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报告的主题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货币国际化”。

内容简介

本报告系统阐述了双循环新格局、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突破口,总结了双循环支持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并深入探讨了以贸易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以离岸场促进双循环及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内循环是货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外循环则是货币国际化的实现手段。应构建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循环,并在建设国内消费市场、掌握关键技术、本币优先、提升政治影响力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进而充分发挥双循环新格局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名单
  • “IMI·大金融书系”编辑委员会
  • “IMI·大金融书系”书目
  • 导论
  • 第1章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 1.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及其变动原因
  • 1.1.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现状
  • 1.1.2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专栏1-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十足
  • 1.1.3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 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动的结构分析
  • 1.2.1 人民币的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职能进一步巩固
  • 1.2.2 人民币的国际金融计价交易职能大幅提升
  • 1.2.3 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不断增强
  • 专栏1-2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掀起超宽松货币浪潮
  • 1.3 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比较
  • 1.3.1 美元的国际地位基本稳固
  • 1.3.2 欧元的国际地位止跌企稳
  • 1.3.3 英镑的国际化水平低位徘徊
  • 1.3.4日元的国际地位小幅回升
  • 1.4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动态比较
  • 1.4.1 人民币在SDR中的份额基本持平
  • 1.4.2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交易中位列第五
  • 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2.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 2.1.1 结算规模和占比稳中有进
  • 专栏2-1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深化服务贸易创新相促相长
  • 2.1.2 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主导地位,跨境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平稳增长
  • 2.1.3 资本项目增速加快,收支基本平衡
  • 2.1.4 拓展人民币结算渠道,第三方支付平台发挥重要作用
  • 2.2 人民币金融交易
  • 2.2.1 人民币直接投资
  • 2.2.2 人民币证券市场
  • 专栏2-2 A股被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纳入
  • 2.2.3 人民币境外贷款
  • 2.2.4 人民币外汇交易
  • 2.3 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 2.3.1 人民币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份额的发展变化
  • 2.3.2 央行之间的人民币货币互换
  • 2.4 人民币汇率
  • 2.4.1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 专栏2-3 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信心增强
  • 2.4.2 人民币汇率指数
  • 2.4.3 离岸人民币汇率
  • 第3章 双循环与人民币国际化
  • 3.1 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
  • 3.1.1 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率内涵
  • 3.1.2 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内涵
  • 3.1.3 高质量发展的包容性内涵
  • 3.2 畅通双循环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 3.2.1 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从根本上创造人民币需求
  • 3.2.2 畅通的国际大循环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
  • 3.2.3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双循环相辅相成
  • 3.3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
  • 3.3.1 增强生产端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
  • 3.3.2 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 3.3.3 以贸易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
  • 3.3.4 以“一带一路”为基础构建国际分工新格局
  • 3.3.5 以离岸市场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 第4章 双循环支持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探讨
  • 4.1 成功经验借鉴
  • 4.1.1 建设国内大循环创造国内外对本币需求
  • 4.1.2 参与国际大循环推动实现本币国际化
  • 4.2 失败经验参考
  • 4.2.1 国内大循环建设不足的影响
  • 4.2.2 国际大循环参与不足的影响
  • 4.3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 4.3.1 货币国际化程度两大梯队形成的原因
  • 4.3.2 高水平双循环促进货币国际化
  • 4.3.3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
  • 第5章 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突破口:生产端
  • 5.1 全面提升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
  • 5.1.1 生产端供给侧“短板”不利于畅通内循环
  • 5.1.2 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5.1.3 多渠道发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 5.1.4 以产业集群为载体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
  • 5.2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5.2.1 金融供给侧改革难题亟待破解
  • 5.2.2 改革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 5.2.3 引导金融资源合理流动
  • 5.2.4 持续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
  • 第6章 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突破口:市场端
