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西方音乐史论的经典范本”,读一部纪录片式的音乐巨著,来一场关于音乐的精神马拉松。
内容简介
《诺顿断代音乐史丛书(共四册)》是美国诺顿出版公司于二十世纪后期策划的一套音乐史系列丛书,由6部专著组成,现已翻译出版4部,包括:《中世纪音乐》《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分别由各个断代史领域的著名学者执笔,反映了当今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成果,赢得了音乐学界的普遍赞誉,也被广泛采用为音乐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层面的重要教学和研究参考书目。
《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本书对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大师与艺术精粹进行了阐释,力图详尽地记述十九世纪欧洲的艺术音乐发展。本书以贝多芬中期的创作开篇,分别论述浪漫音乐语境下舒伯特、李斯特、肖邦、柏辽兹、舒曼、瓦格纳、威尔第、柴可夫斯基和穆索尔斯基等人的音乐和风格。此外,作者还难得地关注到另一些少有专著进行研究的作曲家,例如门德尔松、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为研究西方音乐历史演进及其人文蕴涵提供了更多引人思考的论域和视角。
《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重构了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期的“音乐文明生态”,包括该时期音乐与其他文明要素如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宗教、姊妹艺术等的关联性,同时,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涉及历史事件、音乐形式、音乐技法、音乐风格或其他音乐现象的众多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
《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以丰富而详实的内容,巧妙地追溯了二十世纪艺术音乐的众多流派。作者的探讨从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和德彪西这类标志性的人物开始,接着涉及了查尔斯·艾夫斯和沃恩斯·威廉斯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运动,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和法国六人团所体现的哲性运动,以及自成一体的巨人如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此外,对于各类“主义”——序列主义、简约主义、偶然主义、新浪漫主义和多元主义,也都做了清晰的阐释。
《中世纪音乐》:通过周密详实的史实论述了中世纪音乐的发展背景及音乐特征,长期以来都是西方音乐学界有关欧洲中世纪音乐的标准论著,资料丰富、条理清晰,基本上概括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全貌。此外,市面上大多数关于中世纪音乐的教材都颇为乏味,但此书的内容却妙趣横生。第一章对从罗马帝国结束至公元1000年的一段充满趣味的历史导论;第二章则是关于同时期基督教礼拜仪式的描述;后续章节依次对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进行详细地论述,是一部进行学术研究和扩展阅读不可或缺的学术专著。
目录
- 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
- 版权信息
- 作者介绍
-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中译本总序
- 十九世纪音乐:古典传统与浪漫主义(代导读)
- 序言
- 插图列表
- 第一章 导论
- 历史背景
- 音乐、赞助制度与公众
- 作曲家的训练
- 音乐美学
- 音乐中的历史主义
- “浪漫”
- 第二章 贝多芬在维也纳,1792—1808年
- 早期风格的发展:钢琴奏鸣曲
- 《弦乐四重奏》Op.18,No.6
- 《“暴风雨”奏鸣曲》Op.31,No.2
- 《“英雄”交响曲》
- 《菲岱里奥》
- 第三章 贝多芬:晚期,1809—1827年
