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庆大学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写,教材的选题经过专家在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中反复地论证和研讨,遴选了汽车行业面临紧迫挑战性的技术和话题。

内容简介

本书系包括七本教材,分别是:《汽车材料及轻量化趋势》《汽车动力总成现代技术》《汽车安全的仿真与优化设计》《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技术》《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中国汽车二氧化碳减排路径》和《电动汽车前沿技术及应用》。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先进的汽车设计理论和技术在车身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汽车发展遇到了环保、能源、交通等各个方面的诸多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从业者掌握和熟练运用核心设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套丛书可作为汽车设计的参考工具,也可作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及参考书。相信本套丛书对汽车行业相关领域的研究生、企业研发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会产生重要的启发作用。

目录

  • 电动汽车前沿技术及应用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1章 电动汽车概述
  • 1.1 电动汽车的定义
  • 1.2 电动汽车简史
  • 1.2.1 史前时代
  • 1.2.2 黄金时代
  • 1.2.3 黑暗世纪
  • 1.2.4 文艺复兴
  • 1.3 锂电产业
  • 1.4 挑战
  • 1.5 氢燃料电池汽车
  • 1.6 能源对汽车与环境的影响
  • 1.7 能量密度与汽车的续航能力
  • 1.8 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汽车充电电池概述
  • 2.1 电化学原理
  • 2.2 活性材料
  • 2.2.1 电压曲线
  • 2.2.2 正负极材料
  • 2.2.3 电解液
  • 2.2.4 惰性材料
  • 2.3 结构和形态
  • 2.3.1 电芯、模组和电池
  • 2.3.2 内部结构
  • 2.3.3 形态
  • 2.4 整车驱动
  • 2.4.1 Ragone图
  • 2.4.2 行驶里程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汽车动力驱动电机基础
  • 3.1 电磁场与磁性材料
  • 3.1.1 磁场的产生与电磁感应
  • 3.1.2 磁路
  • 3.1.3 电机中的磁性材料
  • 3.2 电-力转换
  • 3.3 驱动电机分类
  • 3.3.1 感应电机
  • 3.3.2 永磁同步电机
  • 3.3.3 开关磁阻电机
  • 3.3.4 不同电机类型的比较
  • 3.4 电机中的能量损耗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动力电机建模与控制
  • 4.1 电动汽车控制概述
  • 4.2 电机建模原理
  • 4.2.1 线圈的电磁感应
  • 4.2.2 直流电机模型
  • 4.2.3 交流电机建模
  • 4.3 电机控制
  • 4.3.1 直流电机控制
  • 4.3.2 交流电机控制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
  • 5.1 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
  • 5.1.1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分类
  • 5.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
  • 5.2 车用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 5.3 混合动力系统建模
  • 5.3.1 运动学模型
  • 5.3.2 准静态模型
  • 5.3.3 动态模型
  • 5.4 混合动力系统控制问题分类
  • 5.4.1 等效油耗的能量管理问题
  • 5.4.2 SOC的能量管理问题
  • 5.4.3 排放的能量管理问题
