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叩问营造教育家办学格局所需的机制和环境。

内容简介

采取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历史,着眼当前,指向未来,考察教育家成长的路径和规律,探索营造教育家办学格局所需的机制和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教育家成长与办学的政策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教育家办学的意蕴
  • 一、缘何要教育家办学
  • 二、教育家概念的内涵
  • (一)奉献教育的精神品质
  • (二)独到鲜明的教育思想
  • (三)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
  • (四)广泛深远的教育影响
  • 三、本书的逻辑架构
  • (一)本书的逻辑铺展
  • (二)本书的内容架构
  • 第二章 国际视域下的校长职业生涯
  • 一、校长工作实践的形态
  • (一)校长工作的角色实践
  • (二)校长工作的心理状态
  • 二、校长专业成长的特征
  • (一)校长专业成长的内容——突破原有的管理性议题,注重校长综合素质的养成
  • (二)校长专业成长的形式——基于领导力的实践特性,注重校长实践智慧的获取
  • (三)校长专业成长的模式——由被动的“接受”模式,步入自主的“发展”模式
  • 三、校长职业生涯的变迁
  • (一)校长的选拔和任职
  • (二)初任校长的社会化
  • (三)临退休校长的价值感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成长历程
  • 一、喧嚣动荡的岁月
  • (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 (二)鲜明的时代特点
  • 二、教育家陶行知的成长历程
  • (一)陶行知的受教育经历
  • (二)陶行知的办学生涯
  • 三、教育家张伯苓的成长历程
  • (一)张伯苓的受教育经历
  • (二)张伯苓的办学生涯
  • 四、教育家廖世承的成长历程
  • (一)廖世承的受教育经历
  • (二)廖世承的办学生涯
  • 五、教育家经亨颐的成长历程
  • (一)经亨颐的受教育经历
  • (二)经亨颐的办学生涯
  • 六、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成长特征
  • (一)身处宽松的办学氛围
  • (二)养成高尚的人格品性
  • (三)拥有崇高的教育追求
  • (四)胸怀全球的开放视野
  • (五)深耕广袤的实践沃土
  • (六)积淀渊博的学识素养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的办学实践
  • 一、教育家陶行知的办学实践
  • (一)践行生活教育思想,贯通生活与教育
  • (二)探索实施小先生制,推行工学团教育
  • (三)推进全面发展教育,强调知情意合一
  • (四)促进人才幼苗成长,基础与专业并重
  • 二、教育家张伯苓的办学实践
  • (一)坚持学校私立性质,独立自主办学
  • (二)视德育为万事之本,重视爱国教育
  • (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实干人才
  • (四)广揽贤才注重培养,务使人尽其才
  • (五)倡民主与科学原则,改进校务管理
  • 三、教育家廖世承的办学实践
  • (一)倡导学制改革,力主“三三制”体系
  • (二)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 (三)推动教法改革,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 (四)倡导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学生体育
  • (五)重视教育实验,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 (六)注重师资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四、教育家经亨颐的办学实践
  • (一)秉持“纯正教育”思想,坚守教育本真
  • (二)践行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三)倡导“动的教育观”,因应学生特点
  • (四)探索教师专任制度,凝聚教师力量
  • (五)开创学生自治先河,养成学生自律
  • 五、民国时期教育家的办学特点
  • (一)坚持自主办学,守护教育本真
  • (二)注重人格引领,延揽各方人才
  • (三)因应时代趋势,培养经世之才
  • (四)怀揣本土问题,放眼世界格局
  • 第五章 迈向教育家之路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一)问卷调查结果
  • (二)访谈调查结果
  • 三、教育家内涵的方向引领
  • (一)校长对教育家内涵有高度共识
  • (二)教育家内涵对校长的指引较弱
  • 四、教育家成长的路径迷失
  • (一)教育家成长需具备的基础素质
  • (二)教育家成长过程中的路径迷失
  • 五、教育家办学的环境桎梏
  • (一)所受束缚过多,办学自主权欠缺
  • (二)环境压力过大,工作畏首畏尾
  • (三)工作待遇过低,可支配时间少
  • 第六章 教育家成长路径
  • 一、教育家要做博学者,拥有教育智慧
  • 二、教育家要做研究者,把握教育规律
  • 三、教育家要做实践者,创造卓越成就
  • 四、教育家要做思想者,生成办学理念
  • 五、施予专业性支持,助力教育家成长
  • 第七章 教育家办学精神
  • 一、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 二、倾情教育,心系家国
  • 三、追求本真,成就学生
  • 四、直面困难,锐意进取
  • 五、敏于洞察,勤于思考
  • 六、德高品洁,身先士卒
  • 第八章 教育家办学的支持环境
  • 一、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解放办学者手脚
  • 二、改革评价制度,引领校长围绕教育本真办学
  • 三、给校长松绑赋权,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 (一)赋权予学校,使学校拥有办学自主权
  • (二)提升学校“用权”意识,有效行使权力
  • 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理顺政府与学校关系
  • 五、搭建教育家成长阶梯,激励校长向教育家迈进
  • (一)实行校长职级制,搭建校长职业发展阶梯
  • (二)建立教育家荣誉制度,激励教育工作者向教育家迈进
  • 代结语: 教育家是养成的,不是速成的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