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二战战败到21世纪的今天,究竟是谁在统治日本?剖析日本社会运作机制与文化本质的经典。

内容简介

现代日本,似乎已经跻身世界主要强国行列。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从战败国的废墟中迅速复苏,以恢复经济实力为国家目标,全速前进,曾创造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但日本令世界困惑,在世界政治和贸易关系中,它表现得不像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国家;而在日本政治家和学者看来,他们才是西方的误解与嫉妒的“受害者”。仅仅在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一例中,应对事故时的拖延与隐瞒,和安置灾民的迟缓政策,便将日本政府面对重大事件的无能软弱,暴露在世人面前。

政府无法果断决策,社会阶层狭窄固化,经济改革举步维艰。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统治日本?政府、党派、财阀、司法系统、媒体和有组织的黑帮……这其中为什么很难找到真正掌握权力的核心,一个值得人们去问责的对象?

沃尔夫伦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日本,结合30多年来在日本的采访工作、与商政要人的私人对话,全方面剖析日本社会的运行机制,深度解读日本战后历史与未来走向,呈现了一个我们未曾理解的真实日本。

政府、党派、商界财阀、警察和法院、大众媒体,甚至是有组织的黑帮与新兴宗教,社会各个方面的掌权者,建立绵密的人脉关系网笼罩全国。权力分散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也造就了温顺的国民——全身心奉献给公司的男性工薪族,只适合待在家里的女性,还有缺乏创新能力、应试机器般的学生。

