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套神奇操控现实的积木,一场针对“三国迷”的连环追杀。是魔幻,是虚妄,还是真实的罪恶?

内容简介

某大学社团“海谷诗社”一行人驾车前往宅邸“七星馆”聚会。前任馆主是个“三国迷”,馆内放置了种种和诸葛亮有关的展品。随着馆主之子驾车撞下山崖,尸体被烧毁,馆内众人陷入恐慌……

推理作家白越隙意外得到一份手记,记载了小学生“阿海”通过操纵积木随心所欲改造现实世界的事,结尾处有一个孩童手掌大小的血印。在侦探谬尔德的建议下,他开始调查手记的内容及来源,从而渐渐接近一件离奇的命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人物表
  • 手记 积木花园
  • 一 朽木
  • 二 繁花
  • 三 斫木
  • 四 火花
  • 五 梁木
  • 六 绣花
  • 七 棺木
  • 八 散花
  • 九 神木
  • 尾声 花园积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优秀的国推处女作(无泄底)

    本书入围第七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很遗憾未能入围决选。在我看来,本书的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但作为一本国推的处女作,已经实属难得了,绝对的瑕不掩瑜。读完《后记》才得知,那时的作者白月系老师才 22 岁,看来国推崛起的征程又有了新生力量。读完全书,的确给人的感觉很像是 “岛田流”。一切情节为诡计服务,谜面惊人,解答意外。可以说本书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核心诡计。书中的核心诡计,并非是凶手对侦探的诡计,而更像是作者对读者的诡计,在这一特点上倒是和 “叙诡” 异曲同工。原想为这篇书评的标题命名为《七星馆事件》,但考虑到核心诡计…… 还是作罢。行文通过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双线展开。这两条线,起初并没看出明显的关联,直到全书过半,才有了交集。读者也能渐渐猜测出,两者之间的关联。通过目录,可以看出作者对每一章节的标题设计,是花了心思的。“朽木”、“斫木”、“梁木” 等 “木之线” 是第一人称的叙事线,“繁花”、“火花”、“绣花” 等 “花之线” 是第三人称的叙事线。手记的标题《积木花园》,尾声的标题《花园积木》,也是遥相呼应。诚意满满。书名《积木花园》同时也是书中手记的名字,一个出自小朋友之手的手记,也承载了本书很大一部分的 “谜题”。这种类似于 “书中书” 的创作形式,其实也不算少见,例如《三体》中云天明读给程心的那几则童话故事。但要处理得好也不算容易,所幸作者在书中处理得还不错。书中的 “三国” 元素 —— 准确的说是 “诸葛亮” 元素的 “比拟杀人”,也令人眼前一亮,非常的国风。“比拟” 的是诸葛亮的生平大事,例如八阵图、七擒孟获、空城计等。在 “本格” 的国推中看到中国古典元素,反正笔者对此是喜闻乐见的。还有一点笔者欣喜的是,作为一本国推处女作,本书倒没有那么多用 “书面用语” 呈现的对话 —— 当然不包括侦探谬尔德嘴中的话,毕竟那也算是符合侦探的人设。很多国推都会有这个问题,明明是人物对话,用的却是书面用语,读起来像是在读话剧剧本。甚至某句话、某个词,像是民国时期的作品,也使得很多地方显得矫揉造作。虽然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但实在容易出戏。奇怪的是,在阅读国外翻译来的作品,哪怕是有很夸张的 “翻译腔”,也很少会出戏,可能潜意识里就觉得,本来就是翻译来的作品。以上算是本书的优点,至于不足也浅谈几点,当然只是一孔之见。除了核心诡计,剩余的大部分诡计、推理和伏笔,都不甚出彩。诡计方面,包含了两个密室。其中第二个算是 “密室消失”,也和核心诡计密切相关,暂且不提。第一个 “空城计” 密室,阅读时就有预感,又是绝大多数国推中的密室类型 —— 机械密室。