- 晚期风格的形成
- 《迪亚贝利变奏曲》
- 《庄严弥撒》与《第九交响曲》
- 晚期四重奏
- 同时代人的评价
- 第四章 贝多芬的同时代人:器乐音乐
- 舒伯特
- 钢琴音乐:克莱门蒂、杜赛克和菲尔德
- 车尔尼、莫谢莱斯、胡梅尔
- 舒伯特的钢琴音乐
- 第五章 利德:舒伯特及其前辈
- 柏林乐派
- 南德与维也纳
- 舒伯特
- 第六章 十九世纪歌剧的崛起
- 罗西尼
- 多尼采蒂与贝利尼
- 法国歌剧
- 德语浪漫歌剧
- 第七章 1830年至1848年的巴黎
- 大歌剧
- 炫技演奏家
- 李斯特
- 肖邦
- 法国浪漫主义
- 柏辽兹
- 第八章 舒曼及其德国的同时代人
- 舒曼
- 门德尔松
- 其他同时代人
- 第九章 瓦格纳与乐剧
- 《尼伯龙根的指环》
-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 《名歌手》
- 晚年的成就
- 第十章 十九世纪后期的意大利歌剧与法国歌剧
- 威尔第
- 意大利的同时代作曲家及后继者
- 十九世纪后期的法国歌剧
- 第十一章 民族主义音乐
- 匈牙利
- 波希米亚
- 托马谢克与斯美塔那
- 德沃夏克
- 波兰
- 俄罗斯
- 格林卡与达尔戈梅日斯基
- “五人团”
- 穆索尔斯基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 柴科夫斯基
- 斯堪的纳维亚
- 英国
- 西班牙
- 第十二章 十九世纪晚期的交叉潮流
- 李斯特与“新德意志乐派”
- 勃拉姆斯
- 布鲁克纳
- 莱比锡
- 巴黎
- 世纪末的德国与奥地利
- 附录 参考文献/索引
- 译后记
- 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
- 版权信息
-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中译本总序
- 古典音乐:时代·风格·经典(代导读)
- 插图列表
- 序言
- 第一部分 源自巴洛克的过渡:1760年以前的音乐
- 第一章 十八世纪思想的背景
- 第二章 社会中的音乐家
- 第三章 私人音乐
- 第四章 公众音乐
- 第五章 舞台上的词与乐
- 第二部分 新风格的接受:1760—1780年的音乐
- 第六章 社会环境与哲学背景
- 第七章 音乐家的生存状态
- 第八章 家庭音乐
- 第九章 音乐会与教堂音乐
- 第十章 歌剧
- 第三部分 海顿:成长中的大师
- 第十一章 早年岁月:1732—1760
- 第十二章 在艾斯特哈齐宫廷的初期岁月:1760—1770
- 第十三章 伟大的风格突破:1770—1779
- 第四部分 莫扎特:天才初露
- 第十四章 神童时代:1756—1773
- 第十五章 早期风格
- 第十六章 “科罗莱多”岁月:1773—1781
- 第十七章 萨尔茨堡的高峰
- 第五部分 古典风格的极盛期:1780—1800
- 第十八章 革命与变化的年代
- 第十九章 变化中的音乐家身份
- 第二十章 独奏与室内音乐
- 第二十一章 交响曲和协奏曲的突出地位
- 第二十二章 音乐剧场的多重面貌
- 第六部分 海顿:公认的大师
- 第二十三章 在艾斯特哈兹的最后岁月:1780—1790
-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自由
- 第七部分 莫扎特:大器终成
- 第二十五章 最后十年:1781—1791
- 第二十六章 最后十年的杰作
- 第八部分 贝多芬:1770—1827
- 第二十七章 跨世纪的伟人
- 第二十八章 作品全览
- 第九部分 十九世纪初作品中的十八世纪遗产
- 第二十九章 革命后社会与艺术的变化
- 第三十章 音乐的经营和建制
- 第三十一章 室内乐进入音乐厅
- 第三十二章 亲密性的丧失:公开表演备受推崇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译后记
- 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
- 版权信息
-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中译本总序
- 反叛·标新·多元——对西方二十世纪音乐发展进程的分析与反思(代导读)
- 插图列表
- 序言
- 导论: 十九世纪的音乐背景
- 第一部分 超越调性:从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一章 历史语境:世纪之交的欧洲
- 第二章 一些过渡性人物
- 第三章 无调性革命
- 第四章 新调性
- 第五章 欧洲的其他流派
- 第六章 欧洲大陆以外
- 第二部分 重构与新体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 第七章 历史语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 第八章 新古典主义
