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帮助普通投资者以低成本获得增值收益。
内容简介
如果没有约翰·博格,指数基金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1975年,先锋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想法:如果你持有先锋旗下的基金份额,那么你不仅是先锋的客户,也是先锋的股东。此举最终建立了真正“共同化”的基金公司。博格开启了一场持续50年的逐渐降低成本的改革,在改革金融行业的同时,为普通投资者节省了数万亿美元。
如今,在美国投资的几乎每一美元都流向了先锋基金或受先锋影响的基金。但博格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指数基金领域,延伸至许多其他领域,比如主动管理、ETF、咨询、量化投资、ESG、行为金融,甚至交易平台。尽管已有数百家基金提供商复制了先锋广受欢迎的指数基金,但迄今还没有一家基金提供商复制其“共同化”所有权结构。
这是为什么?本书正探讨了这个问题。除此之外,本书也探讨了是什么让博格如此特别——似乎不受华尔街野心的影响,从一而终地坚持简单、低成本的交易原则。
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作者在博格去世前对他进行的一对一独家采访,这些采访揭示了博格的人生观、远见、智慧和傲慢。另外对几十个与他共事、同住、受他影响、与他意见相左的人的采访,使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呈现更加完整。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赞誉
- 序言
- 引言
- 最后的公司
- 谷歌错了
- 以减为加
- 他为什么这么做
- 推动行业发展
- 异类
- 不仅是一部传记
- 第一章 巨人先锋
- 保持影响力
- 好钱与坏钱
- 为投资者节省1万亿美元
- 不仅如此
- 资金背后的面孔
- DIY投资者
- 变革后的经纪人
- 机构投资者
- 国际投资者
- 零售宿主有机体
- 新型受托社会
- 第二章 独立宣言
- 一位大师
- 卖甜甜圈
- 美好时光
- 宴会结束了
- 分道扬镳
- 我们需要一个解决方案
- 达成妥协
- 应该是这样的
- 年轻但经验丰富
- 生于忧患
- “你会毁了这个行业”
- “榜”上无名
- 知足
- 第三章 平均即伟大
- 刺猬
- 股市收益从何而来
- 不看好大宗商品
- 指数的起源
- “一道闪电”
- 向董事会建议
- 前路漫漫
- “什么都没有”
- 对“专业人士”失去信心
- 互联网
- 有效市场假说
- 博格效应
- 巴菲特的评价
- 朋克摇滚歌手
- 第四章 解构博格
- 大萧条
- 博格的曾祖父
- 普林斯顿大学
- 20世纪60年代
- 福吉谷
- 18世纪的灵魂
- 博格的心脏病
- 《圣经》
- 自我意识
- 读懂杰克
- 第五章 主动管理的沉浮
- 美元费用
- 史蒂夫·乔布斯法则
- 牛市补贴
- 费用越低,业绩越好
- 做投资者的“管家”
- 先锋的主动型基金
- 博格算术
- 主动型基金的兴起
- 聪明贝塔
- 高信念主动型基金
- 投资组合正在改变
- 主题ETF
- ESG ETF
- 挑选ETF
- 直接指数化
- 债券基金
- 第六章 博格和ETF:太复杂了!
- 博格在ETF发展中的作用
- 普迪猎枪
- 保护指数基金
- 所有人的先锋
- 税收优势
- 接受分歧
- “小精灵”
- 和解(算是吧)
- 第七章 成本大迁移
- 成本为王
- 401(k)计划转向被动型产品
- 一个基点的力量
- 拆分基点
- 富达:零费率
- 命中注定
- ETF 恐怖城堡
- 施乐时刻
- (目前)没有受害者
- 三重打击
- 荆棘地带
- 相对可预测性
- 整合即将到来
- 榨取利润
- 大规模共同化?
- 普特南案例
- 贝莱德的做法
- 下一个:顾问
- 还是美元费用
- 先锋的下一个目标
- 廉价市场或利基市场
- 计时模式
- 人才流失
- 第八章 “杞人忧天”
- 一如既往
- 乐观不会获得点击率
- 引发股市泡沫
- 扭曲市场
- 未经检验
- 造成流动性错配
- 弱手
- 指数产品太多
- 所有权集中
- 高管的薪酬
- 糟糕的客户服务
- 第九章 博格与先锋
- 高层的裂痕
- 老家伙不肯闭嘴
- 先锋的规模
- ETF崛起
- 披露投票记录
- 量化投资
- 国际投资
- 后博格时代的先锋集团
- 先锋的航船标志
- 私募股权
- 大事与核心原则
- 经理人博格
- 同向而行
- 第十章 无为的艺术
- 优质投资者
- 值得持有的东西
- 抛售闹剧
- 一个没有主题的节目?
- 免费交易!
- “投机的狂欢”
- 先锋的作用
- “免费”是一剂迷药
- “罗宾汉军团”
- 历史的韵脚
- 大多头
- 行为差距
- 不再有傻钱
- 尾声 博格的遗产
- 博格的书
- 第一本书
- 编辑博格的书
- 博格作品排序
- 博格被引用最多的10句话
- 博格学者
- 手持火炬的人
- 评判博格
- 致谢
- 索引
出版方
中译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出版板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是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翻译出版机构,先后隶属于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译出版社业务由单一出版联合国读物发展到译介出版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由出版语言翻译类著作发展到出版各类综合性书籍,逐步形成了以中译国际、中译外语、中译少儿、中译社科、中译财经为主要内容的出版格局。年出版新书500余种,输出版权160余种。 中译出版社立足于国际化定位,全面推动文化繁荣和出版“走出去”战略。出版社秉承高标准与高品质的宗旨,积累了大量蜚声海内外的知名翻译家、语言学家、作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优质作者资源,策划出版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品力作,为沟通中外,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架起了文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