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翻开本书,让孩子和自己都获得安全型依恋,安心地体会生活,自在地探索世界。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自在地生活,父母能为他们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是什么?答案是,陪伴孩子。

父母的陪伴可以让孩子获得安全型依恋,为孩子的大脑发展、幸福成功打下稳固的根基,也可以铸就和谐的亲子关系。

加班、疲惫、压力、注意力被电子设备占据……父母们都了解陪伴的重要性,给予孩子的时间却非常有限,因此他们经常感觉焦虑、内疚、担忧。

其实你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也不需要时时刻刻陪伴孩子,因为能够给予孩子安全型依恋的是“高质量陪伴”——让孩子感到安全、被看见、被安慰、有保障,这样孩子就可以用“开放式大脑”去接触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感到安全而自在,感到更加满足和幸福,在学业和事业上更加成功,自由地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亲密、美好的人际关系,遇到困难和挑战也能够顺利渡过,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在家中有一个“安全基地”。

更激动人心的是,研究表明,即使父母本身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安全型依恋,但只要能反思并理解自己的童年和依恋史,就能给孩子提供这种依恋,而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治愈自己的不安全依恋。

本书作者西格尔博士和布莱森博士是国际知名儿童教养专家,他们将复杂的依恋科学、人际神经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转化为容易理解的语言、图表、漫画,而且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让父母们轻松理解孩子大脑发展原理,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切实应用到自己的养育实践中。

目录

  • 版权信息
  • 欢迎词
  • 1 什么是陪伴
  • 何谓陪伴:四个“S”
  • 四个“S”简介
  • 安全型依恋:最终目标
  • 弄清自己的故事
  • 无论你是哪种父母,这本书都是为你而写的
  • 2 为什么有的父母能陪伴孩子,有的却不能 依恋科学简介
  • 基础的依恋科学:对为人父母的你来说,依恋有何意义
  • 依恋科学与陌生情境实验
  • 童年依恋模式与我们育儿方式的关系
  • 安全型和自由型依恋
  • 回避型和忽视型依恋
  • 矛盾型和痴迷型依恋
  • 混乱型和未确定型依恋
  • 心怀希望的理由:获得性安全型依恋
  • 3 不只是头盔和护膝 帮助孩子感到安全
  • 安全:威胁的反面
  • 在提供安全感时,父母的两项主要任务
  • 还有哪些做法是对孩子保护不周
  • 过度保护并非解决之道
  • 你能做什么:提高孩子安全感的策略
  • 陪伴自己
  • 4 了解的价值 帮助孩子感到被看见
  • 内观
  • 如果孩子没有被看见,那会发生什么
  • 欢迎孩子真实而完整的自我
  • 要看见,不要羞辱
  • 你能做什么:帮助孩子感到被看见的策略
  • 陪伴自己
  • 5 陪伴让我们合而为一 帮助孩子感到安慰
  • 目标:走向内在安慰
  • 安慰与绿色区域
  • 安慰:感受是重中之重
  • 如果孩子不能得到安慰,会发生什么
  • 安慰不同于溺爱
  • 你能做什么: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安慰的策略
  • 陪伴自己
  • 6 将所有“S”合在一起 帮助孩子产生保障感
  • 安全基地:避风港与发射台
  • 安全基地能带来力量,不会带来理所当然的权利感
  • 积极的压力、可容忍的压力,以及有害的压力
  • 你能做什么:为孩子建立安全基地的策略
  • 陪伴自己
  • 结论 从游乐场到大学宿舍 展望未来
  • 致谢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