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实践案例分析与学理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有关侵权责任的规则为分析对象,以实务指引为目的导向,选取三十五个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本书不仅对侵权责任的性质、保护范围、多数人侵权、免责事由体系、损害赔偿规则等一般性规定进行了讨论,也对特殊主体、特殊侵权行为等规则进行了研讨。针对书中的每一个实务疑难问题,作者首先梳理规则的由来与演变,阐明其中的争议问题所在,进而通过解释的方法进行理论上的回填,最终总结出司法实务中具体适用时应掌握的要点及其规则。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民法典》规定侵权责任性质为侵权之债对司法实务有何影响
  • 一、我国民事立法中侵权责任属性的立法演变
  • 二、我国民法立法对侵权责任性质认定的理论基础
  • 三、侵权责任在债与责任之间徘徊的独特立法价值
  • 第二章 《民法典》未直接规定侵权责任保护范围,在实务中应当怎样掌握
  • 一、对《民法典》第1164条的条文主旨与具体内容的不同见解
  • 二、对《民法典》第1164条的一般评价及对具体问题争论的说明
  • 三、对《民法典》第1164条规定的侵权责任保护范围的全面界定
  • 第三章 《民法典》未明确规定侵害债权,实务中能认定债权侵权责任吗
  • 一、涉执行司法赔偿解释第17条对保护债权的重要价值
  • 二、典型案件裁判与认定债权侵权责任的新问题
  • 三、债权侵权责任的正当性基础:知悉规则
  • 四、债权侵权责任的过错要件:故意、重大过失、一般过失
  • 五、认定债权侵权责任构成及承担的其他问题
  • 六、对本案认定担保公司构成债权侵权责任的分析
  • 第四章 《民法典》第1165条第1款增加规定“造成损害”是否对侵权责任构成有重大影响
  • 一、侵权行为一般条款概述
  • 二、各国和地区侵权法中侵权行为一般条款的比较
  • 三、我国侵权法中的侵权行为一般条款
  • 第五章 《民法典》规定共同侵权的被侵权人可否选择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 一、被侵权人对侵权连带责任人的选择权及其重要价值
  • 二、司法解释对被侵权人对侵权连带责任人选择权的态度
  • 三、司法解释剥夺被侵权人对侵权连带责任人选择权的错误所在
  • 四、保障被侵权人对侵权连带责任人选择权的具体措施
  • 第六章 《民法典》规定的分别侵权行为在实务中应当如何适用
  • 一、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分别侵权行为概念的发展
  • 二、对分别侵权行为概念的比较法研究
  • 三、分别侵权行为概念的内涵界定
  • 四、分别侵权行为概念的外延
  • 第七章 《民法典》没有规定的竞合侵权行为一般规则实务中应当怎样操作
  • 一、竞合侵权行为的概念及意义
  • 二、竞合侵权行为的概念定义与类型
  • 三、竞合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则
  • 四、多数人侵权行为形态与侵权责任形态的对接
  • 第八章 《民法典》中的多数人侵权责任追偿权规定应当怎样理解和适用
  • 一、《民法典》规定的不同侵权责任类型中的追偿权
  • 二、《民法典》规定部分多数人侵权责任中包含追偿权的必然性
  • 三、侵权责任追偿权法律关系及追偿规则体系的展开
  • 四、对《民法典》规定的侵权责任追偿权规则的检视
  • 第九章 《民法典》规定相应补充责任时为什么增加了追偿权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补充责任与追偿权断裂的本质
  • 三、补充责任与追偿权断裂的根源
  • 四、补充责任与追偿权的衔接
  • 五、结论
  • 第十章 《民法典》规定的侵权责任免责事由应当怎样理解和适用
  • 一、《民法典》构建侵权责任免责事由体系的五重结构和三种类型
  • 二、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的四种适用范围与适用的基本要求
  • 三、《民法典》规定构造复杂的侵权责任免责事由体系的优势
  • 第十一章 《民法典》规定的自甘风险规则应当如何适用
  • 一、白银马拉松赛发生的体育事故与自甘风险的关系
  • 二、《民法典》规定的本土化自甘风险的概念
  • 三、本土化自甘风险的类型结构
  • 四、本土化自甘风险规则的要点
  • 第十二章 《民法典》规定的第三人原因免责即例外规定在司法实务中应当怎样适用
  • 一、《民法典》有关第三人的规定
  • 二、第三人侵权行为的历史发展
  • 三、第三人侵权行为的概念、性质和地位
  • 四、第三人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规则
  • 第十三章 《民法典》第1173条规定的过失相抵是减责事由还是赔偿原则
  • 一、过失相抵在侵权损害赔偿规则体系中的地位
  • 二、与有过失与过失相抵是损害赔偿规则
  • 三、对过失相抵典型案例和司法解释的解说
  • 第十四章 《民法典》没有规定的损益相抵在司法实务中可以适用吗
  • 一、适用损益相抵规则的典型案例与司法解释
  • 二、损益相抵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三、损益相抵的构成及其计算
  • 四、对典型案例和司法解释的释评
  • 第十五章 《民法典》第1179条和第1180条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是“同命同价”赔偿吗
  • 一、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计算方法采取同一标准是不对的
  • 二、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与立法
  • 三、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赔偿规则
  • 第十六章 《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规定在实务中应如何适用
  • 一、司法解释对确立侵害财产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贡献
  • 二、《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对司法解释规定的修改
  • 三、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
  • 四、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实行
  • 第十七章 《民法典》规定的多种惩罚性赔偿责任在实务中应当怎样适用
  • 一、《民法典》规定的侵权惩罚性赔偿规则及其理解
  • 二、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对其他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借鉴意义
  • 三、对各种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的认定
  • 四、侵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 五、结语
  • 第十八章 《民法典》第1187条规定的“分期支付”是定期金赔偿吗
  • 一、我国《民法典》第1187条规定的赔偿方法的真实含义
  • 二、我国司法解释对侵权责任定期金赔偿规则的补充及其不足
  • 三、对未来的损害适用定期金赔偿的方法与具体规则
  • 第十九章 《民法典》规定的不确定并列责任主体应当如何理解
  • 一、《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并列责任主体的内容及立法比较
  • 二、学说对并列责任主体实施的侵权行为及责任的解释