  • 6.1 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释放实体经济潜能
  • 6.1.1 国内市场流通中的主要“堵点”
  • 6.1.2 改革流通体制释放市场潜能
  • 6.1.3 增强就业保障优化劳动力配置
  • 6.2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 6.2.1 完善营商环境坚持制度化市场化方向
  • 6.2.2 提升宏观政策协调水平与宏观调控能力
  • 6.2.3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6.2.4 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统筹发展
  • 6.2.5 提高投资回报率
  • 6.2.6 高度重视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
  • 第7章 以贸易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
  • 7.1 通过贸易创新开辟中国外贸新格局
  • 7.1.1 我国近年来贸易创新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效
  • 7.1.2 贸易创新对双循环的支撑作用
  • 7.1.3 贸易创新的发展机遇、挑战和展望
  • 7.2 重视进口贸易发展中的人民币使用
  • 7.2.1 进博会引领中国进口贸易发展
  • 7.2.2 进口贸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 7.3 服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
  • 7.3.1 服务贸易是新发展格局的新支点
  • 7.3.2 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成为新趋势
  • 专栏7-1 北京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服务贸易发展
  • 7.4 自贸区在双循环中发挥纽带作用
  • 7.4.1 我国自贸区建设历程和发展现状
  • 7.4.2 上海自贸区成为双循环的桥头堡
  • 7.4.3 自贸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机制
  • 第8章 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
  • 8.1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主要挑战
  • 8.1.1 “一带一路”推动双循环的新机遇
  • 8.1.2 “一带一路”推动双循环的主要挑战
  • 8.2 “一带一路”推动双循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路径
  • 8.2.1 以高质量政策联通夯实规则基础
  • 8.2.2 以高质量设施联通带动人民币投融资
  • 8.2.3 以高质量贸易畅通增强人民币的计价结算职能
  • 8.2.4 以高质量资金融通构筑人民币国际使用网络
  • 8.2.5 以高质量国际产业合作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
  • 8.2.6 以高质量民心相通增强人民币国际使用意愿
  • 8.3 推动双循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举措
  • 8.3.1 推动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计价
  • 8.3.2 构建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
  • 8.3.3 探索“一带一路”数字贸易新平台
  • 8.3.4 加强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和区域合作
  • 第9章 以离岸市场促进新发展格局
  • 9.1 离岸市场有利于构建双循环格局
  • 9.1.1 离岸人民币市场促进内循环
  • 9.1.2 离岸人民币市场促进外循环
  • 9.2 加强离岸—在岸人民币市场联系
  • 9.2.1 外汇交易是价格联动的主渠道
  • 9.2.2 资金拆借产生利率联动效应
  • 9.2.3 央行互换平抑流动性极端波动
  • 9.2.4 债券发行或影响离岸市场流动性
  • 9.2.5 管道式开放加强价格联动
  • 9.3 新发展格局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支点
  • 9.3.1 完善的在岸市场是离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 9.3.2 金融市场开放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 9.3.3 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阶段
  •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附录1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年度主题概览
  • 附录2 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十大里程碑事件
  • 附录3 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民币国际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货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2021》的主题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货币国际化”。本报告系统阐述了双循环新格局、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突破口,总结了双循环支持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并深入探讨了以贸易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以 “一带一路” 建设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以离岸市场促进双循环及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报告认为:选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三大突破口,综合施策,完善相关机制体制,可以使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力倍增。通过多种贸易创新奠定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高质量建设 “一带一路” 以及充分发展和合理布局离岸市场,是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报告强调:内循环是货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外循环则是货币国际化的实现手段。应构建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循环,并在建设国内消费市场、掌握关键技术、本币优先、提升政治影响力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进而充分发挥双循环新格局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作用。应站在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破除制度性障碍;抓住后疫情时期贸易格局调整的机遇,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拓展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营造良好的人民币国际化生态环境。(1)正确认识形势的严峻性,站在经济金融安全的高度重新审视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和价值。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际货币发行国有更多平衡国际收支的手段。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广泛使用的主要国际货币,我国就不会面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国内经济过冷过热的风险,经济稳健发展将更有保障。美国新政府重新认识对华接触政策,将中美关系从以合作为主推向以竞争对抗为主,美元的霸权地位是美国最具杀伤力的制裁武器,加上全球即将进入数字货币时代,国际货币存在 “赢者通吃” 的极大可能性,种种迹象表明,留给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窗口不多了。