四 当代基督教思想研究
- 第三节 《圣经》等基督教经典及文献研究
- 第四节 中国基督教研究
- 一 中国基督教发展史研究
- 二 景教与也里可温教研究
- 三 明清天主教研究及中国东正教研究
- 四 清末、民国时期的基督教研究
- 五 中国当代基督教研究
- 第五节 2009—2019年的基督教研究
- 一 历史研究
- 二 基督教哲学思想研究
- 三 圣经研究
- 四 经典著作译介
- 五 基督教与跨文化对话
- 六 基督教现状与交叉学科研究
- 七 工具书编写及期刊发行
- 结语
- (一)基督教研究应具备社会关怀视角
- (二)基督教研究应是综合性的、跨学科的
- (三)基督教研究应着眼于学科整体发展
- 第八章 伊斯兰教研究
- 第一节 引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四个分期
- 一 元始期
- 二 亨长期
- 三 利遂期
- 四 贞成期
-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三条进路
- 一 历史—考证之路
- 二 哲学—思想之路
- 三 语言—文化之路
- 第四节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四个阶段性标志
- 一 “以会议推动研究”:四个阶段
- 二 四组标志性会议
- 第五节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为何与如何
- 一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为何?
- 二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如何?
- 结语
- 第九章 佛教研究
-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佛教研究回顾
- 第二节 70年来佛教研究概述
- 一 专业学术研究机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 二 各级各类佛教刊物不断增加
- 三 重视人才培养,优秀科研工作者不断涌现
- 四 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交流范围不断扩大
- 五 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研究视野不断拓展
- 第三节 佛教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一 中国佛教史
- 二 中国佛教宗派研究
- 三 佛教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 四 文献整理、典籍研究与工具书
- 五 近现代中国佛教研究
- 六 藏传佛教研究
- 七 国外佛教研究
- 第四节 2009—2019年的佛教研究
- 一 佛教史研究
- 二 佛教哲学思想研究
- 三 佛教教派及其中国化研究
- 四 佛教文献研究
- 五 佛教文化及比较研究
- 第十章 道教研究
- 第一节 近现代“道教研究”的原生情境和元问题
- 第二节 新中国“道教研究”的总体走势与存在问题
- 第三节 未来“道教研究”的展望
- 第四节 道教各领域的研究进展
- 一 道教史上重要人物研究
- 二 道教音乐与科仪研究
- 三 道教典籍研究
- 四 道教现状与未来走向研究
- 五 道教生态思想研究
- 六 道教经书语言研究
- 七 国外道教研究评介及重要学术论著翻译
- 八 道教与民俗研究
- 九 中国道教考古研究
- 十 道教与佛儒关系研究
- 十一 道教养生文化研究
- 十二 道教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 十三 道教书法、绘画研究
- 第五节 2009—2019年的道教研究综述
- 一 道教研究重要问题及其方法论思考
- 二 道教研究的相关专题
- 三 交叉学科中的道教研究
- 第十一章 中国民间宗教研究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一 1949—1978年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概况
- 二 1978年以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重要问题
- 一 “民间宗教”概念的界定
- 二 民间宗教研究的方法:文献与田野
- 三 宝卷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
- 四 关于“白莲教”的论争
- 五 民间宗教与社会运动
- 六 民间宗教的传承与转化
- 七 当代民间宗教的合法化及其转型
- 八 当代民间宗教的斋醮仪式与民间文艺
- 第三节 2009—2019年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综述
- 一 民间宗教调查研究的进展
- 二 中国民间宝卷的研究
- 第十二章 儒教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儒教是宗教观点的提出及引起的争论
- 第三节 儒教研究的深入展开
- 第四节 儒教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 第五节 2009年以来的儒教研究
- 一 儒教研究的新成果
- 二 儒教研究的特点
- 三 儒教研究的意义
- 结语
- 第十三章 萨满教研究
- 第一节 中国萨满教研究的历程
- 一 中国萨满教研究起步阶段
- 二 中国萨满教研究奠基阶段
- 三 中国萨满教研究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萨满教研究的主要成就
- 一 萨满教田野调查的深入开展
- 二 萨满教理论的研究
- 三 萨满教基本问题的讨论与争鸣
- 四 萨满教研究在多学科领域的丰硕成果
- 五 比较研究的领域日益广阔
- 六 国外萨满教研究译介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一 中国萨满教研究特色
- 二 走向未来的中国萨满教研究
- 第十四章 犹太宗教与哲学研究
- 第一节 历史与回顾
- 第二节 犹太宗教研究
- 一 犹太教的定义、内涵和范围
- 二 犹太教历史及综述性研究
- 三 犹太教经典研究
- 四 犹太教社会作用及影响研究
- 五 犹太教与其他宗教文化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犹太哲学研究
- 一 犹太哲学史研究
- 二 犹太—希腊哲学研究
- 三 犹太哲学家研究
-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 第十五章 中国犹太教研究
- 第一节 犹太教的教义及派别研究
- 一 对犹太教的整体介绍与研究
- 二 犹太教的基本教义与特征
- 三 犹太教的派别
- 四 著名人物的宗教思想研究
- 第二节 犹太教与其他宗教
- 一 犹太教与基督教
- 二 犹太教与儒学
- 三 犹太教与伊斯兰教
- 第三节 犹太教对犹太民族的影响
- 一 犹太教与犹太民族
- 二 犹太教与犹太复国主义
- 三 犹太教和以色列国
- 第四节 犹太教在中国
- 一 犹太教在开封
- 二 犹太教在上海
- 三 犹太教在哈尔滨
- 结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