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地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思想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要联系当代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也要联系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脉络。

本书着力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重大特点;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社会功能、社会基础、领导力量、推进过程、推进方式;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中,分别揭示民主法治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另外,还阐述了民主法治与人权事业、党的领导等之间的内在关联。对这些问题的理论阐述,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共同说明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在当今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什么要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什么样的民主法治、怎样建设民主法治、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而说明民主法治理论的“中国特色”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特色”等。借此希望本项研究能为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为丰富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对依法治国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起到一点积极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主法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主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关于国家与法的本质和形式
  • 三、关于国家权力与法的职能
  • 四、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 五、关于法的价值目标
  • (一)自由、纪律与法
  • (二)公平、正义与法
  • (三) 平等与法
  • (四)权利、义务与法
  • 六、关于国家与法的相对独立性
  • 第二节 列宁的民主法治思想
  • 一、关于专政与民主
  •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对法制的需要
  • 三、关于法律的创制
  • 四、关于严格执法和守法
  • 五、关于法律监督的法治意义
  •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民主法制观
  • 一、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理论
  • 二、有关国家政体的理论
  • 三、有关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
  • 四、有关法律和法制的理论
  • (一) 关于法律的一般原理
  • (二) 立法
  • (三)法的实施
  • (四)宪政与宪法
  • (五)刑事法律
  • 五、依法治国问题的初步提出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形成
  • 第一节 邓小平与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的关联
  • 一、改革前与改革后的两个时期不能割裂
  •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 (一)坚持毛泽东的国家理论,尤其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二)强调民主法制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党的领导
  • (三)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三、邓小平发展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的背景
  • 第二节 提出新时期法制建设基本方针
  • 一、揭示制度问题的根本性和全局性
  • 二、揭示“人治”的表现及危害性
  • (一)反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个人崇拜
  • (二)反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家长制
  • (三)反对权力过分集中
  • (四)反对破坏民主集中制
  • (五)破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 (六)党和党员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 三、提出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
  • 第三节 从大局出发认识法制建设
  • 一、“两手抓”理论提升了法制的实践功能和地位
  • 二、在经济建设大局中认识法制建设
  • 三、在民主政治大局中认识法制建设
  • (一)在民主的前提和框架下理解法制
  • (二)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进行法制改革
  • (三)从改革和发展的高度要求法制体现改革精神
  • 第四节 提出社会转型初创期的法律价值观
  • 一、从专政角度强调法制的惩罚性价值
  • (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严打”就是专政
  • (二)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 (三)重视死刑的惩罚威慑作用
  • 二、强调法制的平等价值
  • (一)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二)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的社会平等观
  • 三、突出法律的稳定秩序价值
  • (一)民主法制建设要稳步推进,搞民主不能影响稳定
  • (二)深刻认识社会稳定与民主、经济建设的关系
  • (三)深刻认识“安定团结”与“生动活泼”的关系
  • (四)重视法制实现社会安定团结的秩序功能
  • 四、开始重视法律保障权利的价值
  • 五、重视法律监督制约权力的价值
  • 六、提出判断“良法”的根本政治标准
  • (一)法律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 (二)法律是否有利于人民幸福
  • (三)法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第五节 重新阐释法的社会主义本质
  • 一、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角度理解法的本质
  • 二、从发展生产力角度理解法的本质
  • 三、从增进人民幸福角度理解法的本质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一节 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 二、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内涵
  • (一)依法治国是人民依法治理
  • (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治国
  • (三)确立宪法法律的至上性
  • (四)依法治国是依“良法”治国
  • 三、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
  • 四、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
  • (一)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 (二)依法治国要与依法执政相结合
  • 第二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认识法治建设
  • 一、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中定位法治
  • 二、法治的政治基础在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一)“三者统一”论的提出
  • (二)在“三者统一”中理解依法治国的政治前提
  • 三、法治的经济基础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四、法治的文化基础在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一)先进文化建设的法治意义
  • (二)法治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 五、法治的社会基础在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六、法治的自然生态基础在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七、小结
  • 第三节 形成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法律价值观
  • 一、法治导向的法律价值观的兴起
  • 二、法的发展价值进一步丰富
  • 三、法律的平等价值进一步展开
  • 四、法律的权力制约价值受到重视
  • 五、法的人权价值凸显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视野下的人民与人权
  • (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本与人权
  • (三)发展人权要考虑国情条件
  • 六、法的公平正义价值得以提升
  • 第四节 树立法治理念,培育法治信仰
  • 一、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 三、培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
  • 第五节 建设法治中国
  • 一、“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
  • 二、法治中国建设的方法论原则
  • (一)坚持推进法治正确的政治方向
  • (二)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 (三)积极借鉴外国有益经验,顺应社会发展规律
  • (四)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
  • 三、法治中国建设的“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 (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 (五)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 四、法治中国建设的四大核心任务
  • (一)科学立法
  • (二)严格执法
  • (三)公正司法
  • (四)全民守法
  • 五、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方式
  • (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 (二)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树立宪法权威
