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综合梳理自古以来中国艺术理论史料。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艺术史为研究对象,在对中国艺术史进行时代划分与流派分类的基础上,综合梳理自古以来中国艺术理论史料,对史料进行了严谨分析与扎实考证,提出了不同于西方艺术理论的独特艺术史研究方法论,研究扎实,观点鲜明,兼具学理与现实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艺术史与艺术史料
  • 第一章 艺术史与艺术学综论
  • 1.1 艺术史是一门科学
  • 1.2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
  • 1.3 艺术、美术、艺术史
  • 1.4 文献与实物史料
  • 1.5 艺术史与艺术文献
  • 1.6 艺术史学与中国学
  • 1.7 古籍艺术文献
  • 1.8 文学、文艺学、艺术学
  • 第二章 史前艺术史料
  • 2.1 遗址史料
  • 2.2 岩画史料
  • 2.3 陶器史料
  • 2.4 玉器史料
  • 2.5 图腾史料
  • 2.6 纹身史料
  • 2.7 说唱史诗
  • 第三章 文字与史料载体
  • 3.1 结绳书契
  • 3.2 陶文符号
  • 3.3 图画文字
  • 3.4 殷墟甲骨
  • 3.5 金石史料
  • 3.6 简帛史料
  • 3.7 纸质图书
  • 第四章 六经皆史与艺术史料
  • 4.1 《周礼》六艺与六经
  • 4.2 《易经》艺术史料
  • 4.3 《尚书》艺术史料
  • 4.4 《诗经》之诵、弦、歌、舞
  • 4.5 《三礼》记艺术
  • 4.6 《周礼·大司乐》
  • 4.7 《周礼·考工记》
  • 第五章 诸子论艺辩证
  • 5.1 《老子》论道
  • 5.2 《论语》孔子论礼乐
  • 5.3 《庄子》论天道
  • 5.4 《墨子·非乐》
  • 5.5 《荀子·乐论》
  • 5.6 《孟子》信善美
  • 5.7 《韩非子》论艺
  • 5.8 公孙尼子《礼记·乐记》
  • 第六章 史书、方志、字书艺术史料
  • 6.1 左丘明《左传》记周乐
  • 6.2 佚名《世本·作篇》记匠作
  • 6.3 吕不韦《吕氏春秋》论乐
  • 6.4 司马迁《史记》论乐
  • 6.5 许慎《说文》训诂与艺术
  • 6.6 班固《汉书》“礼乐志”、“艺文志”
  • 6.7 历代志书中的《礼乐志》、《乐志》
  • 6.8 史书与艺术家传记史料
  • 第七章 政书、会典与艺术史料
  • 7.1 唐代杜佑《通典·乐典》
  • 7.2 南宋郑樵《通志·乐略》
  • 7.3 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乐考》
  • 7.4 清代阎镇珩《六典通考·乐制考》
  • 7.5 历代会要、会典史料
  • 7.6 历代考工文献史料
  • 第八章 目录学与艺术类独立
  • 8.1 刘歆《七略·六艺略》
  • 8.2 王俭《七志》
  • 8.3 阮孝绪《七录》
  • 8.4 郑樵《通志》
  • 8.5 《孙氏祠堂书目》金石、书画分类
  • 8.6 四部分类法
  • 第九章 《四库全书》艺术史料
  • 9.1 经部音乐
  • 9.2 子部书画
  • 9.3 子部琴谱
  • 9.4 子部篆刻
  • 9.5 子部杂技
  • 9.6 四库精要续修存目
  • 9.7 集部文学与戏曲
  • 第十章 类书、丛书与艺术文献
  • 10.1 三国两晋类书
  • 10.2 隋唐类书
  • 10.3 宋代类书
  • 10.4 明代类书
  • 10.5 清代类书
  • 10.6 丛书艺术文献
  • 第十一章 汉画、石窟、谱录、图说
  • 11.1 汉画、石窟
  • 11.2 敦煌艺术史料
  • 11.3 图录、图谱
  • 11.4 书谱
  • 11.5 画谱
  • 11.6 版画绣像
  • 11.7 乐谱、舞谱
  • 11.8 曲谱
  • 11.9 印谱
  • 11.10 图说、图鉴、图志
  • 第十二章 门类艺术史
  • 12.1 音乐史、琴史
  • 12.2 书法史
  • 12.3 绘画史
  • 12.4 印史
  • 12.5 戏曲史
  • 第十三章 门类艺术专论史料
  • 13.1 乐论史料
  • 13.2 书论史料
  • 13.3 画论史料
  • 13.4 曲论、曲录、曲考
  • 13.5 建筑园林著录史料
  • 第十四章 门类艺术品评史料
  • 14.1 诗品史料
  • 14.2 画品史料
  • 14.3 书品史料
  • 14.4 琴品史料
  • 14.5 曲品史料
  • 14.6 剧品史料
  • 第十五章 文献史料的挖掘与整理
  • 15.1 传世与出土文献
  • 15.2 版本
  • 15.3 辨伪
  • 15.4 校雠
  • 15.5 句读
  • 15.6 避讳与断代
  • 15.7 注释
  • 15.8 翻译
  • 15.9 辑佚
  • 15.10 古籍文献索引
  • 第十六章 文献史料的采集与使用规范
  • 16.1 田野考察法
  • 16.2 双重证据法
  • 16.3 多重证据法
  • 16.4 文物测绘法
  • 16.5 艺术品著录法
  • 16.6 少数民族艺术文献整理
  • 16.7 民间艺诀采集
  • 16.8 记谱与剧目整理
  • 16.9 艺术家文献史料
  • 16.10 文献使用规范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