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98千字
字数
2018-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老庄哲学领域的新生代学者秦复观毕20余年之功全新校注解析。
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括《帛书老子导读》《帛书老子注读》《道德经:帛书版全本全译全析》三册。
《帛书老子导读》作者根据《老子》各章内容的主旨,将相关联的论述归到一起,独立为节,共计58节。每一节以历史典故、寓言故事或通俗解说切入,引导读者通过比较形象的方式对老子哲学思想形成初步感受。继而对《老子》原文进行注释和现代汉语翻译。最后采用“以经解经”的做法,在每章《老子》原文后关联一至三段《庄子》原文,进行译读,实现“以庄解老”。
《帛书老子注读》本书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重点参考高明教授《帛书老子校注》,对照王弼通行本、河上公注本等传世版本,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进行断句、修正,力求整理出一部理论体系圆融的帛书版《老子》。
《道德经:帛书版全本全译全析》全本:正本清源。以帛书版为底本全新勘校。全译:随文白话文直译,生僻字随文注音,与传世版本异文的对比,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解读。全析:多维度逐句解析文意,及其内在逻辑,保证普通人完全读懂《道德经》。
目录
- 帛书老子导读
- 版权信息
- 序言 范理宏
- 前言
- 一、“德”是如何沦丧的(38)
- 关联章节
- 二、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39、41、17)
- 关联章节
- 三、“无”为“有”之本(40)
- 关联章节
- 四、万物得以生,是为有“德”(42)
- 关联章节
- 五、不争而善胜(43、68)
- 关联章节
- 六、无私则无累(44、5)
- 关联章节
- 七、大巧若拙(45、19)
- 关联章节
- 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46、77)
- 关联章节
- 九、名象与真实(47)
- 关联章节
- 十、“有”、“无”之用(48、11)
- 关联章节
- 十一、无偏私而有中正(49、62)
- 关联章节
- 十二、养生在于全神(50、10)
- 关联章节
- 十三、尊重自然,尊重天性(51)
- 关联章节
- 十四、一花一叶一世界(52)
- 关联章节
- 十五、伪与盗(53)
- 关联章节
- 十六、大道至简,返朴归真(54、70)
- 关联章节
- 十七、含德不露,守中不离(55、59)
- 关联章节
- 十八、能正众生,才是“道”(56)
- 关联章节
- 十九、以正治邦,以奇用兵(57)
- 关联章节
- 二十、福祸相依,因为失正(58)
- 关联章节
- 二十一、治大国若烹小鲜(60)
- 关联章节
- 二十二、下流,才能容纳(61、66)
- 关联章节
- 二十三、无为而无不为(63)
- 关联章节
- 二十四、从零到一与从一到万(64)
- 关联章节
- 二十五、智巧之害(65)
- 关联章节
- 二十六、简朴之美(80)
- 关联章节
- 二十七、“长生”的秘密(81、7)
- 关联章节
- 二十八、老子的“三宝”(67)
- 关联章节
- 二十九、勇于“不敢”(69、73)
- 关联章节
- 三十、欲望的边界(71)
- 关联章节
- 三十一、己有所欲,勿施于人(72)
- 关联章节
- 三十二、治乱在于治本(74、79)
- 关联章节
- 三十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75)
- 关联章节
- 三十四、柔弱胜刚强(76、78、36)
- 关联章节
- 三十五、道可道,非恒道(1)
- 关联章节
- 三十六、前行与返本(2)
- 关联章节
- 三十七、索求与放手(3)
- 关联章节
- 三十八、遵道而行(4、32)
- 关联章节
- 三十九、“无极”之道(6)
- 关联章节
- 四十、顺势而为(8、27)
- 关联章节
- 四十一、涵育德行(9、15)
- 关联章节
- 四十二、守住根本(12)
- 关联章节
- 四十三、充实根基(13、26)
- 关联章节
- 四十四、“道”大无名(14、21、25)
- 关联章节
- 四十五、感悟于自然(16)
- 关联章节
- 四十六、相忘于江湖(18)
- 关联章节
- 四十七、“道”的境界(20)
- 关联章节
- 四十八、越强求,越失去(24)
- 关联章节
- 四十九、率性而全真(22)
- 关联章节
- 五十、无为而能自然(23)
- 关联章节
- 五十一、知其子,守其母(28)
- 关联章节
- 五十二、有意与无意(29)
- 关联章节
- 五十三、不以兵强行(30)
- 关联章节
- 五十四、善用物,善用“我”(31)
- 关联章节
- 五十五、如何战胜自己(33)
- 关联章节
- 五十六、大小为一,物我一体(34)
- 关联章节
- 五十七、向道而往(35)
- 关联章节
- 五十八、不言之教,在于引领(37)
- 关联章节
- 帛书老子注读
- 版权信息
- 序言 范理宏
- 前言
- 注读说明
- 德经注读
- 一、德是这样沦丧的(今38章)
- 二、无人赞赏,才是最大的赞赏(今39章)
- 三、大道无名,因人高下而有差(今41章)
- 四、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今40章)
- 五、万物负阴而抱阳(今42章)
- 六、不言之教,更胜言传身教(今43章)
- 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44章)
- 八、清静可以为天下正(今45章)
- 九、真正的富足,在于心态(今46章)
- 十、不出户,为何能知天下(今47章)
- 十一、无为,方能无所不为(今48章)
- 十二、恒德,不会因人而异(今49章)
- 十三、保养生命,首要保全心神(今50章)
- 十四、万物最好的状态,是自然(今51章)
- 十五、掌握了道,也就掌握了万物(今52章)