  • (三)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 (四)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要求和核心立场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 一、现代法治概念的基本内涵
  • (一)法治概念的指称范围
  • (二)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 (一)宪法法律至上
  • (二)立法科学民主
  • (三)行政执法公正严格
  • (四)司法独立公正
  • (五)监督高效有力
  • (六)全民守法尊法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的核心立场
  • 一、坚持依法治国与基本国情相结合
  • (一)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特点
  • (二)基本国情的法律要求
  • 二、坚持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相结合
  • (一)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的密切联系
  • (二)人民民主对依法治国的意义
  • 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相结合
  • (一)党治国理政必须依法执政
  • (二)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
  • (三)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
  • (四)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 四、坚持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相结合
  • (一)确立人的平等尊严和平等人权
  • (二)全面贯彻平等原则
  • (三)程序符合正义
  • 五、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经济建设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
  • (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四)发展要以人为本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特点
  • (一)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需要实行市场经济
  • (一)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征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
  • 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 (一)以社会主义法确立和保护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权利
  • (二)社会主义法治培育市场体系,并保证市场运行的法律秩序
  •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与法治
  • (一)确认和保障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二)确认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与法治
  • (一)按劳分配
  •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 (三)其他分配方式
  • 第三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民主法治
  • 一、中国需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一)培育和发展能够引领经济长期增长的新兴战略性产业
  • (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协调区域发展
  • (三)抓好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四)推进城乡统筹,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
  • (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 二、运用社会主义法治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分配
  • (一)运用社会主义法治手段促进经济发展
  • (二)运用社会主义法治手段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政治建设
  •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要义
  • (一)民主就是人民主权
  • (二)民主是多数人的专政
  • (三)民主与自由、平等
  • (四)民主与集中
  • (五)民主与法治
  •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与提出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三者统一”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建设
  •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一)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途径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法治化
  •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性质和价值
  •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内涵
  •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性质
  • (三)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
  • 二、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
  • (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治化
  • (一)我国《宪法》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规定
  • (二)人民代表大会各项制度的法治化
  • 第三节 协商民主制度及其法治化
  • 一、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特点
  • 二、依法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法治化
  •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
  • 三、依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一)民族自治机关
  • (二)民族自治权
  • 第五节 基层民主制度及其法治化
  • 一、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 二、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及其法治化
  • (一)我国村民自治的内涵及民主价值
  • (二)依法实行村民自治
  • 三、我国居民自治制度建设及其法治化
  • (一)居民自治及其制度发展概述
  • (二)依法实行居民自治
  • 四、我国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及其法治化
  • (一)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的发展
  • (二)依法实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
  • 五、发展其他社会组织以加强社会自治
  • (一)社会组织对我国民主发展的价值
  • (二)依法发展我国的社会组织
  •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国家民族强盛以文化繁荣发展为支撑
  • 一、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财富
  • 二、精神文明与文化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法治积极互动
  • 一、从文化角度看法律现象的特点
  • (一)法律现象以物质生产及其所造成的经济状况为其社会基础
  • (二)法律现象具有时代性
  • (三)法律现象具有民族性
  • (四)法律现象具有继承性
  • 二、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联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法治
  • 四、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世界法律文化
  • (一)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 (二)正确借鉴现代西方法律文化
  • 五、依法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 (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 (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 (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第三节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一、以德立人
  • 二、以德治国的思想源流
  • (一)我国古代以德治国思想要义
  • (二)当代中国对以德治国思想的重构
  •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 (一)法治与德治的关联
  • (二)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方式
  •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社会建设
  • 第一节 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互动
  • 一、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 二、和谐社会建设推进法治进程
  • 三、法治建设助益于构建和谐社会
  • (一)法治通过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而促进和谐
  • (二)法治通过激发社会活力而促进社会和谐
  • (三)法治通过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诚信而促进和谐
  • (四)法治通过推进民主治理而促进社会和谐
  • (五)法治通过促进诚信友善而促进社会和谐
  • 第二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民生建设
  • 一、民生建设的基本要求
  • 二、通过扩展民生权利促进民生改善
  • (一)保障国民的平等发展权
  • (二)尊重和促进劳动者的劳动权
  • (三)尊重和促进国民的公平教育权
  • (四)促进国民的社会保障权利
  • (五)保障和促进国民的健康权
  • 三、依法强化国家的民生保障义务
  • (一)国家权力的定位与民生保障
  • (二)国家保障民生义务的方式
