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1千字
字数
2021-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多科学的角度,来考察法律制度的运作及相关法律人的行为模式。
内容简介
它不仅介绍当代西方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并基于中国的经验材料,展示出如何将中国的经验事实同当代的法律与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
此外,本书试图在已有的理论之上,作出独特的理论贡献。它试图为理解中国的法律制度的发展及运作和法律的性质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为当下中国的法学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贺欣教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中文世界的读者。通过生活化的事例和社会现象揭示法律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
目录
- 版权信息
- 享受写作(代序)
- 第一章 导言
- 什么是法律与社会科学?
- 聚焦于“是什么”
- 法律制度的概念
- 三类研究
- 第二章 视角转换
- 反向视角
- 比较中的鼠药
- 法律不过是信息
- 街头的研究者
- 第三章 范式突破
- 法治,不过是男性的需要
- 当法律意识遭遇女性
- 大众的法律意识
- 隔离与治疗
- 以眼还眼
- 程序=正义?
- 法律与秩序
- “伤害”是客观的吗?
- 法律多元和“私了”
- 第四章 学科碰撞
- 司法如何讲政治?
- 来自语言学的冲击
- 话语中的权力
- 话语的交锋
- 盲从权威
- 第五章 边界开拓
- 斗鸡人看法律
- 当公路的尘灰弥漫时
- 纠纷的归责与转化
- 提出诉求
- 关系型叙述
- 文化还是制度?厌诉在日本
- 家庭暴力能帮受害人离婚吗?
- 第六章 治学之道
- 有趣的研究
- 在失望的田野上
- 没法教的技艺
- 八仙过海:如何进入田野?
- 负向沉迷——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写作
- 做好选题的准备:买一送一的离婚判决
- 文献综述需要工蜂还是侦探?
- 顺藤摸瓜
- 理论“佐料”
- 柳暗花明
- 概念与命题
- 第七章 发表之术
- 不发表,等于零
- 战术上重视敌人
- 发球与选题
- 十年磨一剑——谈英文写作
- 往球门里踢——谈何时下笔
- 盘带还是传球?——谈行文的节奏
- 稿投何刊?
- 抓住项目评审人的瞳孔
- 缅怀梅丽老师(代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