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人工智能进行全面审视和深入剖析。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这门学科一直伴随争议,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无所不能,也有人认为它并不神奇。

本书试图以冷静的心态、客观的视角、求实的态度、基于逻辑的思考,通过对人工智能的全 面审视和深入剖析,系统阐述人工智能究竟是“能”还是“不能”。本书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现状和基本概念,并介绍了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的创新性见解,如人脑智能、人脑基本能力模型、机器智能、智能机器等,并重点论述了人工智能未来的潜力和局限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AI之火
  • 1.1 热点纷呈
  • 1.2 学术界点火
  • 1.3 媒体热捧
  • 1.3.1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预测
  • 1.3.2 《卫报》警告AI有危险
  • 1.3.3 中国新闻网报道全流程机器化学家
  • 1.4 企业竞争
  • 1.4.1 谷歌
  • 1.4.2 微软
  • 1.4.3 百度
  • 1.5 政府布局
  • 1.5.1 AI的发展态势
  • 1.5.2 美国
  • 1.5.3 日本
  • 1.5.4 中国
  • 1.6 大咖发声
  • 1.6.1 马斯克与扎克伯格的论战
  • 1.6.2 马云与马斯克的对话
  • 1.6.3 他们这样说AI
  • 第2章 AI之疑
  • 2.1 疑问论
  • 2.2 怀疑论
  • 2.2.1 科学的浮夸
  • 2.2.2 审视大数据
  • 2.2.3 泡沫中的AI
  • 2.2.4 被捅破的“AI泡泡”
  • 2.2.5 难以克服的瓶颈
  • 2.3 恐惧论
  • 2.3.1 马斯克的警告
  • 2.3.2 霍金的提醒
  • 2.3.3 盖茨的担忧
  • 2.3.4 李彦宏的忠言
  • 2.3.5 机器人抢走人类的饭碗
  • 2.3.6 机器控制整个人类
  • 2.3.7 机器有知觉和情感
  • 第3章 AI之惑
  • 3.1 AI到底是什么
  • 3.2 AI的发展路径
  • 3.3 不同领域中的AI
  • 3.3.1 教科书中的AI
  • 3.3.2 学术界的AI
  • 3.3.3 企业界的AI
  • 3.4 AI之能来自哪儿
  • 第4章 AI之见
  • 4.1 无法定义的AI
  • 4.1.1 关于AI的内涵
  • 4.1.2 工具人与生物人
  • 4.1.3 对AI的三点共识
  • 4.2 对图灵测试的再思考
  • 4.2.1 何为图灵测试
  • 4.2.2 通过图灵测试了吗
  • 4.2.3 图灵测试并非AI测试的金标准
  • 4.2.4 类图灵测试
  • 4.2.5 对图灵的曲解
  • 4.3 人脑的智能是什么
  • 4.3.1 AI还是BI
  • 4.3.2 人脑的输入信息是什么
  • 4.3.3 人脑的能力是什么
  • 4.3.4 人脑的基本能力分析
  • 4.3.5 人脑是如何工作的
  • 4.3.6 人脑的五种状态
  • 4.4 机器智能
  • 4.4.1 机器智能是什么
  • 4.4.2 机器智能的力量之源
  • 4.4.3 面向机器智能的信息模型
  • 4.4.4 赋能机器的技术途径
  • 4.4.5 机器智能技术体系
  • 4.5 智能机器及其技术
  • 4.5.1 智能机器是什么
  • 4.5.2 智能机器技术
  • 4.5.3 机器人
  • 4.6 智能等级模型
  • 4.6.1 美国无人系统自主性等级
  • 4.6.2 民用智能系统分级标准
  • 4.6.3 民用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等级
  • 4.6.4 通用智能等级分级标准
  • 4.6.5 智能等级分类分级表示
  • 4.6.6 宾馆送货机器等级评估
  • 4.7 自动驾驶汽车
  • 4.7.1 自动驾驶技术综述
  • 4.7.2 政策与法规
  • 4.7.3 面临的困境
  • 4.7.4 技术难点
  • 4.7.5 发展路径分析
  • 4.7.6 未来与展望
