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适合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爱好者。

内容简介

《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7:微距北京旧城》以“微距空间随机取样”研究方法,对北京旧城中87个地块进行了共时态研究,以此还原了当今北京旧城的整体空间状况;为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地认知当代北京城市空间提供一种研究视角和平台,探索了整体提升北京旧城空间品质的理论和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总序 微观北京&广角北京
  • 序言 微距下的真实
  • 混搭X1Y5
  • “死地”X1Y8
  • 人来人往的商贸空间X1Y9
  • 留园X1Y10
  • 少见的护城河X1'Y1'
  • 进不去的街头绿地X1'Y3'
  • 小绿地大世界X1'Y4'
  • 车吃人X1'Y5'
  • 街道空间决定城市品质X1'Y6'
  • 篮球场的悲剧X1'Y7'
  • 远离“静土”的课室楼X1'Y8'
  • 城区中的“废地”X1'Y9'
  • “钢架”胡同X2Y2
  • 槐柏树街话市树X2Y4
  • 细致的设计 悲催的结果X2Y5
  • 城市失忆X2Y6
  • 江山如此多“交”X2Y7
  • 空间阻隔X2Y8
  • “话题”立交桥X2Y9
  • 寂寞的绿洲X2Y10
  • “临时”建筑X2'Y4'
  • 普通建筑X2'Y5'
  • 逝去的武定侯宅X2'Y6'
  • 原生态空间X2'Y7'
  • 马路上的大槐树X2'Y8'
  • 三块板道路X2'Y9'
  • 胡同故事X3Y3
  • 胡同“名”垂青史X3Y6
  • 隐藏的基础设施景观X3Y10
  • 居者有其屋是不够的X3'Y2'
  • 大杂院X3'Y3'
  • 串连购物空间X3'Y5'
  • 街道的失落X3'Y7'
  • 停车场及监督亭X4Y4
  • 我拆-我拆-我拆拆拆X4Y5
  • \"919\"的困惑X4Y10
  • 陶然众乐乐X4'Y1'
  • 高效率的操场X4'Y3'
  • 机动车交通与旧城X4'Y9'
  • “囧”空间X5Y5
  • 神秘的空间X5Y6
  • 北海边的念珠X5Y8
  • 珍惜既有的“有序”X5'Y3'
  • 宏大广场的日常活动X5'Y4'
  • 栏杆的故事X5'Y5'
  • 保和殿X5'Y6'
  • 转换功能的寿皇殿东配殿X5'Y7'
  • 运送垃圾X5'Y8'
  • 杂院X5'Y9'
  • 封闭的单位X6Y3
  • 兼容并蓄X6Y6
  • 封闭的文物建筑修缮X6Y7
  • 胡同的消失X6Y8
  • 胡同游X6Y9
  • 不可调查的调查X6Y10
  • 世遗和奥遗X6'Y2'
  • 精心设计微环境X6'Y4'
  • 名人故居保护X6'Y6'
  • 矛盾中求保护X6'Y9'
  • 没(煤)有污染X7Y7
  • 四合院旅馆X7Y8
  • 空间分割X7Y10
  • 旧城中的高架桥X7'Y2'
  • 环割树木X7'Y3'
  • 城墙遗址公园X7'Y4'
  • 严格管理之道X7'Y5'
  • 走向荒芜的胡同X7'Y7'
  • “坑”X8Y2
  • 领域感的形成X8Y4
  • 地铁口X8Y5
  • 十字路口X8Y6
  • 空载出租车X8Y9
  • 最后的南城X8'Y2'
  • 五岔路口X8'Y4'
  • 单位大院X8'Y5'
  • 井盖X8'Y8'
  • 空间兼容性X9Y3
  • 空间的可识别性X9Y5
  • 宠物空间X9Y8
  • 垃圾桶X9Y9
  • 标志性空间X9Y10
  • 首都“国境”X9'Y6'
  • 报刊亭X9'Y8'
  • 高深莫测的地块X10Y5
  • 寂静与喧嚣X10Y8
  • 交通标识及分隔带X10Y9
  • 丁字路口X10Y10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