- 第九章 十二音体系
- 第十章 政治的影响
- 第十一章 其他欧洲作曲家
- 第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
- 第十三章 美国
- 第十四章 拉丁美洲
- 第三部分 创新与分裂: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 第十五章 历史语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形势
- 第十六章 整体序列主义
- 第十七章 不确定性
- 第十八章 形式与织体的创新
- 第十九章 新多元主义
- 第二十章 回归简单:简约主义与新调性
- 第二十一章 音乐和外部世界
- 第二十二章 科技的发展:电子音乐
- 第二十三章 结语:今天的音乐
- 附录 参考文献/索引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译后记
- 中世纪音乐
- 版权信息
-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中译本总序
- 插图目录
- 图表目录
- 引用参考文献缩略语表
- 手抄本文献缩略语表
- 欧洲中世纪音乐研究导论(代导读)
- 作者序
- 第一章 历史背景(至公元1000年)
- 罗马帝国的崩溃
- 六世纪
- 伊斯兰教的兴起
- 最黑暗的年代
- 法兰克王国的中兴
- 卡洛林文艺复兴
- 卡洛林帝国的解体
- 第二章 公元1000年之前的基督教礼拜仪式
- 公元300年之前
- 各种礼拜仪式的发展
- 西方礼拜仪式的发展
- 拉丁西班牙或莫萨拉比克礼拜仪式
- 凯尔特礼拜仪式
- 高卢本土礼拜仪式
- 三至六世纪的罗马礼拜仪式
- 格里高利大教皇
- 公元1000年之前的罗马-法兰克礼拜仪式
- 公元800至1000年的圣咏
- 礼仪年与教会历
- 时令日
- 第三章 格里高利圣咏:总体特征
- 记谱法
- 方形记谱法释读导引
- 圭多·德·阿雷佐的唱名法体系
- 教会调式
- 调式体系:历史的进程
- 音乐风格的一般特征
- 音域
- 旋律音程
- 旋律轮廓
- 终止式
- 词乐关系
- 礼仪吟诵
- 诗篇歌
- 交替诗篇歌与诗篇歌调
- 供诗篇吟诵的其他歌调
- 歌词重音与旋律线
- 格里高利圣咏的节奏
- 对歌词的音乐表现
- 第四章 圣课的音乐
- 圣课的形式:晚祷
- 其他日课的形式:夜课经
- 赞美经
- 小日课
- 申正经[晨祷]
- 圣课中自由旋律的类型:交替圣咏
- 大应答圣咏
- 应答圣咏的自由旋律
- 短应答圣咏
- 赞美诗
- 第五章 罗马教会的弥撒
- 弥撒的早期形制
- 弥撒的发展与定型(至公元1000年左右)
- 弥撒的专用部分的圣咏:形式与功能
- 专用部分的交替圣咏
- 进台经
- 奉献经
- 圣体经
- 弥撒的应答圣咏
- 升阶经
- 阿里路亚
- 特拉克特
- 弥撒的常规部分
- 慈悲经
- 荣耀经
- 信经
- 圣哉经
- 羔羊经
- 散席
- 第六章 中世纪后期礼仪音乐的扩展:附加段和继叙咏
- 附加段
- 附加段的三个类型
- 第一类附加段:既有圣咏上的花唱附加
- 第二类附加段:既有圣咏上的文本附加
- 第三类附加段:既有圣咏上的文本和音乐附加
- 混合形式的附加段
- 继叙咏
- 早期继叙咏
- 带有部分歌词的塞昆提亚
- 带有二重循回的继叙咏
- 晚期继叙咏
- 继叙咏的演唱
- 第七章 礼仪音乐的进一步扩展与润饰
- 中世纪晚期的新节庆
- 弥撒的附加成分
- 教仪剧[Liburgical Drama]
- 弗勒里戏剧
- 以诗体文本为主的戏剧
- 以礼仪文本为主的戏剧
- 诗体与礼仪的混合文本的戏剧
- 教仪剧与俗语戏剧
- 第八章 多声部音乐的兴起
- 早期多声部的理论性描述与例证
- 平行奥尔加农
- 圭多·德·阿雷佐的《辨及微芒》
- 自由奥尔加农
- 实践性文献中的奥尔加农
- 温切斯特附加段曲集
- 十二世纪的花唱式奥尔加农:利摩日的圣马夏尔乐派
- 圣马夏尔多声部音乐的两种风格
- 成熟的迪斯康特风格
- 声部交换
- 圣马夏尔多声部音乐的历史意义
-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德拉的多声部音乐
- 孔波斯德拉曲目中的迪斯康特风格
- 第九章 巴黎圣母院乐派之一:奥尔加农
- 《奥尔加农大全》的音乐
- 模式记谱法与节奏模式
- 六种节奏模式
- 节奏模式的记谱法
- 褶间音
- 单个音符
- 勾连音或涌流音
- 保持音风格和模式化节奏
- 迪斯康特风格和模式化节奏
- 《阿里路亚:圣母降生》的不同版本
- 三声部和四声部奥尔加农
- 和声构成
- 三声部和四声部奥尔加农的结构机制
- 第十章 巴黎圣母院乐派之二:康杜克图斯和经文歌
- 康杜克图斯
- 康杜克图斯的两种类型
- 演唱实践和节奏译写
- 简单康杜克图斯的曲式与风格
- 装饰康杜克图斯中的曲式组织