  • 5.4.4 瞬态工况油耗的能量管理问题
  • 5.4.5 结构参数影响的能量管理问题
  • 5.5 混合动力系统控制
  • 5.5.1 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
  • 5.5.2 基于优化方法的能量管理策略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汽车燃料电池基础和应用
  • 6.1 什么是燃料电池
  • 6.1.1 燃料电池的分类
  • 6.1.2 燃料电池的特点
  • 6.2 燃料电池的物理化学过程简介
  • 6.3 热力学电压Ethermo(或Erev)
  • 6.3.1 燃料电池的反应热(ΔHrxn)和电功(Welec)
  • 6.3.2 燃料电池的热力学可逆电压
  • 6.3.3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6.3.4 燃料电池的效率
  • 6.4 反应动力学和激活电压损失
  • 6.4.1 燃料电池电流与电位的实质
  • 6.4.2 燃料电池电流-电位的关系:Butler-Volmer方程
  • 6.4.3 燃料电池的TAFEL近似
  • 6.4.4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动力学概况
  • 6.4.5 改善阴极ORR动力学速度的方法
  • 6.5 燃料电池的电荷传输和欧姆损失
  • 6.5.1 电荷的传输
  • 6.5.2 欧姆电压损失
  • 6.5.3 聚合物膜的离子导电率
  • 6.6 燃料电池的物质传输和浓度损失
  • 6.6.1 极限电流密度
  • 6.6.2 浓度影响反应速度
  • 6.6.3 双极板中的气体传输
  • 6.6.4 气体扩散层的气体传输
  • 6.7 汽车燃料电池系统简介
  • 6.7.1 燃料电池堆
  • 6.7.2 燃料(H2)和空气供给系统
  • 6.7.3 燃料电池水管理系统
  • 6.7.4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燃料电池测试
  • 7.1 燃料电池测试参数及平台
  • 7.2 燃料电池性能测试技术
  • 7.2.1 电流-电压曲线测试
  • 7.2.2 电流中断法测试
  • 7.2.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7.3 燃料电池动态响应测试
  • 7.4 燃料电池电堆的加速测试
  • 7.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温启动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
  • 8.1 氢气的物质特性和安全性
  • 8.1.1 氢气的来源及物质特性
  • 8.1.2 氢气燃料的操作安全性
  • 8.2 氢气的生产及储存基本方法
  • 8.2.1 氢气的生产
  • 8.2.2 氢气的储存方法
  • 8.2.3 高压储氢和高压储氢罐
  • 8.2.4 材料储氢方法
  • 8.3 氢气储存的热力学原理
  • 8.3.1 压缩氢气储存方法所需要的能量
  • 8.3.2 基于材料储氢的热力学
  • 8.4 高压储氢罐的材料及结构
  • 参考文献
  •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法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智能汽车的发展和现状
  • 1.2 智能汽车的意义
  • 1.2.1 智能汽车对个人的意义
  • 1.2.2 智能汽车对交通系统的意义
  • 1.2.3 智能汽车对社会的意义
  • 1.3 智能汽车的分级
  • 1.4 智能汽车的关键技术
  • 1.5 智能汽车的技术路线
  • 1.6 智能汽车时代的来临
  • 第2章 智能汽车的系统构架与主要构成
  • 2.1 智能汽车的系统构架
  • 2.1.1 分层递阶式系统构架
  • 2.1.2 反应式系统构架
  • 2.1.3 混合式系统构架
  • 2.2 智能汽车的硬件系统构架
  • 2.2.1 智能汽车计算平台
  • 2.2.2 智能汽车常用传感器
  • 2.3 智能汽车的软件系统构架
  • 2.3.1 主机操作系统
  • 2.3.2 中间层运行框架
  • 2.3.3 应用层
  • 2.4 智能汽车的通信系统
  • 2.4.1 智能汽车车内通信
  • 2.4.2 智能汽车与V2X技术
  • 第3章 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
  • 3.1 相机模型与李群和李代数基础
  • 3.1.1 相机坐标系的定义
  • 3.1.2 欧式空间坐标转换
  • 3.1.3 李群和李代数基础
  • 3.2 KITTI数据集介绍
  • 3.2.1 KITTI数据集采集平台
