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汉代美食博主寻味岭南,吃出中华版图新认知。

内容简介

最贪吃的大汉使者唐蒙,来到了最会吃的南越之国。

这里食材丰富,简直就是饕餮之徒的梦想之地。然而,在美食背后,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种种波谲云诡,竟比岭南食材的风味更加复杂。

这个懒散的大汉使者,身陷岭南的政争漩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只有食物;唯一的破局之法,只有追求极致美食的心。

谁都没想到,那一缕微妙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国运,乃至于整个中华版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尾声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216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要以大局为重

    关于这本书的主角,郎中将唐蒙,《资治通鉴》《史记》《汉书》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稍微了解点汉史的人,对他的名字不会陌生。他被记载的标签主要有三。一是修缮五尺道,二是招抚夜郎侯,三是诚痴问询蜀枸酱来源。再转眼一看,这三项标签,被马伯庸编成了一部以蜀枸酱为线索的破案小说,属实有趣。但这也是第一部开头难以勾住人的马伯庸作品。可你往下看会越来越觉得有意思,包括作者如何出神入化地运用动词。不过,既然是打着食物旗号的书,那么书中让我馋到的地方,肯定是有的。最深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唐蒙和黄同采用不同蒸鱼方式较劲又被对方折服的桥段;其次,就是本书的「麦加芬母题」,蜀枸酱了。麦加芬母题源自电影导演希区柯克的电影技法,指在一部悬疑片的情节开始时,能引起观众好奇并进入情况的戏剧元素。如某一个物体、人物,甚至是一道谜。本小说中,角色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冥冥中皆在蜀枸酱的笼罩之下。书中说,蜀枸酱是微辣的。但实际上,当时辣椒尚未传入中国。蜀菜跟河北菜也没多大区别。所以这个酱中的微辣成分,要么是非辣椒的其它辛味香料制成;要么就正如马伯庸所说,酱里如何用料,是他虚构「敷衍成文」的。王朔《起初・纪年》中对蜀枸酱的描写,跟马伯庸的虽稍有出入,但却有一点是略同的,那就是蜀枸酱是毋庸置疑的除腥伴侣:「赵佗请唐蒙吃烧鹅,蘸碟中有一味酸酱,晶剔莹碧,果香浓郁,甚是适口,蘸肥鹅亦添风味去腥解腻,唐蒙喜爱,问这是什么酱,赵佗对曰:枸酱」。但纵使千金散尽,我们都吃不到史料记载中真实的枸酱了。因为没人知道原料是什么。虽如此,脑子却可以过把瘾。想象的力量无穷大。小说正是为大脑提供想象的丰富佐料。看完这本书之后,出于偶然,也找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数据:王朔的《起初・纪年》里,一共出现过三次「傻笔」。这三次,骂的均是《食南之徒》里的主角唐蒙。至于被骂的原因,大意是别人吐槽他瞎指挥。而事实究竟是什么,其实不重要。小说与代入感而已。这边的好人,在对岸看来,可能是大魔头;那边的坏人,在这里看来,可能是好菩萨。归根结底取决于视角。唐蒙到底是不是缺心眼,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从故事中,提炼出点什么东西、收获一些启发来,应用到现实。读完这本书,我收获的启发是:不要以大局为重。

      1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遐想

      以美食为载体,以想象为翅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食南渡,聊慰乡愁

        自赵佗据岭南几十载,汉天子终难按耐收复之心,蠢蠢欲行。只可惜,秦末汉初,战乱更迭,民不聊生,摆在大一统之前的课题先是休养生息。对于边疆难及之地,能安抚安抚,能怀柔怀柔,皆为心有余却力不足焉。幸得庄助携唐蒙南渡,从一罐蒟酱到南越归心,期间以南越王赵佗之死为主线,层层谜团随着 “不骗人的食物” 一一解开。只可惜了,小说中虚构的情节及人物,有情人终未成眷属。好在唐蒙曾经以 “大局为重” 失去,又在文末以 “大局为重” 再扳回一局。其中情节设计,美食描绘之绝妙,让人见字垂涎,联想翩翩。文中大篇幅的描写了岭南美食万千,虽鲜艳味美,却也抵不过赵佗大动干戈迁来的枣树,和那一口母亲熬的 “家乡味”。这才是让 “独在异乡为异客” 的孤家寡人,最感同身受,却又纠结万分的 “乡愁”。

          2
          评论
        • 查看全部525条书评

        出版方

        名田文化

        名田文化为知名作家马伯庸老师名下全资公司,全权代理马伯庸老师作品数字及有声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