我国必须居安思危,充分发挥我国的市场、制度优势,只争朝夕,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在 “十四五” 期间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在继续稳定货物贸易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提升传统服务贸易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加快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应高度重视跨境人民币交易的零售端和个人支付,提升资金流动的便利化水平,发挥数字技术、数字货币的弯道超车功能,促进服务贸易领域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将贸易路径作为人民币信贷拓展的主要策略选择,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多地走向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继续扩大期货开放品种及范围,注重规则制度与国际市场的深层次对接。(3)深入挖掘人民币发挥国际金融交易职能的现实可行性,继续优化和完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制度,简化境外机构入市流程,整合入市渠道,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扩大熊猫债发行规模。应把握人民币币值稳定且有序升值的机遇,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树立稳定、可预期的汇率机制比汇率稳定本身更重要的理念,提高人民币资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同时,重视并防范人民币较快升值带来的潜在风险,包括对出口产生冲击、短期资本大进大出和国内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等,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测与预警能力,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健全宏观审慎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4)打破部门利益,加强企业、金融机构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鼓励央企、国企在国际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中带头使用人民币,尽快扫除阻碍企业使用人民币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加强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协同现有的支付体系,提高跨境人民币清算体系使用的便捷性和效率,为国内外市场主体提供更好、更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5)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生态环境建设,根据目前的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和技术路线,在继续巩固人民币在货物贸易、FDIODI 的使用范围的基础上,重视资本可兑换的改革次序,拓宽资本流动渠道,丰富人民币金融交易品种和市场,加速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将人民币投融资、资产管理作为 “十四五” 期间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着力点,满足国际投资者的需求。通过六大实施路径,实现 “一带一路” 高质量建设,并以此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和人民币国际化;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大宗商品贸易、基础设施第三方投融资合作、数字贸易、多边开发性机构和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应畅通六大实施路径,推动 “一带一路” 高质量建设、双循环新格局和人民币国际化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是通过高质量政策联通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规则基础。根据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需要,加快政策、标准和制度等软联通,尤其是要加快人民币贸易结算、国际支付、投资、交易、货币兑换等方面的规则和标准联通,同时加强货币和汇率等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二是通过高质量设施联通带动人民币投融资,将海外工程项目 “投融建营” 一体化作为推动境外基础设施项目人民币融资的重要手段。三是通过高质量贸易畅通增强人民币的计价结算职能,尤其是要扩大从 “一带一路” 国家进口的规模,强化人民币的计价结算职能。四是通过高质量资金融通构筑人民币国际使用网络,夯实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载体,优化中资金融机构、CIPS 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布局,发展人民币债券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国际投融资模式,疏通 “一带一路” 资金融通渠道。五是通过高质量国际产业合作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夯实人民币资产计价的基础,整合提升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注重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中提升我国在 “一带一路” 国际循环中的主导地位。六是通过高质量民心相通增强人民币国际使用意愿,在文化交流、教育、公共卫生和环保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增强 “一带一路” 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全面认同。通过高质量 “一带一路” 建设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和人民币国际化,应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先行发力:(1)建设 “一带一路”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加快大宗商品交易规则、期现一体化、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形成优势大宗商品计价中心,推动大宗商品贸易及其人民币计价。(2)构建多层次的、较完整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构体系,发挥亚投行、金砖银行、次地区银行、主权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利用 “联合贷款” 模式撬动国际资本,深化与 “一带一路” 东道国银行在 “银行联合体” 框架上的建设;在单个项目层面上开展第三方投融资合作,形成机制化第三方合作方式;放宽境内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限制,鼓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采用人民币贷款、发放人民币债券,进行人民币股权投资,为 “一带一路”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海外融资提供便利。(3)发展 “一带一路” 数字贸易,探索建立跨境电商全口径统计、税收、贸易便利化及消费者保护等制度,积极参加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数字贸易(电子商务)议题谈判,规范数字贸易的交易内容、税收及费用、设备储备地点、境内外信息流通等,争取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4)加强双多边金融货币合作,建立常态化的基础设施开发融资多边合作协调机构和统一的投资规则,协调双多边开发机构,促进遵循国际通行规则、适应发展中国家实际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支持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签订区域金融货币合作协议,建设多边外汇储备库;加强金融政策沟通,签订货币互换协议,鼓励相关国家增大人民币储备规模;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平台、人民币与沿线国家货币兑换交易平台和跨境资本流动监控平台的建设。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