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在极具张力的氛围中给读者展示了出一幅精彩的历史画卷。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长时段理论,研究的时间段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一直到场20世纪三十年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这种“长时段”和小地域的结合使得这本书能挑战一般著作的历史分期,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朝代和政权的恒久。作者对麻城地方史的细致研究,还使得本书深化了前人对地方社会的认识,在叙事中凸显各阶层对暴力的感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暴力的社会生态
  • 人口
  • 战利品
  • 中心与边缘
  • 城镇和乡村
  • 常规的暴力
  • 逃跑新娘的案例
  • 抗争
  • 国家暴力
  • 第二章 明王
  • 蒙古统治下的麻城
  • 红巾军
  • 宗教、阶级和民族
  • 逃难
  • 第三章 繁荣时代
  • 农业商品化
  • 宗族的发展
  • 邹来学对儿子的忠告
  • 功名与做官
  • 第四章 异端
  • 麻城走上中心舞台
  • 梅国桢和1570年税收改革
  • 耿定向与黄安县的设立
  • 周氏兄弟与龙湖
  • 李贽来到麻城
  • 李贽与麻城的宗族争斗
  • 李贽与明王朝衰落
  • 第五章 在虎口之中
  • 奴役
  • 梅之焕与麻城的东林党运动
  • 奴仆叛乱
  • 梅之焕归乡
  • 筑城防御
  • 蕲黄四十八寨联盟
  • 第六章 灭绝
  • 汤志和乡村自保会
  • 改朝换代
  • 联盟的复兴
  • 效忠与地方主义
  • 改朝换代与个人解放
  • 第七章 东山叛乱
  • 麻城家族捱过征服年代
  • 三藩之乱中的麻城
  • 刘君孚会见于成龙
  • 保甲、民团和山寨
  • 东山的多事之秋
  • 阶级战争
  • 作为记忆与历史的东山叛乱
  • 第八章 天国
  • 学术复兴
  • “盛世”中的麻城
  • 余雅祥、胡林翼与鄂军
  • 肃清
  • 焦土
  • 全面军事化
  • 叛乱中的叛乱
  • 重建与纪念
  • 第九章 现代性的间奏
  • 麻城作为边缘地带
  • 改良
  • 政权更替
  • 谘议局里的谋杀
  • 夏斗寅的崛起
  • 混乱
  • 第十章 鼎沸
  • 经济崩溃
  • 激进的一代
  • 政治夺权
  • 全面军事化
  • 激进分子夺权
  • 麻城惨案
  • 第十一章 幼稚
  • 夏斗寅返回家乡
  • 性别之战
  • 对激进一代的再教育
  • 黄麻起义
  • 第十二章 灭绝回归
  • 地方自治的间奏
  • 清乡
  • 麻城的“新生活”
  • 游击战争与鄂豫皖苏区的兴起
  • 围剿
  • 清算
  • 被遗弃的麻城
  • 结论
  • 缩略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索引(页码为原版书页码)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杀贼致果之思

    其实不太明白这一句是什么意思,但读完此书,感叹复杂又简单的人性,在群体氛围的裹挟下,展现出最暴力的一面,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文化,甚至变成了文化内核。本书至今竟然无人写书评,看来也是冷门。知道这本书,还是因为得到超级用户 @邱梓航的推荐。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思考很深刻,金句也颇多,在我看来,这一部分写得极好,甚至都不需要去看最后的结论了。麻城离武汉 100 公里,我曾在一个下雪天和朋友驱车前往,并匆匆赶回武汉。后来读到此书,心里在胡乱想:难道这个麻,乃是杀人如麻的麻?其实二者完全没有关系。湖广填四川,麻城经历了数百年的移民史,而后在中华大地最后一次刀兵相见中不断撕扯,再到如今内敛到骨子里的湖北人特有的狠劲和韧劲,这是值得我们多一点了解的麻城。而几乎每个地名后面,也都有类似的故事。本书评分:4 星。 作者的思想远不止于纸面上的文字,他自己所思所见的还可以有更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汉学家罗威廉继《救世》之后的又一力作。是长时段、小地域和大历史的有机结合,为读者理解中国农民起义和土地革命提供了细而深刻的个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浓缩的中国基层社会的政治生活局面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