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报告的主题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货币国际化”。

内容简介

本报告系统阐述了双循环新格局、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突破口,总结了双循环支持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并深入探讨了以贸易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以离岸场促进双循环及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内循环是货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外循环则是货币国际化的实现手段。应构建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循环,并在建设国内消费市场、掌握关键技术、本币优先、提升政治影响力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进而充分发挥双循环新格局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名单
  • “IMI·大金融书系”编辑委员会
  • “IMI·大金融书系”书目
  • 导论
  • 第1章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 1.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及其变动原因
  • 1.1.1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现状
  • 1.1.2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专栏1-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十足
  • 1.1.3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 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动的结构分析
  • 1.2.1 人民币的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职能进一步巩固
  • 1.2.2 人民币的国际金融计价交易职能大幅提升
  • 1.2.3 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不断增强
  • 专栏1-2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掀起超宽松货币浪潮
  • 1.3 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比较
  • 1.3.1 美元的国际地位基本稳固
  • 1.3.2 欧元的国际地位止跌企稳
  • 1.3.3 英镑的国际化水平低位徘徊
  • 1.3.4日元的国际地位小幅回升
  • 1.4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动态比较
  • 1.4.1 人民币在SDR中的份额基本持平
  • 1.4.2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交易中位列第五
  • 第2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2.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 2.1.1 结算规模和占比稳中有进
  • 专栏2-1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深化服务贸易创新相促相长
  • 2.1.2 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主导地位,跨境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平稳增长
  • 2.1.3 资本项目增速加快,收支基本平衡
  • 2.1.4 拓展人民币结算渠道,第三方支付平台发挥重要作用
  • 2.2 人民币金融交易
  • 2.2.1 人民币直接投资
  • 2.2.2 人民币证券市场
  • 专栏2-2 A股被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纳入
  • 2.2.3 人民币境外贷款
  • 2.2.4 人民币外汇交易
  • 2.3 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
  • 2.3.1 人民币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份额的发展变化
  • 2.3.2 央行之间的人民币货币互换
  • 2.4 人民币汇率
  • 2.4.1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 专栏2-3 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信心增强
  • 2.4.2 人民币汇率指数
  • 2.4.3 离岸人民币汇率
  • 第3章 双循环与人民币国际化
  • 3.1 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
  • 3.1.1 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率内涵
  • 3.1.2 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内涵
  • 3.1.3 高质量发展的包容性内涵
  • 3.2 畅通双循环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 3.2.1 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从根本上创造人民币需求
  • 3.2.2 畅通的国际大循环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
  • 3.2.3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双循环相辅相成
  • 3.3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
  • 3.3.1 增强生产端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
  • 3.3.2 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 3.3.3 以贸易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
  • 3.3.4 以“一带一路”为基础构建国际分工新格局
  • 3.3.5 以离岸市场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 第4章 双循环支持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探讨
  • 4.1 成功经验借鉴
  • 4.1.1 建设国内大循环创造国内外对本币需求
  • 4.1.2 参与国际大循环推动实现本币国际化
  • 4.2 失败经验参考
  • 4.2.1 国内大循环建设不足的影响
  • 4.2.2 国际大循环参与不足的影响
  • 4.3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 4.3.1 货币国际化程度两大梯队形成的原因
  • 4.3.2 高水平双循环促进货币国际化
  • 4.3.3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
  • 第5章 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突破口:生产端
  • 5.1 全面提升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
  • 5.1.1 生产端供给侧“短板”不利于畅通内循环
  • 5.1.2 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5.1.3 多渠道发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 5.1.4 以产业集群为载体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
  • 5.2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5.2.1 金融供给侧改革难题亟待破解
  • 5.2.2 改革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 5.2.3 引导金融资源合理流动
  • 5.2.4 持续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
  • 第6章 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突破口:市场端
  • 6.1 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释放实体经济潜能
  • 6.1.1 国内市场流通中的主要“堵点”
  • 6.1.2 改革流通体制释放市场潜能
  • 6.1.3 增强就业保障优化劳动力配置
  • 6.2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 6.2.1 完善营商环境坚持制度化市场化方向
  • 6.2.2 提升宏观政策协调水平与宏观调控能力
  • 6.2.3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6.2.4 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统筹发展
  • 6.2.5 提高投资回报率
  • 6.2.6 高度重视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
  • 第7章 以贸易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
  • 7.1 通过贸易创新开辟中国外贸新格局
  • 7.1.1 我国近年来贸易创新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效
  • 7.1.2 贸易创新对双循环的支撑作用
  • 7.1.3 贸易创新的发展机遇、挑战和展望
  • 7.2 重视进口贸易发展中的人民币使用
  • 7.2.1 进博会引领中国进口贸易发展
  • 7.2.2 进口贸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 7.3 服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
  • 7.3.1 服务贸易是新发展格局的新支点
  • 7.3.2 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成为新趋势
  • 专栏7-1 北京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服务贸易发展
  • 7.4 自贸区在双循环中发挥纽带作用
  • 7.4.1 我国自贸区建设历程和发展现状
  • 7.4.2 上海自贸区成为双循环的桥头堡
  • 7.4.3 自贸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机制
  • 第8章 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
  • 8.1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主要挑战
  • 8.1.1 “一带一路”推动双循环的新机遇
  • 8.1.2 “一带一路”推动双循环的主要挑战
  • 8.2 “一带一路”推动双循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路径
  • 8.2.1 以高质量政策联通夯实规则基础
  • 8.2.2 以高质量设施联通带动人民币投融资
  • 8.2.3 以高质量贸易畅通增强人民币的计价结算职能
  • 8.2.4 以高质量资金融通构筑人民币国际使用网络
  • 8.2.5 以高质量国际产业合作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
  • 8.2.6 以高质量民心相通增强人民币国际使用意愿
  • 8.3 推动双循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举措
  • 8.3.1 推动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计价
  • 8.3.2 构建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
  • 8.3.3 探索“一带一路”数字贸易新平台
  • 8.3.4 加强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和区域合作
  • 第9章 以离岸市场促进新发展格局
  • 9.1 离岸市场有利于构建双循环格局
  • 9.1.1 离岸人民币市场促进内循环
  • 9.1.2 离岸人民币市场促进外循环
  • 9.2 加强离岸—在岸人民币市场联系
  • 9.2.1 外汇交易是价格联动的主渠道
  • 9.2.2 资金拆借产生利率联动效应
  • 9.2.3 央行互换平抑流动性极端波动
  • 9.2.4 债券发行或影响离岸市场流动性
  • 9.2.5 管道式开放加强价格联动
  • 9.3 新发展格局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支点
  • 9.3.1 完善的在岸市场是离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 9.3.2 金融市场开放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 9.3.3 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阶段
  •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附录1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年度主题概览
  • 附录2 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十大里程碑事件
  • 附录3 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