- 十六、不走正道而得,是谓盗(今53章)
- 十七、道通为一,贯彻天下(今54章)
- 十八、过于壮盛,必然速亡(今55章)
- 十九、公正无私,天下之至贵(今56章)
- 二十、以正治邦,以畸用兵(今57章)
- 二十一、无正,就不能长治久安(今58章)
- 二十二、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今59章)
- 二十三、治大国若烹小鲜(今60章)
- 二十四、静能制动,雌能胜雄(今61章)
- 二十五、有道,比有礼更重要(今62章)
- 二十六、要成大事,先做小事(今63章)
- 二十七、事成于惕,而败于忽(今64章)
- 二十八、幸福人生,不需要聪明(今65章)
- 二十九、不争,才是最上乘的争(今66章)
- 三十、小邦寡民,不是乌托邦(今80章)
- 三十一、成就自己的最高形式是成就他人(今81章)
- 三十二、道家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今67章)
- 三十三、不争,才能做到善用人(今68章)
- 三十四、最大的祸事,是不懂得节制(今69章)
- 三十五、最简单,要做到反而最难(今70章)
- 三十六、明道,从认知自己的局限开始(今71章)
- 三十七、强力威压,只会得到厌憎(今72章)
- 三十八、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今73章)
- 三十九、替天行道,往往伤到自己(今74章)
- 四十、真正的贵生,是不厚生(今75章)
- 四十一、柔弱,是“生”的象征(今76章)
- 四十二、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今77章)
- 四十三、柔弱胜刚强,易知却难行(今78章)
- 四十四、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今79章)
- 道经注读
- 四十五、道,不是玄(今1章)
- 四十六、道,不是阴阳(今2章)
- 四十七、守住本根,天下自宁(今3章)
- 四十八、唯有虚空,可容万物(今4章)
- 四十九、“不仁”方是大爱(今5章)
- 五十、谷神不死,万物不穷(今6章)
- 五十一、不自生而得长生,无私而成其私(今7章)
- 五十二、“上善若水”与儒道理念之争(今8章)
- 五十三、功成容易,身退难(今9章)
- 五十四、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今10章)
- 五十五、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今11章)
- 五十六、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径(今12章)
- 五十七、养生,比治理天下更重要(今13章)
- 五十八、执“今”之道还是执“古”之道?(今14章)
- 五十九、老子眼中的有道者,是什么表现?(今15章)
- 六十、观天地万物,在于“观复”(今16章)
- 六十一、对我们最好的,反而感受不到(今17章)
- 六十二、道家“绝仁弃义”的内在逻辑(今18章)
- 六十三、为什么要“绝圣弃智”?(今19章)
- 六十四、有道之人与俗人有什么不一样?(今20章)
- 六十五、古人是如何觉知有“道”的?(今21章)
- 六十六、自恃己能,不可持久(今24章)
- 六十七、“曲全”不是“委曲求全”(今22章)
- 六十八、越是领导者,越要讲道、德(今23章)
- 六十九、什么是“道法自然”?(今25章)
- 七十、不离辎重,才能活得轻松(今26章)
- 七十一、什么样的人,可称为“善人”?(今27章)
- 七十二、如何具备“恒德”?(今28章)
- 七十三、天下不可平,为者败之(今29章)
- 七十四、真正的强者,不会逞强(今30章)
- 七十五、杀伤之器勿轻用,更不能喜欢用(今31章)
- 七十六、面对自然规则,人要学会知止(今32章)
- 七十七、知人与自知,哪个更高明?(今33章)
- 七十八、无私欲,才能成就伟大(今34章)
- 七十九、道凭什么吸引人来归附?(今35章)
- 八十、失去德,道术也就成了阴谋(今36章)
- 八十一、真实,是中正的基础(今37章)
- 道德经:帛书版全本全译全析
- 版权信息
- 版本说明
- 上篇 德经
- 01章(38)
- 02章(39)
- 03章(41)
- 04章(40)
- 05章(42)
- 06章(43)
- 07章(44)
- 08章(45)
- 09章(46)
- 10章(47)
- 11章(48)
- 12章(49)
- 13章(50)
- 14章(51)
- 15章(52)
- 16章(53)
- 17章(54)
- 18章(55)
- 19章(56)
- 20章(57)
- 21章(58)
- 22章(59)
- 23章(60)
- 24章(61)
- 25章(62)
- 26章(63)
- 27章(64)
- 28章(65)
- 29章(66)
- 30章(80)
- 31章(81)
- 32章(67)
- 33章(68)
- 34章(69)
- 35章(70)
- 36章(71)
- 37章(72)
- 38章(73)
- 39章(74)
- 40章(75)
- 41章(76)
- 42章(77)
- 43章(78)
- 44章(79)
- 下篇 道经
- 45章(01)
- 46章(02)
- 47章(03)
- 48章(04)
- 49章(05)
- 50章(06)
- 51章(07)
- 52章(08)
- 53章(09)
- 54章(10)
- 55章(11)
- 56章(12)
- 57章(13)
- 58章(14)
- 59章(15)
- 60章(16)
- 61章(17)
- 62章(18)
- 63章(19)
- 64章(20)
- 65章(21)
- 66章(24)
- 67章(22)
- 68章(23)
- 69章(25)
- 70章(26)
- 71章(27)
- 72章(28)
- 73章(29)
- 74章(30)
- 75章(31)
- 76章(32)
- 77章(33)
- 78章(34)
- 79章(35)
- 80章(36)
- 81章(37)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