  • 3.2.2 KITTI数据集的类型
  • 3.2.3 KITTI数据集的格式介绍
  • 3.3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道路理解方法
  • 3.3.1 道路环境理解算法架构
  • 3.3.2 基于特征融合的道路区域分割
  • 3.3.3 道路建模与随动方向滤波器
  • 3.3.4 基于置信度函数的道路标线识别
  • 3.3.5 基于粒子对滤波的道路线跟踪
  • 3.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基于机器学习和粒子滤波的前方车辆识别
  • 3.4.1 前方车辆识别问题与方法
  • 3.4.2 路面区域提取方法
  • 3.4.3 基于机器学习的车辆分层级联识别
  • 3.4.4 基于粒子滤波的多目标跟踪
  • 3.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6 本节小结
  • 3.5 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感知方法
  • 3.5.1 神经网络
  • 3.5.2 卷积神经网络
  • 3.5.3 CNN在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中的应用
  • 3.6 基于激光雷达的感知技术
  • 3.6.1 激光雷达基础
  • 3.6.2 LiDAR的外参数标定
  • 3.6.3 障碍物检测
  • 第4章 智能汽车紧急控制策略
  • 4.1 转向避撞效能及可行性分析
  • 4.1.1 避撞所需最短纵向距离
  • 4.1.2 不同避撞方式的安全收益
  • 4.1.3 不同避撞方式对环境感知能力的要求
  • 4.1.4 不同避撞方式对执行器的要求
  • 4.2 临界距离分析
  • 4.2.1 制动所需的最短纵向距离
  • 4.2.2 转向避撞所需的最短纵向距离
  • 4.3 自动紧急控制
  • 4.3.1 驾驶员触发型紧急转向辅助控制
  • 4.3.2 矫正型紧急转向辅助控制
  • 4.3.3 AEB算法的优化
  • 4.3.4 制动和转向避撞控制集成
  • 4.4 制动转向协调避撞控制
  • 4.4.1 车辆模型
  • 4.4.2 环境模型
  • 4.4.3 驾驶员模型
  • 4.4.4 制动转向协调避撞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汽车的导航定位技术
  • 5.1 基于高精地图的匹配定位技术
  • 5.1.1 高精地图VS传统导航地图
  • 5.1.2 高精地图的绘制与测评
  • 5.1.3 基于高精地图三维点云的车辆匹配定位方法
  • 5.1.4 高精地图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5.2 基于DR和MM组合的车辆定位方法
  • 5.2.1 航位推算技术
  • 5.2.2 地图匹配技术
  • 5.2.3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DR和MM定位信息的融合
  • 5.2.4 本节小结
  • 5.3 视觉里程计
  • 5.3.1 视觉里程计概述
  • 5.3.2 对极几何
  • 5.3.3 PnP算法原理简介
  • 5.3.4 直接法
  • 5.3.5 本节小结
  • 第6章 智能汽车试验验证技术
  • 6.1 智能汽车试验验证面临的挑战
  • 6.2 智能汽车试验验证技术的介绍
  • 6.2.1 智能汽车测试验证机理
  • 6.2.2 ADAS测试评价方法
  • 6.2.3 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评价方法
  • 6.3 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场
  • 6.3.1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场
  • 6.3.2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专用试验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智能汽车的挑战与未来
  • 7.1 智能汽车面临的挑战
  • 7.1.1 法律上的挑战
  • 7.1.2 责任判定上的挑战
  • 7.1.3 个人隐私权的挑战
  • 7.1.4 成本提高带来的挑战
  • 7.1.5 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厂商合作上的挑战
  • 7.1.6 汽车安全的挑战
  • 7.2 自动驾驶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 7.2.1 市场份额变化
