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个王朝的兴衰与两大帝国(鄂图曼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崩解,从战败者的角度,作者为我们解开了东欧与巴尔干的神秘面纱。

内容简介

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其在十七世纪抵御了土耳其人进攻、守护欧洲文明,当拿破仑军队在欧洲无往不利时,哈布斯堡也是抵抗革命势力的中流砥柱。

但是在十九世纪的后几十年里,帝国的军力、国力在诸民族的威胁、瓜分里四分五裂了。当萨拉热窝的行刺事件发生时,王朝统治者还自信满满地选择用武力解决,而不是寻求外交斡旋,对危机的来临丝毫不觉。这些愚蠢行径正中欧洲各国的下怀,因为他们对战争早已跃跃欲试,只差没有引信点燃……开战以后,奥匈帝国转眼间便溃不成军,境内六成的男子被送入“碎骨机”,连生病无法上战场者也无例外。 

这是一个王朝的兴衰与两大帝国(鄂图曼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崩解,从战败者的角度,作者为我们解开了东欧与巴尔干的神秘面纱。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前言
  • 导论
  • 第一章 欧洲病夫
  • 第二章 犯错与愚蠢之间
  • 第三章 巴尔干战争
  • 第四章 萨拉热窝逞凶
  • 第五章 蒸汽压路机
  • 第六章 格格不入之人
  • 第七章 克拉希尼克
  • 第八章 科马鲁夫
  • 第九章 伦贝格与拉瓦鲁斯卡
  • 第十章 死于德里纳河边
  • 第十一章 华沙
  • 第十二章 细长的灰线
  • 第十三章 以塞尔维亚为献礼
  • 第十四章 雪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的选择,文明的演化

    哈布斯堡家族,作为奥匈帝国的统治者,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欧洲的第二大帝国。这个家族的兴盛继承于神圣罗马帝国,终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哈布斯堡的鼎盛时期,幅员之辽阔令人惊叹。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从帝国独立出来的国家包括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等十余个。一战,是压垮这个庞然大物的最后一根稻草,本书用详实的历史,在一战的多个参与方中,聚焦于奥匈帝国,回顾了这个庞大家族从战争开始到结束令人唏嘘的一段时光。🍀🍀危如累卵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帝国更是依赖虚幻的连接。一战前,奥匈帝国的十七个主要地区中,只有六个地区由单一民族组成;其他地区都潜伏着民族冲突,以波希米亚境内为例,捷克人和德意志人为语言、就业、地位的问题在城镇、乡村互相争斗,由来已久。隶属于奥匈帝国的塞尔维亚,无法忘记自己过去的辉煌,他们正与另一个帝国俄罗斯暗中结盟,第一目标是独立于奥匈帝国,第二目标是突进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庞大的奥匈帝国,内忧外患,积累了数十年的矛盾,使这个巴尔干半岛上的火药桶正处于爆炸的边缘。🍀🌸无畏牺牲 1914 年的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和夫人在波斯尼亚的街头被塞尔维亚籍杀手射杀。一个月之后,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两个人的死亡,民族国家与帝国间的矛盾,演化成了一场席卷整个欧洲,波及亚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人类的武器研发在一战出现第一次高峰。坦克、装甲列车、广播电台、摩托化部队、化学武器、火焰喷射器、战斗机,这些令人胆寒的新式武器,不断出现在战场上,并得到高速的迭代和完善,于是战争成为了收割年轻生命的机器。一战的参战国家达到 33 个,投入军队超过 7000 万人,15 亿人被卷入战争,1000 多万人丧生,2000 万人受伤。而人类还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几十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十倍于一战。人们的生命可以牺牲,但是应有真正的意义。🌸🍀煎熬中的失败一战其实并不精彩,战争打到后来,对于交战双方都是煎熬。弹尽粮绝的塞尔维亚,农民上阵的俄罗斯,逃兵满营的奥匈帝国;如果士兵有投票权,我相信第一次世界大战早就结束了。一战对于奥匈王族以及他们仰仗的战斗统帅康拉德,可能同样也是一种煎熬。他们每日里,看似悠闲的享受咖啡时刻和散步时光,用表面的平静掩饰心底的慌张。很可能,他们从迟迟不敢向塞尔维亚宣战那一刻开始,就知道了这是一场宿命的失败。他们自己也很煎熬。🌸🌸人类历史中的各种政治形态,包括帝国在内,有的时间短暂、有的岁月绵长,都是自发产生,演化的结果。既然是演化,就要接受真实世界的选择;帝国,作为历史的一个存在,有它合理的成分,但是不符合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则只有失败和灭亡这样的终极命运。奥匈帝国,曾经被历史选中,获得了一段时间的辉煌;而这种扭曲的辉煌,注定无法长久。哈布斯堡家族,曾被历史选择,又被历史抛弃。这是家族帝国的灭亡,也是人类文明的演化。书中史料过硬,叙事角度集中,因此有自带的力量。对于一战史和奥匈帝国及哈布斯堡家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读。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都没想好的战争(《哈布斯堡的灭亡》读书笔记)