  • 三、《民法典》规定并列责任主体的法律含义
  • 四、并列责任主体实施的侵权行为的性质与责任形态
  • 第二十章 《民法典》规定的监护人责任在适用中应当掌握哪些具体规则
  • 一、监护人责任概述
  • 二、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
  • 三、监护人责任的构成要件
  • 四、监护人责任法律关系与当事人
  • 五、监护人的赔偿责任及承担
  • 六、委托监护责任
  • 第二十一章 《民法典》规定的用人者责任的具体问题应当如何处理
  • 一、用人者责任概述
  • 二、用人单位责任
  • 三、劳务派遣责任
  • 四、个人劳务责任
  • 五、定作人指示过失责任
  • 第二十二章 《民法典》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规则的具体适用要求是什么
  • 一、网络侵权责任概述
  • 二、网络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则
  • 三、网络侵权责任避风港原则的通知权
  • 四、网络侵权责任避风港原则的反通知权
  • 五、网络侵权责任的红旗原则
  • 第二十三章 《民法典》规定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损害责任规则应当怎样适用
  • 一、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损害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损害责任的主体与安全保障义务来源
  • 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
  • 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损害责任类型
  • 五、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损害责任的责任形态
  • 第二十四章 《民法典》规定的教育机构损害责任与第三人责任怎样区分
  • 一、教育机构损害责任概述
  • 二、教育机构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 三、教育机构损害责任的构成
  • 四、教育机构损害责任的主要类型
  • 五、教育机构损害责任的损害赔偿规则
  • 第二十五章 《民法典》规定的产品责任中究竟应当怎样分担损害
  • 一、产品责任概述
  • 二、产品缺陷
  • 三、产品责任的构成
  • 四、产品责任的类型
  • 五、产品责任的承担
  • 六、产品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二十六章 《民法典》第1208条作为转致条款包含哪些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规则
  •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制定和修改的背景
  • 二、新条文在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规则中的进展和问题
  • 三、转致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一般规则
  • 第二十七章 《民法典》规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特殊主体承担责任规则
  • 一、确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特殊责任主体的理论依据
  • 二、机动车支配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具体认定
  • 三、司法解释补充的机动车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时的责任分担规则
  • 第二十八章 《民法典》第1219条规定的告知义务未履行造成的“损害”应当怎样理解
  • 一、医疗伦理损害责任的概念和类型
  • 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履行医疗伦理义务的重要意义
  • 三、医疗伦理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 四、医疗伦理损害责任的形态和赔偿范围
  • 第二十九章 《民法典》第1221条规定的医疗技术过失应当怎样认定
  • 一、医疗技术损害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 二、医疗技术损害责任的类型
  • 三、医疗技术损害责任的性质
  • 四、医疗技术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 五、医疗技术过失的证明
  • 六、医疗技术损害责任的责任形态和赔偿范围
  • 第三十章 《民法典》第1223条规定的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应当怎样分担
  • 一、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概念和性质
  • 二、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构成
  • 三、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分担形态
  • 第三十一章 《民法典》第1218条规定的医疗损害责任中是否包括医疗管理损害责任
  • 一、医疗管理损害责任的概念和必要性
  • 二、医疗管理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
  • 三、医疗管理损害责任的类型与法律适用
  • 四、医疗管理损害责任的赔偿法律关系与赔偿责任
  • 第三十二章 《民法典》第1230条规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如何认定
  • 一、我国侵权责任关于因果关系的一般规则
  • 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中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和举证责任
  • 第三十三章 《民法典》第1232条规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惩罚性赔偿应怎样计算
  • 一、《民法典》第1232条规定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必要性
  • 二、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 三、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请求权和具体数额计算
  • 第三十四章 《民法典》第1244条规定的高度危险责任赔偿限额应当怎样确定
  • 一、无过错责任的行为人有无过错对确定赔偿责任关系重大
  • 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限额赔偿及法律适用关系
  • 三、《民法典》对限额赔偿规定的基本规则
  • 第三十五章 《民法典》第1254条规定的高空抛物坠物损害责任规则应怎样适用
  • 一、抛掷物坠落物损害责任的提出
  • 二、抛掷物坠落物损害责任的历史借鉴
  • 三、理解和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7条应当解决的问题
  • 四、确定抛掷物坠落物损害责任的主要理论根据
  • 五、抛掷物坠落物损害责任的基本规则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