  • 7.2.2 商业模式的颠覆
  • 7.2.3 人们思想的改变
  • 7.3 智能汽车发展策略
  • 7.3.1 信息系统
  • 7.3.2 识别系统
  • 7.3.3 控制系统
  • 7.4 可预见的未来
  • 7.4.1 关键的节点:2020年
  • 7.4.2 混合时代:2020~2050年
  • 7.4.3 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2050年以后
  • 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技术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1章 汽车尾气污染及排放标准概述
  • 1.1 汽车污染物排放来源、类型及影响
  • 1.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
  • 1.3 早期汽车尾气排放治理和美国联邦《清洁空气法》
  • 1.4 汽车尾气催化器的诞生、发展与普及
  • 1.5 世界各国汽车排放法规与标准概述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汽车催化剂基础
  • 2.1 催化剂基础知识
  • 2.1.1 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
  • 2.1.2 活化能
  • 2.1.3 转化率和选择性
  • 2.2 汽车催化剂的特点和主要成分
  • 2.2.1 汽车催化剂的活性物
  • 2.2.2 汽车催化剂活性物载体
  • 2.2.3 汽车催化剂涂层
  • 2.2.4 汽车催化剂的载体及特性
  • 2.3 汽车催化器的封装和布局
  • 2.3.1 密距耦合催化剂
  • 2.3.2 下游催化剂
  • 2.4 汽车催化剂中的传递与反应机理
  • 2.5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2.5.1 催化剂的理化性能
  • 2.5.2 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
  • 2.5.3 实验室催化剂性能测试
  • 2.6 汽车催化剂数学模拟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汽油发动机车辆尾气后处理技术
  • 3.1 汽油发动机尾气的产生和组成
  • 3.2 三元催化剂中的主要化学反应
  • 3.3 发动机空燃比和污染物在催化剂中的转化率
  • 3.3.1 氧气传感器
  • 3.3.2 氧储存材料
  • 3.4 三元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 3.4.1 氧化催化剂
  • 3.4.2 三元催化剂
  • 3.4.3 高耐久性的三元催化剂
  • 3.4.4 只含钯的三元催化剂
  • 3.4.5 现代三元催化剂
  • 3.5 降低冷启动排放
  • 3.6 冷启动排放催化剂
  • 3.6.1 碳氢化合物吸附催化剂
  • 3.6.2 冷启动氮氧化物吸附催化剂
  • 3.7 汽油车颗粒捕集器
  • 3.7.1 汽油缸内直喷发动机
  • 3.7.2 汽油直喷发动机颗粒
  • 3.7.3 汽油发动机产生颗粒物的组分
  • 3.7.4 汽油颗粒捕集器
  • 3.7.5 汽油颗粒捕集器和柴油颗粒捕集器的比较
  • 3.8 三元催化剂的耐久性和车载诊断系统
  • 3.8.1 催化剂的高温失活
  • 3.8.2 催化剂的中毒
  • 3.8.3 催化剂的快速老化
  • 3.8.4 车载诊断系统和催化剂的性能监测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柴油发动机车辆尾气后处理技术
  • 4.1 柴油车尾气排放特征和尾气后处理目标
  • 4.2 柴油氧化催化剂
  • 4.2.1 早期柴油氧化催化剂
  • 4.2.2 现代柴油氧化催化剂
  • 4.2.3 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氧化
  • 4.2.4 DOC对柴油后处理系统的温度调节
  • 4.2.5 二氧化氮的生成
  • 4.3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 4.3.1 转化率和选择性
  • 4.3.2 氨的吸附、解吸和泄漏
  • 4.3.3 氨和氮氧化物的比例
  • 4.3.4 氨泄漏催化剂
  • 4.3.5 SCR催化剂的种类
  • 4.3.6 尿素和氨气
  • 4.3.7 混合器
  • 4.3.8 尿素的沉淀
  • 4.3.9 SCR催化剂的耐久性
  • 4.3.10 SCR催化剂的发展
  • 4.4 柴油稀燃氮氧化物吸附催化剂
  • 4.4.1 LNT简介
