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57千字
字数
2023-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世界大背景下讲中国故事,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到李约瑟著《中国科技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自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20世纪的16位著名人物的侧记,介绍了他们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对社会的改变和对历史的影响。他们中有的是思想的巨擘(老子、苏格拉底等),有的是文学的骄子(苏轼、塞万提斯等),有的是科技的巨匠(伏特、特斯拉等),他们在历史上非同凡响、功名卓著,他们的思想、行为、发明创造是人类历史的珍贵遗产,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本书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历史和科普爱好者、青年学生、教师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上篇 饮水思源
- 1 小邦寡民的回望者:老子(约公元前571—约公元前471年)
- 西周分封
- 春秋
- 守藏史
- 《道德经》
-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公元前286年)
- 再读老庄
- 2 四大皆空的觉者: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公元前485年)
- 佛陀诞生
- 出家苦行
- 创立佛教
- 佛陀涅槃
- 传播中土
- 禅宗(汉传佛教)
- 3 周礼的执着追求者: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
- 周礼
- 出生
- 办学
- 问礼
- 闻乐
- 子产(约公元前584—公元前522年)
- 侍坐
- 宰予(公元前522—公元前458年)
- 樊迟(公元前515—?)
- 君子不器
- 循礼
- 从政
- 游列国
- 编《诗经》
- 修《春秋》
- 颜回(公元前521—公元前481年)
- 子路(公元前542—公元前480年)
- 子贡(公元前520—公元前456年)
- 太山坏乎
- 《论语》
-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
- 儒、释、道
- 与诸子约饭
- 4 一无所知的智者: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
- 古希腊
- 雅典
- 斯巴达
- 苏格拉底生平
- 开门办学
- 弟子
- 取义
- 遇见孔子
- 中篇 群星璀璨
- 5 书同文、车同轨的功臣:李斯(公元前280—公元前208年)
- 拜师荀子
- 辞师入秦
- 《谏逐客书》
- 韩非之死
- 秦王朝
- 沙丘之变
- 《敌戒》
- 李斯之叹
- 6 共和国的执政官: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
- 古罗马
- 少年时代
- 显露政坛
- 捍卫共和
- 恺撒之死
- 日落西山
- 罗马帝国
- 7 罗马皇帝的老师:塞涅卡(约公元前4—公元65年)
- 跌宕起伏的一生
- 暴君尼禄(37—68年)
- 斯多亚主义
- 8 采菊花的诗人:陶渊明(约365—427年)
- 少年时代
- 仕宦生涯
- 回归田园
- 归去来兮辞
- 桃花源记
- 五柳先生传
- 9 命运多舛的诗豪:刘禹锡(772—842年)
- 及第
- 以柳易播
- 在连州
- 竹枝词
- 司空见惯
- 乌衣巷
- 白居易(772—846年)
- 元稹(779—831年)
- 陋室铭
- 10 文武双全的改革家:范仲淹(989—1052年)
- 苦读
- 张知白(956—1028年)
- 晏殊(991—1055年)
- 灵乌赋
- 岳阳楼
- 黄鹤楼
- 鹳雀楼
- 滕王阁
- 盖棺定论
- 11 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文豪:苏轼(1037—1101年)
- 少年
- 知遇
- 凤翔
- 杭州
- 密州
- 乌台
- 子容(1020—1101年)
- 子由(1039—1112年)
- 黄州
- 半山(1021—1086年)
- 惠州
- 儋州
- 黄庭坚(1045—1105年)
- 北归
- 辞世
- 身后
- 12 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膜拜的思想家:卢梭(1712—1778年)
- 风霜少年
- 鸿篇巨著
- 众叛亲离
- 名垂青史
- 罗兰夫人(1754—1793年)
- 下篇 科技时代
- 13 电池的发明人:伏特(1745—1827年)
- 文艺复兴
- 少年时代
- 专研电学
- 伽伐尼(1737—1798年)
- 发明电池
- 声名卓著
- 14 创设诺贝尔奖的化学家:诺贝尔(1833—1896年)
- 炸药
- 生平
- 设奖
- 轶事
- 15 最接近“神”的天才:特斯拉(1856—1943年)
- 奇才诞生
- 走近爱迪生
- 辉煌岁月
- 穷困晚年
- 16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创作者:李约瑟(1900—1995年)
- 少年成名
- 结缘中国
- 开始巨著
- 鲁桂珍(1904—1991年)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