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2千字
字数
2022-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不吼不叫不唠叨的方式,更平和地面对自己和孩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帮助父母识别自己的焦虑情绪并进行自我调节,进而避免孩子因父母焦虑而出现一些问题的书。旨在让父母重视自己的情绪健康,改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避免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的父母会引发孩子出现抽动、焦虑、抑郁、强迫等问题,这不仅会让孩子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还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甚至会让孩子因此而受到欺凌。本书作者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接触了不少这样的案例,并通过帮助父母缓解焦虑,进而解决了其自身以及孩子乃至家庭的问题。
本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还提供了图文并茂的练习手册,便于父母自己练习,以及帮助孩子做亲子练习。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前言
- 第1章 会传染的焦虑情绪
- 你是焦虑的父母吗
- 自测1:一般的焦虑情绪
- 自测2:急性的焦虑情绪
- 自测3:由过度焦虑引发的强迫行为
- 自测4:焦虑产生的人际恐惧
- 自测5:焦虑产生的衍生问题
- 自测6:由焦虑产生的恐惧
- 你的焦虑来自哪里
- 焦虑的认知成分
- 焦虑情绪的感受
- 焦虑引发的身体不适感
- 焦虑会引发的行为
- 如何觉察你的焦虑情绪
- 第2章 你越平和,孩子越不容易失控
- 失控的孩子,焦虑的父母
- 情景1:父母照顾得细致入微,孩子很敏感
- 解析
- 无微不至的父母该怎么办
- 情景2:紧张不安与唠叨
- 咨询实录
- 解析
- 关于减少焦虑行为的练习
- 如何才能做到心平气和
- 平和教育与焦虑教育
- 如何做平和的父母
- 第3章 每个问题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焦虑的痕迹
- 过于严苛,教不出规矩的孩子
- 严格的背后是过度控制
- 过度控制的父母该怎么办
- 如何矫正曾被溺爱的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 你越急躁,孩子动作越慢
- 急躁的背后,是追求完美
- 急躁的父母如何与慢性子的孩子相处
- 当失控感来袭,父母该如何做
- 拳棍相加,只会养出更暴躁的孩子
- 暴躁的背后,是对自己的不满和自卑
-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吗
- 真正的“孝子”应该这样培养
- 一味地让孩子委曲求全,只会让孩子心理扭曲
- 讨好忍让的背后,是对人际交往的焦虑
-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同伴关系
- 父母如何减少对孩子与同伴交往过程中的过度担忧
- 第4章 孩子很焦虑,你该怎么办
- 孩子的焦虑表现各异
- 孩子焦虑情绪的表现,以及父母的应对原则
- 孩子的焦虑从何而来
- 如何帮助孩子调控焦虑情绪
- 步骤1:识别孩子的焦虑表现
- 步骤2:接纳孩子的焦虑情绪
- 步骤3:四周练习法,帮助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
- 步骤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缓解日常焦虑
- 第5章 如何避免将你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
- 允许孩子表现差一点,让他不压抑
- 解析
- 孩子出现抽动和强迫症状之后,父母常见的错误做法
- 不要常把“笨”挂嘴边,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
- 解析
- 何为学习困难
- 父母的评价决定了孩子的自信和自我评价
- 辅导孩子学习时,父母请淡定
- 多给孩子贴积极的标签,让他不再胆小懦弱
- 解析
-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焦虑
- 保持平和心态,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
- 解析
- 不要忽视孩子的求助信号
- 父母压抑,孩子易暴躁
- 如何帮孩子疏导情绪
- 不过多挤占孩子的业余时间,才能让他做到不拖沓
- 解析
- “勤快”父母养出“懒”孩子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