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1千字
字数
2016-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劝人为善的书,书中所讲的内容非常适合普通百姓阅读。
内容简介
《了凡四训》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此书作于袁了凡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作者本意借此书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本书分原文、注释、白话文翻译、解读等部分,对文字的主要内容做了全新解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回归大众是当代儒学的天命
-
前言
-
第一篇 立命之学
-
第二篇 改过之法
-
第三篇 积善之方
-
第四篇 谦德之效
展开全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要我们去除这种对自己的执著,不要去贪恋过去,不要去忧虑未来,要活在当下,这样才会有一种开阔豁达的胸襟,不去计较自己。真正做到无我,放下我执,才能放下别人看不看得起自己这种想法。因此谦虚既不是消极,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基于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的一种心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有所进步,这是谦受益的道理。
用中国哲学观来指导如何过好这一生
我明明作为一个中国人,讲中文,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但是长久以来对中国人的哲学观是模糊的,对自己的文化不求甚解,却崇洋媚外,爱上别人家的生活方式。染了一身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的气味,却没找到人生使命,只找到了上帝以死的虚无。存在主义虽然难懂,但却鸡血。” 生而为人用就应该自由意志做每一个正确的决定 “,听到的时候很感动,但抓落实的时候依旧很虚。用花姐的话来说,这个目标不成立,因为没有抓手,没有递进,没有场景感。并不是说西方那一套是不对的,但是在如何过好这一生这个问题上,至今他们没能真正帮到我。这个问题我最近似乎在中国哲学观的系统中找到了答案。为什么是中国哲学呢?一,有场景感。大多数中国人活好这一生,不是只为了自己的,也不是人人都有一个宏大的使命的,但我们却是一个个嵌在家族血脉文化中的一员,对所有讲中文的人是天生带着情感的,是一个为了吃一口团圆饭可以每年上演一次人类史上最大迁移的民族,是一个一代又一代为了下一代去付出和奉献的民族。二,智慧红利。中国哲学这些文字和概念并不是随随便便所有人都能理解的道理。比如王德峰老师直接用三句话,” 无所为而为(儒家),无为而无不为(道家),以及无心而为(佛家)“串起了儒释道三种哲学的是如何分别指导中国人用出世的哲学来过入世的生活。这几句话你去和外国人讲,会把他们绕死,但是我们能理解。所以如果我们不去理解中国哲学,就好像有种把家里的祖宗智慧红利给浪费了感觉。三,无所不包。郦波老师说,人生的所有问题无外乎三种。欲望,习气和情绪。道家管欲望,儒家管习气,佛家管情绪。中国哲学观是儒释道三者的结合。这啥都给你解决了的学问,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但是,说了那么多好处,总要有个但是了。大道至简,其实儒释道无论哪一家的大道理都不难记住,也不难理解,难就难在 “知行合一”。了解了,要怎么做到呢?(如果想大概的了解一下儒释道在说什么,文章结尾我为大家整理了王德峰老师那三句话的视频链接)这就来到了此书。根据王德峰老师所说,王阳明是中国哲学的顶峰。那偷看一下后王阳明时期的成功人士的生存之道是一条捷径。可以为 “行” 提供抓手。而《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的故事,层层递进的立志愿,即提供了阶梯,又提供了距离。完美符合花姐所谓的 “好的学习目标”《了凡四训》写于王阳明之后,袁了凡的父亲袁仁曾经与王阳明和其弟子在学问上有来往。虽然归于儒学经典,但是却并不只是引用了儒学的内容。通过袁了凡的人生中出现的两位重要人物,孔先生用命理学的角度,云谷禅师用佛学的理念,分别为 “作为一个中国人该如何过好这一生”,给了不同的注解。一本小书,四篇文章,通过入世的生活方法,身体力行地教导人如何 “知行合一” 的过好一生。方法简单概括,有三:发大志向,从善如登,虚怀若谷。阅毕全书,醍醐灌顶,如雷贯耳。恨不得马上开始执行。这个书评是我诚心诚意写的,但是自觉惭愧的是具体这三点怎么做,还烦请各位阅读此书了。恕我没有花 “每天听本书” 团队的功力,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但是书很短,一个晚上就能读完。最后来一个但是,但是要真的理解这三点,并付诸行动,我认为有很多必须先理解并愿意付诸实践的前题。比如,放下我执,发慈悲心;也有王德峰老师提到的儒释道的三句核心:无所为而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及无心而为。也许理解这些,能更容易去执行上面那三点。或许需要更多的前提,我一时未能整理出来。抱歉。人生长河里,其实一直有善知识在身边护佑,接引,指点。但凡夫如我,却往往看不到,或者看到听不到,或者听到却听不懂。所谓贪嗔痴慢疑,这些毛病全都有,天天犯。好在今日得闻此书,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另:这本书搭配着华杉老师的儒家 30 家一起服用,效果更佳。若对佛学有兴趣,推荐熊逸佛学 50 讲。附:王德峰老师吞云吐雾舌灿莲花的解读儒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L411W75M 道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K4y1t7qy 佛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y4y1K7Vb
“愚”不等于“善”
阅读这本书时,收到看过此书人的问题:“你相信书中所讲的关于善的观点吗?” 。阅读后半本,带着这个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得到一个观点: 善良不是愚蠢的善良,人需要先明理,才能看清善与不善。本书主要记录了:袁了凡遵从母命放弃参加科举考试的学业,改学医术;后接受孔先生命理之学,相信 “命由天定”,所以淡然无求;最后听从云谷禅师 “命由我作” 的教导,从此转移定数,改变了命运,并且告诉大家 “善” 的作用。四训:“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立命之学:失意时,反思、反省; 得意时,知足、感恩,尽本分。改过之法:改过自新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积善之方:去培福、惜福,要懂得利用名声威望去行善、去积德,利用其影响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传递正能量。谦德之效:谦虚是去除对自己的执着,不要去贪恋过去,不要去忧虑未来,要活在当下,这样才会有一种开阔豁达的胸襟,不去计较自己。真正做到无我,放下我执,才能放下别人看不看得起自己这种想法。【思考】1. 分清楚 “真善”“假善”,一切导向自己为自己的善,是假善,不能从简单的表面去区分,凡是对他人有益的就是善,凡是只对自己有益的就是恶。2. 善良不等于愚蠢,通过研究即逻辑思维去区分判断,而不是因为善而善,反而被 “骗”,还认为自己的做善事。可能,连最基础的判断能力都是欠缺的,愚不等于善。3. “善” 有什么用吗? 无绝对答案。 中国朝代管理讲外儒内法,弘扬孝道和善意,且善有福报,鼓励大家去培福、惜福,要懂得利用名声威望去行善、去积德,利用其影响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传递正能量。 在中国这个大 “语境” 中,善是为他人,也会为自己,扩大善意,使得自己和他人整个生存环境更适合生活,获得更多影响力,我想这已经有真善的意义了。
- 查看全部21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