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看见案件背后的人,以受害者为中心的心理解析。

内容简介

以刑事受害者为中心的心理分析,你的关注是救赎还是枷锁?

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作者详细介绍了其目睹的犯罪案件的特殊性、折磨着受害者身心的误解和偏见、案件调查和审判过程中受害者承受的种种待遇、罪犯对受害者及邻居,甚至整个社会带来的伤痕,以及如何做才能帮助受害人更快恢复和走出阴影。

深刻观察大众看待受害者的视角,分析对受害者产生轻率且错误的“同情”所带来的问题,呈现受害者在调查和审判等刑事司法体系内所经历的痛苦。不仅是受害者及其家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我们所有人都应重新思考,为了维护公平,我们能够做什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犯罪阴影下被遗忘的人
  • 假如今天失去了最爱的那个人
  • 抢劫和暴力伤害带来的恐惧
  • 性侵,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
  • 纵火,挥之不去的阴影与恐惧
  • 小结
  • 第二章 总以为别人的痛我都懂
  • 惩恶扬善的枷锁
  • 碎玻璃杯论
  • 受害者应有的样子
  • 真凶的帮凶
  • 我能逃过一劫吗
  • 自以为都懂
  • 协商,资本主义社会的面孔
  • 哑口无言的人们
  • 以牙还牙
  • 小结
  • 第三章 小小的尊重与关怀大大的力量与改变
  • 小小关怀,让调查过程不那么煎熬
  • 审判中感知公平的力量
  • 审判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 小结
  • 第四章 宽恕不能结束一切
  • 成为受害者,意味着什么
  • 失去安全感,不安的邻居
  • 共情的代价,对办案人员的冲击
  • 社会品质与犯罪
  • 小结
  • 第五章 还值得活下去的信念
  • 生活的主人翁意识
  • 促进恢复的因素
  • 阻碍恢复的因素
  • 如果你刚好是唯一的照顾者
  • 小结
  • 第六章 理解伤痕累累的孩子
  • 在等待不能来的人中成长
  • 不要惩罚我妈妈
  • 与儿童性暴力的距离
  • 名为学校的牢笼
  • 不会跟着坏人走的错觉
  • 小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为何要原谅你?

    人们对于创伤事件的记忆,总是深刻而难以磨灭。这种记忆源于曾经历过的强烈生命威胁,使得我们的大脑对这些瞬间的感受刻骨铭心。虽然这些记忆无法被轻易删除,但我们有能力去管理和调节它们,以避免它们过度影响我们当前的正常生活。更为积极的是,当我们成功地与这些创伤记忆和解,甚至能将它们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心智将因此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健。在经历创伤事件的同时,个体其实已经开始本能地踏上了恢复的旅程。这些事件带来的后遗症,正是受害者努力理解创伤、寻求恢复的证据。然而,每个人的恢复过程都是独特的,恢复的速度和方式也因人而异。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和人为伤害带来的心理创伤,往往比自然灾难或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更为深刻和复杂。这类创伤不仅直接威胁受害者的生命安全,更摧毁了他们的信任体系,使他们难以重新建立安全感。此外,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受害者作为证人被反复询问,所经历的种种不适,与罪犯所享有的律师庇护和权益保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更为糟糕的是,社会上的各种声音和压力也时常困扰着受害者。人们出于各种原因,要求受害者不断重复回忆受害过程,这种行为不仅无助于他们的恢复,反而可能加剧其心理创伤。而当受害者选择沉默或表达不清时,他们往往会受到质疑和指责,这使得他们的恢复过程变得更加艰难。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受害者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和速度,逐步踏上恢复旅程。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过程。我们应该尊重并支持受害者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创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于罪犯,真没有宽恕的必要。罪恶的惩处是暂时的,对于受害者而言,痛苦和心理创伤是伴随终生。在法庭上,性受害者还有面对对方律师的侮辱。现在中国的法律人总是追求犯罪人的权利,忽略受害人的痛苦,这不是社会的进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猴面包树工作室

      猴面包树工作室是帆书(原樊登读书)旗下的文化出版品牌,着力于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思想文化领域优质图书,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发现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以虔敬之心、匠人态度做好每一本书,为读者提供与新知、新思联结的可能,与读者一起向心灵的深处探索,向思想的高处攀登,在阅读中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