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7千字
字数
2014-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8亿亩耕地红线详解,有效提高耕地供给的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个久盛不衰的热点话题。人们关心耕地红线,实际上就是在关心自己的饭碗。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大批严肃、认真的研究成果,但仍不断有人质疑中国的粮食安全,特别是在海外,“中国崩溃论”频现报端,其中生态危机、耕地危机几乎是必定要涉及的题目。
本书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每一个分析都有根有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书中详细核对了大量经济数据,厘清了各种术语的定义,通过与世界各国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全面论证了我国当前耕地的供需状况,并给出了能有效提高耕地供给的具体政策建议,对于未来阶段我国保障耕用土地及粮食安全,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1章 18亿亩耕地红线和第二次土地调查
- 1.1 能守得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吗?
- 1.2 一石激起千层浪
- 1.3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目标和技术
- 1.4 土地调查的难言之隐
- 第2章 中国耕地数量的变迁
- 2.1 中国的土地资源和“胡焕庸线”
- 2.2 耕地数量变迁的四个阶段
- 2.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开荒高潮
- 2.4 大饥荒后的逆转
- 2.5 布朗冲击
- 2.6 1996年耕地数量的剧变
- 2.7 耕地统计的难点
- 2.8 不妨把耕地数量当作一个“黑盒子”
- 第3章 中国是否缺粮
- 3.1 中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
- 3.2 中国粮价稳定
- 3.3 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 3.4 中国粮食库存充足
- 3.5 生物燃料生产大国
- 第4章 耕地增减的原因剖析
- 4.1 耕地总量增减的主要原因
- 4.2 农业结构调整
- 4.3 耕地复垦、整理和开发大有可为
- 4.4 开发耕地的潜在空间
- 4.5 阶段性的退耕还林
- 4.6 耕地数量增减平衡表
- 第5章 节约使用建设用地
- 5.1 耕地红线和基本建设用地的矛盾
- 5.2 审批建设用地的分类
- 5.3 基本建设占用的耕地
- 5.4 单独选址建设用地
- 5.5 城镇村建设用地
- 5.6 住宅用地中廉租房比例太低
- 5.7 低效率的城镇面积扩张
- 5.8 拔苗助长,大建新城和开发区
- 5.9 工矿仓储用地中的效率问题
- 第6章 粮食单产上升减轻耕地压力
- 6.1 播种面积的结构发生巨变
- 6.2 单产上升,播种面积下降
- 6.3 单产上升减轻了耕地压力
- 第7章 宅基地与耕地
- 7.1 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
- 7.2 农村宅基地的定义和数量
- 7.3 农村居民点和城镇容积率
- 7.4 城乡土地利用效率比较
- 7.5 农民工市民化可能释放出来的宅基地
- 第8章 粮食的品种和用途
- 8.1 粮食的定义和分类
- 8.2 稻谷供需和用途
- 8.3 小麦供需和用途
- 8.4 玉米供需和用途
- 8.5 大豆供需和用途
- 8.6 各种粮食作物库存
- 8.7 各种粮食用途的构成
- 第9章 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
- 9.1 粮食自给率的定义
- 9.2 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自给率
- 9.3 谷物的自给率
- 9.4 狭义和广义的粮食自给率
- 9.5 口粮自给率
- 9.6 饲料、工业用粮与粮食安全
- 9.7 各国的粮食自给率
- 第10章 进口大豆引起的争论
- 10.1 进口大豆与帝国主义阴谋论
- 10.2 饲料需求推动大豆进口
- 10.3 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国
- 10.4 国际市场上的大豆进口国
- 10.5 国际市场上的大豆出口国
- 10.6 大豆贸易的市场机制
- 10.7 农民种田的决策原则
- 10.8 大豆单产最低
- 10.9 种大豆每亩利润最低
- 10.10 种大豆用工最少
- 10.11 进口大豆,出口大虾
- 10.12 大豆贸易的多赢格局
- 第11章 全球粮食生产潜能和国际粮价波动
- 11.1 全球粮食生产稳步上升
- 11.2 世界各国的国土和耕地面积
- 11.3 各国粮食单产
- 11.4 各国粮食生产的潜力
- 11.5 国际粮价暴涨的教训
- 11.6 国际粮价在2007年暴涨的原因
- 11.7 供求边际调整和粮价波动
- 11.8 国际粮食市场的主要参与方
- 11.9 国际粮价上涨赖得着中国吗
- 第12章 荒诞的粮食制裁
- 12.1 经济制裁的目标和手段
- 12.2 经济制裁的代价
- 12.3 经济制裁的六条戒律
- 12.4 历史上荒诞的粮食制裁
- 12.5 粮食制裁的焦点是口粮
- 12.6 中国遭遇粮食制裁的概率
- 第13章 进口粮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13.1 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 13.2 播种面积的优化配置
- 13.3 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
- 13.4 主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13.5 相对价格决定是否进口
- 13.6 大豆进口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 13.7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案模拟
- 第14章 粮食仓储系统改革
- 14.1 被忽视的粮食损耗
- 14.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14.3 粮食储运改革要有魄力,要有新思路
- 14.4 储粮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 14.5 粮仓的产权与管理
- 14.6 农民具有超凡的创造力
- 14.7 粮食储运系统改革势在必行
- 14.8 减少仓储损耗等于增加耕地
- 第15章 城镇化和住房需求
- 15.1 城镇住房总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
- 15.2 人均住房面积的远期目标
- 15.3 中国城镇化速度
- 15.4 城镇化推高住房需求
- 15.5 居民住宅的供给能力
- 15.6 居民住房对土地的需求
- 第16章 保护耕地,警钟长鸣
- 16.1 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 16.2 抑制土地财政的冲动
- 16.3 耕地质量不容忽视
- 16.4 因地制宜,群策群力,保护耕地资源
- 16.5 建立保护耕地的长效机制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