  • 4.8 AIGC与ChatGPT
  • 4.8.1 AIGC与人类绘画
  • 4.8.2 AI与音乐创作
  • 4.8.3 ChatGPT与替代脑力劳动
  • 4.9 揭开AI的神秘面纱
  • 4.9.1 神经网络并不神秘
  • 4.9.2 下棋机器不会妙算
  • 4.9.3 智能客服真不懂你
  • 4.9.4 自动驾驶主要靠“算”
  • 4.9.5 机器学习离不开人
  • 4.10 真正的AI
  • 4.10.1 AI有丰富内涵
  • 4.10.2 广义与狭义的AI
  • 第5章 AI之能
  • 5.1 能力之泉
  • 5.2 能力之巅
  • 5.2.1 基础思维能力
  • 5.2.2 拓展思维能力
  • 5.2.3 强化思维能力
  • 5.2.4 逻辑思维能力
  • 5.2.5 复杂思维能力
  • 5.2.6 超级思维能力
  • 5.2.7 控制能力
  • 5.2.8 学习能力
  • 5.2.9 人脑与机器能力对比
  • 5.3 能力之强
  • 5.3.1 记得多
  • 5.3.2 算得狠
  • 5.3.3 反应快
  • 5.3.4 听得清
  • 5.3.5 看得准
  • 5.3.6 说得精
  • 5.3.7 想得全
  • 5.3.8 谋得远
  • 5.3.9 学得好
  • 5.3.10 不出错
  • 5.3.11 不怕险
  • 5.3.12 不带情绪
  • 5.4 能力之祸
  • 5.4.1 算法解雇
  • 5.4.2 网络诈骗
  • 5.4.3 伪造信息
  • 5.4.4 信息茧房
  • 5.4.5 斯纳金箱实验
  • 5.4.6 左右舆论
  • 5.4.7 制造分裂
  • 第6章 AI之不能
  • 6.1 AI为什么不能
  • 6.1.1 机器与人脑的巨大鸿沟
  • 6.1.2 感知能力有短板
  • 6.1.3 处理能力有缺项
  • 6.1.4 思维驱动少动力
  • 6.1.5 小结
  • 6.2 不能拥有超级思维能力
  • 6.2.1 不会自主设问
  • 6.2.2 不会创新
  • 6.2.3 不会思索
  • 6.3 不能拥有情感
  • 6.3.1 人类的情绪和情感
  • 6.3.2 机器不能拥有情感的理由
  • 6.4 不能拥有自我意识
  • 6.5 不能拥有自我价值观
  • 6.5.1 人类的价值观及其作用
  • 6.5.2 机器不能拥有自我价值观的理由
  • 6.6 不能拥有生命
  • 6.7 不能干的工作
  • 6.8 不能威胁人类
  • 6.8.1 不会滥杀无辜
  • 6.8.2 不能控制人类
  • 6.8.3 机器智能能超越人类吗
  • 6.9 小结
  • 第7章 未来机器与人类未来
  • 7.1 未来机器
  • 7.1.1 L1级智能机器
  • 7.1.2 L2级智能机器
  • 7.1.3 L3级智能机器
  • 7.1.4 L4级智能机器
  • 7.1.5 L5级智能机器
  • 7.1.6 L6级智能机器
  • 7.1.7 L7级智能机器
  • 7.1.8 L8级智能机器
  • 7.2 人类未来
  • 7.2.1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 7.2.2 世界进入过剩经济时代
  • 7.2.3 人类迈入“懒S”肩部区域
  • 7.2.4 减少人口不会带来更多工作
  • 7.2.5 市场之手解决不了失业难题
  • 7.2.6 人类工作时间将逐步缩短
  • 7.2.7 智能机器将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3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没有新颖的智能

    本书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再介绍了未来的发展,不推荐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最具批判性思维的一部作品

      虽然书里面罗列了超多的概念和知识点,有点烧脑。但最可喜的是,这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具批判性的一部关于 AI 的著作,从比较多的角度论证了 AI 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非常值得 IT 相关从业者去学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