  • 4.4.2 LNT工作原理
  • 4.4.3 LNT中氮氧化物的储存材料
  • 4.4.4 硫对LNT的影响
  • 4.4.5 LNT的转化产物
  • 4.4.6 LNT应用中发动机的控制
  • 4.4.7 LNT的发展和应用
  • 4.5 柴油颗粒捕集器
  • 4.5.1 柴油颗粒
  • 4.5.2 柴油颗粒捕集器简介
  • 4.5.3 柴油颗粒捕集器工作原理
  • 4.5.4 DPF颗粒吸附机理
  • 4.5.5 柴油颗粒捕集器的再生
  • 4.5.6 柴油颗粒捕集器对尾气中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 4.6 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设计与优化
  • 4.6.1 氮氧化物的转化,SCR还是LNT
  • 4.6.2 DPF和氮氧化物转化催化剂的相对位置
  • 4.6.3 SCR捕集器:结合SCR和DPF
  • 4.6.4 DFF还是cDPF
  • 4.6.5 几种常用的柴油后处理系统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汽车尾气排放的测试规程
  • 5.1 美国汽车尾气排放测试规程
  • 5.1.1 轻型车台架测试规程
  • 5.1.2 重型车发动机测试规程
  • 5.1.3 重型车整车测试规程
  • 5.2 欧洲汽车尾气排放测试规程
  • 5.2.1 轻型车台架测试规程
  • 5.2.2 重型车发动机测试规程
  • 5.3 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测试规程
  • 5.4 其他尾气排放测试规程
  • 5.4.1 轻型车测试规程发展(WLTP循环)
  • 5.4.2 重型车测试规程发展(WHSC和WHTC循环)
  • 5.4.3 实际道路排放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汽车尾气后处理技术的挑战和展望
  • 6.1 实际道路排放控制
  • 6.2 颗粒物排放的测量
  • 6.3 温室气体排放
  • 6.4 替代燃料车辆的排放控制
  • 6.4.1 生物柴油
  • 6.4.2 天然气
  • 6.4.3 乙醇
  • 6.4.4 液化石油气
  • 6.4.5 氢气燃料
  • 6.5 其他后处理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国汽车二氧化碳减排路径: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
  • 一、科学背景
  •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三、《京都议定书》
  • 四、“后京都”时代
  • 第二节 新的里程碑:《巴黎协定》
  • 一、开启全球气候治理新篇章
  • 二、《巴黎协定》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中国交通部门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 一、中国交通部门处于快速成长期
  • 二、中国交通部门面临多重挑战
  • 三、急需寻求同一框架下的综合解决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交通用能和排放研究方法学
  • 第一节 研究方法概述
  • 一、按照建模思路划分
  • 二、按照研究内容划分
  • 第二节 部门活动水平分析法
  • 第三节 IEA/SMP模型
  • 第四节 碳排放估算方法
  • 一、IPCC排放清单法
  • 二、部门排放估算法
  • 第五节 WTW分析法和GREET模型
  • 第六节 CO2浓度稳定廓线
  • 第七节 排放权分配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国交通部门CO2排放状况
  • 第一节 交通部门分类和范围界定
  • 第二节 中国交通部门CO2排放量估算
  • 一、单个交通部门CO2直接排放量估算
  • 二、单个交通部门CO2生命周期排放量估算
  • 第三节 交通部门CO2排放份额的计算与国际比较
  • 一、交通部门CO2排放份额计算
  • 二、交通部门CO2排放份额国际比较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2℃”温升目标下中国轻型车的减排目标
  • 第一节 汽车保有量模型预测
  • 一、模型设定
  • 二、参数选择
  • 三、求解模型
  • 四、模型预测
  • 五、结果分析
  • 第二节 CO2浓度稳定目标分解
  • 一、CO2浓度稳定目标的生成
  • 二、WRE_SMP模型的建立
  • 三、WRE_SMP模型的数据