沃尔夫伦揭开人脉关系维持的巨大网络,戳穿了将权力压迫伪装成传统文化的“日本文化”外衣,也打破了30多年来有关“日本第一”的梦幻神话。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前言
  • 第一章 日本问题
  • 传言假象令人困惑
  • 假象一:责无旁贷的中央政府
  • 假象二:“自由市场”
  • 可塑的现实
  • 关键因素
  • “相互理解”
  • “缓冲者”及宣传家
  • 辩护者的涌现
  • “神秘的”光环
  • 在十字路口
  • 权力角色被人忽视
  • 日本文化的政治起源
  • 对文化的政治控制
  • 对权力视角的偏见
  • 揭示政治动机
  • 日本问题对日本人的影响
  • 第二章 难以捉摸的国家
  • 焦点之外的权力
  • 没有权力的君王
  • 被操控的一党制
  • 国会中的希腊式合唱
  • 软弱的大臣们
  • 专制的官僚体制
  • 财界(zaikai)
  • 没必要存在的政府
  • 德川幕府
  • 明治政府的分裂
  • 战前的无头之鸡
  • 战后的误解
  • 如今被削平了的金字塔
  • 你明白了?你还是不明白
  • “系统”(System)
  • 公私范畴
  • 被管教的资本家
  • 相互制衡
  • 瘫痪了的超级大国
  • 第三章 躲不开的包容
  • 缺少政治竞争
  • 化解传统挑战
  • 瓦解民众运动
  • 施压团体
  • 反污染活动家
  • 作为竞选活动成员的施压团体
  • 官僚的延伸
  • 建立自己的“对立面”
  • 系统在日本乡间的运作
  • 控制村民
  • 一个共生集团
  • 农村投票机
  • 控制工人
  • 对战前工人运动的压制
  • 战时企业工会的遗产
  • 碾碎蘑菇
  • 剥削和仪式
  • 一个终结所有工会的工会
  • 被封锁的外部人士
  • 驯服了的反对派
  • 始终限制先前被排斥的人
  • 顽固的少数人
  • 教师之战
  • 饱受折磨的政治良心
  • 日本的“多元化”
  • 第四章 系统的仆人
  • 顺从的教育系统
  • 反知识分子的学校
  • 通往巅峰之路
  • 为了职业发展而用功
  • 从摇篮到省
  • “考试地狱”
  • 创造性问题
  • 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
  • 纪律导致暴力
  • 大量制定规则
  • 训练有素的媒体
  • 自我审查的传统
  • 训练有素、统一发声的合唱团
  • 作为社会制裁手段的媒体
  • “问题”现象
  • 对非法勾当的限制
  • 通融的黑帮
  • 终极共生
  • 自封的罗宾汉
  • 敲诈公司者和土地倒爷
  • 大型继位战争
  • 第五章 管理者
  • 维护系统
  • 非正式的人际网络
  • 培育顶层管理者
  • 受保护的管理者
  • 互助原则
  • 建设日本从而持续掌权
  • 干涉部门的大臣们带来恐慌
  • 竞选活动以及操纵投标
  • 好交际的建筑商
  • “经济奇迹”守护者的起起落落
  • 省内外交家
  • 结构性腐败
  • “影子将军”
  • 政治的乳汁
  • 回报
  • 丑闻
  • 惩戒具有威胁的外人
  • 自民党的斗争、官僚和政治部落成员
  • “派阀”政治
  • 角福战争
  • 自民党中的官员
  • 大臣和省
  • 政治的劳动分工
  • 首相
  • 没有领导力的象征
  • 来自幕后的拯救
  • 想要统治的人
  • 作为政治润滑剂的审议会
  • 新的自民党部落
  • 与法国比较
  • “变化越多……”(Plus ça change)
  • 第六章 顺从的中产阶级
  • “工薪族”模型
  • 当上“成员”
  • 因束缚而忠诚
  • 家庭主义意识形态
  • “公”“私”领域
  • 政治化的家庭
  • 工作场所放在首位
  • 社歌与奉献
  • 顺从与等级
  • 对上级的虔敬
  • 忠诚的承包商
  • 雇佣的等级结构
  • 让女人待在适合她们的位置上
  • 不被代表的中产阶级
  • 工薪族文化的制造者
  • 大众文化组织
  • 媒体的幕后老板
  • 电通权力封闭圈
  • 传递官员的声音
  • 系统的宣传家
  • 第七章 人民的保育员
  • 仁爱的力量
  • 保姆、监督者和传教士
  • 友好的邻家警察国家
  • 唠唠叨叨、爱下命令的保姆
  • 忏悔的嫌疑人
  • 忏悔吧!
  • 处以绝罚
  • 几个世纪以来的关照
  • 安全的社会
  • 那些未被保护的人
  • 非自愿的脱轨者
  • 系统之敌
  • 系统中最强的组成部分
  • 第八章 让法律受控
  • 掌权者之上和掌权者之下的法律
  • 终极实在
  • 欧洲的政教分离
  • 普适法律前的平等
  • 借来的法律系统
  • 未被保护的公民
  • 战后分水岭
  • 处理对系统的法律威胁
  • 贬抑司法部门和律师并对其进行塑造
  • 有依赖性的法官
