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白手起家创业指导手册,解读公司法规,实用工具书。

内容简介

在当今创业大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想自己开公司当老板,但是开公司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说更加困难,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资源,缺乏有效的指导,往往会让这类创业者感到焦头烂额。所以,基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的特点和痛点以及最新的《公司法》等相关规定,本书对开公司所涉及的基础性内容及进阶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导手册,读者一定能从中找到开公司期间所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的答案。无论你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还是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本书都是一本实用型的工具书。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内容简介
  • 版权页
  • 前言PREFACE
  • 目录
  • 第一篇 注册登记
  • 第1章 注册常识:创业者必学的知识点
  • 1.1 认缴制与实缴制
  • 1.2 公司破产后的债务该如何处理
  • 1.3 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门槛
  • 1.4 注册资本越多,要承担的风险也越多吗
  • 1.5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谁有所有权,谁有经营权
  • 1.6 公司章程与经营范围如何写
  • 1.7 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的区别
  • 1.8 自然人、法人、董事的区别
  • 1.9 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的区别
  • 1.10 如何区分空壳公司
  • 第2章 注册费用:省钱就是赚钱,如何节省费用
  • 2.1 注册费用的7 个组成部分
  • 2.2 如何确定办公地址能不能注册
  • 2.3 如何选择办公地址
  • 2.4 验资时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 2.5 注册公司名称的同时,要不要注册商标
  • 2.6 商标注册的流程与费用
  • 2.7 省心的代理注册公司才是好伙伴
  • 2.8 分批支付与一次性付清,哪个更划算
  • 第3章 注册流程:有步骤、有逻辑地完成公司注册
  • 3.1 如何选择公司类型
  • 3.2 如何给公司取名
  • 3.3 如何填写注册资料
  • 3.4 如何提交注册资料
  • 3.5 领证、刻章流程
  • 3.6 如何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
  • 3.7 如何办理税务登记证
  • 3.8 如何开立基本账户
  • 3.9 如何办理税务报到
  • 3.10 如何申请领购发票
  • 第二篇 财务税务
  • 第4章 财务要点:公司负责人必看
  • 4.1 权责发生制
  • 4.2 应付账款
  • 4.3 应收账款
  • 4.4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4.5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4.6 资产周转率
  • 4.7 账面价值
  • 4.8 预算编制
  • 4.9 资本支出
  • 4.10 销售毛利
  • 4.11 成本
  • 4.12 成本收益分析
  • 4.13 流动资产
  • 4.14 流动比率
  • 4.15 资产负债率
  • 4.16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 4.17 固定成本
  • 4.18 经济增加值
  • 4.19 财务杠杆
  • 4.20 固定资产
  • 4.21 资本成本
  • 4.22 投资资本
  • 4.23 实缴股本
  • 4.24 资产回报率
  • 4.25 投资回报率
  • 4.26 销售回报率
  • 4.27 财务报表
  • 4.28 资产负债表
  • 4.29 现金流量表
  • 4.30 损益表
  • 第5章 合理避税:15 种常用的节税方法
  • 5.1 技术入股
  • 5.2 开展电子商务
  • 5.3 租赁办公场所
  • 5.4 不发过节费,发年底双薪
  • 5.5 重设流程
  • 5.6 先分后卖
  • 5.7 合同不可轻易作废
  • 5.8 公益性捐赠
  • 5.9 意外损失
  • 5.10 适用税率看进项
  • 5.11 坏账可纳入支出成本
  • 5.12 增加进项,索要发票
  • 5.13 赠送礼品有技巧
  • 5.14 即使财务人员离职,也应按时报税
