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线教师追求教学变革,展示自我教学主张的实战丛书。

内容简介

学校教育如何对待不尽相同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持续保持学习动机,这是当今学校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本书是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为了实现“适应差异、满足需求,提升每一位学生发展品质”的办学目标,以变革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为切入点,在课题研究的助推下探寻适应学生差异、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长效机制。

教师擅长的是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实践教育意图,将教育理念自觉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因此,这本书不是学术著作,而是用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问题:当一个个基础、需求、兴趣不同的学生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前行的方向、发展的目标和努力的途径。

因而,本书是用教师的眼光去探讨教育的现实命题,是用负责的态度去表达改革的真实思想,是用纪实的笔法去记录课堂的重构组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写在前面 被重新定义的课堂
  • 前言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宇宙
  • 第一章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 第一节 真切关照每一个孩子
  • 一、个别化教学的意蕴
  • 二、个别化教学的价值
  • 三、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 第二节 一个也不能少
  • 一、IEP的理念与意义
  • 二、IEP的操作要点
  • 三、“不知道小姐”的个别教育计划
  • 四、“非常天才”的个别教育计划
  • 第三节 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
  • 一、弥补生命缺憾的教育
  • 二、静待花开会有时
  • 三、星星的孩子也闪亮
  • 第二章 谁规定的一节课只能40分钟?
  • 第一节 长课、短课皆相宜
  • 一、“长短课时”改革的必要性
  • 二、“长短课时”的有效实施
  • 三、“长短课时”改革的成效
  • 第二节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时重构
  • 一、一切为了学习
  • 二、突破40分钟的局限
  • 三、短课时(英语与阅读)联合课例
  • 第三节 课堂可以“短平快”
  • 一、“欣赏推荐”课
  • 二、“阅读讨论”课
  • 三、“成果展示”课
  • 第四节 不纠结的“长课时”
  • 一、“两节连排”不等于“两课时连上”
  • 二、有效探究活动需要长课时
  • 三、自然学科长课时教学的策略
  • 四、长课时的效应
  • 五、《物体在水中的浮沉》长课时课例
  • 第三章 有一种兴趣与年龄无关
  • 第一节 提供最充分的可能性
  • 一、什么是“混龄走班教学”
  • 二、为什么是“混龄走班教学”
  • 三、“混龄走班教学”的价值
  • 四、“混龄走班教学”的操作
  • 五、“混龄走班教学”的注意点
  • 第二节 让孩子们真正投入其中
  • 一、异龄互动,乐在其中
  • 二、读《老人与海》,品硬汉精神
  • 三、越名教而任自然
  • 第四章 走进没有分科的真实世界
  • 第一节 突破“学科”的限制
  • 一、统整:软化学科界限
  • 二、学科统整的模式建构
  • 三、学科统整的实践
  • 第二节 行走,也是一种学习
  • 一、“城市·成长”研学旅行
  • 二、沿着24路看上海
  • 三、男子汉与淑女之“野&雅行动”
  • 第三节 整个世界都是教室
  • 一、一机一杼织世界,一思一做丰课堂
  • 二、自然博物馆奇妙日
  • 第五章 逼近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
  • 第一节 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 一、分层教学的发展价值
  • 二、分层教学的发展原则
  • 第二节 带有适当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 一、分层走班教学实施原则
  •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具体操作
  • 三、分层走班教学的注意事项
  • 第三节 让小草和大树共享阳光雨露
  • 一、分层备课,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 二、怎样教好一般的学生
  • 三、动态把握,层中分层
  • 第六章 创造一间“魔法教室”
  • 第一节 支持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 一、新媒体技术与学习空间设计
  • 二、“魔法教室”的诞生
  • 三、“魔法教室”的奇迹
  • 第二节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一、微视频的运用
  • 二、“翻转课堂”的魅力
  • 第三节 没有“旁观者”的教室
  • 一、五个手指握成拳头
  •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 三、火焰高要注意安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