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32千字
字数
2018-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了解邓小平,看他如何影响世界,改变中国。
内容简介
《邓小平实录》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倾力创作,在体例上按时间顺序编排,共分四卷十编,每一编又分为历程、交往、珍闻三个部分,从多角度翔实地记述了邓小平从出生、成长到参加革命、参与和领导国家建设的各个时期的经历,全面再现了一代伟人光辉而曲折的一生。
目录
- 邓小平实录1:1904—1945(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 版权信息
- 第一编 早年岁月(1904-1927)
- 历程
- 古城广安
- 祖先踪迹
- 生身父母
- 少年时光
- 走出夔门
- 在法国的艰苦生活
- 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
- 中山军事学校政治处长
- 交往
- 视若兄长——与周恩来
- 母子情深——与他的两位母亲
- 不忘恩师——与汪云松
- “大哥”“大姐”——与李富春和蔡畅
- “焕章先生和我们是有缘的”——与冯玉祥
- 人世间的真情——与张锡瑗
- 珍闻
- 第一次远洋
- 困境中的生日
- 活泼开朗 才气横溢
- 巴黎咖啡馆
- 足球迷
- 一条蓝白道的大围巾
- 第二编 红军时期(1927-1937)
- 历程
- 进入首脑机关
- 参加八七会议
- 党中央秘书长
- 25岁的政委
- 进军靖西
- 主持土地革命
- 指导平马整训
- 千里转战
- 入赣南临危受命
- 首任红都“京官”
- 红色中华南天柱
- “邓、毛、谢、古”事件
- “红星”闪闪亮
- 长征途中
- 初到陕北
- 交往
- 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与毛泽东
- 不能浪费人才——与王稼祥
- 无话不谈的挚友——与罗荣桓
- 军长和政委——与张云逸
- 第一个军事“搭档”——与李明瑞
- 拔哥——与韦拔群
- 你要指挥部队,离不开好马——与贺晋年
- 珍闻
- 指挥高唱《国际歌》
- 用南瓜瓤治病
- 护送邓政委
- 魁星楼上的灯光
- 右江情深
- 血战梅花
- 除恶记
- 暗访
- 七营镇留佳话
- 第三编 立马太行(1937-1945)
- 历程
- 奔赴抗日战场
- 建立动委会
- 坚持独立自主
- 领导抗日反顽斗争
- 在百团大战中
- 视察太岳、中条区
- 出任太行分局书记
- 主持温村会议
- 领导根据地建设
- 交往
- 战友情谊五十年——与刘伯承
- “彭总不愧是大军事家”——与彭德怀
- “徐总真是出奇制胜的高手”——与徐向前
- “李达是个难得的好参谋长”——与李达
- 两万块大洋——与陈再道
- “遇事要谨慎,办事要稳妥”——与皮定均
- “我给你批钱就是了”——与钱信忠
- 模范夫妻——与卓琳
- 战友情谊——与邓发
- 珍闻
- 巧斗阎锡山
- 没有官架子
- 亲人
- “对奸污妇女者,杀无赦”
- 邓政委发怒了
- 鱼离不开水
- 在邢台县道沟村
- 抗日银行
- “抓一抓干部教育工作”
- 做红娘
- “关心战士生活不是小事情”
- 请刘伯承为胖胖起名
- 邓小平实录2:1945—1966(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 版权信息
- 第四编 逐鹿中原(1945-1949)
- 历程
- 上党、平汉战役
- 丢掉和平幻想 准备严酷斗争
- 一出陇海
- 二出陇海
- 夜渡黄河口 兵出鲁西南
- 挺进大别山
- 指挥三军 逐鹿中原
- 参加西柏坡“九月会议”
- 淮海战役
- 渡江战役
- 接管南京
- 从丹阳到上海
- 第一次到北京
- 交往
- 友谊重如山——与陈毅
- “这才是真正的将才”——与陈赓
- 合作默契,共同指挥——与谭震林
- 不看资格看能力——与刘华清
- “咱们一块干”——与杨得志
- “不握手会议”——与陈锡联
- “我就是要用‘王牌’对‘王牌’”——与杨勇
- “我送你四个字,叫‘内方外圆’”——与秦基伟
- 憾事——与高树勋
- 珍闻
- 挺进大别山的决策
- 巧渡黄河
- 鏖战羊山集
- 强渡汝河
- 缝棉衣
- “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正逢枫红果香时
- 康泽战败被俘时
- 第五编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
- 历程
- 挺进大西南
- 和平解放西藏
- 开创西南财经工作的新局面
- 修建成渝铁路
- 在财政部工作的一年
- 反对高、饶的斗争
- 1956年的两次访苏
- 中共“八大”
- 交往
- 好搭档,好邻居——与贺龙
- 这样的人应该保护——与阿沛·阿旺晋美
- 虚心求教——与费孝通
- 珍闻
- 批评“五里腿”
- 不准压制民主
- “要让人民打上文化牙祭”
- 关心《新华日报》
- 视察潜艇部队
- “我们来看看同志们”
- “要像钟表一样准确”
- “就是要给他革命的机会”
- 第六编 十年总书记(1956-1966)
- 历程
- 首次视察大西北
- 石油工业的战略东移
- 视察东北
- “生活是越搞越单调,还是越搞越丰富?”
