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2千字
字数
2018-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史为镜,一套审视日本和中国关系的重要著作。
内容简介
在中日两国无邦交的敌对状态时期(1945-1972年),按照日本的政权更迭,其中国观的演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战后初期至1950年代末,中日关系敌对态势逐渐形成并走向恶化;1960年代,民间往来和经贸关系有所发展;1970年代初期,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对华政策开始从敌对走向正视。
本卷论述了日本各届政府的对华政策及其形成的来龙去脉,并对几个主要政府首脑及“知华派”各界人物的中国观做了专题论述。日本各在野党在中日关系方面,发挥了制约自民党政权对华政策以及促进、中介、调和等作用,为中日关系正常化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中日两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千变万化也是影响日本对华认识的重要因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战后初期日本的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
- 一、战后初期的中日关系
- 1、战后初期日本人的对华认识
- 2、日本侨俘遣返问题
- 3、中国人民解放军收编日本兵
- 二、吉田内阁的对华政策与吉田茂的中国观
- 1、旧金山对日媾和与“吉田书简”
- 2、吉田内阁的对华认识与“日台条约”的签订
- 3、吉田茂的中国观
- 三、战后初期的中日民间交流
- 1、日本民间经贸团体
- 2、中日民间经济往来
- 3、内山完造与“日中友好协会”
- 第二章 敌对态势的形成与升级
- 一、鸠山内阁时期的对华政策
- 1、1950年代的中国
- 2、鸠山内阁的对华政策与行动
- 3、村田省藏访华与第三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
- 二、岸信介内阁的反华态势
- 1、岸信介内阁与第四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
- 2、中日关系急剧恶化
- 3、中日之间的“原则”之争
- 三、日本自民党知华派代表人物的中国观
- 1、石桥湛山的对华认识
- 2、松村谦三与中国
- 3、高达之助与中日贸易
- 第三章 在野党与民间人士的对华认识
- 一、日本革新政党的对华认识
- 1、日本社会党的对华政策
- 2、日本共产党及其对华关系
- 二、日本社会各界的中国观
- 1、日本国民及媒体的中国认识
- 2、日本学界的对华认识
- 3、竹内好与竹内实的中国观
- 4、日本右翼势力的对华动向
- 第四章 1960年代日本政府的对华认识与对策
- 一、池田勇人的对华观
- 1、“对华自主论”的真相
- 2、“推动中日贸易论”的界限
- 3、“一个中国论”的幌子
- 二、佐藤政府的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
- 1、积极的“政经不可分论”
- 2、消极的“慎重对应论”
- 3、倒退的“和平共存论”
- 4、片面的“中日复交论”
- 第五章 民间外交时代经济界的对华认识与行动
- 一、中日复交前的日本经济界
- 1、友好贸易下的日本经济界
- 2、LT(MT)贸易下的日本经济界
- 3、贸易四原则与日本经济界
- 二、经济界代表人物的对华认识
- 1、大原总一郎的赎罪历史观
- 2、稻山嘉宽的贸易和平论
- 3、冈崎嘉平太的亚洲睦邻论
- 三、经济界对中日关系的作用与影响
- 1、经贸关系的发展
- 2、政治关系的先导
- 3、国民的相互理解与认知
- 第六章 田中内阁与中日关系正常化
- 一、“中美接近”与对华复交论
- 1、对“中美接近”的认识
- 2、政党及各界的对华复交论
- 二、复交谈判的准备
- 1、中日复交的目的
- 2、复交谈判的国际准备
- 3、复交谈判的国内准备
- 三、复交谈判的过程
- 1、在野党“补充外交”与中方草案的形成
- 2、中方草案的研究与日方草案的讨论
- 3、谈判中的分歧与争论
- 四、中日复交的评价
- 1、中日复交的意义
- 2、日本对中日复交的认识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