  • 与青年法律家协会的斗争
  • 被吓坏的法官
  • 身为法官的检察官
  • 完美的系统守护者
  • 披着破损盔甲的正直骑士
  • 另一种保护
  • 第九章 对现实的管理
  • 矛盾的政治用途
  • 现实冲突的闹剧
  • 政客们创造的现实
  • 媒体支持的现实
  • 社会认可的欺骗
  • 不信任外国人
  • 极度恶毒的逻辑
  • 思想真空中的岛屿
  • 互不关联的知识
  • 避免做出区分
  • 被削弱了的儒家
  • 意识形态的变色龙
  • 第十章 伪装成文化的权力
  • “日本性”的意识形态
  •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 蒙蔽世界
  • 通过意识形态加强服从
  • 400年的宣传
  • 武士道和禅
  • 纯粹日本精神中的“真诚”
  • 精神训练
  • 成为日本等级条件的正统观念
  • 德川时代对危险思想的压制
  • 新儒家正统
  • 国家身份的建设
  • “国家本质”及天皇的祝福
  • 农村的“武士化”
  • 战前“文化”的遗产
  • 日本人的独特感和优越感
  • 温暖、湿润但不合逻辑
  • 同质性的神话
  • 终生教化
  • 一种令思想迟钝的意识形态
  • 第十一章 作为宗教的系统
  • 适合的宗教
  • “新兴宗教”
  • 公司和社会成为教会
  • 佛教徒、基督徒、马克思主义者和狂热分子
  • 佛教徒的反抗
  • 基督教的威胁
  • 20世纪的危险信仰
  • 浪漫的激进主义
  • 战时的狂热
  • 战后的纯粹
  • 世俗化的危险
  • 加强民族精神
  • 外部世界“逼迫下的世俗化”
  • 第十二章 统治权
  • 合法性问题
  • 自证合法性
  • 统治阶级面临的问题
  • 早期问题
  • “要职人员”方案
  • 制度化的不负责任
  • “无知”方案
  • 对权力的否定
  • 腐败的政客和正直的官僚
  • 选出具有美德的官员
  • 政治的去政治化
  • 制度化的反对派是不忠诚的
  • “大包容”的假象
  • 第十三章 仪式和威吓
  • 不那么完美的和谐
  • 痛处所在
  • 官僚斗争
  • 制度性的瘫痪
  • 未曾消化的过去
  • 天皇
  • 心理的灰色地带
  • 经由仪式建立的等级
  • 无效的内心声音
  • 确保秩序
  • 通过等级避免冲突
  • 合规之事
  • 富有表现力的政治行为
  • 等级和仪式无能为力之处
  • 成田机场
  • 共识迷思
  • 禀议系统
  • 经由胁迫而出现的等级
  • 权力的平衡
  • 可利用的弱点
  • 威吓无处不在
  • 官僚的威吓
  • 威吓官员
  • 第十四章 强化控制的100年
  • 最根本的连续性
  • 战争中最幸运的幸存者
  • 革新官僚以及“新秩序”
  • 经济部门的加强
  • 控制官僚变成了“企业代表”
  • 重新掌握控制社会的方法
  • “思想警察”的战后职业生涯
  • 制度化的记忆
  • 整合
  • 恐惧是有理由的
  • 借来的秩序
  • 起伏不定的独裁主义
  • 控制公众
  • 长期控制
  • 实现古老梦想
  • 自民党的命定论
  • 去政治化国家的梦想
  • 第十五章 日本凤凰
  • 国家安全的经济意义
  • “赶上强国”
  • 培养奉献精神
  • 完美之路
  • “恐慌”、沮丧以及新控制
  • 国家资本主义实验室
  • 战时控制的限制
  • 来自全国动员的国家遗产
  • 从战时金融到战后“企业联盟”
  • 继承而来的对社会控制的支持
  • 鲇川和承包商
  • 占领期的遗产
  • 强制经济发展的制度
  • 贸易“自由化”的好处
  • 结构性的保护主义
  • 失去控制的迷思
  • 让日本无敌
  • 市场份额
  • 海外市场上不可战胜的竞争者
  • 不会破裂的泡沫
  • 探索国际金融市场
  • 难以捉摸的总体规划
  • 凤凰的缺点
  • 第十六章 身处世界却又不融入其中
  • 缺少政治选择
  • 系统性地剥夺选择
  • 成功系统的另外一面
  • 政府瘫痪
  • 误判日本
  • 令人不快的依赖
  • 未经证实的国际政治力量
  • 有效的战术与糟糕的战略
  • 错误处理对美关系
  • 美国的政治和无知带来的难题
  • 管理国际现实
  • 受迫害并被孤立
  • 日本的战争创伤
  • 为外国人做出牺牲
  • 成为受害者的官员们
  • 与国际社会的终极不兼容
  • 外国方式的“污染”
  • 系统是否应该永久存在?
  • 第十七章 改变与困境的平成30年——写给2020年中文版读者
  • 改革的愿望
  • 第一个严肃的反对党
  • 美国对日本新政府的否决权
  • 至关重要的美国关系
  • 安倍晋三领导下的日本国际关系
  • 安倍治下的经济
  • 与西方国家的不同和相似之处
  • 致谢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