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经典与解释”第46期,论题为“伊索寓言中的伦理”。“寓言”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较低的文学体裁,然而它与前哲学智慧传统的关系以及它如何参与到较高的哲学传统还有待深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第46期,论题为“伊索寓言中的伦理”。在古希腊传统中,伊索据说是个希腊外乡人(色雷斯人或弗里吉亚人),他的相貌极其丑陋,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最开始是个萨摩斯岛上的奴隶,最终却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解说技巧赢获了自由。无论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截至公元前五世纪,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关于一段非凡的生死经历的种种传说已经开始结晶在伊索这个人物周围,与此同时,“寓言”这种“较低”的文体开始被归于伊索,他开始被视为寓言的制作者和开创者。在这个传统之中,伊索同前哲学智慧(sophia)系统的联系具有奇特的双重性:因为他看起来既参与到更高智慧的领域之中(作为一位颇受众人欢迎的竞争者,紧随古希腊“七贤”之列),又从“下面”批评或戏仿更高的智慧。由于哲学的发明本身同这些更早的“智慧”传统有复杂的关联——哲学同时既努力“借用”这些传统,又使自身区别于这些传统;因此,就其同这个智慧传统的双重关联而言,伊索的形象对哲学来说非常有用。追踪“苏格拉底”哲学同伊索及伊索寓言的关联,将会使我们能够直接面对形式、风格及内容方面的许多问题。也就是说,我所辩护的是,在希腊散文写作谱系中(包括柏拉图的哲学散文在内)存在着一条隐蔽的、伊索式的线索。本期“古典作品研究”栏目收入两篇西学方面的文章,分论柏拉图《会饮》与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旧文新刊”录文三篇——李嘉善《<春秋>天王賵仲子非禮辨》、唐兰《扬雄奏四赋的年代》、嵇文甫《孙夏峰学派的后劲》;其余各栏目亦颇有发明。

目录

  • 版权信息
  • 论题 伊索寓言中的伦理
  • 柏拉图、伊索和摹仿体散文的开端
  • 《马蜂》和伊索寓言的社会政治学
  • 寓言的力量
  • 狐狸、公鸡和教士:逃离寓言的乔叟
  • 古典作品研究
  • 教育与命相 ——柏拉图《会饮》(172a1-174a2)研读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政治哲学 ——虔敬的亲王与炽热的恋人
  • 思想史发微
  • 从敬虔看加尔文的三一论
  • 旧文新刊
  • 《春秋》天王賵仲子非禮辨
  • 揚雄奏四賦的年代
  • 孫夏峯學派的後勁 ——馬平泉的學術
  • 评论
  • 评柏拉图《美诺》新译注本
  • 评《康德关于法律与和平的世界公民理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