  • 四、浓度稳定目标分解原则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2℃”温升目标下中国轻型车的减排情景
  • 第一节 基线情景
  • 一、情景假设
  • 二、CHINABAU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传统汽、柴油车进步情景
  • 一、550I稳定情景
  • 二、450I稳定情景
  • 第三节 生物质液体燃料替代情景
  • 一、燃料乙醇发展现状
  • 二、燃料乙醇资源潜力和产量预测
  • 三、B减排情景
  • 四、550BI稳定情景
  • 五、450BI稳定情景
  • 第四节 插入式混合电动车替代情景
  • 一、E减排情景
  • 二、EC减排情景
  • 三、E和EC情景比较
  • 四、550EI稳定情景
  • 五、550ECI稳定情景
  • 六、450EI稳定情景
  • 七、450ECI稳定情景
  • 八、550EI和450EI、550ECI和450ECI情景比较
  • 第五节 限制发展政策情景
  • 一、R0减排情景
  • 二、550RI0、450RI0稳定情景
  • 三、R1减排情景
  • 四、450RI1稳定情景
  • 五、R0和R1情景比较
  • 六、550I和550RI0情景比较
  • 七、450I、450RI0和450RI1情景比较
  • 八、450R1IB稳定情景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国其他车辆减排潜力分析
  • 第一节 其他车辆增长趋势与未来CO2减排重点
  • 第二节 重型货车的减排潜力分析
  • 一、保有量预测
  • 二、行驶里程
  • 三、燃料经济性
  • 四、替代燃料
  • 五、CO2减排潜力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其他交通部门减排潜力分析
  • 第一节 技术进步
  • 一、铁路运输
  • 二、民用航空运输
  • 三、水路运输
  • 四、管道运输
  • 第二节 结构优化
  • 第三节 管理创新
  • 参考文献
  • 汽车安全的仿真与优化设计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安全的发展
  • 1.2 汽车安全标准与法规概述
  • 1.2.1 国内外主要汽车安全技术法律法规体系
  • 1.2.2 国内外主要新车评估体系
  • 1.3 汽车被动安全研究
  • 1.3.1 被动安全基础理论
  • 1.3.2 被动安全系统开发
  • 1.4 汽车主动安全研究
  • 1.4.1 主动安全系统理论
  • 1.4.2 主动安全系统开发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面向汽车安全设计的仿真与试验技术
  • 2.1 法规驱动的汽车安全系统设计
  • 2.2 被动安全仿真与试验
  • 2.2.1 被动安全试验简介
  • 2.2.2 被动安全仿真建模方法
  • 2.2.3 碰撞仿真模型
  • 2.3 主动安全仿真与试验
  • 2.3.1 主动安全试验简介
  • 2.3.2 主动安全仿真建模方法
  • 2.3.3 主动安全仿真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面向汽车安全的模型验证与确认
  • 3.1 模型验证与确认概述
  • 3.1.1 模型验证与确认的基本概念
  • 3.1.2 模型确认度量
  • 3.2 面向动态系统的模型确认理论及方法
  • 3.3 国际标准组织(ISO)模型确认度量
  • 3.3.1 CORA度量
  • 3.3.2 EEARTH动态时间响应分析方法
  • 3.3.3 ISO整合度量
  • 3.4 ISO时间序列响应的典型应用案例
  • 3.4.1 儿童约束系统案例
  • 3.4.2 台车测试案例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面向复杂动态系统的模型确认
  • 4.1 多元动态系统的模型确认
  • 4.1.1 PCA主元分析
  • 4.1.2 MEARTH多元时间响应误差评估方法
  • 4.1.3 MEARTH确认实例
  • 4.2 不确定性多元动态系统的模型确认
  • 4.2.1 PPCA统计主元分析
  • 4.2.2 不确定性多元动态系统重复性误差分析和计算
  • 4.2.3 不确定性多元动态系统的模型确认量和阈值的选取
  • 4.2.4 不确定性多元动态系统的模型确认流程与碰撞实例
  • 4.3 贝叶斯模型确认
  • 4.3.1 贝叶斯网络
  • 4.3.2 模型确认中的贝叶斯网络
  • 4.4 模型外推理论及方法
  • 4.4.1 模型外推理论简介
  • 4.4.2 基于贝叶斯推理的内插和外推方法
  • 4.4.3 基于高斯过程建模的内插和外推方法
  • 4.4.4 基于Copula内插外推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数据不确定性的近似模型设计优化
