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学术界第一部有关兵部尚书制度的研究专著,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内容简介

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的转变,是中国古代官制发展史上最重大的变化,而魏晋南北朝便处于这一承上启下的时代。汉代三公九卿制的式微和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乃是这一时期官制演变的大势。本书研究的对象——魏晋南北朝隋代兵部尚书即为三省六部制下的重要职官制度。

兵部尚书作为尚书省六部之一,在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时间,本书所研究的内容为兵部尚书形成、确立和定型时期的历史。兵部尚书(五兵尚书)的最初出现是在曹魏时期,但现存史料难以看到相关记载,故本书的研究始于西晋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在个别政权也可见到“兵部尚书”和“兵部”之名,但主要是以“五兵尚书”和“七兵尚书”之名而存在。隋朝建立后继承北齐及北周“兵部”相关制度,确立起完备的兵部尚书制度,并为唐朝所继承。隋朝尚书六部二十四司制度的全面调整,确立起更为成熟完备的兵部尚书制度,兵部四司有的承袭自魏晋南北朝五兵尚书或七兵尚书,有的则承袭自其它尚书部门。

兵部尚书作为中国古代(魏晋以后)最高军事行政机构,承担武官选举和兵役征调、武器营造管理以及国土资源管控等重要的职责,是官僚机构中举足轻重的部门。然而遗憾的是,学界对这一制度的系统研究尚未出现,本书是学术界第一部有关兵部尚书制度的研究专著,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有关这一时期兵部尚书的文献记载颇为零星,本书全面钩稽传世文献和碑刻资料,穷尽史料内涵,对兵部尚书制度的渊源流变、担任者的人员构成以及兵部尚书的职能、兼职、迁转及其在尚书省的地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察。

目录

  • 版权信息
  • 首都师范大学史学丛书
  • 一 唐前尚书机构演变概略
  • 二 唐前“兵部”尚书之组织系统
  • 三 五兵尚书
  • (一)“五兵”释义
  • (二)五兵尚书概说
  • (三)魏晋十六国五兵尚书
  • (四)南北朝五兵尚书
  • 四 七兵尚书
  • (一)十六国七兵尚书
  • (二)北魏七兵尚书
  • (三)北朝后期七兵尚书
  • 五 兵部尚书与兵部中大夫
  • (一)十六国兵部尚书
  • (二)西魏兵部尚书
  • (三)北周兵部中大夫
  • (四)隋朝兵部尚书与行台兵部尚书
  • 六 隋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司溯源
  • (一)“职方”溯源
  • (二)“驾部”溯源
  • (三)“库部”溯源
  • 七 “兵部”尚书之职能
  • (一)掌“兵要”——军事行政
  • (二)掌武官选举
  • (三)参决国政
  • (四)平叛征讨
  • (五)临时差遣
  • 八 “兵部”尚书之迁转关系
  • (一)五兵尚书之迁转关系
  • (二)七兵尚书之迁转关系
  • (三)兵部尚书、兵部中大夫之迁转关系
  • 九 “兵部”尚书之兼领加官
  • (一)五兵尚书之兼领加官
  • (二)七兵尚书之兼领加官
  • (二)隋朝兵部尚书之兼领加官
  • 十 “兵部”尚书在尚书省之地位
  • (一)五兵尚书在尚书省之地位
  • (二)七兵尚书在尚书省之地位
  • (三)隋朝兵部尚书地位的变化
  • 结语
  • 附录 《唐代工部尚书研究》序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