  • 5.15 事前多准备,事后多沟通
  • 第三篇 合伙机制
  • 第6章 启动资金:快速找到钱的5 种方法
  • 6.1 工作积攒与赠予
  • 6.2 变卖物品
  • 6.3 向朋友筹资
  • 6.4 寻找投资者
  • 6.5 上众筹平台
  • 第7章 股份分配:股权与经营权
  • 7.1 根据出资、技术等情况分配
  • 7.2 一股两分:资本股与运营股分开计算
  • 7.3 股权与经营权分离
  • 7.4 设立员工股权池
  • 7.5 责任分工
  • 第8章 退出机制:直面争议,条款尽可能详尽
  • 8.1 盈利良好时的退出方案
  • 8.2 严重亏损时的退出方案
  • 8.3 如何处理撤全资退出
  • 8.4 如何处理另起炉灶
  • 8.5 如何处理异议
  • 8.6 合伙协议模板
  • 第四篇 人力管理
  • 第9章 公司制度:制度框架化,管理人性化
  • 9.1 入职手续与必填表格
  • 9.2 请假制度
  • 9.3 加班制度
  • 9.4 上下班打卡制度
  • 9.5 内部协作制度
  • 第10章 薪酬激励:提高效率,加强竞争
  • 10.1 薪酬结构
  • 10.2 薪酬级差
  • 10.3 激励机制
  • 10.4 货币化奖励
  • 10.5 涨薪幅度设置
  • 10.6 如何对待特殊人才
  • 10.7 薪酬争议处理
  • 第11章 人员招聘:招聘渠道与面试
  • 11.1 网络招聘
  • 11.2 校园招聘
  • 11.3 初试、复试流程
  • 11.4 筛选面试者
  • 11.5 关于求职者期望值过高的处理办法
  • 11.6 签订《入职协议书》
  • 11.7 劳动合同模板
  • 第12章 培训考核:提升复制力,考核数据化
  • 12.1 知识性培训
  • 12.2 快速熟悉工作流程
  • 12.3 淘汰机制
  • 12.4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 12.5 目标管理法
  • 12.6 360°考核法
  • 12.7 如何运用科莱斯平衡计分卡
  • 第13章 员工离职:规避风险,减少冲突
  • 13.1 员工离职的5 个主要原因
  • 13.2 员工离职流程
  • 13.3 员工复职通道
  • 13.4 员工离职要“三不”:不批评、不指责、不计较
  • 13.5 员工离职,应至少提前30 日提出
  • 13.6 如何管理已批准离职的员工
  • 13.7 匆忙批准离职的5 种风险
  • 13.8 对跳槽型离职员工的处理办法
  • 13.9 对事假型离职员工的处理办法
  • 13.10 对创业型离职员工的处理办法
  • 13.11 对不辞而别的员工的处理办法
  • 13.12 对带业务离职的员工的处理办法
  • 第五篇 商业谈判
  • 第14章 谈判策略:设置底线,趋向双赢
  • 14.1 出价策略
  • 14.2 遛马策略
  • 14.3 折中策略
  • 14.4 钳子策略
  • 14.5 蚕食策略
  • 14.6 信息施压策略
  • 14.7 底线施压策略
  • 第15章 谈判技巧:谋定而后动,接受战略性亏损
  • 15.1 自身缺少现金流:提高预付金,压缩账期
  • 15.2 自身缺少订单:设置较高的订单返点
  • 15.3 自身接单量少:提高单价,保证优质优价
  • 15.4 账期组合法:长账期与短账期按比例接单
  • 15.5 订单组合法:大订单与小订单按比例接单
  • 15.6 急慢组合法:加急订单与普通订单按比例接单
  • 第16章 签订合同:权利义务与风险把控
  • 16.1 主体资格要审核
  • 16.2 合作双方的义务要明确
  • 16.3 合同条款要详细
  • 16.4 违约责任条款要注明
  • 16.5 合作保密条款要设置
  • 16.6 签约主体没有签约资格酿苦果
  • 16.7 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
  • 16.8 没有明确的验收标准,任由违约方违约
  • 第六篇 企业进化
  • 第17章 资源整合:快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 17.1 整合资源,补充缺少的能力与智慧
  • 17.2 打通产业链,发现资源
  • 17.3 资源整合的4 个阶段与6 个步骤
  • 17.4 你来我往,相互成就
  • 第18章 品牌塑造:品牌是产品溢价的开始
  • 18.1 官方网站:信任+专业+保障
  • 18.2 让媒体为品牌背书:权威性+多元化
  • 18.3 找行业大咖为品牌背书:增强可信度
  • 18.4 创始人站台:提高品牌辨识度
  • 第19章 现金流:生存线与死亡线
  • 19.1 180 天生存线
  • 19.2 90 天死亡线
  • 19.3 每天都与自己算账
  • 19.4 加强企业的现金流管理
  • 第20章 利润率:寻找成功之道
  • 20.1 创业新手也可实现高利润率
  • 20.2 将成本分解,并砍掉30%的成本
  • 20.3 跨界融合性学习,寻找成本压缩点
  • 20.4 延伸产业链上下游,挖掘利润蓝海
  • 第21章 进化:每一位优秀的创业者都需要进化
  • 21.1 拥有大格局,看得见未来
  • 21.2 回归商业本质,用产品制胜
  • 21.3 不断学习,升级思维
  • 21.4 战略进化,善于做减法
  • 21.5 在人工智能时代顺势而为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