  • 5.1 近似建模技术概述
  • 5.2 贝叶斯决策论
  • 5.3 考虑数据不确定性的贝叶斯指标
  • 5.3.1 贝叶斯指标推导
  • 5.3.2 贝叶斯指标物理意义及应用
  • 5.4 基于贝叶斯指标近似建模数值案例
  • 5.4.1 数学案例验证
  • 5.4.2 数据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 5.4.3 数据样本规模影响分析
  • 5.5 基于贝叶斯指标的汽车结构碰撞安全研究
  • 5.5.1 汽车安全仿真分析
  • 5.5.2 贝叶斯近似建模
  • 5.5.3 数据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 5.5.4 数据样本规模影响分析
  • 5.6 基于贝叶斯指标的汽车安全优化设计
  • 5.6.1 贝叶斯指标自适应建模
  • 5.6.2 应用案例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面向汽车安全的模型偏差修正优化策略
  • 6.1 模型更新方法概述
  • 6.2 高斯随机过程
  • 6.3 模型偏差修正方法
  • 6.4 基于模型偏差修正的数据不确定性量化
  • 6.4.1 数据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 6.4.2 数学案例验证
  • 6.5 面向汽车安全设计优化的模型偏差修正更新策略
  • 6.5.1 近似模型更新策略
  • 6.5.2 汽车正面安全碰撞应用案例
  • 6.5.3 汽车侧面安全碰撞应用案例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数据挖掘技术在汽车安全设计优化中的应用
  • 7.1 基于CART数据挖掘技术
  • 7.1.1 数据挖掘方法概述
  • 7.1.2 数学案例验证
  • 7.2 基于CART数据挖掘技术的汽车安全优化设计域识别方法
  • 7.2.1 优化设计域识别方法
  • 7.2.2 数学案例验证
  • 7.3 基于CART数据挖掘技术的汽车安全优化设计域识别算法
  • 7.4 基于CART数据挖掘技术的汽车安全优化设计应用案例
  • 7.4.1 优化设计域识别分析
  • 7.4.2 确定性多目标优化设计案例
  • 7.4.3 可靠性单目标优化设计案例
  • 参考文献
  • 汽车材料及轻量化趋势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自序
  • 推荐序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材料的发展历程
  • 1.2 汽车轻量化的驱动力及影响因素
  • 1.2.1 石油危机和油价
  • 1.2.2 燃油经济性法规
  • 1.3 汽车轻量化趋势
  • 1.3.1 轻量化材料
  • 1.3.2 汽车轻量化系统工程
  • 第2章 先进高强钢在汽车上的应用
  • 2.1 概述
  • 2.2 先进高强钢的发展
  • 2.3 发展先进高强钢的驱动力
  • 2.3.1 成本
  • 2.3.2 安全
  • 2.3.3 温室气体排放
  • 2.3.4 力学性能
  • 2.4 先进高强钢
  • 2.4.1 双相钢
  • 2.4.2 复相钢
  • 2.4.3 TRIP钢
  • 2.4.4 马氏体钢
  • 2.4.5 TWIP钢
  • 2.4.6 奥氏体不锈钢
  • 2.5 先进高强钢的应用
  • 2.5.1 先进加工工艺
  • 2.5.2 先进高强钢面临的挑战
  • 2.6 发展趋势
  • 2.6.1 第三代先进高强钢
  • 2.6.2 组织设计
  • 2.6.3 新工艺
  • 第3章 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
  • 3.1 引言与概况
  • 3.2 铝合金的命名系统
  • 3.3 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情况
  • 3.3.1 按照应用部位分类
  • 3.3.2 按照加工类型分类
  • 3.4 铝合金应用后的轻量化效果
  • 3.5 铝合金在汽车应用中的前景展望
  • 第4章 镁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1.1 镁合金概述
  • 4.1.2 镁合金对汽车轻量化的意义
  • 4.2 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 4.2.1 应用历史
  • 4.2.2 应用介绍
  • 4.3 镁合金在汽车应用上的局限性
  • 4.4 汽车用镁合金的发展趋势
  • 第5章 塑料
  • 5.1 车用塑料材料发展概述
  • 5.1.1 塑料材料的制备
  • 5.1.2 塑料的分类