且 “空城计” 密室的解答,比较普通 —— 柯南中普通密室的风格。反倒是,伪解答中的 “推理”,看上去还不错。推理方面,也不算严谨,不少地方读起来会有一些想当然的成分。至于伏笔,除了手记的内容之外,也没有非常精彩的设计。内容方面,尤其是 “七星馆” 之外的内容描写,显得过于青涩。例如,书中对日常的描写,对人物的刻画,对事物的见解,有点过于平淡和浅层,乏善可陈。当然,也许…… 本书是岛田奖的参赛作品,可能原本是计划面向中国港台地区读者的缘故?原本对书中围绕《三国演义》的大段讨论,觉得有点繁琐。毕竟《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就连赏析或解读的作品,也不胜枚举。实在不想再在这里读这些所谓的讨论、评析甚至有阴谋论之嫌的脑洞。但…… 作者竟然和动机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于是便觉得也还不错。说到 “三国”…… 今年(2022 年)也有出版一本包含 “三国” 元素的国推 —— 呼延云老师的《空城计》,当然书中主要指的是同名京剧。呼延云老师作为国推的代表作家之一,无论是从作品风格,还是推理、伏笔、叙事等各方面能力,都已经比较成熟。总的来说,《积木花园》作为一本国推处女作,完成度和起点高度还是很不错的。希望作者能在完善逻辑推理和伏笔设计,优化内容描写和人物刻画的同时,能创造出更多、更具野心的核心诡计,带给读者新的惊喜。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上的诸葛亮与汉献帝身份互换,感觉这一个大胆的猜想就值很多分。聪慧的汉献帝以军师身份辅政蜀汉,实现抱负。平庸的诸葛亮以傀儡身份入驻汉室,牺牲自己换取蜀汉振兴,他真的,我哭死。把一些被世人共同认定的事实合理解构成其他版本,大胆且巧妙,同类的作品设定还有陆秋槎《元年春之祭》,再偏一点的话,也还有三津田信三《首无作祟之物》的一点影子。本书使用了暴风雪山庄模式、童谣杀人、建筑诡计、安乐椅侦探等元素,把故事的结构层次丰盈了很多,平地起高楼一般。侦探在书中列出了十几条问题,最后能够一一做出解答,太经典太有味了。若说缺点的话,那就是实现诡计所需要的条件太偶然、也太苛刻。所以开头的 “童话故事” 读起来让我有点云里雾里。其次就是太满了,出现的死者数量过多,另外机械诡计也是硬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23#2 并不太行的作品。噱头很吸引人,颇有些高开走的感觉,所谓十六个谜题一句话解决,更多程度上是作者的自嗨罢了。双线的人物描写都很有问题。解密线的两个人在毫无塑造的情况下登场,与其说性格,反而更接近于缺点的侦探形象根本立不住。案件线人物群像更是一塌糊涂,毫无特色也毫无逻辑…… 此外,故事的背景建立在了中国发展的大潮之上,试图用大事串联故事,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尝试,但作者显然对当时的现状并不是很了解,导致故事基础一开始就很薄弱,甚至最后的解答还不如《小时代》里的一把大火。三国噱头也是硬凑。还有一点就是作者的行文日式痕迹非常严重,文笔又过于稀松,导致看起来真的是没有多少乐趣。你见过哪两个三国迷聊天会说蜀国大将魏延的…… 你要给读者信息也不是这么给的!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新星出版社

        成立于1989年,新星以精品立社。旗下拥有“午夜文库”“幻象文库”两条重点产品线,是国内推理和科幻文学出版的领先平台。同时,策划推出了《重新发现社会》《传家》《失控》等一批非虚构类精品图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星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强大的作者、译者队伍。目前已经签约海内外作家、学者数百人,国际上近90%的推理小说大师均落户新星。新星拥有专业的翻译、编辑和设计团队,不懈努力,为读者持续推出图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