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半个世纪以来,又有几本近代史著作超过了它?当今专为获奖的“皇皇巨著”,统统加起来也不及这本书的分量。 ——何炳棣

内容简介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写于抗日战争危急关头的1938年,为对国家前途关心的民众和青年撰写。作者从以史为鉴出发,由外交内政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改革内政的各种方案,表现了寻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全书叙事脉络清晰,没有枝蔓,行文情至感人,好读易懂,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

本次整理出版,还收录《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等四篇文章,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所以书名也改为《中国近代史新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跟大师学国学”出版缘起
  • 写在前面
  • 中国近代史
  • 总论
  •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 一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 二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 三 东西对打
  • 四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 五 不平等条约开始
  • 六 剿夷派又抬头
  • 七 剿夷派崩溃
  •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 一 旧社会走循环套
  • 二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 三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 四 洪秀全失败
  •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 一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 二 步步向前进
  • 三 前进遇着阻碍
  • 四 士大夫轻举妄动
  • 五 中日初次决战
  •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 一 李鸿章引狼入室
  • 二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 三 顽固势力总动员
  • 四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 五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 六 军阀割据十五年
  • 七 贯彻总理的遗教
  • 中国与近代世界
  • 第一篇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 一 中西方关系发生变化
  • 二 欧洲人的蚕食
  • 三 葡萄牙设法通商
  • 四 国外殖民势力更替
  • 五 康熙帝的外交
  • 六 外交策略不进反退
  • 七 马戛尔尼来华
  • 八 英国输入鸦片
  • 九 鸦片战争前后
  • 十 “抚夷”的难题
  • 十一 “剿夷”外交的代价
  • 十二 俄罗斯侵吞国土
  • 十三 自强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 十四 尾言
  • 第二篇 琦善与鸦片战争
  • 一 引言
  • 二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军事关系
  • 三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外交关系
  • 第三篇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
  • 小引
  • 一、俄国的远东发展
  • 二、中俄初次在东北的冲突
  • 三、尼布楚交涉
  • 四、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
  • 五、俄国假道出师与胁诱割地
  • 六、俄国友谊之代价
  • 第四篇 南京的机会与日本的“和平”
  • 一 小序
  • 二 “九一八”的责任问题
  • 三 国联调查团所指的路
  • 四 南京的机会
  • 五 热河失守以后
  • 六 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
  • 七 这一次的华府会议
  • 八 我们目前对于中央最要的希望
  • 九 “九一八”——两年以后
  • 十 国际现势的分析
  • 十一 论“日本和平”
  • 十二 经过“满洲国”
  • 十三 民族复兴的一个条件
  • 十四 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