  • 5.1.3 塑料的特性及应用
  • 5.1.4 塑料成型工艺
  • 5.2 塑料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上应用的典型案例
  • 5.2.1 材料研究
  • 5.2.2 结构设计
  • 5.2.3 制造可行性分析
  • 5.3 汽车用塑料发展趋势
  • 第6章 复合材料
  • 6.1 复合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
  • 6.1.1 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 6.1.2 复合材料在汽车中应用的历史和现状
  • 6.2 汽车用复合材料的主要种类
  • 6.2.1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 6.2.2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 6.2.3 金属基复合材料
  • 6.2.4 其他复合材料
  • 6.3 汽车用复合材料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6.3.1 汽车用复合材料面临的挑战
  • 6.3.2 汽车用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7章 现代车身连接技术
  • 7.1 概述
  • 7.2 熔化焊接
  • 7.2.1 电阻点焊
  • 7.2.2 激光焊接
  • 7.2.3 气体保护焊
  • 7.3 固相连接
  • 7.4 机械连接
  • 7.4.1 自穿刺铆接
  • 7.4.2 无铆钉铆接
  • 7.4.3 自攻螺纹连接
  • 7.5 结构胶粘接
  • 7.6 金属/非金属材料连接方法简介
  • 7.7 小结
  • 第8章 轻量化优化设计技术
  • 8.1 概述
  • 8.1.1 优化设计技术
  • 8.1.2 轻量化优化设计分类
  • 8.2 结构拓扑优化
  • 8.2.1 结构优化分类
  • 8.2.2 结构拓扑优化原理
  • 8.2.3 轻量化拓扑优化应用案例
  • 8.3 汽车用材优化
  • 8.3.1 汽车用材背景
  • 8.3.2 汽车用材趋势
  • 8.3.3 汽车用材与性能间的关系
  • 8.4 工艺设计优化
  • 8.4.1 轻量化工艺设计概述
  • 8.4.2 典型轻量化工艺
  • 8.4.3 轻量化工艺优化应用案例
  • 8.5 小结
  • 汽车动力总成现代技术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自序
  • 推荐序
  • 前言
  • 第一章 动力总成综述
  • 第一节 动力总成的定义与构成
  • 第二节 动力总成的发展简史
  • 第三节 动力总成的功能、要求与未来趋势
  • 第二章 内燃机原理与设计
  • 第一节 内燃机性能指标与参数
  • 一、指示性能指标
  • 二、有效性能指标
  • 三、强化程度指标
  • 四、经济性指标
  • 五、排放性能指标
  • 第二节 内燃机性能指标强化与改善
  • 第三节 内燃机原理简介
  • 一、内燃机理论循环
  • 二、内燃机实际循环
  • 第四节 内燃机热平衡与能量管理
  • 第五节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与受力分析
  • 一、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
  • 二、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
  • 第三章 内燃机现代研究及方法
  • 第一节 内燃机燃烧概述
  • 一、汽油机燃烧过程分析
  • 二、不正常燃烧现象
  • 三、燃烧速度
  • 四、先进汽油机燃烧技术
  • 第二节 材料与制造概述
  • 一、铝合金
  • 二、镁合金
  • 三、钛合金
  • 四、汽缸盖材料研究
  • 第三节 CAE方法与应用
  • 一、CAE与内燃机
  • 二、内燃机工程CAE分析的常见种类
  • 三、内燃机工程CAE分析的具体应用
  • 第四章 动力总成的未来之路
  • 第一节 动力总成与能源和环境
  • 第二节 新能源动力总成路线探讨与生命周期评价
  • 一、汽车动力总成技术中“新能源”的概念和发展
  •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学
  • 三、替代燃料和新能源动力总成的生命周期评价: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例
  • 第三节 新型动力总成:从实验室到真实世界
  • 第四节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