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能从阿Q身上窥见民族根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先生历三十年沉淀而成的、再思考阿Q的全新学术专著。

全书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从学史论、典型论、悟性论、历史论等大的宏观视野入手,高瞻远瞩而又入木三分地剖析阿Q的言谈举止;从微观视角深入揭示了阿Q精神现象活泼而又异常深邃的含意;从各个发展历程考察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的种种变化。借助阿Q这一人物形象和世界文学中经典角色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奥勃洛摩夫比较,启迪读者对自己和宇宙重新进行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绪论: 鲁迅研究的深层视角
  • 鲁迅
  • 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现象学
  • 从精神现象学的深层视角研究鲁迅的设想
  • 首先聚焦透视阿Q
  • 学史论: 阿Q典型研究的历史回顾
  • 阿Q的诞生
  • 回溯20年代的最初反响
  • 看看鲁迅自己怎么说
  • 20、30年代的进展
  • 40年代的深化
  • 50年代初冯雪峰的“精神寄植说”与庸俗阶级论的泛滥
  • 50年代中期何其芳的“共名说”
  • 李希凡的驳难与论争的继续
  • “文革”夹缝中李何林的观点
  • 70年代末的复苏
  • 80年代初期陈涌的研究
  • 吕俊华等人对精神胜利法的探索
  • 研究视野的开放
  • 林兴宅的系统论观点
  • 全面分析《阿Q正传》的专著
  • 注重学术史的研究
  • 80、90年代的新趋向
  • 21世纪的要文
  • 再回到冯雪峰的“精神寄植说”
  • 典型论: 精神典型的概念界定与分析
  • 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
  • 阿Q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性
  • 精神幻觉与物质实境
  • 精神典型的具象性
  • 性格系统
  • 精神高于性格
  • 抽象与变形
  • 历史论: 中国历史上的精神胜利法和阿Q式的“革命”
  • 从学者到皇帝都认为“西学起源于中学”
  • 清朝战败后的自我圆场
  • 一个精神胜利法的小故事
  • 雷颐对晚清精神氛围的透视
  • 鲁迅长期的思考和酝酿
  • 中国历史上的“革命”
  • 艺术论: 轻灵、跳荡,举重若轻
  • 艺术特色
  • 一、短与长
  • 二、轻与重
  • 三、深与浅
  • 四、巧与拙
  • 所受影响
  • 作家条件
  • 文学后裔
  • 悟性论: 精神典型的接受美学与哲学启悟
  • “剥离”反省与联想反省
  • 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
  • 余论: 从阿Q典型研究史看鲁迅研究的方法论
  • 前沿意识与学术史研究
  • 面对原始的学术问题
  • 对思维方式与认识能力的反思
  • 结论: 《阿Q正传》作为哲学小说的精神反思意义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