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8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为什么重要的发明都来自这里?科技创新何以重要,创新管理如何促成?贝尔实验室,20世纪美国创新孵化器。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初创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拆分结束,作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研发部门,贝尔实验室一直是世界上创新领域规模最大,而且可以说是最好的实验室。从晶体管到激光,从数字通信到蜂窝电话,现代生活与贝尔实验室可谓息息相关。
在《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中,乔恩·格特纳对20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发明进行了追根溯源。文中描绘了数位对当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做出过决定性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是:默文·凯利、比尔‘肖克利、克劳德·申农、约翰·皮尔斯,以及比尔·贝克。这些天才宅男才华横溢、行为不合常规,在贝尔实验室度过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本书也赞誉了贝尔实验室那些宽敞且与世隔绝的工作场所,因为天才们可以在那里进行各种尝试,无须担心复杂的人际关系、股民利益或公司收益。
在创新成为一句口头禅的今天。贝尔实验室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途径,帮助我们丰富对面临的技术革新挑战和解决方案的理解。毕竟贝尔实验室正是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的源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棘手的难题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油滴实验
-
第二章 从西部到东部
-
第三章 系统
-
第四章 战争
-
第五章 固态研究
-
第六章 魔法屋
-
第七章 信息学家
-
第八章 人与机器
-
第九章 公式
-
第十章 硅
-
第十一章 帝国
-
第二部分
-
第十二章 激励者
-
第十三章 在克劳福德山上
-
第十四章 真实的和想象的未来
-
第十五章 错误
-
第十六章 竞争
-
第十七章 拆分
-
第十八章 余生
-
第十九章 遗产
-
第二十章 回声
-
致谢
-
资料来源
-
访谈对象名单
-
口述历史摘要
展开全部
催生发明
每日一书:《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评价:“如果能穿越时空去探险,我的第一站将是 1947 年 12 月的贝尔实验室。”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晚期的巅峰阶段,贝尔实验室雇用了约 1.5 万名员工,其中包括约 1200 位博士。实验室成员包括了世界上最出色(也最古怪)的一群人。在谷歌出现之前的那个时代,贝尔实验室被称为美国知识分子的天堂。正是这个地方孕育设计出了当时的未来 —— 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谓的现在。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作家阿瑟・C・克拉克曾指出:“乍看起来,在这个令人吃惊的乡村环境中,位于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本部就像一家现代化的大型工厂,而在某种意义上,它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是一家创意工厂,因此它的生产线都是无形的。” 一些当代思想家认为,21 世纪的创新只能靠头脑聪明、追逐利润的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对陷入当前复杂世界的我们来说,昔日的创意工厂 —— 甚至就连他们最具天赋的雇员 —— 似乎都没有任何借鉴意义,这种观点太简单化了。思考一下贝尔实验室的历程、考察一下其无形且如今已消失的 “生产线” 的内部运作,我们就能对规模庞大的人类组织的潜力有所领悟。1910 年凯利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没有多少美国人知道科学家、工程师和发明家有何区别。与创造技术的知识相比,新的技术更能给民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对当时的人来说,机器的发明者似乎比训练有素的物理学家更重要,尽管物理学家能解释机器的工作原理。托马斯・爱迪生似乎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1894 年凯利出生的时候,爱迪生已经成了民族英雄,是集智慧与企业家精神于一体的完美典范。多年以后,有时候人们会这样认为 —— 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庞大的宣传系统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科学家加盟贝尔实验室的目的是为了科学的发展,但这其实只是他们工作回报的附属品。最初,催生发明的各种力量只是开始积聚,而且往往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在进行着,表现形式是一群人或各种观点的汇集,然后,经过几个月或几年(甚至几十年)逐渐变得清晰,有了发展的动力,最后再得到其他观点或人士的进一步推动。运气和时机似乎也很重要,因为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正确的答案、合适的人、合适的地方 —— 甚至是这三者同时出现 —— 也需要与合适的问题不期而遇。然后,就有可能出现大的跨越。只有在回顾过去的时候,我们才觉得这些跨越很明显。1938 年,尼尔斯・波尔 —— 以及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 得悉铀原子分裂能产生巨大能量时,拍了拍脑袋说道:“哦,先前我们真傻!”“与此相反,所有建筑都连接在一起,以避免部门间那种固定的地理划分,鼓励员工自由交流和密切接触。” 换句话说,这样安排是为了不让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彼此回避,让从事研究的员工与从事开发的员工保持往来。莫顿针对晶体管的创新过程所做的最终思考,其深度可能超过了贝尔实验室的任何一位科学家,但凯利除外。他认为创新并非简单之举,而是由各个相关部分组成的 “完整过程”。他后来撰文称,“创新并不仅仅是发现新现象,也不是研发产品或生产技术,或是开拓新市场。创新过程是所有因素有机地融合后,朝着共同的工业目标一起发挥作用。” 莫顿的学生、贝尔实验室的研发科学家尤金・戈登指出,莫顿对于创新的看法有两种推论:首先,如果你的新设备没有大规模量产,那就不算创新;其次,如果你没能找到市场销售这种产品,那么也不算创新。申农惊人的信息理论问世是历史上罕见的时刻,一位学者后来指出,“因为有人创立了一个领域,阐述了所有重要的结果,几乎同时证明了其中的大多数理论。” 数学家们最后争论的并非申农是否领先世人,而是争论他究竟领先了 20 年、30 年还是 50 年。贝尔集团和美国政府的历史关系似乎形成了一个模式 —— 大约每 10 年休战一次。1913 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迫于美国司法部门反垄断诉讼的压力,停止收购地方通信公司。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新组建的联邦通信委员会对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进行了调查,苛刻评估其商业行为。最后,监管人将目标集中到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通过西电向顾客提供设备的计费方式上。贝尔实验室最为持久的贡献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多数的想法与创新已经走出实验室,被纳入一个全球的电子网络中了。这个网络要比 40 年代末的电子网络更为庞大,更为令人惊奇,当时申农和皮尔斯还认为贝尔系统是迄今发明创造中最为复杂的装置。然而,一些发明经过改进创新后,人们却将最初开创性的发明忘掉。举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 晶体管,全世界有无数的工程师采纳了最初的想法,将晶体管改进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智能化。比如,一种最新面世的英特尔电脑处理器芯片比一张邮票大不了多少,但却包含了 200 万个晶体管。老贝尔实验室的价值在于它能坚持不懈地寻求基本而新颖的创意,以及具有调动许多工程师来研发并改进这些创意的能力。其他一些曾经伟大而今没落的实验室 —— 通用电气、美国无线电公司、IBM—— 都延续了相似的方法,尽管这些公司员工数量更少,出色的研究成果也不多。
垄断企业源源不断的巨额资金供养,无拘无束甚至有些随意的研究,向国家倾倒创新技术,为当代几乎所有重要产业贡献基因。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实验室吗?应该不会有了,因为垄断有原罪。成住坏空遗憾吗?不遗憾,因为它已经是那个时代科研天堂应有的样子。# 硅谷,也会有老去的一天#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