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5千字
字数
2013-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佛学智慧助人生旷达,希阿荣博上师启迪日常修行。
内容简介
佛教里认为存在本身便是苦,苦里有嫉妒、嗔恨、虚荣、淫逸、杀生等等,尽管如此,我们却可以通过掌握佛学的智慧而让人生变得旷达,可以始终保持一颗宽容、悲悯、善良的心去与这个世界相处,我们的周遭的事物也会变得庄严和美好起来。这本书讲的就是这样一种让人生变得庄严和美好的智慧,希阿荣博上师修行造诣之深、严谨的佛学学识,让他能够结合最寻常事物生发出微言大义,启迪我们的日常的修行开悟之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生命这出戏
- 同样的因缘无法重现
- 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更容易感受到安乐
- 苦,源自烦恼和业
- 世间万物万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
- 缘起,在更深刻的层面上是指万法以妄心而起现
- 空性见与持戒
- 修行,是改变态度和行为
- 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 第二章 生命的平等
- 平等: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 戒杀:人不是非要靠杀害其他众生才能活下去
- 放生:哪怕只能救护一个生命,也是有意义的
- 普贤:尽己所能去帮助一切众生
- 第三章 生命的依怙——皈依浅释
- 皈依的基础:只要对三宝有信心就可以皈依
- 皈依的对境: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 皈依的发心:自利利他
- 皈依的方式:誓言与修行
- 皈依佛宝:圆满的智慧、慈悲的力量
- 皈依法宝:三藏与三学
- 皈依僧宝:皈依僧团,不是单独皈依某个僧人
- 第四章 同生极乐国——往生四因浅说
- 有世界名曰极乐
- 明观福田:念佛念净土
- 积资净障:积累资粮、清净业障
- 发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 发清净愿:愿生彼国、花开见佛
-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有信有愿
- 显密共同的法门
- 第五章 生命可以改写——有效净障之关要
- 业的相续:轮回由业而生
- 如意宝珠:金刚萨埵修法中较为简略的一种
- 皈依和发心:外依止力与内依止力
- 观想和祈祷:如何观想金刚萨埵圣尊?
- 行动对治:我们不能同时既向左又向右
- 回向:使善根永不枯竭
- 百字明:一切善逝的智慧精华
- 第六章 微言博义——堪布个人微博选编
- 只要内心还有贪嗔痴,苦就无所不在
- 当内心没有太多烦恼
- 失去亲人不是你的错
- 无常不是消极的
- 因为执著,失去显得格外痛苦
- 与其为结果大喜大悲,不如在前谨慎用心地取舍善恶
- 都是父母百般疼爱养大的孩子
- 对人对事对生活都要有耐心
- 把养家糊口的工作也看成是自己积累福德的途径
- 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一亩田:慈悲心的力量
- 施者比受者有福
- 莫把全副身心都用在经营生计上了
- 守住内心的善良
- 我们没有辜负这一场母子的缘分
- 应该像对待现在的母亲一样对待众生
- 每个人都或远或近是另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 把学佛看成是向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
- 每一朵花都包含着整个春天
- 逢苦不忧
- “搔痒令人快乐,摆脱瘙痒更快乐;满足欲求令人快乐,摆脱欲求更快乐。”
- 佛门有教无类,有求必应
- 学佛是要真做工夫的
- 逐渐发现自由的真正含义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文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