- 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
- 下基层调查研究
- 《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的制定
- 七千人大会
- 亲赴西南“大三线”
- 总书记的最后一次视察
- 交往
- “人不见面心见面”——与朱德
- “要继续调查研究搞清楚”——与罗瑞卿
- 凡事要乐观些——与吴晗
- 珍闻
- 遵义会议纪念馆的风波
- 整顿铁路,抓整章建制
- 心系油田
- 对人民公社的历史思考
- “猫论”的由来
- 一件题词的遭遇
- 没有留影的视察
- 邓小平实录3:1966—1982(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 版权信息
- 第七编 十年危难(1966—1976)
- 历程
- “文化大革命”的前三年
- 在新建县的日子里
- 阐述“三个世界”理论
- 四届人大
- 旧地重游
- 山西大寨之行
- 1975年的整顿
- “天安门事件”
- 交往
- 公正评价,告慰忠魂——与刘少奇
- 肝胆相照,共解国难——与叶剑英
- “尊重邓主席的命令”——与王震
- “我愿拜邓小平为师”——与陶铸
- 唯一没有鼓掌的人——与萧劲光
- 我们完成了任务——与张廷发
- “公明党算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与竹入义胜
- “天塌下来有你们大个子顶着”——与科尔
- 珍闻
- 从鹰潭北上
- 治理漓江
- 参观毛泽东旧居
- 患难见真情
- 第八编 拨乱反正(1976—1982)
- 历程
- 与“两个凡是”的斗争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大转折关头
- 恢复高考
- 平反冤假错案
-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
- 出访日本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曲折过程
- “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 农村改革
- 关注三峡工程
- 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视察新疆
- 金融改革
- 住房制度改革
- 交往
- 揭开海军历史新一页——与叶飞
- 知人知心——与班禅
- 应该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与丁肇中
- 为什么不叫黄昆搞本行——与黄昆
- 知名已久——与金庸
- “你1972年的中国之行是明智的、勇敢的”——与尼克松
- 多次会见的外国朋友——与基辛格
-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与哈默
- “我总算通过了考试”——与法拉奇
- 珍闻
- “你的书写得很好”
- 救戏
- 请北京市委处理“人艺”问题
- 军队指挥自动化
- 武器要更新
- 访美花絮——此文节选自唐龙彬的回忆
- “我也是代表团的成员”
- 开放414招待所
- “要考虑天津的发展方向”
- 参观兵马俑
- “二汽生产好,管理也不错”
- 一句名言的由来
- 邓小平实录4:1982—1997(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 版权信息
- 第九编 总设计师(1982—1989)
- 历程
- 政治体制改革
- 中共十二大
- 中央顾问委员会
- 下苏杭
- 台湾问题
- 香港回归
- 澳门回归
- 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 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
- 国庆35周年庆典
- 十二届三中全会
- “863”计划
- 十二届六中全会
- 对外政策的“两个转变”
- 百万大裁军
- 中共十三大
- 中苏关系正常化
- 交往
- 人间重晚晴——与谭启龙
- 支持“荣老板”——与荣毅仁
-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与霍英东
- 关心“宁波帮”——与包玉刚
- “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与陈景润
- 不忘老朋友的生日——与爱泼斯坦
- 谢谢你们——与吴健雄等
- “我知道你比较了解中国”——与布什
-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与华莱士
- “我们要把好的时期记住,坏的时期忘掉”——与胡萨克
- “我们非常关注非洲的发展和繁荣”——与穆塞韦尼
- “我很高兴结交你这位年轻的朋友”——与拉吉夫·甘地
- “两个德国必须统一,中国同样必须统一”——与施密特
- 珍闻
- 中国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 “三个面向”
- “万里有同心,一年一会面”
- 作出“严打”决策
- 厦门之行
- 为北京饭店题写店名
- 《双猫图》的来历
- 关心南京中山植物园
- “路子要走得宽一些”
- “漓江的水变清了”
- “我回到家了!”
- “看看你们的开发区”
- 接见话务员
- 谈话中的幽默
- 第十编 晚年情怀(1989—1997)
- 历程
-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确立
- 开发浦东
- 南方谈话
- “要把杭州的旅游业好好发展起来”
- 最后一次视察
-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 交往
- 高手之间的较量——与聂卫平
- “用桥牌来训练脑筋”——与杨小燕
- 唇齿相依,不忘老朋友——与金日成
- 珍闻
- 离开领导岗位
- 最后一次会见“正规记者”
- “亚运会建筑搞得好”
- 逛一逛京城
- 和睦的家庭
- 晚年的日常生活
-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
-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 在大海中永生
- 编后记
- 说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