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重新认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
内容简介
空间是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一般不会问这个问题。空间是物理学的“住所”,物理学只能在空间里“玩耍”;事物在空间中存在,在空间中运动和形成。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物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它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管辖范围。这个现象称为“非定域性”,即两个粒子无论相距多么遥远却同步共舞,看起来像魔法。爱因斯坦看到这种现象时惊讶得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便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最近这个现象显得更加神秘,因为其他形式的非定域现象相继被发现。在黑洞里、在粒子碰撞中甚到在引力的运作中,都发现了这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潜在地它威胁了我们对物理现实的最基本的理解。如果空间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样子,那么空间到底是什么?
在《幽灵般的超距作用:重新思考空间和时间》中,科学作家乔治·马瑟试着回答这一问题。马瑟对非定域性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采访了试图解释这个问题的科学家。他带领我们踏上史诗般崎岖漫长之旅,走进观察粒子的实验物理学家的生活,走进观察星系各向均匀性的天文学家的生活,走进揭开大爆炸之谜的宇宙学家的生活。他考察了 20 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和重大混乱,跟踪了非定域性这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展示了尽管实验证据无可争议,但科学家们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科学家们的结论不仅挑战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而且也挑战宇宙起源的解释。那些卓有见识的物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物理学大统一理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 内容提要
- 其他
- 关于本书的评论
- 引言:爱因斯坦的空中楼阁
- 第1章 形形色色的非定域性
- 闭嘴,好好算!
- 观天者与攀冰者
- 玩水泥的人和雕塑家的女儿
- 地下室里的粒子
- 第2章 非定域性的起源
- 机械的宇宙
- 机器里的魔法
- 引力论战
- 质疑牛顿爵士
- 定域性的新麻烦
- 第3章 爱因斯坦的定域性
- 定域性让物理学保持理性
- 量子力学的奇特横空出世
- 物质的波
- 1927年的大辩论
- 1930年的大辩论
- EPR论文
- 第4章 大辩论
- 非定域性这个案子
- 分歧缘于动机
- 选择一:放弃自由意志?
- 选择二:粒子是占卜水晶球
- 选择三:平行宇宙
- 选择四:放弃现实主义
- 德累斯顿会议上的唇枪舌剑
- 让我们务实一些
- 超越量子思考
- 披着别名的非定域性
- 不管怎样,空间走向终结
- 第5章 非定域性和物理学的统一
- 量子场论
- 与粒子分道扬镳
- 永别了,场
- 超强纠缠
- 横跨规范
-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
- 量子引力
- 回到黑洞
- 第6章 时空的终结
- 现实的“胶水”
- 当空间不是那个“地方”时
- 互联成网生成空间
- 在矩阵内部
- 全息的现实
- 矩阵中的毛刺
- 结语:幅面体
- 更像青少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