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07千字
字数
2016-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套书读懂中国史。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史记》《三国志》《左传》《国语》《战国策》《史通》《文史通义》七种史部重要著作。丛刊所选之书,均为我国传统史学的优秀代表作品,可视为了解华夏历史的“必读教材”。
目录
- 史记(全四册)
- 版权信息
- 史记(一)
- 前言
-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 卷二 夏本纪第二
- 卷三 殷本纪第三
- 卷四 周本纪第四
- 卷五 秦本纪第五
-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 卷九 吕后本纪第九
-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 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
- 史记(二)
-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 卷十九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 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
-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
-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
-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 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
- 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
- 史记(三)
-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
-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 卷五十四 曹参世家第二十四
-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 卷六十一 老子伯夷列传第一
-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 卷六十三 申不害韩非列传第三
-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
-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
-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
-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 卷七十七 信陵君列传第十七
-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 卷八十九 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 史记(四)
-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卷九十三 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 卷一百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 卷一百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 卷一百十三 南越尉佗列传第五十三
- 卷一百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 卷一百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 卷一百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 卷一百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 卷一百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 卷一百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 史记集解序
- 史记索隐序
- 史记索隐后序
- 史记正义序
- 史记正义
- 附录 补《史记》序
- 三皇本纪
- 史学经典丛刊
- 左传(上)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春秋经传集解第一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
- 春秋经传集解第三
- 春秋经传集解第四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五
- 春秋经传集解第六
- 春秋经传集解第七
- 春秋经传集解第八
- 春秋经传集解第九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一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二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三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四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五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六
- 左传(下)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七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八
- 春秋经传集解第十九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一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二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三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四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五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六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七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八
- 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九
- 春秋经传集解第三十
- 国语
- 版权信息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国语》解叙
- 战国策(全二册)
- 版权信息
- 标点说明
- 战国策卷一
- 战国策卷二
- 战国策卷三
- 战国策卷四
- 战国策卷五
- 战国策卷六
- 战国策卷七
- 战国策卷八
- 战国策卷九
- 战国策卷十
- 战国策卷十一
- 战国策卷十二
- 战国策卷十三
- 战国策卷十四
- 战国策卷十五
- 战国策卷十六
- 战国策卷十七
- 战国策卷十八
- 战国策卷十九
- 战国策卷二十
- 战国策卷二十一
- 战国策卷二十二
- 战国策卷二十三
- 战国策卷二十四
- 战国策卷二十五
- 战国策卷二十六自此卷复有钱本。
- 战国策卷二十七
- 战国策卷二十八
- 战国策卷二十九
- 战国策卷三十
- 战国策卷三十一
- 战国策卷三十二
- 战国策卷三十三
- 附录
- 三国志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卷一 魏书一
- 卷二 魏书二
- 卷三 魏书三
- 卷四 魏书四
- 卷五 魏书五
- 卷六 魏书六
- 卷七 魏书七
- 卷八 魏书八
- 卷九 魏书九
- 卷十 魏书十
- 卷十一 魏书十一
- 卷十二 魏书十二
- 卷十三 魏书十三
- 卷十四 魏书十四
- 卷十五 魏书十五
- 卷十六 魏书十六
- 卷十七 魏书十七
- 卷十八 魏书十八
- 卷十九 魏书十九
- 卷二十 魏书二十
-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 卷三十 魏书三十
- 卷三十一 蜀书一
- 卷三十二 蜀书二
- 卷三十三 蜀书三
- 卷三十四 蜀书四
- 卷三十五 蜀书五
- 卷三十六 蜀书六
- 卷三十七 蜀书七
- 卷三十八 蜀书八
- 卷三十九 蜀书九
- 卷四十 蜀书十
-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 卷四十六 吴书一
- 卷四十七 吴书二
- 卷四十八 吴书三
- 卷四十九 吴书四
- 卷五十 吴书五
- 卷五十一 吴书六
- 卷五十二 吴书七
- 卷五十三 吴书八
- 卷五十四 吴书九
- 卷五十五 吴书十
-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 卷六十 吴书十五
-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 附录
- 史通
- 版权信息
- 史通原序
- [内篇]
- [外篇]
- 文史通义
- 版权信息
- 大梁本《文史通义》原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