  •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 一、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 二、依法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 三、完善维护群众权益的法律机制
  • 四、依法推进社会组织建设
  • (一) 我国社会自治的发展状况
  • (二)法律与社会组织规范的互动关系
  • (三)依法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 (四)依法推进社会组织建设
  • 五、依法完善社会应急管理机制
  •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进一步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 (二)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 二、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历史机遇
  • (二)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 (三)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 三、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 第二节 在改革创新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二)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
  • (三)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 二、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制定环保节能产品优惠政策
  • (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 (二)对环保节能产品实行优惠政策
  •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核电建设
  • (一)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 (二)把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建设海洋强国
  • (一)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 (二)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
  • 一、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 二、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纳入立法工作议程
  •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 四、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
  • (一)明确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法律行为
  • (二)建立科学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排放量评价法律机制
  • (三)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法律制度
  • 第四节 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 一、加强环境保护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要求
  • 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进互信,扩大共识
  • 四、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
  •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 (二)适应气候变化
  • (三)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
  • (四)切实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
  • (五)气候变化区域合作
  •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人权事业
  • 第一节 人权概念及人权的由来和发展
  • 一、人权的概念
  • 二、人权的由来和发展
  • 三、国际人权的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观
  • (一)阐释人权的含义及来源
  • (二)深刻揭露资产阶级人权的阶级实质和虚伪性
  • (三)人权是发展的并受制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条件
  • (四)无产阶级应当利用人权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 二、毛泽东的人民权利思想
  • (一)关于人民权利的论述
  • (二)毛泽东人民权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三、邓小平的人权理论
  • (一)保障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公民权利和民主权利
  • (二)当代中国人权同西方世界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
  • (三)“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
  • (四)“搞强权政治的国家根本就没有资格讲人权”
  • (五)和平、发展与人权
  • 四、江泽民的人权思想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人权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江泽民论人权
  • 五、胡锦涛论人权
  • (一)科学发展观与人权
  • (二)以人为本的人权观
  • (三)十八大报告对人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节 中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权事业的主要成就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权事业的发展
  • (一)人权事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 (二)人权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三、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启示及经验
  • 第四节 中国人权发展的法治保障
  • 一、人权与法治的一般关系
  •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依据
  • (二)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 二、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宪法根本保障
  • (一)我国宪法通过规定和载列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内容来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
  • (二)中国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提供法律保证和物质保证来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
  • (三)中国宪法通过设立、规范、控制国家权力的方式来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
  • (四)中国宪法通过违宪审查保障人权和公民权的实现
  • 三、人权和公民权利的立法保障
  • 四、人权和公民权利的执法保障
  • 五、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
  • (一)审判机关对人权的司法保障
  • (二)检察机关对人权的司法保障
  • (三)律师服务对人权的司法保障
  •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一国两制”
  •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及其内容
  •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 (一)国家的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可设立中央人民政府统辖下的特别行政区
  • (三)“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 (一)成功恢复在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内容
  • (三)一些要注意正确使用的涉港澳用语
  • (四)以“一国两制”的方法和平解决统一台湾问题
  • (五)中国政府处理涉台外事问题的原则
  • 第二节 “一国两制”理论在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上的创新
  • 一、以“一国两制”形式承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
  • 二、“一国两制”构想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
  • 三、“一国两制”构想创造了新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四、“一国两制”构想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缓和冲突”的政治职能和作用
  • 五、“一国两制”是“和平共处”思想在一国之内的创造性运用
  •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的本质也将出现“一国两制”的情形
  •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执政党领导
  • 第一节 坚持执政党的领导的意义
  • 一、党的领导的必然性、必要性
  •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 三、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第二节 党的领导方式的变迁
  • 一、战争年代形成的一元化领导方式
  • 二、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统一
  • 三、发展党内民主
  • 第三节 运用法治思维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一、正确处理执政党政策与法律之间关系
  • 二、正确处理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辩证关系
  • 三、运用法治思维,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 四、依靠法治,从严治党
  • (一)保持警惕,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 (二)从严治党,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三)反腐倡廉,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 后 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