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现象级访谈节目《十三邀》之浪潮人物分辑。许知远历时4年,联手10余位浪潮人物,重建对话精神。

内容简介

咏春拳为何从“反叛者的艺术”变成“富家子弟的权利”?

拥抱娱乐至死时代的马东却坦言自己“底色是悲凉”?

喜欢洞见未来的罗振宇为何视做生意为“最有尊严的生活”?

是哪个决定性的瞬间让李诞出逃南方系,成为了笑的制造者?

许知远与10余位浪潮人物深入对话,集结成一本珍贵的精彩个体访谈录。从王石、马东到李诞,从汪建、罗振宇到薇娅,他们之所以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乃在于他们分别成功地满足了大众对传统、美食、房子、寿命、快乐、知识、信息、商品、安慰的需求。

通过回顾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为适应和引领社会所作的努力、他们对时代发展的思考,可以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境况提供一幅全面而丰富的画像。

许知远从知识分子的“偏见”出发,对着时代与个体勇敢发问,议题跨越行业与身份,领域涵盖商业、娱乐、科技、网络、消费、新媒体等数个时代热点,访问者与受访者之间碰撞出极具张力的对话,使其具有了超越普通访谈的深度和力度,进而打破圈层之间的话语壁垒,形成了宽广而良性的对话美学。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意外的旅程
  • 推荐序 礼物般的交谈时光
  • Chapter 01 叶准
  • 学功夫不是出于兴趣,我喜欢的是唐诗宋词
  • 叶问最大的成就是将咏春传到全世界,克服了语言的障碍
  • Chapter 02 蔡澜
  • 人生有烦恼是因为你很贪心,A和B你通通要爱
  • 这么辛苦,吃一顿好的可不可以
  • 学习怎么活很重要,学习怎么死更重要
  • Chapter 03 王石
  • 对于目标,我是个悲观主义者
  • 登珠峰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真正感到煎熬的是在哈佛
  • 民国初的实业家比我们强,八零后也比我们强
  • 哪儿有什么伟大,你成功只不过运气更好些
  • Chapter 04 汪建
  • 我们就是一帮擦擦手擦擦泥、离开了土地的农民
  • 生命科学是大众化的东西,我们想让全世界人民受益
  • 基因科学新浪潮由中国掀起,我们是鼓风者
  • 我就没有痛苦,他们都叫我老顽童
  • 华大到底是干什么的?是寻找一种全新的活法
  • Chapter 05 马东
  • 二十岁上下没有绝望,但我吃完了一生的苦
  • 有价值观的冲突,就会自发地产生内容
  • 今天给这个时代做任何结论,都还为时尚早
  • 我喜欢这个新时代,一点抵触都没有
  • 看得破的都不是红尘,红尘本来就是破的
  • Chapter 06 罗振宇
  • 理想主义是我们青春期的孔雀羽毛
  • 所谓的工匠精神,就是公开自虐
  • 我不是把知识实用化,我是在把知识趣味化
  • Chapter 07 王小川
  • 编程是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技术注入到另一种生命里去
  • 原来我做的是创造生产力,好多年后才发现梦想很重要
  • 要更开放地向外看,向各种生命体去学习
  • 翻译在文明当中有巨大意义,甚至超过了电
  • AlphaGo赢了之后,我们把那天定为搜狗的假期
  • Chapter 08 刘畅
  • 我骨子里还是想做一个漂亮老板娘,拿把刀
  • 我们总是提前半步,踩住了每一个历史给的转折点
  • 巨大的金钱不是我的后盾,而是我的社会责任
  • 真正懂爱的人有多少,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 Chapter 09 薇娅
  • 我越来越清楚“我们到底是谁”
  • 我其实是个很无趣的人,我的娱乐方式也是直播
  • 永远活在一个紧迫的当下,我得站起来跑
  • Chapter 10 李诞
  • 我本来想读哲学,但我也想好好活着
  • 我现在追求的人生境界,就是你一看我你就笑
  • 我是真的享受这个时代,我不想去浪潮中做水花
  • 我是靠别人喜欢赏饭吃的,任何评价我都能接受
  • 很多人都称呼它为沮丧,对我们来说就是生活
  • 我想活在我的写作里,幻觉就是我的逃生舱
  • Chapter 11 深夜情感电台
  • 得时不时忘记麦克风,不能被它束缚
  • 我只是个听故事的人,不企图为时代做总结
  • 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护士”,我都是一针见血
  • Chapter 12 二次元
  • 重要的是这个爱好能让人年轻
  • 我们比父母那代人勇敢
  • 无法改变,不想接受,就选择吐槽
  • 看漫画,也能够思考世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