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对西方的认识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的历史发展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在“冲击-回应”模式的框架下,试图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本书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目录

  • 版权信息
  • 选文目录
  • 1979年版前言
  • 致谢
  • 第一部分 问题和背景
  • 第1章 导论
  • 第2章 中国思想传统的若干因素
  • 第二部分 承认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1839—1860
  • 第3章 林则徐应对英国之策
  • 第4章 抚夷之策
  • 第5章 自强说的滥觞
  • 第三部分 对西方技术的渴望 1861—1870
  • 第6章 曾国藩对西洋人和西洋机器的态度
  • 第7章 李鸿章与西式武器的应用
  • 第8章 同文馆的创设
  • 第9章 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局
  • 第四部分 自强运动 1871—1896
  • 第10章 权力问题:人事与制度
  • 第11章 派遣留学生
  • 第12章 外交使团
  • 第13章 自强运动的问题
  • 第14章 积极外交政策的尝试
  • 第五部分 1900年开始的改革运动
  • 第15章 维新派
  • 第16章 康有为及“康党”
  • 第17章 张之洞的改革计划
  • 第18章 1898年的失败
  • 第19章 义和团
  • 第六部分 改良与革命 1901—1912
  • 第20章 保守主义的改革运动
  • 第21章 经济发展
  • 第22章 梁启超与民族主义
  • 第23章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方略
  • 第七部分 意识形态潮流与五四运动 1912—1923
  • 第24章 寻找新主义
  • 第25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 第26章 胡适与中国的实用主义
  • 第27章 孙中山调整革命的方向
  • 第28章 梁启超对中国进步的回顾
  • 卷后语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提供了不同于国内学者的视角和素材,单纯阐述事实,没有太多偏袒和感情色彩。有许多珍贵的资料,包括林则徐给英女王的信,各国使节对于与晚清沟通往来的记录和感想,这是我第一次读到如此详细的,非中国官方记录的历史材料。另外,长久以往国内教科书对晚清官员的描述都以 “腐败无能” 一概而论,但在本书中,我看到的却是,他们中许多人积极面对改革的态度和付出的努力,第一次运用国际法调和国际纷争,并走访欧美,外派学生留学,他们在那个萎靡衰败的社会里坚持努力了 40 余年,这份努力却鲜为人知。再另,国内对林则徐 “英雄” 的夸大,对李鸿章 “卖国” 的误导,以及对 “不平等” 条约的定义,可能也需要重新审视。至于书中提到的,与关于李鸿章与孙中山的交往、接触、联系,也是让我开了眼界,其间的关系,终于能梳理清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是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 K. Fairbank)和邓嗣禹(Teng Ssu-yu)合著的一本书,译者为陈少卿。该书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文献,探讨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冲击及其回应,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刻的分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半个多世纪思想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中国是知识精英基于不同立场不同背景的奋斗史。然而,在时代的洪流中要看清走势并不容易,以后人的视角来看,只有极少数人能看清形势、顺应形势、利用形势,实现知识分子的理想。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