- 经文歌的产生
- 第十一章 世俗单声部歌曲(一): 拉丁语和普罗旺斯语抒情歌诗
- 拉丁语歌曲
- 剑桥歌曲集
- 游方学者、歌利亚德和戎格勒
- 《博伊伦修道院之歌》
- 特罗巴杜尔
- 特罗巴杜尔诗歌的类型与诗体
- 舞歌
- 特罗巴杜尔歌曲的诗体结构和曲式
- 音乐结构与风格
- 带器乐伴奏的演唱
- 特罗巴杜尔的生平
- 第十二章 世俗单声部歌曲(二):特罗威尔的音乐
- 武功歌及相关类型
- 行吟曲和德斯科尔
- 其他叙事型歌曲
- 叠句
- 回旋歌
- 叙事歌
- 维勒莱
- 特罗威尔歌曲的总体特征
- 第十三章 世俗单声部歌曲(三): 俗语歌曲在欧洲各地的扩散
- 德国的世俗歌曲
- 恋诗歌手
- 恋诗歌在十三世纪晚期及以后的发展
- 意大利的单声部歌曲
- 劳达颂歌
- 鞭笞歌
- 西班牙语和加利西亚-葡萄牙语坎蒂加
- 英国的单声部歌曲
- 第十四章 十三世纪的宗教和世俗多声部音乐
- 拉丁语和法语经文歌
- 康杜克图斯经文歌
- 复文本的经文歌
- 十三世纪晚期节奏的发展
- 从模式记谱法到有量记谱法
- 移植的经文歌
- 经文歌和世俗单声部音乐的关系
- 多声部世俗歌曲
- 较小类型及次要创作技法
- 断续(歌)
- 轮唱(曲)
- 器乐音乐
- 器乐舞曲
- 第十五章 法国的“新艺术”
- 菲利普·德·维特里的革新
- 《福韦尔传奇》
- 《福韦尔传奇》中的经文歌
- 等节奏
- 让·德·勒斯居雷尔的歌曲
- 《伊夫雷阿藏稿》
- 猎歌
- 第十六章 十四世纪的礼仪多声部音乐
- 弥撒乐章
- 多声部弥撒乐章的三种风格
- 经文歌风格
- 歌曲风格
- 联动式风格
- 花唱式乐章和混成风格
- 弥撒套曲
- 《图尔内弥撒》[Mass of Tournai]
- 《图卢兹弥撒》[Mass of Tulouse]
- 《巴塞罗那弥撒》[Mass of Barcelona]
- 音乐上相互联系的弥撒乐章和《索邦弥撒》
- 第十七章 纪尧姆·德·马肖
- 作品全览
- 音乐作品
- 行吟曲
- 行吟曲的诗体和音乐结构
- 行吟曲的旋律与节奏风格
- 多声部行吟曲
- 怨歌和王家尚松
- 经文歌
- 马肖的等节奏结构
- 《圣母弥撒》
- 弥撒的音乐形式——荣耀经和信经
- 等节奏乐章
- 《大卫断续歌》
- 世俗歌曲
- 叙事歌
- 叙事歌的诗体和音乐形式
- 回旋歌
- 维勒莱
- 第十八章 意大利的“新艺术”
- 意大利记谱法体系
- 《罗西藏稿》和意大利北部的音乐
- 牧歌
- 牧歌的诗体和音乐形式
- 猎歌
- 意大利猎歌的歌词文本
- 巴拉塔
- 较晚的意大利多声部音乐文献
- 第一代十四世纪的意大利作曲家
- 第一代佛罗伦萨作曲家
- 第二代意大利作曲家:弗朗切斯科·兰蒂尼
- 兰蒂尼的音乐
- 牧歌
- 巴拉塔
- 尼科洛·达·佩鲁贾
- 巴尔托里诺·达·帕多瓦
- 安德雷阿·达·翡冷翠
- 保罗·特诺利斯塔
- 第十九章 通向文艺复兴之路
- 十四世纪晚期的矫饰主义风格
- 常规的法国记谱法节拍体系内的节奏复杂性
- 移位的切分
- 比例
- 香蒂利和摩德纳抄本中提到的作曲家
- 马泰奥·达·佩鲁贾
- 约翰内斯·奇科尼亚
- 奇科尼亚的多声部弥撒乐章
- 十五世纪初期音乐的意大利文献
- 第二十章 英国的插曲
- 英国的迪斯康特
- 《老霍尔抄本》
- 老霍尔曲目的多种风格——英国迪斯康特
- 以非总谱形态记写的弥撒乐章
- 歌曲风格的弥撒乐章
- 经文歌风格的弥撒乐章
- 经文歌风格的等节奏弥撒乐章
- 卡农式弥撒乐章
- 老霍尔曲目中的外来影响
- 莱昂内尔与邓斯泰布尔
- 附录A 《通用本》指南
- 附录B 本书所使用的音高表记系统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译后记
出版方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音乐出版机构。上海音乐出版社建社于1956年,历年来共推出各类图书近万种,音像、电子和数字出版物3000余种,实现总资产2.3亿。目前,上音社在职员工108人,平均年龄36.8岁,多人荣获国家和市级荣誉,是中国出版队伍中一支敢于挑战和创新、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专业出版团队。 新世纪以来,上音社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放眼世界,依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丰富出版资源,聚焦音乐产业,坚守出版主业,在主题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持续发力,自“十五”规划以来,产品研发和经营业绩始终稳健发展,连续二十年保持快速发展,是上海唯一一家在图书分类市场获得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