      在西方史观里,近代是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到攻占巴士底狱,近现代是从攻占巴士底狱到二战德国投降。这样的划分,大致上是在说,西方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大致是中世纪时期,中间是文艺复兴时期,而攻占巴士底狱则标志着法国大革命代表的启蒙时代,一直到二战结束。而这样的划分,其实根本上是一种在西方历史上的政治体制发生剧烈变化的标志。从这本书里面,其实我们至少能看到一件事,那就是法国大革命让欧洲原有的政治逻辑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其实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战之前的欧洲,或许有点像春秋时期的中国,礼崩乐坏其实说的不过是过去的礼法,或者说过去的游戏规则,在这个时期不管用了。在之前的封建框架下,贵族的责任和义务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这同样是一种荣耀,平民是没有资格上战场的。拿破仑打破了这个规则,动员全民上了战场,不得不说在当时的普世认知下,这样的动员确实是一种降维打击。因此在这样的近代到现代的转化过程中,国家从原来的领主式的政权模式,逐渐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这种的想象共同体的政权模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在这样的封建领主式的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过程中爆发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传统的政治思维还在保有着过去的传统,但是民族国家这样一种意识一经点燃,就会被庞大的具有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群体里利用,来争取本民族的政治权力。哈布斯堡是旧时代的代表,这样的帝国有着传统政权继承的正当性。但是,当平民有了独立意识,开始将与自己相同的人群认定为一个具有政治实力的群体的时候,这种旧时代的政权正当性就受到了挑战。在这种从近代国家到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中,普通平民从原有的追求强大国家的安全保护的需求,慢慢转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群体力量,并通过这种力量寻求更多的权力;贵族则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从因为崇尚荣誉而获得更高的地位和特权,逐渐转向通过既有的优势去获取更多的财富。在这样两方力量的此消彼长的撕裂下,虽然奥匈帝国还有强大帝国的躯体,但是躯体内部的各个部分已经开始分裂。奥匈帝国在处理内部不同民族的矛盾问题上,处理的并不好。为了保持名义上的认同,给予了匈牙利民族太多的权力,而这反过来又成为帝国政治统一的掣肘,让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至少在军事上没有办法形成足够的合力,导致在几次战争中让自己失去了大国的地位。所以当我们回头在看这场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太多的时候战争是因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分歧已经无法调和,不同群体在内部已经不满足于各自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求对抗以及外界的帮助,逐渐导致了一个国家的撕裂,而在这种对抗和撕裂中,就埋下了战争的引信。一个火星,就会把这种撕裂中产生的压力,释放出来。而当这种释放在不断扩大的时候,所有在这中间想要得利的各方也不得不被卷入这个无法停歇的漩涡了。只是,奥匈帝国没有办法躲过这个漩涡,而同样这个漩涡又逼得奥匈帝国不得不亮出自己的底色。书里有有一句话,确实让人看了有些唏嘘:“政策是用来隐藏你真正实力的东西”。奥地利是个弱国,但会摆出强国的样子。只是,问题在于,如果一个弱者不认为自己是弱者,还抱着昨日的成就,而看不到最新的形式和变化,这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简单一点说,就是在一战前夕,奥匈帝国的军事演习的战术仍然是两方结成紧密的军团,枪上插着刺刀去和对方近距离作战,这岂不就是自己送上门去让人家闷着头打。热兵器时代,用着冷兵器时代的打法,技术和观念也不更新,再加上对于现代民族主义的认识不足 —— 还在用原来的强势国家瓜分弱势地区的思路来考虑自己的布局 —— 殊不知人家根本不跟你玩这套,让奥匈帝国一点点把自己推到灭亡的边缘。开战以后,奥匈帝国军队运转的混乱,军备的不足,参谋官没有实战的经验,士兵的缺少训练,对敌方的估计不足。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看出来了奥匈帝国对于战争的轻视和准备的不足。奥匈帝国对于战场的估计,显然不是现代国家应该有的样子。战略上的不确定,还在固守着自己是大过的执念;战术上的不确定,还在用过时的冷兵器时代的打法,结果遭到现代工业化武器的致命打击;战备上的不确定,让自己从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巨大的劣势。而最大问题则在于,军队的高层军官对于整个战场的估计不足,真是可叹,当故步自封的时候,失败也许就在所难免了。而他的对手,同样。战争打响以后,不论从哪方看起来,都是一地鸡毛。“有人说通往战争的路很宽,回家的路很窄。“奥匈帝国的部队还有那种老派军队的遗风,指挥官冲在一线,提振士气的是高喊着荣耀和尊严的口号。只是,无论怎样的口号,在热兵器时代的杀伤面前,都敌不过一排排倒下的肉身。俄罗斯的士兵则有一种求生的本能,背靠着壕沟向着冲上来肉搏的对手打完子弹。结果等敌人真正冲到面前的时候,壕沟里的俄国人同时高举双手投降。这哪是战争,不过是数字上的消耗。至于胜利,谁也说不好,前进或者后退,迂回或者包围,都让人看上去感觉是大家其实还没有想好这个仗应该怎么打。管他的,先打了再说,反正不打也不行了。消耗战开打了以后,倒下的总是人民。这本书确实读得没有那么细,毕竟对于那些历史的细节并不熟悉,所以在作者叙述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很快地理解。只是在这些零碎的信息中,获得了一种真切的体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无论是高层还是参加战争的士兵,其实都没太想好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毕竟究竟是什么问题,当初人们并没有想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下的奥匈帝国,其实有着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哈布斯堡深刻地推动了中欧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给予弱小民族保护,并鼓励各民族发展自身的文化,造就了经济与文化上的繁荣。王朝多元的统治方式,看上去陈旧过时,其实却为多国家联邦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先例。可以说,尽管存在种种缺陷,哈布斯堡的历史仍然为今日的欧盟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与教训。这样一个曾经辉煌、如今已成往事的国家,并不能简单地用 “守旧”“落后” 来加以评判。

          1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